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最后一个就是【土】了;木火金水,对应的能量状态是春夏秋冬,那么土是什么呢?在季节时间的划分上有两种:一种是长夏,即一年当中夏天和秋天之间,有一段时间非常潮湿,叫长夏,是指夏季最后一个月份,按照太阳高度计算,即农历的7月7日至8月6日;另一种说法是: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都比较潮湿,都属于太阴湿土;其实这两个说法都是正确的,核心是湿气重,民间叫返潮。太阴湿土,对应的是一天当中的晚上21点到次日凌晨3点,是一天当中最阴冷的时刻,就对应着太阴湿土。中央生湿中央,是阴和阳交会的地方,阴属水,阳属火,水火交会,就生湿气;天属阳,地属阴,上下相交,则下雨;南属热,北属寒,寒热相交,变为湿气。湿生土湿气无形,化生有形就是土,所以土即湿土;所谓阴阳相交,化生万物,依靠的就是湿土;化生万物,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化】万物,动植物死亡之后,埋入土中,就会腐化,即上一篇文中所说的腐化的尸体有瘟疫病菌的,用石灰或草木灰深埋之后,经过很多年也会变为无毒;即使是很难分解的塑料袋,经过100年也还是可以化掉的,当然需要时间;另一种是【生】万物,这个大家可以理解,植物生长,动物饮食等等;经常提泉水的朋友可能就有这种感受,山上的泉水,很多时候是甜的;从2016年开始,我一直在提泉水,家里的泉水这几年都没有断过,不管是煮饭还是炒菜,用的都是泉水,喝的开水也是泉水(我不喝茶);我总共去过杭州四个地方取泉水,不是那种有名的景点,都是普通的山腰里,其中三个地方的泉水是甜的;这几年的时间里,因为疫情,或因为冬季断水,累计只喝过2-3个星期的自来水,或买过几桶某某山泉,顶替一下,简直是难以下咽,儿子也受不了,不断催促我去看看泉水是不是可以打了。这就是土化生万物的魅力所在。前几年有报道,说报社请来检测机构,把杭州几处著名景点的泉水全部检测化验了一遍,结果说都是偏酸性的,不能喝!我是一开始就不信这些东西的,人和动物喝山泉水,都几万年了,即使现在污染有加重,但是绝不会因为泉水是酸性而不能喝,醋、李子、杨梅、菠萝都是酸性的为什么可以吃呢?果然,后来看到网上信息,大名鼎鼎的「酸碱体质理论」的创始人,罗伯特欧阳,早在2016年,这家伙就已经当庭承认自己并不是什么微生物学家、血液病专家、医学专家及自然疗法师,也没有受过任何科学训练,没有行医资质,连文凭也是买来的假货,就是他,一口气写了 4 本推广酸碱体质概念的书;其实可恶的不是骗子,而是我们自己太笨,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还在讲酸碱体质;我们的教育是在普及,国民的学历也在提高,但是好像人的愚蠢,并没有减少,可能还更多了,而且以后可能还会更多;现在一个重病,不是选中医治更好,还是选西医治更好的问题,而是人变得越来越愚蠢,而不自知的问题。土生甘土的本味是淡,但是所生长的五谷是甜的,所以我们说土的性味是甘甜,山泉水也是甜的;这里注意,五谷是种子,不是指那些叶子或茎秆;春天,大家喜欢去野地或者山上挖毛笋、挖野菜,什么马兰头、蒲公英、GAI菜之类的,其实这些都不是果实,而且是苦的,苦的大都寒凉伤脾,尽量少吃,即使偶尔吃点也最好开水焯一遍,苦水倒掉之后才能少量吃。甘生脾脾是最喜欢甜的食物的,我们开药方的时候,最常用的药物就是炙甘草,甘草本身是甜的,有炒过的,也有加蜂蜜炒的,叫炙甘草,就是取其入脾燥脾的功能;小朋友尤其喜欢吃糖,部分大人也会偏爱吃点甜的东西,其实是说明他的脾经处于比较弱的状态,类似我们前面的文章举例说的孕妇因为肝升发偏快,喜欢吃酸的,用以克制肝木的道理是一样的。【脾】脾是中医的称呼,在西医里面叫胰腺,是长舌条状的;解放初期农村还没有肥皂的时候,还有用猪胰子洗东西的习惯,这个猪胰子是能洗掉脏东西和油污的,这就是我们的脾化解食物的作用之一。在天为湿,在地为土长夏之令,阴阳交会,是生湿气;湿气所化,于五行为土,土中又含有湿气。