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家书单】不管脱单与否,看了这本虐恋的《情人》,你还是会相信爱情!

 Scarlett32vjeh 2022-06-21 发布于四川

我们不曾经历过的山河岁月

我们不能拥有的人生波澜

我们不能明的情感心绪

幸有读书

借他人的眼

丰富了我们见识宽度

也挖掘了我们思考深度

一个因生活的困苦而过早成熟的少女,

在望尽人生路时,如何活成传奇?

一个在世俗人眼里的放浪小娼妇,如何把自己的丑闻写成一段迷人的浪漫爱情悲剧?

一个永远处于边缘的异乡人,

如何安顿自己的孤寂?

今天是七夕中国情人节,我们一起来读读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

玛格丽特 杜拉斯

“假如我不写小说的话,我想自己应该是一个妓女”

这是她对自己的评价。她的作品自传性比较浓,性与爱是灵感主题。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出生于法属印度支那。她本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杜拉斯是她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Duras(杜拉斯)她是出生在越南的法国人,十八岁时定居巴黎。自1942年开始发表小说,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使杜拉斯成名。这段时期的作品富有自传色彩。自1953年的《塔基尼亚的小马群》起,杜拉斯探索新的叙事语言,逐渐抹去小说情节,更强调主观感受和心理变化。1955—1965年是她创作上的高峰期,代表作有小说《如歌的中板》、《副领事》,以及剧本《广岛之恋》等。1984年发表《情人》,获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在那个时候的法国“新小说”思潮盛行,反现实主义,反传统小说。文本大多以虚实相交,意识流的写法创作内容,把传统小说原有的叙事结构打乱,建立一个假想虚拟的世界来写,跳跃性很大。从杜拉斯的作品来看她是有一点先锋派味儿的,所以人们会给她打上“新小说”,“解构主义”的头衔。

创作背景

后殖民文学思潮

当时越南是法属殖民地,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来殖民地居住的宗主国人应该是享有特权的,生活衣食不愁的,事实上,他们中也并非都是这样的特权者,在这个外派异乡人团体中,同样是有等级的。远离自己熟悉的生长社会不远万里,颠簸流离来到这个长期处于夏季的落后国度,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同时也要经受种种离乡背井的精神痛苦。

在早期的殖民文化作品中,除了哪些因公职派遣到殖民地的政府要员,一般民众来新世界国家,不少其实带着背水一战的心态来这里的。像《一个公使夫人眼里的中国》(张鸣),毛姆的《面纱》就是讲述第一代殖民者的故事

而《情人》讲述的移民二代的人生,比起第一代移民,移民二代更没有归属感,他们既没有可以回忆的祖国,也不能把出生地当做故乡,他们的心灵和情感是无处安放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位法国少女知道自己和中国男人是没有结果的相遇。

二十世纪以来,法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每况愈下,特别是二战以后,法国的综合国力衰落,再也抵挡不住民族解放浪潮的猛烈冲击,法兰西殖民地开始分崩离析。

法国殖民地纷纷独立,但在长期的法国殖民统治之下,这些国家已经接受了许多法国的思想文化。随着民族意识的增长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这些国家的一大批知识分子要求批判性的继承和接受殖民文化遗产,同时又不失自身的民族特性,

他们开始走上了殖民主义文学创作。他们使用法语这种国际通用的语言来写作,同时由于受各自本民族母语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独特的遣词造句、语调节奏和语言色彩,为法语增添了新的语言魅力。他们都熟悉法国文化传统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双边甚至多边文化综合的优势。他们在白人主流社会之外的少数民族边缘社区中生活,因此他们的作品中有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秩序。

作为少数民族移民,要在一个以白人为主流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殊属不易,必然要经历一翻及其艰苦的奋斗拼搏。因此,这些作家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心态,这就使他们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力度和深度。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自然就增添了跨文化后殖民主义文学的艺术魅力。 

后殖民地文学的发展大致有几个特点:

