分享

厥证(中医内科学)-青笋笔记​

 壹亩莳 2022-06-17 发布于山东
Image

中医内科学

考点精要

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病情轻者,在短时间内会逐渐苏醒,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㖞斜等后遗症。

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概述 

Image
Image

1.历史沿革

Image

历史沿革(点击看大图)

2.鉴别诊断

Image

厥证与眩晕 鉴别诊断(点击看大图)

Image

厥证与痫证、中风 鉴别诊断(点击看大图)

3.预后转归:

①厥证病情加重或失治误治,可演变为脱证;

②血证、郁证、虚劳患者,因气随血脱或气机逆乱,亦可发生厥证。

  病因病机  

Image
Image

厥证是因情志内伤、体虚劳倦、亡血失津、饮食不节,导致气机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而为病。

1.病因:

①情志内伤(七情中尤以暴怒最为多见);

②体虚劳倦(中气不足,髓海失养,或阴阳气血暗耗而致厥);

③亡血失津(气随血脱,阳随阴消,神明失主而致厥);

④饮食不节(痰浊阻滞,气机不畅,痰愈多则气愈阻,气愈滞则痰更盛)。

2.病位:心、肝,涉及脾、肾。

3.基本病机:气机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辨证论治  

Image
Image

1.气厥

Image

气厥 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

2.血厥

Image

血厥 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

3.痰厥

Image

痰厥 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

4.辨证要点

Image

辨虚实(点击看大图)

  必备经典  

Image
Image

1.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生气通天论》

Image

2.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