在体为肉肌是肥肉,肉是瘦肉,人身的肥肉包裹着瘦肉;脾上有膏油,脾之气足,则脾的膏油越多,外层的肥肉越多;脾之血足,则生瘦肉;所以气血不足的人,就会缺少肌和肉,变成皮包骨;当然,气血不足,阳虚的人,也会肥胖,因为寒湿无法排出,堆积成为赘肉,我们在《减肥》的两篇文章里讲过,这就是中医里说的脾主肌肉;如果肥胖,肌肉里面的肥肉很多,与脾经寒湿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瘦弱,皮包骨头,与血虚血热有关,这个血虚血热的源头,还是因为脾的寒湿,脾统血,血无法在肌肉里面有效流动,垃圾堆积,形成血瘀血热或者湿热,进而变成血虚;在讲【火】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讲胆火不降,形成痰湿、痰浊,加上心火不降,形成各种头部疾病:包括耳鸣、眼疾、扁桃体发炎、口腔溃疡、白发脱发、牙疼、牙出血、牙脱落。。。而这些胆火、心火不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就是因为脾经寒湿,脾的运化能力障碍,不能顺利引导胆火心火,不能通过肺金的凉降,不能顺利归入肾阳之中。在色为黄黄是土的颜色,如果一个人脸色微黄而明润,底下透红,那就是健康的表现;如果脸色发黄、褐黄色,就是有湿气,病在脾,同时脸部肌肉也没有显得没有弹性、纹理平淡不清晰;发黄是比较重的水湿症,是水湿淤堵较久,已经有瘀热了才会发黄,用《伤寒论》里的茵陈蒿汤,其中的茵陈和栀子,都是清热的,和祛湿气的;所以如果有水湿,但是脸色并没有发黄,只是灰暗,说明水湿还没有化热,还不能清热,不能用茵陈蒿汤,只要以祛脾湿为主的药物即可,比如白术、苍术、炙甘草、生姜等。很多清热的药物,也是黄色,比如以前举过的病例,用五黄治发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生地黄,其中黄芩、黄连、黄柏、大黄都是黄色的,但极为苦寒,因为阳明胃经的胃也是有属土的一面,阳明燥金,阳明不降的阳明病,就需要黄芩、黄连、黄柏和大黄这几味药,当然用的时候不能重用,宁可量少次多,也不要一次性使用过量,要确保不伤到脾经,不伤肾阳。在音为宫宫,发音在喉,发音极长、极下、极浊,风格悠扬沉浸、敦厚庄重,其音为土,入脾;五音阶的魅力,我们在【木】的那篇文章讲过了。在声为歌脾主思,思而得之,则发为歌。癫狂自歌,脾绝亦歌;歌唱是人们表达情绪的自然反应,所以叫思而得之,则发为歌;唐诗宋词,登峰造极,本质上诗歌都是为歌而作的,歌以抒情、歌以咏志。在变动为哕yuě脾气逆满,吐声不吐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嗝,噎膈,本质上是痰湿或血,降不下去造成的,叫木克土;治法以降胆火、降痰湿、降阳明、降心火为主,辅助以疏解肝气;《伤寒论》中的大柴胡,就是以升肝木、清肝热为辅,主力在于降胆火、降湿热、降阳明、通肠道;而小柴胡汤,则以升肝木、祛肝郁为主,辅助以稍微的降胆火、降痰湿;这两个方剂非常非常重要,两个方剂在肝升胆降的思路上区别不大,只是升、降的侧重点不同;我们学这两个方剂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背诵,生搬硬套,要掌握每味药物对肝胆循环,不同位置的作用和区别,如果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大柴胡小柴胡进行必要的化裁加减,那才算学到位了。头部的很多问题,都是肝木升、胆火不降,导致的标,比如耳鸣、口腔溃疡、牙疼、舌尖痛、眼疾、呕吐、头晕、失眠、胃痛、心痛。。。当然不要忘了去解决阳虚和脾经寒湿的治本问题。在窍为口脾和胃,是一对夫妻,胃是表,脾是里,口通胃,实际是通脾;口腔溃疡,是常见的病症,会烂舌头上,也会烂在口腔肌肉上,非常痛苦;在《口腔溃疡的治法》一文中,我们举过一个网友的例子,连续数年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试过中医、西医二十来次的治疗,都没有效果;西医不用说,这个小伙子治了几年也没治好;中医为什么也有问题呢?