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术新课标学习以后

 新用户7083mkCW 2022-06-25 发布于北京

       新课标发布,教育界震动,各地区及学校开展培训工作,专家解读,骨干教师分析,大家觉得以后的美术课艺术课要大变样子,新教材还没有编出来,就已经畅想未来的教学活动该如何开展,只是不知经济、政治、历史、文学、哲学等领域是否也重视教育的新课标,按道理而言,培养人关乎国家的未来理当备受各个领域的重视。玩笑试想,如果疫情下,忙碌的快递小哥也能翻一翻新课标,也能感受到国家未来培养的人会是什么样子,核心素养、学业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煞有介事,不知作何感想。教育有时喜欢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把自己折腾够呛。大儿子抢东西,小女儿哭喊打断了我的思绪,居家办公的我很清楚,教育难题就在身边,新课标很难帮上忙。

标准与艺术

        或许新课标代表国家意志,艺术、课程、标准放到一起不会有什么问题,不知是否还会有人考虑艺术本位的问题,那就是艺术有没有标准,需不需要标准?除非我们武断地认为艺术与艺术课程没有任何关系,又或者说课程的标准是可以通过文字完全表述的。这里涉及到一些哲学式的表达,我觉得还可以来点通俗的说法,那就是“上赶子的不是买卖”,很抱歉,我用商业的精明来形容教育。大家都清楚什么是推销、促销,遇到这样的事情,至少商品背后会有比较多的故事。新课标也是如此,“推销着”“促销着”,生怕人看不懂,生怕有人不重视。如果是标准,那就是教学的底线,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老师会懂。但如果是艺术,那就至少不能是推销、促销这么简单,至少也得是营销,营造一种氛围,诗意地来解析艺术课程及标准,不要等着艺术课标颁布后才开始推销促销,过分解读,而是要艺术地造势布局,艺术地留白,艺术的灵动,隔一个周期就应该有征询建议的渠道,修改的策略等,这也是符合课标与时俱进的精神的。

       很显然,我们不能拿沙龙主义学院派来评价印象派的标准,我们不能拿古典主义来要求现当代艺术,因为标准不一样,即使内在艺术规律有串联性,也只能说明艺术的标准过于宽泛,或者等着未来定义标准。艺术规律的真善美也非常具有时代特点,很难汇成一套当下可以评测的标准,又或者说艺术的好无法言说,当来到你的面前,艺术的、美的才开始拥抱你。所以我们的聚焦点只能在课程上,因为不是人人都要学习艺术,但人人都可以通过课程来感受艺术的模样,如果没有标准,至少感受是模糊的,是缺少收获的,尽管我一直不认同把艺术与效率挂钩,艺术与标准混谈。

       艺术课程就是艺术讲解实践及教育发展的跑道,艺术不可言说但可以通过言说来接近,课程是跑道这个说法很重要,那就是跑道的标准我们可以定义,如:为什么要有跑道,跑道的终点在哪里,跑道的圈数里数,跑道胶皮是否达标,跑道分几个格子图案,跑道的舒服性公平性,这都是可以测评的,也是通过努力可以达标的。至于教练如何训练运动员,运动员吃什么营养餐,跑步的细致规则如何建立遵守,有人在跑步的时候摔跤了,有人没怎么跑就夺了冠军,这都不是跑道要管的事情。用这种思维方式观照课标,或许我们就知道了课标的意义所在,标准如何作用于艺术课程。因为艺术需要的是课程跑道的氛围,而不是要求教练该如何培训,运动员该如何跑步。有了这样一个新的跑道,就让人想上去跑一跑,活动活动,这也可算作营销策略。有一个明确的学习领域,一个很好的艺术材料操作的空间,其实就已经能引导学生去审美感知,去创意实践了,课标是在督促师生在跑道上跑步。我们要诗意地看待课程,艺术地来应用标准。

基础与创意

       我时常会纠结“基础教育”一词,其实每个人对“教育”都有明确的感知,如果我说出了反教育的话,大家立马就可以甄别出来。而反观“基础”,事情变得有些暧昧,我们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到“核心素养”,是人的基础还是人的“高地”;我们提出“文化理解”,是人的基础还是人的“高位”;我们提议“创新”,是人的基础还是人的“高见”?似乎什么是基础很难说清楚,似乎我们不断地在给“基础”加码,没有“减负”。

