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世浩丨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深度好文)

 慧然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如果读了这么多历史,自己却在应付现实事情时,半点帮助都没有,那学历史有什么用呢?怎么读历史才能有用呢?

当你读一本历史书,读到书中的古人面临重要的抉择关头时,请你这时立刻把书合上。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处对方的位置时,你会如何决定?做什么样的决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后,再把书打开,看看这个人物是怎么做的,他最后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他的决定带来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原因何在?然后比较自己与古人,在选择和方法上有何异同之处?

这种学习历史的方法,重视的不是“记忆”,而是“思辨”。


——吕世浩


吕世浩,北京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


死记硬背不是学历史

培养思辨能力才是

文 | 吕世浩

图 | Quint Buchholz


01

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二十多年前,当高校招生录取放榜之后,许多长辈朋友都会问我:“你考上哪里?学什么专业?”
 
当我回答“台湾大学”后,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地惊喜:“哇!”
 
当我接着回答“历史”后,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地失望:“哦。”
 
从他们的反应,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大众对于学历史前景的看法。
 
从那一天起,也常听到许多朋友终于忍不住问我:“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这些问题,让我足足思考了二十多年。
 
近代以前,无论在中国或是西方,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觉得学历史很有用,甚至视为培养各种领袖人才的必要教育。可是到了现代,忽然之间,有许多人都觉得学历史没有用,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说不出学历史的实际用处何在。 
 
为什么对于学历史有没有用,过去和现在的认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事实上,不是历史没有用,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式出了问题。
 
现代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是为了因应工业革命以后,填补各种专业人力的需求而设计出的教育。
 
换句话说,现代教育是一种专门用来培养工匠的教育,至于人文教育的本质──人怎样才能活得像个人,基本上不是关心的重点。 
 
在这种工匠教育的影响下,历史教育也受到了极大的改变。短期、大量的灌输式记忆成了现代历史教育的面容,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我们人人都接受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教育,花费了无数时间背诵年代、人名、地名、事件,但却往往不明白,除了应付考试外,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长此以往,年轻人普遍对历史学失去兴趣,更不知学习历史的作用何在。最糟糕的是,我们的教育生产了大量的专业工匠,但却很难培养出宏观的领袖人才。其弊害之深,远超想象。

图片
 

02

古人是怎样学历史的?
 
事实上,古人不是这么学历史的。
 
宋代著名的史学家吕祖谦,就说过如何读历史的方法:
人二三十年读圣人书,一旦遇事,便与里巷人无异,只缘读书不作有用看故也。何取?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而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
“里巷人”就是现在网络上所说的“乡民”,如果读了几十年的书,碰到事情除了跟乡民们一样凑热闹,发表一点个人的感想外,却对于如何解决事情,一点方法也没有,那读书有什么用?如果读了这么多历史,自己却在应付现实事情时,半点帮助都没有,那学历史有什么用呢?各位对此难道没有疑惑吗?

怎么读历史才能有用呢?
 
当你读一本历史书,读到书中的古人面临重要的抉择关头时,请你这时立刻把书合上。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处对方的位置时,你会如何决定?做什么样的决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后,再把书打开,看看这个人物是怎么做的,他最后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他的决定带来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原因何在?然后比较自己与古人,在选择和方法上有何异同之处?
 
这种学习历史的方法,重视的不是“记忆”,而是“思辨”。 
 
像吕祖谦这样学历史,每个人都可以透过一件又一件史事的锻炼,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来一步步锻炼自己的思辨。最后不仅历史知识会有所增长,连处世智慧也会不断提高。
 
事实上不只吕祖谦这么读历史,清代的名臣左宗棠也是这样读历史的,他说:
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左宗棠比吕祖谦更进一步,他不但要读史者“设身处地”地思索古人为何这么选择,还要我们当自己面临现实中的抉择时,去设想如果是你学的那位古人处在这个环境下,他会如何做出决定。
 
历史学所以在古代如此被重视,绝对不仅仅是为了“陶冶人文情怀”“丰富人文素养”而已。古人重视历史,是因为历史有很强烈的实用性——它教导人们如何从前人发生的无数案例中分析事情,了解成功和失败的道理。这也就是太史公所说的,读史是为了“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报任少卿书》)。
 
如果你读完了一本书后,书还是书,你还是你,没有任何改变,你就等于没读过这本书。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拿书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断相互印证,不断地去思索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前人的智慧,最后将书上的道理与自己的生命融合为一体,让古人的智慧为己所用。
 
这样读书、这样学历史,才是真正有用的方法,历史学也才能成为一门真正有用的学问。

图片
 

03

学习历史的三个功用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我个人认为学习历史一共有三个功用,而第一个功用是“启发智能”。
 
最好的方法,是接近有智慧的人。但能不能遇见有智慧的人,他愿不愿和你交友,能认识到多深,这都是不能掌握的事。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有智慧的书。因为有智慧的书就在那里,它不会跑。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我们的智慧。
 
打个比方,历史就是磨刀石,它最大的功用就是磨利我们脑子中名叫智慧的那把刀。磨刀石不能帮助我们披荆斩棘,只有刀才可以。光是记忆历史是没有用的,只有从历史中学到智慧才是有用的。
 
如果以为光是记住古代的历史,就能解决今日的问题,那就好像拿着磨刀石去切东西,自然问题百出。这不是磨刀石没有用,是我们的用法错了。
 
为什么读历史没有用,因为你本来就不是以“有用”的方法来读历史。
 
书有古今,智慧没有古今。如果想让自己的智慧更加充实而锐利,那么学习历史是最简单的快捷方式。
 
历史是总结了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上自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各种各样的人与事。如果不能从历史中磨炼智慧,我们所读的古人古事都早已逝去腐朽,他们连骨头都烂成灰了,光是背诵他们的事迹又有何用?他们的智慧,才是我们应该活用的宝贵资产。
 
