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故事】崇明的特色地名(一)

 非亲似亲fhf 2022-06-1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崇明岛位于长江口,临江濒海,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被誉为“东海瀛洲”。唐代,当地江面出现东沙、西沙。北宋时期,姚刘沙、三沙相继出现。明末清初,平洋沙、西阜沙、平安沙等沙洲与本岛连成一体。自古以来,长江上中游泥沙的沉积于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不断经历坍涨、游移与合并等过程,逐渐形成今崇明岛,真可谓沧海桑田。

图片

在崇明特殊的区域自然环境下,沙洲的坍涨、游移与合并屡见不鲜,地名的产生或变迁与此息息相关。由徐兵先生编著的《崇明老地名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一书,该书收录了大量崇明古旧地名,并引征了许多相关的地方文献以旁证,内容丰富,考订详实,实为今人了解崇明地名文化的佳作,值得深入研读。本文将以此书为基础,从地名的角度窥探崇明的深厚历史文化。

图片

崇明东滩湿地

浮沉不定的崇明沙洲与“状”字地名

沙洲是崇明岛最主要的土地类型,在历史上崇明一带的沙洲浮沉不定,沙洲坍涨、游移或合并的现象屡屡见诸于史书,反映出崇明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下文择要进行介绍。

图片

三沙,位于今城桥镇以北,北宋建中靖国年间涨起,因三次叠涨而得名“三沙”。《元史・五行志》载:“泰定三年三月,崇明州三沙镇海溢,漂民居五百家。”清初有西、东三沙之分,但东三沙因豪强翻拨,后全部坍掉,故当地有民谣曰“望望东三沙,眼泪过下巴”。一说因北宋时句容朱、陈、张三姓首居得名“三沙”。

小团沙,在城桥镇以西,清康熙《崇明县志》称“万历中涨”。雍正《崇明县志》记载,坐落于小团沙的集镇有板桥镇、西三江口镇。

高明沙,在崇明原“三沙”西北。明正德《崇明县志》卷二《沙段》记载:“在三沙西北,隔海水二百余里,与常熟福山港对。”清乾隆《崇明县志》称:“成化中涨,至嘉靖时渐高阜。为明代倭寇侵扰之地。”《常昭合志稿》卷四十八《轶闻》引《松窗快笔》:“褚家沙、高明沙,在福山江中皆膏腴也,万历丙戌六月十九日大风漂没。”

平洋沙,原名半洋沙,在崇明西北。明初涨起,“先大涨而后大坍”,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至万历十六年(1588年)为崇明县城所在地。县城后迁长沙,此地遂为平洋沙巡检司驻地。

西洋沙在崇明南沙。后与佛寿沙合并改称佛寿沙。再后弃佛寿沙、满洋沙名称改称满洋沙。佛寿沙亦在崇明南沙,与西洋沙合并,后弃佛寿沙、满洋沙名称,改称满洋沙再后称南丰沙。据民国《崇明县志》卷六《经政制·田制》记载:“乾隆五十五年届,新涨佛寿等沙状涂。”

图片

在明洪武年间,全县分为六区,其后逐渐增多,至清嘉庆二十四年,崇明共有三十区,这直接反映出崇明开发的逐渐扩大和深入。新开垦的土地主要来源于新出水土地,而这类土地的丈量、分拨、开垦和管理需要遵守严格的制度,在此特殊的环境下,崇明出现了颇具特色的“状”字地名。

沙洲浮沉多变,一旦有滩涂露出水面,便会引起开垦者的注意。由于崇明经常新涨沙地,如果土地丈量、分拨过程耗时较久,容易遭到他人侵夺。于是,里排共同推举产生出“状首”赴县衙具结,县衙发给印帖承认他充当状首。后由状首招集里排、粮户等人实地踏丈、钉界、筑界墩、绘图形,呈报县衙立案。

状首负责所辖沙区的开垦、管理、征税等等各类事务。如状首要组织防备奸盗之徒;如果粮户将产业“出租”给他人,状首要对承租者进行验证。待状首验明后,照墩踏界,听凭或樵或耕。一般而言,沙区以“状首”的姓氏或姓名命名。如殷宗华状在南沙。崇明《宋氏世谱·瀛洲墓田记》记载:“宋氏之家于瀛洲西沙也,三百余年矣,子孙千人,聚庐合宅,有周尹姞、汉樊仲风。先世建茔,从葬者昭穆十世,觐礼者异及考墓地,在南沙殷宗华状。”又如位于享沙的徐潮状。

图片

但也有不以状首命名的案例。官状在享沙,因官状西南角的官尖因此得名,而官尖得名于官尖河。官尖河西北东南走向,西起白钥港,东至张网港。今为东西向(西段即原先的横沟),西为南北向的老滧河,向东依次经白钥港、长泯沟,至张网港。南为东西向的旧河。南北向的白钥港与西北东南向的官尖河(官河,自老滧河、高石桥通往蟠龙镇)、东西向的阔横沟形成夹角地带,似重阳旗角状,俗称“重阳旗角”。

官尖名称始见清乾隆《崇明县志》卷三《建置志二・津梁・济民墩附“续増济民墩九座,一在官尖,离海十五里。”另乾隆《崇明县志》卷三《建置志二・坛庙・义局附》“増设义冢二十八所,一在吴家沙官尖,买地一千二百步,内六百步里耆刘珮玉捐置”。民国《崇明县志》记载,道光十八年(1838年)、威丰五年(1857年)、同治五年(1866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数任知县主持疏浚官尖河。1949年以后,因该地河道疏浚,重阳旗角状地貌不复存在,但官尖名称仍流传下来。

后来,由于当地土豪强行霸占芦荡、吞没租赋和筑圩,状首的制度也就难以为继,最终废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状”字地名承载着崇明先民勤劳开垦的历史,值得每一个人铭记。

图片

作者丨何俊宇

编辑丨李晨虹 毕亦辰

审核丨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