          那什么是基础呢?如果从课标入手,新旧对比,那些没有变的或许可以成为基础,比方说音乐、美术作为近现代教育的基础学科,百余年历史,学科就有很明确而强大的教学逻辑,不管怎样学科融合创新,都不可能抹杀音乐、美术的基础性。美育很难成为一个学科,如非要称其有些课程意识,也很难有人测评一个没有终点的跑道。再比方说“创意实践”,如果没有创意实践的素养能力,学生对艺术没有兴趣,出不来作品,也就无法谈论艺术课程的基础了。论及新课标,我们要关注课标没有变的地方。

在科学及不少领域,常常会有人在谈论“基础”与“创新”的关系,我以为基础教育提“创新”多,研究“基础”少。不少人已经指出了我们各个领域创新力、创造力不足是因为没有人踏踏实实地做基础研究,因为基础领域的研究不是要求新,而是需要扎实,甚至重复,厚积薄发,其孕育的科学及人文精神就是要耐得住寂寞,不怕失败专注地做一件事。我们的基础教育欠缺这种“基础”精神。

       关于基础,我并不反对刷题,关键是刷什么样的题。因为基础真的需要反复练习,写字天赋再好的学生如果不反复练习也是写不好的,记忆力再好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古文,也是背不出来的,朗读,演讲,背诗,运算等等都需要打基础,甚至反复而枯燥地练习。关于艺术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说课标,只能撇开天赋来谈,要进行美术创作、要学一项乐器,要写一手毛笔字,要登台演出,只有反复练习,做大量的基本功训练,我们过去一直信奉“童子功”,就是先不要讲那么多的意义,乘着心思单纯的时候直管练习实践。

       如果我说观察力、专注力、分析力、判断力,学习兴趣,阅读习惯等是基础,我想应该没人会反对吧,那这些习惯都需要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练习而达成。如果我们承认义务教育是打基础,为人生奠基的话,就应该少考虑楼房的形状,窗户的式样,室内外的装潢,打基础不是为了让这座楼好看,而是让这座楼不坍塌。还是那句话,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当科学家、艺术家,可几乎所有的人都要学会如何当别人的子女,如何为人父母,那么,其中蕴含的人性基础,社会关系基础,生活与学习的基础,才是基础教育最应该关注的。所以课标宜小不宜大,宜具体宜实践可操作为准,如果课标有哪句话无法实践操作,那就是课标出了问题。艺术课程标准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了解的艺术基本常识与基本技能,“双基”并不过时,从而补充人的素养,如观察力、判断力、从生活中选择、运用美的基本能力。

       “创新”这个概念多少有些忽悠我们,我们总是在求变,我们觉得只有变才能创新。教育由于有自圆其说伪科学的倾向,喜欢不时就抛出新概念,大至学术报告,科研培训,小至一节公开课的打磨,都喜欢用新的情境,新的工具,新的作品来上课,别人用过的招术不屑于用,别人的好课无法心安理得地借鉴,着实没有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也就是学生的基础及学情来开展研究。在我们这样一个求新,求感官新意刺激的时代,什么是艺术课程不变的东西,确实值得我们研究。基础教育的课标是保底是合格,其整体的描述确是非常高远精英式的。专家如果解读课标很有新意的话,我以为恰恰是课标对基础没有做出很好的定义。基础教育的课标当然可以变,但不变的是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美术与美育

        我们细细地品一品“美术”与“美育”,美术肯定是以“美”先行,“术”作为载体来呈现美,而美育给人的感觉,是以“育”为目的,通过“美”来实现。这样一来,大家是否更加清楚,为什么美育不能成为一门基础学科了吧,因为没有可评测可实践的载体,“美”与“育”都不好把握,而美术之“美”是可以通过“术”来表现的。“美”没有标准,但“术”有,你觉得齐白石的作品简单,你一画就知道,根本达不到那般墨色与纸张咬合的状态,笔笔皆是功力,你一动笔就露怯,要不墨色简单,要不造型简单,要不题款别扭,你一画国画写意就像在蹩脚地摹仿齐白石的作品。你觉得凡高的作品只是颜色鲜艳,笔触扭曲,漫无目的的堆积,可只要见过原作,你就会发现那么多鲜艳的颜色摆在一起非常地有秩序与设计,不落俗套,很多作品还能碰撞出灰色调、过渡色调。而且你有心,就会知道凡高的素描有多么厉害,他的造型没有任何问题,极致而憨直有味。用怎样的墨,使何种纸,用什么颜色及媒介,如何摆笔触,如何观察发现,如何透视,如何布局,画什么内容这些都属于“术”的范畴,可以实践评测的范畴。对于艺术家而言不用轻易提“美”,其美都藏在了“术”当中,“术”到了极致就会是“美”。

