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成拳学讲习录1

 逸心茶舍 2022-06-19 发布于内蒙古
36从有到无
刚才讲了两个东西:意和力,意和形。精神笼罩的时候,形随着意走, 还没有缝隙。刚才林林问,意出去的时候,如果手是往里走的,那怎么办? 是不是意要收回来、还是手不往里走?
你的问题是形与意方向不同应该怎么办?其实,我们不能把“形随着意 走”看死了,这里头有些东西要慢慢来。意力相顺的时候是统一的,不成问 题;意力相逆的时候做这个动作,很容易手上有意,因此才会觉得意力相 逆。应该是手上没有意,当能用神来笼罩一个通道时,如果手必须回来,那 么就回来配合这个东西。手的配合是无念的,只有无念才能任运;若有念就 是自己生出一个影响神气的杂念。
意力相逆时收手,意不一定同时能收回来,因为意还要笼罩着对方。倘 如感知道意要同时回来,那亦不是作意的回意,只是适应当时形势的任运。 所以你不要将形与意硬分成两个,就基本能解决问题。因为形意合一其实是 以任运为重。记着,用无分别的清净心来感知,随着感知任运,那才是真正 的形意合一,所以最好的功夫是无意无形的状态。
【谈批】这一段是解决“意力相逆”的问题。怎样解决?认识 到是任运就解决了。所谓任运,是随所需要而作适应,因此,其实 是没有意力相逆问题的,意未收回来,力已收回来,也只是因应而 已。倘如死板地理解“形意合一”,认为力收回来时意亦必须同时 收回,便落于死板的作意。所以,本节拳理,最后归结为无意无形 的状态。不作意于意,亦不作意于形,便是无形无意。
37,动补虚,静接敌把对方的势抽干,在对方失去势的时候再出手。动补虚,静接敌。静了 自己就没有东西了;动什么?还是动这个静,就像渔网:渔网是静的,它不 会乱动;可是,当鱼群冲进来时,渔网一定会被鱼冲动,那其实是借鱼之势 而动。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动补虚,静接敌”的内涵;晓得渔网 如何捕鱼,就晓得渔网的动,其实还是动渔网的静。
【谈批】精辟之论。动,还是动这个静。这便是前面所说的, 中神能“静似海溢”,所以一动这个静,就能“动若山飞”。
图片32
38站桩的松紧
站粧,有些人不懂得松身体,还有些人不懂得松心。松心是不要让心参 与所有的站桩要领,才能松下来。不能一想到要领,心就紧了。所以,要领 不能太细,有几个重要的就可以了,其余的要领,都是你站着站着就掌握 了,别人说你合乎不合乎要领不重要。
头要拎起来,腰也拎起来,膝盖有上提之意,也是柃起来。可是,肩是 沉的,胯是坐的,踝关节是松的,这些都是基本要领。重心在全部脚掌,脚 掌平铺在地上。然后,用似笑非笑帮助这个心松下来、眉心松下来、心口窝 松下来;似尿非尿让胯松下来,让腿松下来,就可以了。
进一步来讲,虚灵顶劲和拎腰跟松身体的火候,是一个临界状态。二者 的临界要无作意而相接近,具体一点来说,可以说是将松与紧接近,不过若 执着松紧的接近就又不对了,所以,临界状态的相接是无作意。近到什么程 度呢?就是拎和松,几乎是一体的,这才是中的状态,即王老先生《拳论》 所说,“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得中平”。
有体会的人,在站粧时会突然发现,拎的时候是意,沉的时候也是意。 虽然是形体,但只是一种感觉。发现了这一点,就是进步,懂得练形求意 了。意出来后,就相当于身体的形体由意体给代替了,而且心还不能参与。 在拳术里边,特别是太极拳讲的“双重”,心的参与是最大的双重。心参与 了,等于心已经用过了,就不能再用了。这种用,把自己给用紧了,把自己 的任运给用没了,把自己的任运变成了作意而运。
【谈批】这里说松紧,其实仍然是说任运。凡任运必无作意,
因为是自然的适应,而不是有意地整治。所以,愈作意松,可能反而变为紧,例如,作意于松肩之时,手腕容易变为紧。若作意于 紧,可能反而变为松,例如,作意于用手发劲,马步便容易变为 松。这都是许多拳家不自觉的缺点。
39, 一个整体
一切世间事物都可分属精神与物质两种性质,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名” 和“色”,名是精神,色是物质。我们习惯将名与色截然分开,其实它们是 一个整体。
