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磁感应与电容器的综合题

 新用户65120Joi 2022-06-20 发布于山西

第一个题是今天讲的习题;第二个题是2013年新课标一卷的25题,绝对的一类型题。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导轨放置的金属棒ab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导轨的间距为L金属棒ab的质量为m电容器的电容为C、耐压值为U一切电阻不计,导轨足够长。

1当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求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2为使电容器不被烧坏,求恒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tm

2013年新课标1卷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在导轨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所有电阻。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

(2)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电容器、电磁感应综合的题型里,见过的最高难级别了。

难题都是考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这是我的观点。为什么这样呢?练题练到着了魔的程度时,都会不由主的追求技巧,一味地追求技巧,就会忘了本质,和只顾刷题来提高成绩一个道理,只刷题不思考题中包涵的物理规律,感觉很有成就感,一碰到直达本质的题目,顿时就傻了。

这类题的突破点在哪儿呢?就是一个电流的定义,一说电流,脑海中想到的好像只有欧姆定律,但这类题特怪,电阻都不计,使得欧姆定律空无用武之地。

受力分析需要想到安培力,安培力涉及到电流,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时,电流就一脚踩空了,就无法继续了,和电容器连接,只要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在变化,回路中就有电流,或充电或放电,这个电流就是考查对电流定义的理解。

重点在这:教材中电流的定义I=q/t,这个式子定义的电流实际是平均电流,学过导数就应该清楚,t无限趋近于零时,平均值就过渡到了瞬时值。

此类题目中瞬时电流是用电容器极板电荷量的变化率来计算的,电荷量通过电容和电压来计算,所有电阻都不计,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数值上恰好和导体棒的电动势相等,电动势又与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顺藤摸瓜,层层递推,最后发现加速度是一定值。全题就解套了。

考了哪些知识点呢?牛顿第二定律、安培力、电流定义、电容定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加速度定义。推理过程长,一眼看不到头,但在推导的过程中,会有柳岸花明之感。我到觉得,这类题很有教育意义,看不到头的事,你做还是不做?不做就什么都没有了,但只要一步一步认真做下去,就会发现得来也全不费工夫。

我觉得还需要注意两点:1是电路中不能有电阻,有的题目给电容器还串联了一电阻,还用这个思路去处理,这应该不对,一旦有电阻,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数值上和导体棒切割的电动势就没法等了;2是电容器需要给出耐压值,高考题当时没有给出,不知为何?

导体棒和电学元件的组合题。有三类,最常见的是导体棒和电阻;2013年之后,导体棒和电容组合的题目也有了,有的甚至命制成了选择题,实际在更早的高考题目中,也有过电容和导体棒组合的题目,算是复古了;还有一类比较少见,就是导体棒和电感线圈组合的题目,运动是什么类型呢?可以先思考一下。导体棒的元件组合,这三剑客基本也就覆盖全了,算是母题级别的吧,掌握通了,棒、元组合问题处理起来也就轻松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