       我们现在重提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似乎是30多年前,我在上小学时候的口号,口号不变挺好,夹杂着时代的气息,有传承的模样,但也至少说明我们教育做的还不够,发展不全面。其中问题,不是靠课标措辞就能解决的,如“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那么怎么坚持,用什么方式提升,用哪些时间空间及师资来加强,来落实?当我们谈到美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就会尽力描述美育多么重要,就容易忽略其他“四育”,各说各的话,都重要也就都不重要了。因为学生在校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你做了这个事情,就无法完成那个活动。我们当然可以提跨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来弥补这个问题,但又会引出新的问题。好比:我做了个“水果拼盘”,到底是美育还是劳动教育,教师是评美术的造型与颜色的搭配及创意,抽象的具象的,还是说劳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如何采买合适的水果及劳动的方法,刀切的准确及功力,“水果拼盘”在美术领域属于二年级的课,可想而知,二年级学生要在校园拿刀子切水果摆盘子,还有大量的安全教育等着你,你会发现做一个“水果拼盘”很难切实地提升学生的素养与能力,时间精力根本不够用。最后美其名曰我们爱美术爱生活,可拼一个水果盘真的就能爱美术、爱生活了吗。

       我这么说当然矫情,我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思考,我作为一线教师很容易纠结。我还可以对“水果拼盘”继续矫情下去:当美术老师提出来还需要这个水果的颜色,还需要那种蔬菜的造型之时,那还需要准备水果等相关材料吗,水果还吃不吃,还卫不卫生,浪不浪费?“水果拼盘”的实物也无法保存展示,且“水果拼盘”只是一项,能否成为系列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也为会成为一个问题,做糕点、团面食、包饺子等劳动教育是需要效率的,是需要口感的,从某种程度而言,又会太过于实际而与美育相冲突。用这种发问的方式,可以照见我们每一个跨学科的活动。说了这么多,我整体的意思就是如果能真的上好一节美术课,那就是很好的跨学科美育活动了。因为美术本身就是很适合融合各学科的载体:老师们真的能精讲精练,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吗,上《故宫》我们真的能在故宫里上课吗,讲《荣宝斋》的木版水印,真的能邀请传统工艺师傅来示范吗,电脑美术及多媒体艺术真的能运用在我们人数众多的课堂吗,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及耐心,让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自己发现学习艺术的方法,选择不同的工具材料来进行艺术表现吗,我们真的欣赏学生的创意,让其创意运用实践在生活之中吗……如果美术课真的能做到这些基础这些尝试,美术课自然就指向了美育。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纠结所谓的跨学科融合的问题,我们只需要考虑跨学科融合是利用其他学科来解决美术的问题,还是烘托所谓的美育氛围。冠冕堂皇地烘托氛围容易,而真实地解决美术问题,人的问题不容易。

考试与评价

        当下的教育可能达不到信仰,但是要有相信的状态,相信比质疑的力量要大。目前是家长不相信学校,学校不相信家庭教育,学校不相信老师,学校想争取教委等上级部门信任,区里的想获得市里的信任,市里想让国家肯定,国家又对教育部不放心诸如此类,有时缺少信任就容易把教育弄得很复杂,在意评价与宣传,花很大的精力来对上负责,不是不好,还是那个问题,教育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提升的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折射到学生,那就是考试与评价,考试是为了更好地评价,更好地信任,如果考试能平衡师生的关系,能尽可能地摒弃优胜劣汰的考法,限制电影院看电影前排有人起立,后面的人就只能站起来的效应,让课标真的回到及格,回到基础,而不是为了胜过别人,争那么几分而去学习,我想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不喜欢考试了,不相信评价了。