把名与色一分为二,哪一个是第一位呢?西方社会将物质放在第一位, 物质是消费,精神是享受这个消费,所以,他们的根基就打错了。完全如道 家那样,将精神放在第一位,将物质放在第二位,社会就会失去进步的动 力。这两种做法都难达平衡。
拳其实也一样,有形与无形,等于物质与精神。如果将两者分开,只追 求有形,就会将意放在形上,一出拳,意就在拳上;只追求无形,等于放弃 了拳法,神意虽然可以笼罩对方,可找不到落点来打对方的中。所以,王老 先生说,“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得中平”,将精神与物质看成了 一个整体。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整体?要练站粧、推手、断手,这是一个将精 神与物质结为整体的过程。因为成了一个整体,断手便是不接手,不接手得 任运。
【谈批】本节的要点其实在于“不接手得任运”这一句话,悟透了便应该懂得对拳。
40,如如不动
如如不动,第一个“如”是“如是”之意,第二个“如”是世界万物 的真相。万物的真相是由觉而知,所以,不住相而觉,即能如其本然来觉知 万物的真相,也就是《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们修炼是从破我相入手,破内相外相,如立禅站桩时不能心住于身体 的感受、疼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 无论所有的相反复出现多少次,你都平等观照它了,就能视而不见、听而不 闻、感而不动,这个时候你的身体就有了觉,觉知就能成为用。用的时候无 形,无形了才能起用。若有形时就心有所住,那就不成觉知,只是反应。反 应必然是对抗,对抗是作意的相,而不是“如如”了。
六祖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悟出最高的禅法,用到拳法上,就是立 禅即意。
【谈批】“如如”是佛家的术语,因为不想用形容词去描述一 个境界、一种状态、一堆物质,所以便释为“如是”,用白话说就 等于“是这样,就这样”。更进一步,我们说一切事物、概念、境 界的实相,所以便说“如是而如”,等于说,如是而体认如其所有 的实相,这便是“如如”。所以在“如如”中,无作意、无分别、 无二取、无人我。若能如是来体认实相,就可以发挥感知。感知是 客观的,觉受则是主观,有如吃糖,感到这样的甜味,就是这样的 甜味,这是感知。觉受则不同,与感知有分别,当吃到一粒糖时, 我们立即定义这是水果味、这是焦糖味,如是等等,便落于名言概 念来作分别。因此,觉受是心有所住,感知则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图片33
41.观照与觉知
我们自己的定位、阅历、知识等,与桩的要领差距很大,所以要放下, 要听进去。放不下的原因,不是不愿意,而是不知道放什么?所以,一定要 听进去,然后把你的成见、习惯挤出去,才能学会正确地站桩。
“学而时习之”,学什么呢?就是让那种浑然的、天生的、本然的灵机 状态显现出来,而且要时时刻刻让这个东西保存着。立禅站桩的关键不仅是 松,第一重要的要领是竖。你练的应该是竖,而不是松,松的目的也是为了 竖。《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矣。”所以,一 定要知道竖是本、松是末。
跟人比拳也是这样,因为松所以能竖,这样才能将神拎起来观照。观照 不是观察,观察人家的动静完全落于作意;而观照是毫无作意的认知,不是 看他的肩动、腿动,只需感觉他的动,感知他的中。《心经》中观自在菩萨 观照一切法,所以如如而证般若,那是由觉而证。我们要由观照生起这个 觉,由觉起觉知,练习这个过程,就是站桩等。所以,练习时必须要知道观 照、觉、觉知的关系,才完全符合王芗斋老先生的教导。
【谈批】这里说的“觉知”,是说由觉而知,与“感知”可以 说是同义词,所以不要将“觉知”与“觉受”混淆。
观照生起觉,觉生起觉知,这过程很清净,没有名言概念分别 等参入。观察生起觉受,凡说为“受”,就已经有“能受”与“所 受”的分别。吃糖时,我“能受”糖味,糖味为我“所受”。当有 这“能”“所”的分别时,就不能是这样就这样,因此只能生起作 意和分别;作意和分别则依名言概念而起,所以不是“如如”。
42,怎样得势?
