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建文:构建多维立体的美育课程,为学生幸福完整的人生奠基

 知无知 2023-01-30 发布于陕西
图片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教育是一首诗
构建多维立体的美育课程
为学生幸福完整的人生奠基
——从首届云端艺术节说南风美育课程
作者|张建文
运城南风学校教学校长
来源|运城南风学校

2022年5月29日下午四点,运城南风学校首届云端艺术节的帷幕缓缓拉开。首届艺术节为期五天,分为“开幕式游园活动和开幕式晚会”“寻真”“寻善”“寻美”“寻梦想”“寻未来”六大板块,共十一场演出,涵盖舞蹈、音乐、美术、话剧、歌剧等多种艺术形式,高雅与时尚完美结合,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东方与西方融为一体,将为大家奉上一场场艺术的饕餮盛宴。

图片

图片


这一场艺术的饕餮盛宴,不是刻意的表演,而是运城南风学校多维立体的美育课程的自然呈现。

一所学校的核心是文化,学校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课程。

运城南风学校自2016年建校之初,就构建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四大支柱分别为身体课程、艺术课程、智慧课程和道德人格课程。

身体课程的目的是“舒展其身心,强健其体魄”。1917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野蛮其体魄”的体育精神,“野蛮”就是强健,强调生命的力量感;舒展就是优雅,就是塑造堂堂君子的形象。

智慧课程的目的是“渊博其知识,尊重其异议,独立其精神,自由其思想”。博学审辩是对儒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智慧进阶精神的传承,独立自由,则是对现代“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研学精神的发扬。

道德人格课程的目的是“充沛其德性,文明其德行,维护其尊严,实现其自我”。“充沛的德性”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有了浩然之气,还得守得住规则,才能形成文明的德行,在二者的基础上,才能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实现自我的价值。二者的结合,才能塑造现代的知识分子。

艺术课程的目的则是“优雅其仪容,细腻其感官,丰富其感官,砥砺其思维”。经过艺术课程熏陶,孩子能够“像艺术家一样运用肢体语言、造型语言、以及形形色色的乐器去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生命存在之真理”。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和民族审美特质的丰富美育资源”,“完善课程设置,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运城南风学校是先有课程,再建学校,所以,学校自2016年一建立,就开设了包括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意见》所要求开设的课程,到目前为止,所有课程已经非常成熟,这次艺术节,就是艺术课程成果的集中展示。

图片


一、以花育人,人如花美

运城南风学校在建校之初,就特别注重构建美的育人环境,让学生生活在如画卷一样的优美环境中,精神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和滋养。

运城南风学校有二十四节气课程,每一个节气都有属于这个节气的花,而每一种花都有独属于它的诗歌。为了让每一寸空间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学校按照节令时序种植了每一节令盛开的花,从“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报春梅花,到“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的迎春桃花;从“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争春杏花,到“天上嫦娥人未识,料应清雅似梨花”的清雅梨花;从“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留春海棠,到“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的送春荼蘼。师生一起,口诵诗词,眼赏百花,笔记花期,手绘美景,心怀美梦,身心都被美包围着,熏染着,精神气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成为美的传递者,创造者。
 
荼蘼送春去,荷花池中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当你正准备为春的逝去而感伤时,小河中的莲花已经悄悄地探出了头,准备给你一场不期而遇的美的盛宴。当你学习累了,运动乏了,身心倦了,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小河边,坐在柳荫下,静默地看着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莲花。晨风吹拂,莲花含苞;烈日炎炎,芙蓉怒放;落日清风,莲叶翩翩。一天中,无论你什么时候来到河边,都有莲花以最美的姿态迎接你,包容你,感染你,不知不觉中,一种君子气质便从你的内心升腾而起。

在各种节令的花期间歇,总有月季来填补空白,红如牡丹,粉如芍药,依在竹丛中,嵌在栏槛里。或回头百媚,或抬头笑迎,在眼前,亦在梦中。月季,与桃杏一起来,伴菊花而后去,甚至迎来冬雪,在茫茫一片中,更加娇艳。

南风校园内,四季有花开。如果说南风学校是一个花园,那么每个教室,就是一个花圃。每个教室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班花,也有经过竞选、培训才能上岗的花工。他们或者是生物课代表,或者是科学兴趣小组的组长,他们不仅是花的爱好者,美的守护者,更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美的培育者。