       只要是基础教育就可以通过刷题,反复测验考试来完成评价,而且统一的卷面考试比什么过程性评价,学生档案收集等评价要来的有效率有效果,也是最大可能剔除主观性,维护公平性的评价手段。因为考的是基础常识,且艺术考试自古就有,不管是宫廷画院还是审美需求,所谓的基础训练,那就应该有一项不惧怕考试竞争,信任考试机制,如果我们承认艺术有基础这回事,那么就可以考试,考那些必须要掌握的,通过考试实践来说服自己不要轻易说自己不懂艺术,画的丑之类,一个经历了学院联考及美院考试的学生,整体而言不会说自己不懂艺术。我们并不需要纠结所谓的艺术天赋,所谓的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而是应该注重艺术的基础到底是什么,考试不重要,重要的是考什么。目前考试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一次次从考试中走过来,可是没有几个人喜欢考试,喜欢被人评价的。特别是艺术,如果评价不能激发学生内驱力,自觉感知实践的话,那么艺术的学习不会有太多的动力。

       我总在思索艺术是当下教育最后的救赎,特别是美术的“低门槛”,一张纸一支笔就能画画创作,没有接触过美术的人也可以轻松自在画上几笔,没有评价只有心头所好,没有考试只有你愿不愿意去创作。现在的课标想把艺术变得像语数英那样有逻辑,学生有可数据化的收获,课程的样态可以定量评价,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课标的智慧真希望不是哪里不会考哪里,不重视艺术及美育的结果,就是要考艺术及美育,考试与评价成了上好艺术课的救命稻草了。我一直在畅想艺术课的味道,不做作不自以为是,如何诗意,如何弹性地把握基础这回事,如何通过基础来引领学生感受创新意识。如果把艺术课上成了语数英真是大问题,同时,拿语数英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艺术课也会出现大麻烦。从目前来看,无论是赛课、说课、评课、教研、学生调研反馈,都希望把艺术课做成高大上的概念课,一节美术课可以牵扯无数个国家文件,把几节课放到一起就是单元大概念,外国的皮亚杰已经活在了咱们基础教育所有教学的开篇,什么事不拿一个外国人说事就好像少了点什么,放个视频就是学科融合,小组合作就是任务群,分层教学,完成作业就是创新实践,如果艺术基础的学习真的这么简单就好了。

       有时候烦了艺术课程,回头看看艺术或许能透透气,我们都知道画一幅画或创作一个作品是一个体验成功与失败的过程,是一个全心投入专注的时空及心灵情绪的表现,换句话说艺术也罢,美育也罢是需要一个长周期的浸染,他不是一节课可以承载的,我有时见到老师写一节课哪怕是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传承了非遗,或热爱了国家,完全无法聚焦本节课的具体目标。因为要评价概念很容易模糊,你说怎么能评价你不爱国了,爱国与不爱国都需要具体的体现,学生说我热爱非遗,却无法评价他是否爱非遗,爱到什么程度,在校学生能有什么举措。所以艺术课程及标准需要艺术的智慧艺术地处理。

        试想,有了艺术家的出现当然就会有艺术评论家。我们要弄清楚艺术家与艺术评论家其实是两回事,或者说是两类意识,没有哪位艺术家是根据艺术评论家的说辞来创作的,所以我也是惦念着,如果我的一节课总是在考虑学生学的怎么样,总是在考虑学生的反馈,总是在想着这节课该如何具体的评价,我以为会丧失不少教的开放性与老师的教育兴趣,包括艺术课程如果是为了评价而生发,至少会缺少诗意与引领。我有一个理念,那就是好课肯定是师生互动生成,但一定是师生都受益的,在基础教育领域,教学相长做的并不够。在基础教育里那种面对面的交流,那种实地考察,那种跟班学习体会才是最需要的,在人文艺术面前,要不确定数据,要放缓评价,要延迟满足,如果一节艺术课上的那么有效率那么标准,至少艺术课程里的要学习的艺术内容不会那么艺术。