无论什么变化,势都不能散。势是整体的,变化是为了随对方的势、随 对方的意、随对方的劲。形式变了,整体不能变。通过这个变化,对方的势 就没有了,整个过程仅仅是一眨眼的工夫。在对方失去势的同时,你的势就 蓄满了、壮大了。我们说的整体,也没有固定的形式,这就合道。过去的人 说以武入道,是处处得机得势,处处是道,就是以道演武。倒果为因,就是 在果地上修,直接在果地上干这个事。立禅就是直接进入果地的法门。这个 很重要。
【谈批】怎样得势?这里说的是果地修,即“以道演武”。本 来势是因,道是果,所以说“以武入道”,即由武才能成立道。现 在反过来,说“以道演武”,便是先得“道”,然后才用这个“道” 来成立势。这可能是大成拳的特点,似乎只有王芗斋先生提倡果地 修,这种说法,如果各门派给予重视,相信在拳术上便会有许多 变化。
看西洋拳比赛,见拳手随便用脚,不真的踢人,也把膝盖提高 两三次,那便只是势,未入道。我国有些拳手也起脚,我见过两三 位拳手,真的是凭感知而起脚,所以一发便中,那就是“以道演土,
43胃无法不容
一个刚学佛的人问我,密宗的人贬低净土宗,反过来,净土宗的人贬 低密宗,究竟哪个高?这个问题本身就把人带入对立的状态了。其实,他 们本是同根,互相贬低说明他们还在意对方,只是落在了各自的知见上, 认知都不完整,都不是整体。一切法都是佛法,不能贬低这个门派,抬高 那个门派。学到家了,由净土、由密宗都可以现证。学拳与修行是一样的 道理,各门各派的拳当真练精通时,重形的门派都会知道神意,重意的门 派亦会知道任运的招式,所以无法不容,一定没有完全不重神意或完全不 要招式的门派。
【谈批】宁玛派有一条根本戒律,禁止低贬别的教派,也不准 攻击外道。为什么?因为一切法都是如来法身上的自显现,如来法 身上无所不容,所以只能区别这些法,不能损害这些法。鸿坤对我 再三强调,对一切拳派都不能轻视,只能区别,这便很合乎宁玛派 的如来藏思想。
44,妄动与随动
普通人练拳,容易落到形上,是从形上深入理解,而我们是从无形上深 入理解。站粧对技术没有过多要求,而对神气的要求很高,神气是无形的。 有人站得比较紧,我告诉他要得中放松,他说后来中也没有了,这也不对。 你得先让他有,有了才谈得上放松。太极、八卦、形意,前提都是要和对方 合上,合上了就是不对抗,就是道法自然,就是禅。这些名相打破,那就没 有区别,什么大成拳、太极拳、形意拳,我们就是学拳、求道、修禅。合上 了,觉知是主宰;合上了,才是通透,因敌变化示神奇。合需要我们自身具 备虚实的能力。不立一法,不废万法。良能没出来,或觉知没出来,动就是
妄动;良能出来了,觉知出 来了,动便只是本能。这良 能只有通过立禅站桩才能上 身,才能恢复我们的本然。
【谈批】恢复本然是非常 重要的事。强调站桩才能恢 复本然,应该是大成拳的特 别之处。所谓本然,就是不 受名言概念影响的精神状态, 即所谓中神。守中,才能不 落分别;守神,才能无分别 而任运。
45,皆归心性
手与笔一样,都具备表达心性的能力,但又不是这个手、这个笔,用它 又不是它。这跟两个人推手一样,用的手实质上不是手,虽然不是手但还要 用这个手,正如戴叙伦所说,“心手相师势转奇”。
还有,你看那风火轮!练棍子,你说是由着棍子,还是由着人?人借棍 势,棍助人势,是相助。不是棍,也不是人,到时候这两个都忘了,棍手相 忘,就是感知。棍的性和手上的性的显现,是服务这个心的,心性的彰显依 靠棍性和手性,这样一来就清楚了。
风吹幡动,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幡动,六祖说是“仁者心动”,便 跟我们说的风火棍一样了,不是棍动,也不是人动。心动,即是感知,依着 感知才有棍性的显现、手性的显现,明白了这个故事,便懂得了一切皆归 心性。
【谈批】鸿坤说大成拳的拳理,很可能会给人误解来否定拳法 的重要。看了这一段文字,便知道他其实并非否定拳法,只是强调 由中神来随应。如果不熟练拳法,那又如何能随应呢?正由于一切 拳法都熟识了,才可以随着感知而应对。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熟识 拳法不重要。