一是批评殖民统治,二是描写描写背井离乡、悲凉而又抒情的移民生活,三是用法语创作的描写异域风情特点,四是爱国反法,有文化冲突,背负沉重和承担责任历史使命感,五是在文化冲突中寻找突破。

塞内加尔女作家法图·迪奥姆以一部短篇小说集《国籍优惠》而出名,而她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大西洋腹部》讲述的就是一个背井离乡、悲凉而又抒情的移民故事。

摩洛哥作家塔哈尔·本·杰伦《神圣的夜晚》也获得龚古尔奖。

这类文学我们称为后殖民主义文学,《情人》就是其中的一部比较突出的作品。获得1984年的法语文学的最高奖——龚古尔奖,并于1986年获里茨一巴黎一海明威奖,被译成40多种文字

相对于后殖民文学,殖民主义文学是一种以欧洲人的视角,赞扬开拓新世界的勇往精神的作品,比如像《鲁冰逊漂流记》。

脱轨少女的成长史

单亲家庭的安全感匮乏

父亲的早逝,母亲艰难养家,让她很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这使她过早尝试了悲伤的感觉。没有父爱保护下的她,比较容易缺乏安全感。本来有两个哥哥,也没有给到她护翼。所以在青春期,她选择了那个比她大很多的中国男人也不足为奇。尤其是物质上的满足,让她一定程度上逃离了贫穷带来的恐惧感,贫穷就像沙漠。

家道没落,没有家族精神坚持下的穷人家女孩儿就很容易走上这种道路。红楼梦中尤氏两姐妹就是这样的例子。

一家人的相爱相杀

母亲因为生活的艰难,而常常陷于绝望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定会影响自己孩子的性格塑造,但母亲虽然市场绝望,但有在另一方面是有疯狂的生命力,尽管生活从来没有给过她们希望,但是她却是不停的折腾。

两个哥哥的暴力倾向让她处于一种比较惊恐的状态。尤其是大哥哥对她的吸血式勒索,更让她看淡了血缘关系下所谓的亲情。

母亲的偏心也使她感到愤恨,在文中她大胆的剖露自己不满,这是这种家庭环境成长中孩子必然会产生的情感。爱恨交织的复杂滋味,是让她心累的,也是她想逃离的。

这不禁让我们再次思考,家于人,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矛盾中的母女情

她与母亲的关系,她懂得母亲疯狂举动背后的无奈,因此可怜她,爱她,又瞧不起她。母亲外表让她感到丢脸,这是成长期的孩子很多时候会产生的虚荣感作祟下的自卑情绪,尤其是在有对比的情况下,更明显。

不想成为母亲那样的女人,是很多青春期的女孩的想法。

母亲对她的爱,除了源自母性,还有很大道德层面上的,既担心她的安全,却又放纵她的谎言,她约束她的行为举止,是为了让她符合社会舆论规范。

当在无可奈何之下,又不得不默许女人用出卖身体的方式补贴家用。面对女儿的才华,她又是妒忌的,这就像一种讽刺,在刺激她。为什么这样困顿的生活,为什么自己如此努力,女儿却还能在精神层面超越她?如果她是和自己一样平庸又疯狂的,那她可能会更爱她多一点。

而她想脱离母亲的掌控,更在于母亲对自己的不理解,尽管母亲竭力让她接受教育,但她并非母亲的首选,就让她不会对母亲这一举动抱有感恩之心。母亲对她早早散发的才华并没有表示赞赏,也让她感到失望,她早早就确定自己未来的志向,在母亲那里遭到冷遇,更催发了她叛离的决心。

世俗都歌唱的伟大母爱,是她与生俱来的寄生蔓藤,勒得她不能自由生长。

成长中的标杆

在家庭中她找不到可以理解她的人,使她更加沉默,用一种超过年龄的成熟眼光来观察她周围的人和事,两位很特别的女人进入她的眼界:玛丽-克洛德-卡彭特、贝蒂-费尔南代斯,这两位女人都是美丽又独特鲜活的,比起那些空虚寂寞的有钱人家的漂亮木偶般的少妇,这两位女人是充满神秘又迷人的魅力。

