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油、玉米油、菜籽油哪种更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

 健康之初 2022-06-25 发布于山东

植物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中的顺式脂肪酸,在高温下容易转变成反式脂肪酸,危害人体健康。那豆油、玉米油、菜籽油哪个更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呢?

首先,未加热之前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菜籽油最高,总反式脂肪酸含量为3.01%;豆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约为1.34%;玉米油最低,约为0.34%。由此也可看出,这些植物油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只不过有多有少。

加热后三者表现如何?


★第一回合,180℃  

三者全部通关,在180℃下,豆油、玉米油、菜籽油都表现得比较温和。加热8小时总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三者在180℃下使用都是比较安全的。  

第二回合,220℃  

菜籽油败下阵来,反式脂肪酸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加热8小时之后菜籽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了10.05%。相比之下豆油在前4小时反式脂肪酸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加热8小时之后,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了3.02%。而玉米油就比较淡定了,含量始终变化不大,8小时之后,含量增加不足1%。  

第三回合,260℃  

这时,差距就更加明显了,加热8小时,菜籽油中的总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了18.95%,达到了21.96%,此时就很不健康了。

豆油的情况也不妙,大豆油中的总反式脂肪酸在260℃下含量快速上升,在8小时后其总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了9.55%,达到了11.33%。

玉米油也不乐观,260℃加热数小时之后,其总反式脂肪酸含量达到了7.29%。  

由此可见,以上三种植物油,无论是哪种,都不要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尤其是长期吃菜籽油的南方居民,更应该注意,油不要反复使用,及时更换。

反式脂肪酸-脂肪酸霸王


反式脂肪酸无论从减脂角度、还是减少疾病角度,都是“要了老命”的脂肪酸霸王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市面上很多膨化食品包装袋上会特别注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原因。

想要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还有个小秘诀,那就是舒尔佳®奥利司他胶囊,舒尔佳奥利司他作用于胃肠道,抑制脂肪酶发挥作用,食物中没有被身体吸收的脂肪将会以液态油脂的形式和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奥利司他排油不挑油,对各种脂肪都能起作用,也是唯一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肥胖的OTC药物。

相关阅读

花生油炸几次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减肥期间可以喝牛奶吗?
产后肥胖怎么减?6个月内恢复产前体重!
细嚼慢咽也能减肥?
放肆吃肉却可以减脂减肥!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