图片34
46,悟入根本位
学佛有迷有悟,练拳也有迷有悟。仅学识一些佛学的概念,或仅学识一 些咒语和手印,然后便将整个人放人这些东西里面,那便是学佛的迷。如果 练拳仅学识一些套路,或仅学识一些师传的指点,也是将整个人放入这些东 西里面,那便是学拳的迷。
悟呢?也未必悟对,看你怎样来悟,悟出一些什么。六祖从一句“应无 所住而生其心”便开悟了,他悟的是整个佛学的要害。练拳的人悟出打人的 中、打人的变,那便是悟出了拳学的要害。
许多学佛的人都说证空,以为空是佛学的精华。怎样来证空呢?他们由 缘起来证,一切法由缘起而生,所以这个法只有缘起性,没有自性,没有自 性就是空性了。他们就以为已经证、已经悟,其实依然未得证悟。学拳的人 学到本门的套路和散手,跟人对敌,常常获胜,便以为已经学成了,其实这 依然是第二乘的功夫,还未悟到第一乘的义理。
禅宗和密宗说缘生,是为了说一切法虚幻,水中月、镜中影就是虚幻。 水中的月影依着水而生,镜中的镜影依着镜而生,如果光看水中月影,镜中 镜影,那便可以说“缘生性空”,可是他们忘记了根本,看月影的时候忘记 了水,看镜影的时候忘记了镜,那便将根本与现象分成两个东西,无论怎样 看都是两个东西,这是最大的迷。
拳理也是一样。我们说自己的气要透过对方,将对方笼罩,因此内外合 一。这样说,其实我们还是说水中月和镜中影,在拳理上已经很高了,可还 没有说到根本,没有说到水,没有说到镜。
所以,禅宗才要说“本来面目”,密宗才要说“根本位”,那才是说到水中月的水,镜中影的镜。这时候,认识到水,认识到镜,记着,还要同时 认识到水中月、镜中影,那才是澈底、究竟。因此,说用气场来笼罩对方形 成一个通道,虽然已经是很微妙的拳法,但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是这个通 道,这个气场的根本,或者说本来面目。现在我教你们的,并没有教到这个 根本、这个本来面目,说老实话,我现在还没有能够根据根本、根据本来面 目来练拳,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所以,现在我就学密学禅,希望过几年可 以打出根本拳、本来面目拳。
再说一说这个根本。无论什么根本都可以归结为本来面目,水中月的本 来面目难道还不是水吗?镜中影的本来面目难道还不是镜吗?这样才能说出 本来面目是什么、根本是什么。可是,当这样说时,一定要两个东西一齐 说,说水中月时不能忘记水,说镜中影时也不能忘记镜;反过来,说水时不 能忘记水中月,说镜时不能忘记镜中影。这样就是一个整体了。
这个整体其实要分两重来修炼。
第一重,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一重,以心神守中为根本,由此生起气场 通道,这时候,心神守中就等于水与镜,气场通道就等于水中月和镜中影。 建立这一重时,我们还有分别,能不能够守中神,这就有了“守”的概念、 “中”的概念、“神”的概念,还有“气场通道”的概念。这便只是以心神 守中为根本,这根本不究竟,未澈底。
第二重,可以说是以如来法身为根本,以如来法身为本来面目。因此, 守中神便有如水中月、镜中影,是面目,不过不是本来面目。
所以,若能进人第二重的境界,那么连气场都不需要着意,更加不需要 着意于通道。密乘说,如来法身有七种金刚功德。谈锡永上师写了一首偈颂 说:“无瑕无坏复无虚,无染无动都不居,是故无碍无能胜,金刚空性似沉 雷。”如来法身不可思议,不成显现,却力量无边,能周遍整个法界生起无 量世间,所以比喻为“沉雷”。虽然不成显现,却具有不可思议的体性,将 这体性说出来,便是无瑕、无坏、无虚、无染、无动、无碍、无能胜。你 看,能进入这样的根本位,还需要说什么心、神、意、气,因为这些东西自 然就充满在七个“无”里面。既然无能胜,谁人能打败他?既然无能胜, 谁还能遮盖他?