以美造育境,人在画中游。美育如南风,化人无形中。

图片


二、以乐育人,人心和美

美学家席勒说:“美育先于德育,没有美育的道德是强制性说教。”至圣先师孔子说:“立于礼,成于乐。”司马迁说:“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音乐是精神世界中最神秘和美妙的秩序,可以调和人的性情。人喜欢音乐就是想要让自己沉浸在这种秩序中。人只有有了第一秩序——美的秩序,才会顺利地进入第二秩序——道德伦理秩序。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说:“柏拉图就是因为警觉到这种关系的存在,所以才强调教育儿童首先就该教他们音乐;学习把精神专注于优美的节奏与和谐之中,意识的秩序才得以建立。”

以乐育人,南风学校有完善的音乐课程体系。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八年级,我们每天早晨都有乐器日课,从简单的巴乌、竹笛、葫芦丝,再到复杂的琵琶、笙、阮,尤其是吉他,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除了器乐日课,我们每天还有按国家课标要求开设的器乐课和声乐课。无论是器乐日课,还是国家规定的音乐课,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音乐专长,学校每天下午还有50分钟的音乐社团课,如吉他社团、琵琶社团、竹笛社团、阮社团、笙社团、二胡社团、合唱社团、民乐社团等。


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音乐特长的舞台,学校每周都会举办一场小桥音乐会,每个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表演;每年的五月底六月初都会有为期一周的“南风艺术节”,其中的摇滚之夜一直都是备受青睐的音乐专场节目,在摇滚之夜上,数十支乐队将自己最精彩的节目展示出来,除了少量的经典翻唱,大部分都是学生的原创音乐,一位又一位音乐新星从常春藤舞台上诞生。

“美丽的烟火,绽放在漆黑的天空,它就像夜空中彩色的云朵。最美的烟火,也需要黑夜的守护。就像你的陪伴,没有你的陪伴,我会变得不像我”,这是五年级小学生的原创歌曲《烟火》,在不知不觉中,疗愈着一颗颗受伤的小心灵。“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是合唱社团对舜帝《南风歌》的翻唱,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重新演绎。

音乐,在潜移默化中,疗愈着受伤的心灵,凝聚着班级力量,传递着文化精神。中国文化以和为美,我们以乐育人,人在音乐的熏染下,心情会变得和畅,关系会变得和谐,从而构建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图片


三、以画育人,人在画中

南风学校的美术课程以皮亚杰、维果斯基的认知心理学为背景,根据各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详细设置了从预科班到高中的美术课程体系。

低段美术课程以丰富性为主,重主题,轻技法,鼓励孩子在主题范围内自由表达,充分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8、9岁是孩子们色彩感知的敏感期,因此中段美术课程以色彩表现力强的水彩、水粉为媒介,与语文、科学课程相融合,提取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科学课程中的动植物主题,在绘画中培养审美素养、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

12岁左右进入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对事物的看法失于偏激,情感上起伏波动较大。所以,高段美术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造型表现力。其中五年级课程内容是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题,从元素到元素综合展开教学,六年级课程内容是创意几何体素描,由单个物体到到多个物体展开教学。整个内容由简至难,循序渐进。

初中美术课程包括日课和社团课,日课以素描和美术鉴赏为主,社团则以国画为主。国画课程的“二十四节气国画课程”与语文晨诵课程融合,在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以行笔、赋彩为技法,呈现自己对物象的理解和认知,是整体国画课程的浪漫阶段。国画课程的精确阶段为由简到难的专项课,分别是梅兰竹菊国画基础课程、山水专项课、花鸟专项课、人物画专项课等。

高中美术课程包括美术鉴赏课、专业基础课和创意设计课三种课型。美术鉴赏参考教材梳理,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素描几何体、素描静物、静物默写以及静物写生等内容,创意设计课对专业基础课的提升,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在美术育人之路上,南风学校坚持艺术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将形而上的艺术理念体现在形而下的艺术实践中,同时,艺术实践又从形而上的艺术理念或生命理念中汲取方向和灵感。美术创造和欣赏带来的愉悦和滋养有助于孩子将生命的根扎稳,如此才能成为一个神完气足的“完整的人”。