原来那个小伙子找中医治过几次,前2次都治好了,但是过1-2个月又复发了,他认为中医也没用,又转去找西医了;其实治疗的核心策略,是要改善脾经的寒湿,以及脾经寒湿带来的胆火、心火不降的瘀,瘀热积累之后,就会上攻,形成口腔溃疡;如果这个脾升、胆降不彻底解决,是会反复发作下去的;如果几次中药治好了,不明白原理,在饮食上不调整,继续长期吃寒凉食品,过不了多久脾不升、胆不降的情况又出现了,自然口腔溃疡就要再犯了。最近另外一个年轻小伙,反映自己近几年来,长期扁桃体发炎,发烧,还有皮肤病,每日睡觉都做梦;舌体大红,薄稀黄湿苔,呈颗粒状突起小粒,中有长裂纹,属于典型的脾经寒湿,引起的胆火、心火不降,形成湿热,湿热入血;仔细一问,就是每周定量让自己吃牛奶水果,长期吃;如果这个寒凉伤脾的错误饮食不改正,即使治好了也很快还要复发。《伤寒论》的半夏泻心汤,是针对上面两个小伙病症的,当然要根据每个人三个循环情况,做一些加减,照搬方子有时候有用,有时候没有用。在味为甘前文讲过小孩子尤其喜欢吃糖,部分大人也会偏爱吃点甜的东西,其实是说明他的脾经处于比较弱的状态,类似我们前面的文章举例说的孕妇因为肝升发偏快,喜欢吃酸的道理是一样的;上次在【水】的文章里,我们举过一个水泥加盐,增加抗冻效果的例子;其实还有一个例子,如果是建筑非常厚实的水泥大坝,我们希望水泥凝固慢一点,以便释放中心水泥浆中多余的热量,工程上经常给水泥加一点糖,那么这个水泥浆凝固时间就会加长了,再插上几根竹管,方便散去里热;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开中药方子的时候,一般会用炙甘草,甘草是甜的,其实是起到缓和药性的作用,尤其是本身需要清热的中药方剂,为了减少对脾经的伤害,我们都会加一定的炙甘草,减缓中药寒凉的力度;相反,如果是要祛湿为主的方子,我们希望水走的快一点,尽快排出体外,我们就要少加炙甘草,加多了水湿反而滞留更严重了。在志为思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所以多思伤脾,经常思考问题的人,容易伤脾经;因为思考比较多的人,手脚不大动,运动量非常小,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脾统血,多思就会少动,就非常不利于脾经这个运输大队长,对气和血的运输工作,水气和血液送不出去,垃圾和肥料运不回来。在液为涎xian五液都是肾所主的水气,脾土不能制水,则水流湿而为涎,涎就是常说的口水,脾寒湿者其涎清冷,脾热者其涎粘稠。睡觉流口水的人,说明脾经寒湿比较重;自己开车不晕,但是坐别人车就晕车、狂吐的,甚至如喷射状呕吐的,其实就是脾经寒湿水泛滥的表现;所以如果不会坐车,坐车就晕车的人,很有可能是脾经寒湿,从舌苔湿滑上可以得到验证;所以治疗晕车,简单地吃几粒晕车药,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必须要把脾经寒湿给治了,坐车才不会晕了;当然脾经如果寒湿,其他脏腑问题也会有一大堆出来,要同时调理,才能彻底治好;当然脾经寒湿的人,日常的饮食,肯定有寒凉食品的习惯,除了牛奶水果冷饮外,还有苦寒的蔬菜比如苦瓜、毛笋、菜心叶等等,详见《寒凉食品对身体的伤害》。其荣为唇脾的气血充分,则唇明润,脾寒者唇干,脾热者唇枯,脾绝者唇缩;所以看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其实很简单,就是看TA的唇色是否明润、饱满、微红,只要看见嘴唇干燥起皮、干裂结壳,颜色暗黑,就说明脾经有严重问题,身体不好;如果你作为企业的人事面试官,或者你找对象相亲,你学了点中医的话,看一眼对方的嘴唇,就可以看出对方的身体状况如何;当然有些女生涂了口红有所掩盖 ,看其他比如:脸色、眉毛、头发、皮肤、手掌、手背都能看身体健康状况来的。其臭xiu香甘味所发,其气为香。香味入脾,我们经常用木香、檀香等木料作为中药,治疗脾经寒湿造成的痰湿不降;市面上还小范围流行【香道】,是符合中医原理的,点一支香,可以助脾经运化寒湿,让人舒服自在,精神倍增,只是中医里面的香,对脾的帮助,区别没有那么大,便宜的木料和贵的木料作用区别不大,甚至价格便宜的木香效果反而更好,例如中成药木香顺气丸、香砂养胃丸等;春季或夏季潮湿的时候,在家里点一小截的艾条,利用的就是芳香祛湿的原理,只要一小截,房间里就会立刻湿气祛除一大半;还有反过来的用法,如果房间里面烟比较重,抽烟人多了乌烟瘴气,只要用湿毛巾挥舞几次,烟气就会少一大半,也是一样的原理;我们看抗日剧的时候,小鬼子用毒气弹,如果用毛巾打湿,捂在鼻子上,就能过滤大半的毒气,或者撒泼尿上去,尿的过滤毒性效果会更好;这个中医原理是不是很有意思?!