因此,密乘说:“根本位的性相乃无分别之体性,必须离名言句义、离 戏论、离作意而觉,始能现证无分别之根本位。”我认为,这其实也是无能 胜拳法的根本位。
【谈批】佛家说一切法缘生,许多人以为这是说一切法的空 性,其实不是。因为缘生,所以一切法虚幻。说虚幻便有一个根本 位,这个根本位即是如来藏。现在说大成拳也要说悟入根本位,那 即是说,见水月时不光是见月影,月影的根本位是水;同样,见镜 影时不光是见影像,影像的根本位是镜。现在分两重来说拳理,第 一重即见月影与镜影,第二重才是见水与镜。这个说法非常精辟, 希望读者细加体会。
47,法门真谪
通过立禅站桩,把真性情恢复,去掉颠倒梦想,只是前面说的第一重境 界,而法门真谛才是第二重境界。现在我们强调回来,回到本心,用本心来 感知万物,这境界其实已经很高,跟第二重的间隔可能只是一张纸,所以依 我们现在的情况来说,就先隔着一张纸来练,暂时用自己的本心来作根本 位。不过,当站粧、推手、断手时,我们也可能进入连心与意都忘掉的境 界,这一刹那,我们其实已经入第二重境界的边际。只不过,接下来我们一 进入生活,便又从这边际退回第一重境界。
修佛的人其实也跟我们一样,即使是修到很高程度的人,站到第二重境 界,也会退回第一重,所以他们强调“串习”。我自己现在还在串习,串习 是一连串的修习,由头到尾反复修习,不站粧时也在修习,即在日常生活中 也由中神生起气场。密乘说由串习便可以进人根本位,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得 到。现在要求你们的,便是不停地由头到尾反复修习,日常生活也尽量守中 守神,这样至少不会离开法门真谛。
【谈批】这段是承接前段说的,说两重境界。第二重境界要由 悟而得,没有一个练习的形式,难怪许多门派的高深拳理,都由本 门宗师才能悟到。
图片35
48,无形的腿
现在回过来谈纯技术的东西。
其实这些东西未曾离开过本来面目、根本位。所以,听我讲这些东西, 千万不要落在自我,不是由自我来发拳发腿,是由中神来发,这样,这些东 西就不是纯技术了。
要懂得两条腿和一条腿的关系。普通人练拳,练步法落在两条有形的腿 上,重心的调整靠这两条腿,这还没有入门。真正的入门,是百会和会阴之 间延伸的那条无形的线是一条腿,两条有形的腿是为那条无形的腿服务的。 那条无形的腿永远是稳定的,就像球一样,那个是与地的接触点。用两条有 形的腿来练,只是为了练那条无形的腿。这无形的腿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有些拳来回转换在一条腿上,重心放在一条腿上,这时候,无形的腿便 跟重心所在的腿重合,这条腿看起来有形,其实已经是有形与无形的结合 了。所以并不是光用这条有形的腿,起作用的还是跟它结合的无形的腿。这 样说来,我们就应该知道,即使纯技术的东西,也应该依中神而发,不依中 神,便还只是两条有形的腿。
【谈批】说无形的腿,其实是说虚实。一般说虚实,是将二者 分开来说,腿虚便虚,腿实便实。现在大成拳是虚与实都放在一条 腿上,说的是有形与无形的建立,这是很微妙的理论。“纯技术的 东西,其实也应该依中神而发”,道理上说得很明白,实际运用时, 如何虚实结合、有形无形结合,恐怕在练习时应该有一些口诀,读 者不妨咨询鸿坤。不过他已经说了,用两条腿来练,其实只是练那 条无形的腿,所以,大家就先用两条腿来练吧。
49,真实无分别
现在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说一说无分别。