图片


四、以舞育人,舞动人生

舞蹈,是形体的艺术,经过舞蹈训练的学生,形象和气质俱佳,男生如君子堂堂,女生如淑女窈窕。南风学校不仅有按国家课标开设的舞蹈课,还有每天下午的舞蹈社团(包括动感的街舞社团、啦啦操社团和优美典雅的民族舞社团等);每天大课间的男球女舞活动,让每个女生每天都有机会训练和展示自己优雅的舞姿,走过大课间时的校园,就像走过随风舞动的花丛中,是一种美的享受;每周小桥音乐会上的舞蹈节目,每学期期中的舞蹈大赛,每学期期末的舞蹈专场晚会,都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精彩,提供了多样化的舞台,将以舞育人的精神渗透于每一个瞬间和空间。

这几年,学校舞蹈组排练了一系列大型舞剧。他们排练的舞剧《孔子》,与学校的儒家课程相融合,将儒家精神融入优美的舞姿中,使舞蹈有了灵魂,整部剧以琴曲《幽兰操》为主题曲贯穿始终,展现了孔子在困境中坚守理想的精神,再现了孔子兰花般的君子人格。舞蹈组排练的舞剧《李白》,与学校的晨诵课程相融合,以李白的各个阶段的重要诗歌为背景,表现了李白被贬之后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以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独立精神。
舞蹈是一种精神,而不仅仅是技术,唯有在技术中注入精神,才能实现以舞育人的目的。正是在这些舞剧的排演过程中,学生的形体得到了训练,精神也获得了提升。

舞蹈组编演的《桃李芬芳》展示了南风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育人宗旨,将南风学校的“关怀、尊重、底线、创造”等文化理念融入其中,以一种艺术化的形式让学生再次感受和审视学校的育人文化。在今天的艺术节上,舞蹈组又排练了舞剧《南风》,反映了学校建校六年来的发展历程,不忘育人初心,相信每一颗种子的潜在力量,相信岁月不会辜负每一份南风人的辛勤付出。在舞蹈中渗透了学校育人文化,正体现了学校的南风育人精神,即如南风一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中以美的形式影响每一个南风人。

以舞育人,舞动人生。人因舞而灵动,舞因人而精神。

图片


五、以剧育人,人因剧美

在运城南风学校,每到期末,每个班级都会上演一场期末大剧。或者是童话剧,或者是神话剧;有的是英语剧,有的是中文剧。不管形式如何,所有的剧目,都来自于经典。学生通过扮演剧中的角色,可以设身处地地理解角色的处境,也理解了自己的困境;感受了英雄人物的崇高,也塑造了自己的精神。

在本届艺术中,既有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神话剧《华夏流年——追寻英雄的足迹》,也有体现西方教育智慧的英语歌剧《音乐之声》;既有由经典儿童文学名著改编的书写儿童成长故事的童话剧《草房子》,也有反映特别儿童克服困难健康成长的童话剧《特别女生撒哈拉》,以及改编自经典童话电影的《狮子王》。这五部戏剧仅仅是运城南风学校戏剧课程的冰山一角。在学校的戏剧课程体系中,每个班级每个学期都会上演一部戏剧,老师先带着学生阅读原著,理解故事、角色和主题,写作自己的感受;然后师生一起将原著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角色竞选,每一部戏剧,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会选到自己喜欢的角色,主角虽然不多,但会分幕更换主角,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最后反复排练,台词、表情、动作,细细琢磨,直到期末为大家上演一部大剧。

每一部戏剧都涉及一个成长主题,每一部戏剧都针对班级孩子存在的成长困境而选择,而排演。比如《彼得·潘》,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叛逆和回归,提前预演自己的故事,在青春期真正来临之时,主角以及主角的导师就会来到学生身边,替学生指明方向。《特别女生撒哈拉》,让学生们理解自己的独特,并接纳别人的独特。如果学生自己正遭遇这种被特别对待的困境,学生就会向撒哈拉学习,把缺点看成特点,发挥特点的优势,创造别人无法取代的贡献,从而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而不是被区别对待。《狮子王》,让学生去勇敢面对生活的艰难并承担自己的命运和责任。当因学生自己的鲁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当自己因愧疚逃避自己的责任,狮子王就会成为学生的镜像,他们的模仿的榜样,勇敢面对错误,承担自己身份带来的责任。《基督山伯爵》是男生成长的镜像故事,《简·爱》则是女生成长的范例。每一部剧都与学生的成长相关。