其数五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这个在肝木的时候,详细讲过了,不再赘述。其谷稷稷是,北方的小米,黄色,味甘入脾。在人非常虚弱的时候,或者生病初愈的时候,这时实际上脾胃还非常的虚弱,你让他吃大鱼大肉、吃零食冷饮,基本上会要了他的命,这时最好的食物,就是一碗小米粥,加几片咸菜;当然除了一碗小米粥加咸菜,一碗面、一碗白米粥、一碗红糖水,都能让他快速恢复体力的;可惜的是,现代营养学,或者减肥科学倡导者,劝人尽量不要吃米、面,只吃肉类、只吃水果,相信的人竟然还非常地多,其愚不可及也!其畜牛牛的叫声“么---”,是中宫的音,同土“宫”的发音,来自于喉,发音极长、极下、极浊,风格悠扬沉浸、敦厚庄重,其音为土,入脾;不管是母乳、牛乳,包括猪、狗、马、羊,所有所谓的哺乳动物,婴儿的时候,都是吃母乳长大的,说明母乳是最最适合婴儿吃的,是最安全、最有营养的东西;但是为什么我们在所有的文章里反复强调牛奶寒湿不能吃呢?可能我们男士不太清楚,但是生过小孩的女士是知道的,哺乳期间是没有例假的,例假来的时候,母乳就少了、变了;这里有个重要的中医知识点,母乳是由血所化!用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们,恢复例假的时间会晚一点,一般在六个月之后例假才恢复,没有用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们,恢复例假的时间短的只有1-2个月,身体差的妈妈产后恢复例假要将近一年;刚生下小孩时,妈妈的气血化成母乳,所以母乳是最有营养、最适合婴儿食用、最易消化的;但是等妈妈的例假恢复,母乳就没有什么营养了;我们也知道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婴儿,在半年后开始吃一些辅食,在第10个月-12个月完全断奶,如果继续吃母乳,这时候的母乳已经没有太多营养了,只是婴儿适应辅食的过渡期而已;以上可以看出妈妈生养小孩的前6个月期间,母乳是有营养的适合孩子食用的;牛跟人不一样,虽然牛也有其他季节发情怀孕的,但是普遍在秋季是发情旺季,牛怀孕280天后,在次年的夏季是产牛犊的高峰期,这时的草比较丰富;同理,牛妈妈给小牛犊的断奶时间是3-5个月,也就是说奶牛自然的哺乳时间是夏季和秋季;另外鲜奶是没法保存超过1周的,即使冷冻之后也要变质;那么现在问题出来了,我们市场上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的鲜奶,请问10月--3月,这半年里的鲜奶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通过非自然手段催产的?去过蒙古草原的朋友,你喝一下牧民直接挤下来的牛奶,我就不相信你能喜欢那种味道,请问,现在小孩都很喜欢喝的这么多奶类,是不是要放一些别的东西?只有北方草原地区才适合养的奶牛,牛妈妈的奶,够我们上亿的国人家庭天天喝吗?我们就不说,那些强制牛妈妈怀孕、产乳的方法,是打了什么药水,也不说工业化加工过程中添加各种防腐剂的事了。我在南方,没有养过奶牛,以上信息以询问网友为主,并查询相关网上获得,如有北方养过奶牛的朋友,请斧正。还是那句话,科学是讲统计数据的,有心的家长,要是真的爱自己的孩子的话,不盲从媒体、不盲从别人,你可以统计一下你身边熟悉的小孩同学,统计10个,罗列他们的饮食习惯,你就会发现,长期食用牛奶、水果、冷饮的同学,普遍身体瘦弱、生病次数多、跑步体力差、眼睛近视多、脸色差、性格差、脾气差。。。其虫倮luo倮就是蚯蚓,我们在地里锄地的时候,经常能够见到,蚯蚓擅长钻地,中医里面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地龙,利用的就是它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地龙咸寒降泄,性走窜,既能息风止痉,又善清解高热,故适用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癫痫等症。