我知道无分别,也知道守中神、立禅即意,可在日常生活中,我还是个 落于分别的人。我追求拳学之道、生命之道,一心想维护这个“道”,就不 知不觉地把自己定位在“道”的位置,其实是依“道”来作分别。
有人给我的昌平小院拍了一张照片,在下沿写了一行字:“一个拳师的 院子”。看到这个标注,我就心不平了,不舒服。如果他注的是“一个禅师 的院子”,我可能会十分舒服。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心里一直执着名相,还未清净。我是依名相来感 觉,所以看见“拳师”的感觉跟看见“禅师”的感觉完全不同。这样一执 着,就导致平时的修学有分别、有忌讳,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习惯。把“拳 师”和“禅师”对比,把“坐禅”与“立禅”对比,认为坐禅身体没有能 量,立禅才能激发身体能量,这样起分别心,作分别想,便是自己对自己的 心设了障碍。身心空荡荡、暖融融、不动念、不分别,就会觉得,啊,原来 坐禅、立禅一如。作拳习禅没有对抗与不对抗,没有禅或是拳。
从早年热爱对抗到规避对抗,到现在无所谓对抗或不对抗,我感觉自己 好像有些入门了,与各位分享。
【谈批】作者自述如何入无分别,真是值得分享的经验。他的 过程是:对抗^不对抗^无对抗,亦无不对抗。其实可以说,这个 过程是:分别―作意不分别―无分别。如果能依着这个程序来过曰 常生活,便是禅家进入家常日用的过程。所谓家常日用,其实就是 不落分别概念的曰常生活。
50,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是名诸佛。坐禅、立禅,都是相,要 离这个,不能执着于形体。就像拳法的技击、断手法门一样,王芗斋先生 说,“三尺之外,七尺之内,毒蛇猛兽”,这是他的感知、他的方便法。在 对敌过程中,如果自己的心离不开这种感觉的话,那就住在这个状态里面 了,就把自身的心给搭进去了。
理解王老先生的说法,感知他的说法其实是说“中神”,是说自己的中 神跟外在结合,那就够了。如果真的依着他的说法来起相,不能离他的相, 那便是执着,执着一个假设的状态。
他为什么要假设这种状态呢?是用这种状态来假设普通人的对抗状态, 也便是三尺之外、七尺之内的通道。如果把自己的心搭进去,那便是在这个 通道中练习;如果不把自己的心搭进去,那便是在他假设的状态中练习。可 是我们现在说,任何状态都跟这个心没有关系,就是让这个无所住的心不失 清净,然后培养它、让它强大。这样不是否定王老先生的假设,只是得到他 的密意而忘记他假设的相,这才是离一切相。
【谈批】王芗斋老先生指出中神所笼罩的范围,即是三尺之 外、七尺之内这一块地方,这在对拳上应该非常实用。三尺是贴身 打,七尺是离身打,相信对拳不出这个范围。本节拳论说,不能将 三尺至七尺看实,那是拳理,所以说是“离一切相”。理论上气场 可以无限伸展,实践上是否应该无限伸展,恐怕还要通过实践来检 查。怫家观修法界无限无边,练拳是否还应该有一个劲力所致的范 限,值得研究。这只是个人提出的疑问,并非否认大成拳理。
图片31
51.人佛知见
要体会“作拳”两个字。大概十多年前,我说过“把心打开,让拳进 来”。那个时候虽然不是很清晰,但是隐隐约约能感觉这些东西;现在很清 晰地告诉大家,就是这个“体”。