       结合以上思绪,我着实会纠结课标所提到的“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抛开一些繁琐的概念,那就是说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且就应该评价什么,关键是教与学的目标,且这个目标是利于评价的,关于艺术课程一直存在这个问题,那就是任务很难明确,或者说这个艺术任务很难利于评价。就拿课标说事:如1—2年级的学习内容是欣赏身边的美,到了3—5年级就要感受中外美术的魅力,到了6—7年级就要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8—9年级就要概览中外美术史。一方面我是真的不知道感受、领略、概览有什么本质区别,如何做教学及评价,一方面我是否可以理解1—2年级就可以不欣赏中外美术。我们想用文字弥补漏洞,可是文字本身就会造成漏洞。好比:第二学段知道至少4位中外著名美术家及其代表作。那么这4位怎么定义,知道哪4位才算达标,知道到什么程度,需要不需要写出来,要不要知道其历史地位等等。再比如:创作富有创意的平面、立体和动态美术作品。什么叫有创意,创意如果是基础的的话,创意之上是什么呢?我只觉得如果课标定义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对社会的贡献,里面隐约着折射着一个普通人,一个及格的中小学生,是否可以选择不学习艺术的逻辑,因为我通过课标,也就是基础了解,我觉得我不适合走艺术专业路线,我对艺术可以没有兴趣。

       课标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可以指导教材,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引出什么叫真正的考试,那就是不管教材及题型怎么变,课标里的考点是不变的,就是无论我在什么地区进行基础考试,只要学明白了课标,就不应该惧怕考试。可目前语数英的考试,也包括艺术考试,还在纠结教材版本,有没有学过这个知识这个篇目,其实是不对的,没有突出课标的价值及判断,一方面反复刷题型,加深印象,一方面又在倡导素养与创新,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应该是一方面注重基础训练创意式的开发练习,一方面不要纠结这些所谓的理念,实打实地营造好的氛围,帮助师生上好每一节课。当然,评价上好一节课是多维度的,好比在课标评价中,有一条很是特别,那就是学生艺术实践后,能否自己收拾工具材料。我只是敏感地认为,如果这一条也写进课标,那是我们对德育与美育的融合有所误解,只要是一个正常的老师都会督促学生收拾东西,以前的学生不收拾东西,一是老师没有督促,二是那个工具材料不是学生自己的,这不能所算作艺术学科德育式的评价。

情境与未来

        未来已来是一种很有诗意的表达,可深究起来确实无法操作,无法抵达未来或者说创造未来。很多人会说美育的未来来了,国家重视美育了,可重视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恰似理念、意识,后面带出来的东西并不够。过去的我欣赏“美是无目的的目的”这句话,到了现在终归觉得是故弄玄虚,其实还是有目的,还是想给美找个目的,要不美无处安放。我以为目的没有错,只是这个目的要大,要开放,要圆融,而课标的细,严谨、闭合,需要艺术来承载过渡。

         现在我们课程的出发点都是想着围绕学生兴趣,结合生活具体情境,解决当下的问题,这并没有错,会刺激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就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与时俱进,紧贴时代,学习要让自己快乐,学习要让别人满意,学习能带来好处,能升学,考个好的中学、大学,不能否认,这都是比较功利性的目的,我隐约觉得如果我们的教学及课程过于实用实际,是会影响到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我们为学生打造的情境不是一贯的,而是想当然的,又或者是刻意去引导学生本不该关注而又无法真正解决的问题。所谓的大概念如果落到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情境里面,就很难生发新的东西。不是还有那么一句话,叫做“教育是摆脱现实的奴役”吗,虽然也是理念,形而上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所有基础学科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所有基础学科未来的发展。

        从某一个角度而言,我们是为未来而教育而培养人才,可我们一直在用当下的经验固化训练学生,我们基础教育之所以不能完全的展望未来,不能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就是因为标准,因为自以为是的固化经验,那种觉得基础就一定得明确而必然,斩钉截铁的教育及交流意识,我们的潜意识里都想通过教会学生而彰显自己的能耐,不管老师是运用何种态度及方法,总是会觉得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很难把学生放到一个平等的状态。而我以为基础教育里的“基础”至少需要关注:生活习惯比学习习惯重要,从美术课而言,我如何选取工具材料实践比创作一幅画重要;内容如果非要聚焦一个问题的解决,那么这个问题一定指向美的本质性问题,包括基础里面学习的内容及评价至少是开放的,不能因为一幅作品一次考试来否定学生,不能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及权威。还有,线下比线上重要,什么意思呢,就是所谓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是要见面的,见面就在提醒要面对面感受气息,不是仅仅传授知识刷题,习惯比知识重要,责任比爱重要,性格比智商重要,所以艺术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艺术课程要如何营造一种时空美育的氛围,滋养学生的责任感与性格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下来,到底要把人培养成什么样子,学了几年美术就能体会课标所提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吗,爱国爱传统文化很是简单,因为靠一张嘴一行文字就行了,这些理念情怀说不清楚也有问题,说清楚了也是问题。未来的不确定性才是大家应该确定的共识。

