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邕之死

 江北大汉 2022-06-22 发布于江苏

我小时候跟很多同龄人一样,很喜欢看连环画。在诸多连环画中,一本名为《连环计》的小书,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这连环画,讲的是东汉末年在朝廷上担任司徒的王允,巧使连环计,让本来是董卓手下最为得力的武将,也是他的“贴身侍卫”的吕布,因为一个美人貂蝉,最终刺杀了董卓。稍稍大了一些以后,又看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才知道了吕布刺杀的对象董卓,暴虐凶残,杀人如麻,大恶人一个,因此,对于这王司徒为民除害欢欣不已,也十分佩服。

但是,眼下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汉纪》,了解到了汉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蔡邕,居然就是死在王允之手,并且王允杀他的理由并不充分,所以,我对王允的看法发生了重大转变。

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叙蔡邕之死的:董卓被吕布所杀之时,蔡邕正在王允家中作客,听到这一消息后,为之惊叹。王允勃然大怒,斥责说:“董卓是国家的大贼,几乎灭亡了汉朝王室的统治。你是汉朝的大臣,应当同仇敌忾,而你怀念他的私人恩惠,反为他悲痛,这岂不是与他共同为逆吗!”当时就将蔡邕逮捕,送交廷尉。蔡邕承认自己有罪,说:“虽然我身处这样一个不忠的地位,但对古今的君臣大义,耳中常听,口中常说,怎么会背叛国家而袒护董卓呢!我情愿在脸上刺字,砍去脚,让我继续写完《汉史》。”许多士大夫同情蔡邕,设法营救他,但没有成功。

太尉马日磾为营救蔡邕,对王允说:“蔡伯喈('伯喈’为蔡邕的字)是旷世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典章了解很多,应当让他完成史书,这将是一代大典。而且他所犯的罪是微不足道的,杀了他,岂不使天下士人失望!”王允说:“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出毁谤的书,流传于后世。现今国家中途衰落,政权不稳固,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这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

应该说,董卓在控制了东汉朝廷的实际权力以后的所作所为,委实为人不齿,堪称窃国大盗,暴君一个。但是,对于蔡邕来说,因为当初董卓十分欣赏他、尊敬他、重用他,蔡邕在其被刺身亡之后,为之惊讶,乃至一定程度上的悲哀,其实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人是有感情的,还因为董卓在对于东汉朝廷来说,或许是罪人,对王允来说是罪人,但对蔡邕却是知遇之人,有恩之人,所以,蔡邕为什么不能对他的亡故表现出一定的感情?再者,蔡邕已经对于自己在获得董卓死讯的第一时间的感情流露表示后悔与自责了,也愿意接受在脸上刺字与砍去脚的刑罚,只求让他继续完成《汉史》这部著作,但王允依然不依不饶,一定要置他于死地,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王允决意要杀掉蔡邕,在我看来,并非完全出于公心,而夹带他不可告人的私心:汉武帝当年没有杀死司马迁,结果让司马迁写出了在他看来有损汉武帝等人的形象的史书——《史记》;而他如果放蔡邕一马,蔡邕会不会也写出有损汉献帝以及他自己形象的《汉史》?因为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皇权衰微,做皇帝的从个人道德与执政能力“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个个扶不起;并且,王允除去对汉室的“死忠”之外,也没有多少东西值得称道的。反之,他居功自傲在朝堂上独断专横,甚至于想欲尽诛凉州人一类的想法则让人背脊发凉,而且后人也是可以指责与批评的。因为这些担心。所以,王允对蔡邕才会如此绝情,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让人十分感叹的是,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月,王允被昔日董卓部下李傕、郭汜被杀,而此时距离蔡邕被他杀不过两个月的时间。而这,是不是一种报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