很多人学拳、学佛,实际上是作拳作佛,他都是拿自己的心性来开拳开 佛。用自己的聪明来开,以自己有一时的灵光闪现能跟佛法、拳法的智慧合 上,他就说佛法真好,或者拳法真好,就自以为学懂了,而实际上这个 “体”还是他自己那个体。如果每个人的灵光不一样,他们的佛法、拳法就 不一样了,这就产生了分别啦、对待啦,等等。这就是用个人的知见,来代 替入佛知见、人拳知见。
这是很可怕的事,将自己的知见说成是佛的知见、拳法的知见,那便迷 失了“体”,只不过是用佛法和拳法来武装自己的知见。所以要立禅,由是 无我,由是生起正信,由是入佛知见,入拳知见。这样,才能成为无我的状 态,然后才能得到智慧。无论学佛抑或学拳,首先要信,不信就不能生定; 不能定,就不能得到智慧。所以,我们学拳,首先要信王老先生传下来的心 法,守中守神是定,定由立禅即意的心法而生;有了定,便等于有了气场通 道。这时,自身有三结合,跟外境也合而为一,这就是智慧;在智慧心神中 施展技术,那便是将智能起用,发出功能。
所有这些东西,必须建立在信的基础上。如果不相信,而又想学习,也 可以尝试一个办法,就是先把自己的不相信放下,先学进去,学进去再判 定。如果觉得还是不行,就不学这个东西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法的问题。刚才讲无我,现在讲法。有的人执着于法,执着法的时候他就有分别、有选择、有排斥,等等。实际上法不是目 的,通过法能明心见性,觉悟身心,这个才是目的。但是,人们在选择法 时,往往把目的给忘了,或者学法的过程中就把目的忘了,执着于法、非 法、上下、好坏,等等,或执着于究竟、方便,执着于这个、那个。所以, 在学拳法时,千万不能执着于每个阶段所学的法,而忘记每个阶段的目的。 这个阶段是要你松,这个阶段是要你得中,这个阶段是要你能提起神,如是 等等,都有目的,并不是要你懂得站粧的形态、推手的形态、断手的形态。 王老先生说,我叫你怎样做,你便依着怎样做,说的似乎是形态;可是他接 着又说,当真这样做就错了,那便是要你由这种形态来得知见,知道每一阶 段练习形态的目的,而不是当真落在这个形态里,用形态来满足自己。金庸 说的“剑宗”、“气宗”,两宗争胜,其实两宗都错,气宗是不能“我叫你怎 样做,你便怎样做”的,剑宗是“当真这样做就错了”的,所以两派都没 有真正的高手。
入佛知见,不能落于法而不舍,也不能用自己的聪明来知见。还是说剑 宗气宗吧,金庸说的气宗是用自己的聪明来知见,剑宗是落于法而不能舍, 我希望能够做到得法而能入佛知见,那便不用剑都可以将金庸说的两宗 打败。
图片36
【谈批】本节说出一个要点:由立禅即意生起定,定的境界是 守中守神,定的功能是生起气场通道。
知道这个要点,便知道怎样来生起气场。能生起气场后,便是 生起智慧,智慧是如何发挥技术。
知道了上面说的道理,就不会偏重于意或偏重于形,只可以说 形由意生。还要知道这里说的“意生”,其实是任运,也就是本然 的适应。本然的适应没有作意,若作意于形,便不是本然的任运, 只是依着概念来适应,你这样的一拳打过来,我就用什么招式来对 付;若作意于意,便不是立禅即意,只是依着概念来作意,我这招 式打过去,便会得到什么效果,如果不能得手,我又怎样变招。未 出招时,先已作意重重,那一定不是高手。
金庸写剑侠,一招有十多个变式,每个变式又有几个变化,实 在是对这些剑侠的讽刺。所以,独孤一剑只是一剑,这一剑就是合 乎前面所说要点的一剑、立禅即意而起定的一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