地龙长于通行经络,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如关节肿痛、麻木;如中风后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例如补阳还五汤。地龙清肺热平喘,用于治邪热壅肺,肺失肃降的喘息不止,喉中哮鸣有声的,单用研末内服即效,也可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地龙咸寒走下入肾,能清热结、利水道,用治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可用鲜品捣烂,浸水,滤取浓汁服,也可与车前子、木通、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同用。一个普普通通的蚯蚓,具有这么大的功效,真的是佩服我们的古人。(当然都是重症,普通人用不上)。其果枣红枣,估计家家户户冰箱里都有备着,实际上我们大部分的中药配方里,都有考虑用红枣;只要是脾虚,不管是温中补脾祛寒湿,还是清胃热护脾经,多要用到红枣;伤寒论中,还有一个著名的十枣汤,芫花1.5g、大戟1.5g、甘遂1.5g、大枣10枚。主治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白滑,脉沉弦;也治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肿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这个方子临床也都是重症患者,常用于治疗渗出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致的胸水、腹水或全身水肿,以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等属水饮内停里实证。这个方子的力度非常大,泻下的力量非常强,没有经验的人千万不能用,过量了会要人命的,我没有机会没用过。其菜葵冬葵性味甘寒,利胃下气,滑大肠,疏通积滞。妊妇吃它,使胎滑而容易生产。煮汁服,利小肠,治流行黄疸。除虚热、假热,治恶疮,散脓血。妇女白带过多,小儿热毒下痢、丹毒,都可以用它。脾经寒湿的人不适合,只适合阳明症实热。火生土、土生金、木克土、土克水在前面多篇文章中,尤其是《看病3》中,我们重点讲了,肝木升,胆火降;跟大家一样,以前我也一直不明白胆火降的价值,后来在治疗头部疾病的耳鸣、喉痒、肺热咳嗽、夜间多梦的时候,我们用参考大柴胡汤的思路,做一些调整,用较多的柴胡疏肝、清肝郁肝热,再用炒枳壳、半夏、白芍、杏仁,甚至用更寒一点的竹茹、黄芩来降胆火,在服用药物1小时候后,居然发现手指尖发热,身体微微发热;也就是说,本来肾的阳气,通过肝木升上来的能量,没有降胆火之前,头部会有耳鸣、喉痒、肺热咳嗽、多梦,等降下来,不仅前面症状当天改善,这些降下来的能量,还被人吸收了,用来温暖身体四肢和肌肉了,这就是胆火,经过肺金的凉降,入脾经,再归入肾经的过程,和价值。如果这个下降的不能完成,瘀堵持续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阳虚、怕冷,这就是火生土的价值,以及土生金的过程。在大自然中,一般火烧过以后,都变成了灰烬,也都变成了土。胃病的形成,基本上都是因为脾经土的寒湿,土虚弱了,木气升发不畅,到处乱串,胆火也降不下来,导致胃病、口苦、呕吐等症,这是木克土;所以胃病的治疗,其实非常简单,温燥脾经,疏肝降胆,清肝胆瘀热,也是前面提过的大柴胡汤的思路化裁,我们再细化一下:小柴胡升肝郁结的力量强,降胆火的力量弱,加大降的力量,就是大柴胡汤了;大柴胡的方剂,柴胡、黄芩、半夏、白芍、枳实、大黄、大枣、生姜,其中柴胡疏肝郁结,清肝热黄芩、半夏、白芍都是降胆火枳实、大黄降阳明、降胃肠的食物瘀堵生姜、大枣温中补脾号称经方学派的人,喜欢套用伤寒的方剂,套用的时候一味药都不修改,有时候有效,有时候没效,甚至长篇累牍地去争论,伤寒论大柴胡汤原方里有没有大黄;实际还是要根据不同病人的身体状况做调整的,离开病患对象的实际情况,讨论原方有没有大黄,是没有意义的典型的纸上谈兵;我有一段时间看书走不出来,遇到瓶颈,就是受到这个死记硬背的思维影响的,实在是走了不少弯路。