历史学的第二个功用是“审时度势”。这个世界上,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而历史学正是为了培养眼光不局限于当代,而能洞彻事物发展脉络与前因后果的人才,这也就是古人会把历史学当成是领袖必备教育的原因。
 
历史的第三个功用,也是最后一个功用,就是“感动人心”。
 
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经过无数个时代却始终没有改变的东西,才能作为纵贯古今的“道”而存在。什么是这样的东西呢?那就是人性,就是良知。
 
要改变世界,只能从改变人心开始。要成就大事业,也一定要了解人性、掌握人性。只有人心变了,世界才能改变。
 
历史是追求真实之道的学问,只有从真实出发才能提炼出真实的道理,也唯有“真”才能打动人心,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第一次阅读《史记 · 秦始皇本纪》,读到最后的“后五年,天下定于汉”,不禁潸然泪下。因为历史终究没有放弃我们,人类最后还是走向了光明。

在那一刻,《史记》越过了两千多年的时空深深感动了我,而我从此深信历史学必能感动人心。
 
如同前面所说,生在这样一个充满机会的巨变时代,只要我们肯抱持“历史终究会走向光明”的信念,就一定能开创一个比过去更加美好的新时代。

图片

冯学荣总结历史定律(精选15条)

定律1:历史既不是纯粹由群众百姓推动的,也不是纯粹由单个历史人物推动的,而是群众、历史人物、历史条件、偶发事件、内力外力、天时地利等各种各样的合力,共同推动的结果。

定律2:“打江山”和“守江山”到底哪个更难?这是一个伪命题。得看什么时代,有的时代是打江山更难,有的时代是守江山更难。剥离了时代,单纯问“打江山和守江山哪个更难”,等于撇开拥堵时段不论、直接问“汽车和电动车哪个更快”,没有标准答案,问题没有意义。

定律3:人类处于无政府状态时,几乎无一例外,都会自发形成“变相政府”。1900年沙俄入侵东北,东北地方清政府打烊,张作霖拉起一帮弟兄,组成“保险队”,收取村民保护费,除暴安良,维持地方秩序,实际上扮演了“临时政府”的角色。只要人性不变,所谓“无政府主义”,就是一句空话。

定律4:纵观中国历史,政治中心和军事重心,最好要重叠,即使不能重叠,至少应当邻近,或者有所交集,这样才能便于控制,否则,军事力量不受控制,壮大之后,可能会对政治中心构成威胁,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明朝时期的靖难之役,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定律5:在中华文明的早期,人口集中在西北和中原,但是后来人口逐步向东南沿海集中,这事表面上看,是战争和王朝更替所导致,但本质上的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不同地区降雨量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人类总是误以为自己在主宰历史,但是说穿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太阳公公手中的玩物罢了。

定律6: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由集市演化而成,而因为在古代,水路运输成本最低,所以,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在江河旁边建起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市中心都有一条江,或者一条河。

定律7:工业革命和专利制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事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怎样才能促使地球上的聪明人和天才们勤奋干活、努力创造、造福人类?答案是:让他们发财。让他们发财。让他们发财。真理需要说三遍。

定律8:所有王朝的覆亡,都是因为反对派的实力,超过了王朝本身的实力,这个反对派,可以是王朝内部的造反力量,也可以是王朝外部的入侵力量。所以,一个王朝必须要跟踪内部和外部势力的增长以及和自己的力量对比,并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彼此的势差,否则自己就会处于危险的境地,这就是为什么:闭关锁国,是一条死路。

定律9:旧式军队经常会发生长官克扣底层士兵工资(军饷)的事情,所以在战场上,士兵往往不愿为长官卖命,到了关键时刻,能溃逃的,都尽量溃逃。旁人不知道内情,会误以为这些兵源不行,都是怕死的孬种,但其实更贴近事实的答案是:不是兵源不行,而是军事制度不行。我们说王朝体制的腐败往往会反映到军队战斗力中来,这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定律10:说穿了,历史上的土地兼并,就是优胜劣汰的结果。马太效应。优秀的基因,必然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土地)。

定律11:历史上所有的王朝,推行的启蒙教育和民间教化,都是导人向善,无一例外。没有教人作恶的皇帝。王朝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君王善良,而是因为导人向善,能降低君王的统治成本。中国历史上多数的皇帝(例如李世民)都接受佛教,甚至推崇佛教,就是这个原因。

定律12:历史人物没有认为自己坏的。每个历史人物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正义的、正确的。

定律13: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历史上其实没有哪一个皇帝是希望百姓遭殃的,事实上所有的皇帝都希望百姓安居乐业,那不是出于善良,那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对皇帝是有利的。所以从主观上说,所有的皇帝,都是爱民的,只不过爱民的程度不同,各自的施政能力不同,各自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所以导致了他们各自的治国行为不同。

定律14: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的“风调雨顺”、“盛世”,多数都是中国气候变暖的结果。气候变暖导致农业大幅增产。但是,当时的人们以及后来很长时间内的历史学家,都没有想到是这个原因,而把盛世归功于当时的皇帝了。

定律15:反之也成立,中国历史上的饥荒、战争、亡国,很多都和气候变冷有关。气候变冷导致农业大幅减产。但是,当时的人们以及后来很长时间内的历史学家,都没有想到是这个原因,而把饥荒、战争和亡国,都归罪于当时的皇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