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附子汤(火神派范中林医案)

 昵称34392700 2022-06-26 发布于广东

杨某,女,60岁,四川人,农民。

既往有风湿痛病史。某年八月初的一天,身觉不适,畏寒,头晕,身痛。弯腰时腰部剧烈疼痛,不能伸直,头上直冒冷汗,遂倒床不起。邀范老诊治。

症见:腰部疼痛,不能转侧,身觉阵阵畏寒发热,手脚麻木。面色青暗,唇乌,舌质微红,苔白滑腻,触双手背微凉,脉浮虚。

从中可以看出,患者女,60岁,既往有风湿痛病,说明患病已久。此时因为弯腰时突然犯病,不能伸直,疼痛。寒性凝滞,寒性收引,郁结在肌肉关节,故不能转侧。同时身觉阵阵畏寒,手脚麻木,面色青暗,唇乌,说明寒甚。直冒冷汗,双手背微凉,脉浮虚,说明阴盛格阳,阳气不能温眴机体,阴阳不相顺结,从而加重里湿。日久就表现为一派在表的阴证兼在里的湿证,从而恶性循环。

《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予桂枝附子汤加减。

加重桂枝,发散在表之风寒,通阳化气;

配以生姜,温胃散寒,使风邪从皮毛而出;

加重附子,温经逐寒止痛,助肾阳。

佐以炙甘草,大枣,益中州、和营卫。

处方如下:

桂枝15g     制附子60g(久煎90分钟)    

生姜60g     炙甘草10g     大枣30g    4剂

上方连服4剂,诸证悉减。再服4剂,基本痊愈。从此行走、劳动如常。

再回过头来看174条条文,伤寒八九日了,时间挺长了,本来要传入少阳或阳明经了,但伤寒仍不解,为什么呢,因为风湿相搏,被风湿挡住了。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说明疼痛明显。不呕除外了半表半里证,不渴除外了里热证(阳明病),说明这还是个表证。脉浮虚而涩者,脉浮虚说明有太阳中风证,脉涩说明有寒、有湿。因此此是一个病位在表阴证兼有湿。实际是少阴夹湿。予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 5味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桂枝附子汤也有身体疼痛,为何要去芍药?

因桂枝附子汤的身体疼痛,在于体表津液重,体表寒湿重(寒湿在表),不通则痛,体内津液虚损程度不大,不需要芍药来滋养津液,同时芍药的酸敛不利于寒湿邪气的祛除,因此去芍药。

桂枝附子汤是风湿在表,寒象更重。

风寒湿搏结在表,痹阻肌肉关节,在内的阳气不足,寒性凝滞,无法驱邪外出,所以身体关节疼烦,关节活动受限,治法需要温阳、微微汗出,务必使肢体关节里阳气充足,让邪气随汗出从表而去。

♢与桂枝加附子汤鉴别

桂枝加附子汤 6味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由桂枝汤加附子构成。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散邪;附子固表止汗,扶阳温经;两药合用,共奏调和营卫、扶阳固表之功效。以恶风发热、四肢微急、汗漏不止、脉浮虚为辨证要点。

参考书籍

1.方证相对:伤寒辨证论治五步(刘观涛著)

2.胡希恕经方医学-经方表证(马家驹著)

3.倪海厦讲伤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