以剧育人,就是利用镜像和榜样的作用,让学生预演、体验、理解不同的人生,理解自己的独特,寻找自己的方向,而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

图片


六、以诗育人,诗意栖居

中国自古就有诗教传统。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说,诗歌可以激发人的美好情感,可以体会人民的情感状态,可以交流,可以在诗中安顿自己的情绪。海德格尔说:“人生充满劳绩,但还要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为了发扬中国的诗教传统,我们开发了系统的诗歌课程。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就是对生命的辜负。”是的,每一个黎明到来,我们都会用一首诗歌去唤醒学生的生命。这就是我们的晨诵诗歌课程。最美妙的晨诵,当如沈从文先生所说: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伟大的诗歌,就是一种让人朝向美好的力量。小学低段,我们会带着学生诵读儿歌;到了高段,则会以作家或主题为线索,用诗歌串起每一个黎明。

首先是金子美铃的诗歌,如《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灌木丛中生长的小草啊\\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火摇曳的方向……。

接着是狄金森的诗歌,如《去造一个草原》:造一个草原要一株苜蓿加一只蜜蜂\一株苜蓿,一只蜂\再加一个梦\要是蜜蜂少\光靠梦也行。

然后是李白、杜甫、苏东坡,再然后是“农历的天空下”二十四节气诗歌课程。李白的浪漫飘逸、独立不迁,杜甫的沉郁顿挫、致君尧舜,苏东坡的诙谐风趣、豪放洒脱,不仅有诗意之美,更有道德人格,在诵读中感受和熏染唐宋气象和儒道精神。二十四节气课程将诗歌、百花、物候融为一体,实现了很好的学科融合,共同育人。

最后以泰戈尔充满神性的《吉檀迦利》结束小学的晨诵课程,在学生的心田种下神性的种子,等待时间去唤醒。在诗歌的最后,诗人写道:“我这一生永远以诗歌来寻求你\它们领我从这门走到那门\我和它们一同摸索\寻求着,接触着我的世界\\我所学过的功课\都是诗歌教给我的\它们把捷径指示给我\它们把我心里地平线上的许多星辰\带到我的眼前\\它们整天地带领我走向苦痛和快乐的神秘之国\最后,在我旅程终点的黄昏\它们要把我带到了哪一座宫殿的门首呢?”每一首诗歌,都是一扇通往真善美的门。经由诗歌,师生一起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到了初中,晨诵诗歌沿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河流,从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物为主,转向以专题为主,向前推向诗歌的源头《诗经》,通过吟诵,感受君子与淑女的形象美;向后推到宋词,用叶嘉莹的歌词之词、诗人之词、赋体之词串起宋词的发展脉络,上溯至屈原的香草美人,后延至清代的纳兰性德,让学生感受小词背后的人格精神。除此之外,与泰戈尔的神性相衔接,我们又引入纪伯伦的《先知》,用神的眼光看待日常,如衣服、饮食、友谊、子女、婚姻、享乐等,在诵读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图片


结 语

蔡元培先生主张用美育代替宗教,进行育人化人,他强调,是美育,而不是美术。因为美术是一种技艺,无法真正承担起育人能力。我们认为,所有美育课程,既有讲术,让学生能够创造出美的艺术作品,也要讲道,让学生的道德人格获得提升。唯有如此,艺术才能发挥育人的最大效果。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意思是说,教育要以立德为根本,在此基础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而为学生幸福完整的生活奠基,而这奠基工作,就是打造多维立体的美育课程。我们相信,在这种多维立体的美育课程的滋养之下,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朱永新:幸福完整的美育——艺术教育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的艺术教育——生活因艺术而幸福,人生因艺术而完整

汪正贵:用艺术教育培养完整的人

王庚飞:美育是什么?美育有什么用?美育和每个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关系?

芬兰:设计强国背后的卓越美育

......


图片


朱雪晴:让每一颗星星在银河中闪光

林忠玲:他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

仇丽君:时代表情与色彩的完美展现——南通市海门区新教育小学

王志江:家长举家搬迁追随的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民办学校

马东: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黄华斌:遇见,深耕,传播——关于“新教育实验”的行与思

王志鹏:卓越课程编织幸福完整教育,专业读写丰盈师生生命成长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下)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图片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