成长的恐惧

在这部小说中,法国少女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年龄,这个时期的孩子都对自己的身体变化会有点不知所措的,而法国少女认为这是一种衰老,认为是悲哀的,她的身体没有跟上她思想成熟的速度,但她的欲望却又不由自主溢出那纤瘦薄弱的身躯,这样的组合,让她显得十分特别。

《洛丽塔》中,洛丽塔也展现着这样的少女诱惑力。

独特的灵魂自有独特的审美

作为思想审美的外化,她的着装也是特别的,她没有经济能力跟上时下的时髦潮流,她只能穿剩下的打折的服饰,但就是这样,她却在有限的条件下,穿出了个人的特色,比如像口袋一样的连衫裙在模糊她的女性特征,而高跟鞋又是带有诱惑的成分,帽子又赋予她男性的坚强感。因此她可以不美,但不能说不让让人侧目。同时,她又不是一般世俗男人的欣赏的对象,她的行头注定要吸引一个有特别眼光的人。

作者本人的着装就是如此,她懂得利用服装转移人们对她身材缺点的注意力,并形成个人的形象标志。

永远只是一个孩子的男人

这个中国男人严格说来是一个男孩,他一直处于有钱父亲的权威下,他的人生不受自己主宰,从小缺少母爱的他,父子情感疏离,除了伦理关系下的父子关系,联系他们最大的纽带就是金钱。缺少母爱关怀的孩子,容易形成怯懦的性格,尤其是父亲又没有给予适当的情感补位,因此他在这段关系中,是处于下的位置,主导权不在他手中。因此可以解释为什么第一次发生关系时,哭的竟然是他而不是她。

除了继承家业,几乎没有个人事业。成长期并没有学到一技之长,让他没有底气脱离父亲的管束,在巴黎是游学——游荡的留学。

他为什么选中了法国少女?大约他希望在她身上找到在巴黎的自由回忆,又或者希望这个少女给他带来长大的错觉,又或者是她身上的成熟气质又暗暗符合他奴性特征

 假如没有结果,那也要刻骨

少女和男人对爱都有一种近乎一见钟情似的执拗,都知道这是一段没有结果的爱,也因此显得更加纯粹和刻骨铭心。但他们俩的爱是在孤单寂寞中的相互取暖,尽管回头看来是如此唯一性,但是也是充满偶然性的。性和金钱是他们俩的媒人,他们爱得死去活来却又无能为力,少女不能为他抛弃偏见,男人不会为他放弃金钱。

少女对性和欲念很早就懂了,她认为只要这个人出现了,她就知道该怎么做?这方面她有天生的直觉,并且她是自愿享受这一切的,甚至她愿意拉上自己的闺蜜一起来做这件事,性的愉悦对她来说不仅是身体感官上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事实上作者也是有双性恋倾向的)

而男人也与各种形形色色的女人发生关系,但是否是仅仅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还是说弥补幼年丧母,而对女性身体的眷恋?

少女是物质极度匮乏下长大的,她是渴望拥有金钱带来的安全感的,因此她知道跟男人走意味着什么?将会得到什么?并且她不掩饰自己对金钱的渴望,但她又是不那么在乎的,她的哥哥夺走她的财产,她也不抗议。

而男人从小的生活是优渥的,他对钱并不是那么在乎,但是又很在乎,因为他有使用权,却没有所有权。

他们两人是拴在金钱这条绳子上的两支蚱蜢,没有金钱,他们俩也会完了,尽管会为对方流泪,但是除此之外,又还能怎样呢?