当然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号称经方派的,至少已经不是庸医了,即使是初学者,也是属于入门正确的,未来可期,而且很多都已经是良医级别了,我自己也还做不到熟练背诵经方;我是说如果号称经方派的,在能熟练应用伤寒论经方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能灵活加减化裁,那才能够出现更多的中医名家。大柴胡汤降胆火,降胃经里,有用枳实和大黄,如果大便通畅,甚至易溏的人,就不能保留枳实和大黄了,有咳嗽、喉痒是常见的现象,可以加炒枳壳;有失眠的人、头烦躁的人,还应该考虑加降心火的砂茯神、柏子仁等。肝木和脾土的应用,木克土,升肝木、降胆火,以及《看病3》里所讲的那些,大家看伤寒论一定要学会大柴胡汤的灵活加减。关于手淫 手淫又叫自慰,其实男女都有,有网友咨询手淫的事情;西医的说法。手淫是一种心理需要,或习惯,经常手淫的话易造成一些危害,男性过度手淫很可能导致阳痿疾病、早泄、前列腺炎疾病、生殖感染等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男女生殖器的部位,都是肝经经过的地方,如果肝经有湿热,就会产生湿痒,从而诱发手淫,严重的变成阴部瘙痒、更严重的变成性病;但如果这个湿热在脚底板,就是脚气,如果这个湿热在皮肤层,就变成皮肤病;湿热如果到眼睛就是红眼病;所以这个湿热就是沿着肝经,从脚底板,经过生殖器,通过腹部、胸部、一直到眼睛、到头顶的;因此,手淫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心理问题,或者习惯问题,而是有体内湿热在做怪的;原因清楚了,治法就简单了,两种情况,如果脾经寒湿不重,脉搏洪大有力的,舌红苔黄,属于湿偏于热重的,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即可;如果脾经寒湿比较重,大便溏泻,舌红但有湿滑腻苔的,属于热偏于湿重的,用龙胆泻肝丸的原方就不行了,要在清肝胆湿热的药物基础上,适当地添加保护脾胃、温阳解表散寒的药物;同理,如果是早泄,其实也是脾经寒湿,带来的肝经湿热,如果我们把脾经寒湿修复,加上肝升胆降调理好,阳痿早泄马上就会好起来,更加持久;而阳痿不举,是肝木不升了,阳虚、血瘀都有可能造成肝木不升;而遗精,是脾经寒湿,肾阳亏损造成的。这就是【土】,土在五行居中,这居中有点像车轮的轴,不仅仅是位置居中,作用也居中,木火土金,四个能量的变化状态,全部要依靠土的协调;如果土本身寒湿了,四个环节就有可能部分,或者全部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就会出现:木不能升,火不能降、金不能收、水不能藏而泛滥的情况了;所以任何寒凉食品,不管你怎么强调,它是真有营养还是假的有营养,只要它是寒湿的,影响了脾土,就会給身体带来循环上的障碍,变成疾病;只是由于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很强,这种危害很缓慢,让人在年轻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出来,比如年轻人喝冰可乐啤酒,喝几瓶也没事,还感觉舒服;但是等他到中年了,哪怕咪上一口就可能跑去拉肚子了,同时还伴有高血压、眼睛近视、失眠多梦、胆囊炎等一大堆身体病症,详细请参考《寒凉食品对人体的伤害》。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到今天,全部讲完了!还算有点意思吧?!作者:黎明素问链接:https://xueqiu.com/8128437691/217935505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