        还是那句话,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发现、创造出来的地方。当然,其中就有一个哲学悖论,既然未来不确定,我们凭着固有经验规划设计当下该如何能创造未来呢。我只能浅薄地强调二点:那就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待遇最好,人文意识最浓。如果再简单点说,课标反映国家意志,都说美育重要,得花钱。目前美育做的好的学校都是花钱,硬件当然就是校园环境,教室环境,一般的美术老师都能感受到一个校园的美育气息与教室功能区域的划分以及配合课程的主题装潢设计。软件当然是优秀的老师,要让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才都愿意来当中小学老师,无疑就要提高待遇,活跃机制氛围,说其他的都没有用,也无法评估。而所谓的人文意识最浓,那就是不要对自己教授的内容那么确定,不要对自己说的东西那么执着,因为一方面不一定对,这是常识,另外别人不一定要听,这是教育可以选择的问题。目前基础教育所教的基础太固化太套路了,让学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基础,或者说太清楚什么是基础而固化无法想象,我们要花大力气研究艺术需要哪些基础,艺术课程的基础又是什么,艺术课程标准的基础在哪里。

        有时,我也分不太清楚课标所提到的四大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似乎要通过审美感知,审出美来感知出一些什么,艺术表现什么呢,创意实践是创意重要还是实践重要,文化到什么程度才能算作理解,中小学生能达到怎样的文化理解,倾听不同意见不算文化理解吧,有些老师还会质疑日本动漫,有些家长不喜欢孩子画戏谑漫画,影视文化中美国电影算不算文化侵蚀,多媒体艺术大多都要取材国外,那么如何界定文化理解?我只能安慰自己,做自己或许还可以把控的事情。未来至少要探索基础与创新之间的联系,那就是开放式的学习内容,赋予想象力的综合情境,可供选择的学习模式及状态,如果任务驱动的任务非要评测的话,那就是任务一定是尝试性的,赋予想象力的,学生可以选择的。

       最近,我在自家孩子身上再一次确认了某种中西智慧的相通,事情是这样的。因为我督促了孩子天天跳绳,所以穿梭式的大绳很容易上手,他能很自在的穿越跳过去,只是因为他无法跑到场域中间,在绳子弧度最高处穿越,终于有一天,由于起跳过近过早,又从旁边外向出入,而被绳子绊倒,摔伤了胳膊。这个时候,我开始重视所谓的方法,给孩子示范,拆解动作:第一步,听绳子打地声音就开始移动;第二步,一定要跑到绳子抡起最高处,我在地上放树叶,勾画图案,方便孩子能跑到点位;第三步,一定不是从旁边外向出入,而是穿越跳起,落地后要奔向对面摇绳人一侧,方不被绳子绊倒,反复讲,反复示范,结果就成了孩子不敢跳了,一个劲地抹眼泪,因为不符合我的标准我就会批评他。我督促我评价,孩子就越来越胆怯了。后面我只能妥协——你还是按着自己的方法跳,高兴就好,我也就抡绳子的时候顺势放低放慢,配合着孩子的起跳。尽管这是个案,不一定人家的孩子也会是这个样子,但教育就是个案,就是要适合个体的,其课标又是想着打底的共性的,其中可以延展很多的思绪。

        西方一直有一个哲学理念,那就是我本来知道什么是美,你一问我我却不知道了,换句话说,我本来知道什么是标准,可你把标准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却不知从何开始了。还是那个蛤蟆与蜈蚣的寓言,蛤蟆见到广场上快乐起舞的蜈蚣心生嫉妒,就跑过去问蜈蚣:蜈蚣你的舞蹈跳的这么好,你跳舞的时候是先跳的第4支腿还是先动的第42支腿?这一下子就把蜈蚣问懵了,不知道该如何跳舞了。而我们的庄子也讲过类似的寓言,一个装车轮的嘲笑王在读圣贤的书,王当然生气,可装车轮的人说到,我尽管可以按着图纸按照前人的说法把车轮、车架、轴都做出来,可其中最微妙的地方无法被传承被书写被告知,那就是车轮、车架、轴这三样东西如何配合装好,装紧了车子转不动,装松了车子会散架,其中的奥妙无法言说。可见,王读的圣贤书,其书也不过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