两人的家庭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快乐的,在那里他们在压抑,在忍受。而真正的家人是什么,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懂得保持默契的沉默,懂得在外人面前共同掩盖那内在的溃偒。不管爱还是恨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你都是无处可逃的 。

两人从小都经历过至亲的离世,因此他们比其他人都熟悉死亡,既害怕死亡又能忍受死亡,少女更是透过哥哥死母亲的死发现了永恒。

也正是两人在很多方面有着本质上的相同,才会一见面就如磁铁

对这对在种族,阶层,经济上,年龄上都存在很大差异的关系,从他们双方的阶层都是不齿的,法国少女因此在学校被孤立,在亲戚中被视为不检点的耻辱,她的家人对她并未表示感激。

中国男人的父亲代表了他那个阶层的权威态度,作为一个玩物那是无关紧要的,但要做他妻子则是完全不能接受。他的妻子是需要在家族生意和社会地位上对她有帮助的。

即使一开始源于不纯粹,里面也有这龌龊的成分,却不能阻碍最后他们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回忆,都是边缘人,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小心翼翼的牵手,就从此在彼此心里刻下了刺青。

《情人》人物都不是站在传统主流价值观的,他们的形象是边缘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弱点,而且还暴露得不加遮掩,杜拉斯却很少以批判的态度来描写这种弱点,更多是一种冷静的客观观察,是好是坏由读者自己判定。而对于法国少女的成长经历,她也完全没有用悲戚或怨恨的口气来写,反而把这段经历写成了最打动人心的爱情,对很多所谓正派人士所不齿的性爱行为,她也以非常开放和享受的态度来描写,在今天看来都是十分大胆的。

 杜拉斯音乐性的写作

这本书的行文非常具有音乐性,而她也正式用音乐复调的手法,在不断重复她不能忘记的那些片段和感受。就像拉威尔那支让人着迷的《Bolero》,在不断重复的旋律中,又不断的变化升华。

这本书像是一支充满迷幻气质的现代音乐,看是平静的语调,内心戏却是缠绵悱恻,激情涌动。

而比起常规纪年手法的回忆自传,《情书》的结构显然更符合人类记忆的模式,相似的场景、事件,我们有时很难再回忆起清晰的原委,时间谁先谁后也是那么不确定的。这种恍惚感就像喃喃梦语。而音乐作为最二元的艺术,也是这样具有不可具象的感染力。

文章最后,少女在肖邦的圆舞曲中,终于明白中国男人在她心中是何种分量。

为什么要选肖邦?

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他的音乐无论是写作方式还是弹琴方式比较不按套路规矩,比较任性,像是心事的直白。这也跟本书的写作方式有些精神上的不谋而合。

另外,肖邦的作品是在悲剧中看到美,但他并不是一味悲伤的,哀而不伤,这也像杜拉斯的精神,尽管这样看起来悲惨的成长经历,但是她并没一味埋怨,她塑造的少女形象倔强不愤恨,心胸广阔,富有超出年龄的沉着冷静和富有主见。如果是二流作家,就会写出一个怨女,比如樊胜美。肖邦的音乐也是如此,他的诗情是月夜下的大海,尽管冷清却也辽阔。

有人形容肖邦的音乐:如废墟中开出的紫罗兰,战壕里士兵头盔旁飞过的蝴蝶。总能在困顿中给人希望的光亮,而《情人》的少女也像是在腐败的淤泥中开出的一朵野花,带着倔强的孤傲,散发独特的芳香。

PS:

和大多数作家一样,对于自己的作品被搬上银幕,都会有些不满,杜拉斯也不例外。其实这本书的结构松散,很多类似喃喃耳语的表达,一旦具象化了,书中一些无需对话的部分为了剧情缘故需要用对白表达,就显得失去了韵味。

但是电影本身还是拍得很不错的,殖民地时期的色彩,亚热带的越南风光,人物的服饰都还是比较讲究,不过演员的讲法式英文还是一大败笔。限于篇幅,其中一些情节也经过重新安排穿插,从编剧角度来说,还算自然。但终究和很多一流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一样,它也未能超越原著。

对于爱情,很多人都把它看得圣洁,不染一丝尘埃,其实这样的爱情多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经不起世俗烟火的熏烤。

不必把爱情看得太重要,因为生命中的每一种情感都很重要。懂得珍惜感情的人,必是有情有爱之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