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性讨论:为什么湘军的军纪变得越来越差,甚至屡次屠城?

 莫为天下先 2022-06-27 发布于湖南
进入19世纪中叶,素有“满万不可敌”美誉的八旗军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上级军官骄奢淫逸、贪污腐化;基层士兵训练废弛、军纪败坏。简言之,原本的虎狼之师,早已沦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战五渣”。

面对一路高歌猛进的太平军,八旗军可谓一溃千里。咸丰二年(1852)十一月,太平军攻入湖北后,提督博勒恭武不仅临阵脱逃,还改装易服,“化名衍秀”,打算“隐姓埋名,了却余生”。消息传入京城后,清廷内部一片哗然。次年四月,在官方的全力搜查下,藏在京城亲戚家的博勒恭武被捕,获判斩立决。

图片

平准战争中的清军,战斗力还是可以的

至于绿营军的表现,与八旗军可谓“不分伯仲”。咸丰五年(1855)初,署理湖北提督讷钦“率提标(提督直辖的绿营军)千人”赶赴前线。据史料记载,尽管这支军队“兵不满千”,但“费至万金以外”——也就是说,仗还没打,“先薅了一把羊毛”。

至于他们的表现,实在是过于“费拉不堪”。在“友军”扎拉芬所部被太平军围攻两日后,“该署提督近在咫尺,并不发兵应援,且见贼先溃,惟恐不速”,可谓狼狈至极。

由此可见,正是这种“正规军烂泥扶不上墙”的大背景,才给予了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武装”的“发展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一开始主张“秋毫无犯”的湘军,为什么很快便沦为了多次犯下屠城之罪的“恶军”?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图片

《投名状》中的清军和太平军形象

1


面对湖北正规军的拙劣表现,曾国藩一度偏激地指出,“(湖北绿营官兵)求归伍一概不收,并请将溃败余兵,尽行裁撤”。另一位湘军骨干胡林翼也认为,“湖北绿营兵丁怯懦若性,正额虚浮,军政营制,荡然无存,而其虚糜钱粮如故也”。

图片

英国外交团队笔下的清军绿营部队

1)曾国藩的“初心”:打造一支“仁义之师”

鉴于此,曾国藩在编练湘军之初,频繁强调“要以理学治军”,旨在将这支军队打造成为一支“仁义之师”。他任用了以罗泽南、李续宾为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担任高级将领,并着重加强了对普通官兵的“教化”。

咸丰八年,曾国藩不仅亲自创制了主张“爱民”的“爱民歌”,还要求士兵背诵传唱,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军士与民如一家,切记不可欺负他”。

与曾国藩一样,胡林翼不仅要求属下官兵重视军纪,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细则条例。对于违反军纪者,会给予极为严厉的处罚。比如咸丰十年三月,长胜营花翎补用守备李万年,因为“在乡诈索银钱不遂,绑拷绅民”,被就地正法。

图片

曾国藩(左) 和胡林翼

2)“仁义之师”与屠城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标榜仁义道德的军队,却一手炮制了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最令人胆寒的三次屠城暴行。

咸丰八年(1858)四月,湘军李续宾部占领九江。大军破城后,城内近两万军民被尽数屠杀。对于这场屠城事件,呈给咸丰皇帝的奏折中如是描述道:“城外勇冲杀而入,该逆无路可奔,号叫之声惨不可闻,自卯至午,歼除净尽……尸骸堆积,流水腥红”。

咸丰十一年八月,湘军曾国荃部攻破安庆。大军破城后,城中数万军民惨遭屠戮。对此,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如是记录道:“杀贼凡一万余人,男子髻龀以上皆死,……妇女万余俱为掠出”。

同治三年(1864)五月,湘军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即南京)。大军破城后,湘军又一次大开杀戒,“(湘军)见人即杀,见屋即烧”,“沿街死尸十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南京城在惨遭洗劫后被付之一炬,“大火七日不熄”,可谓惨烈。

图片

电视剧《太平天国》中攻入南京的湘军

2


纵观太平天国的整个战争史,这种屠城暴行都是极为罕见的。坦诚说,即便是声名狼藉的八旗与绿营军队,也未敢如此丧心病狂。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湘军变得如此残暴不仁? 学界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物理消灭”太平天国的中坚力量

来自两广地区,被称为“老兄弟”的太平军官兵,一直以作战勇敢、意志坚定,极难被诱降而著称。一言概之,他们是太平天国的“最强战力”。在湘军将领看来,“老兄弟”是最危险、最顽固的死敌。

因此,湘军在与“老兄弟”作战时,几乎从来“不留后手”。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湘军在安庆赤岗岭,全歼了以“老兄弟”为主的刘玱林部。战斗结束后,清军将帅无不兴高采烈。曾国藩认为,“此次杀三垒真正悍贼千余人,使狗逆为之大衰,平日或克一大城,获一大捷,尚不能杀许多真贼”。

由此可见,湘军将领们认为,以屠城的方式成建制的歼灭“老兄弟”,不仅可以极大削弱太平天国的军事实力,还可以动摇太平军的战斗意志,让战局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图片

电视剧《太平天国》剧照

2)掠夺财物,填补军饷亏空

实际上,湘军的饷源一直依赖湖南、湖北两省的“供饷”,与正规军相比“并不稳定”。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湘军一直处于缺饷的状态。

比如湘军曾国荃部在攻打安庆之前,“军饷已欠六个月,日夜焦灼,无术可济”,甚至一度出现了哗变的情况——“守备徐步鳌持刀索饷,尹中钰、潘中和、严正兴等,歃血要盟,闹索口粮”。大军攻破安庆城后,曾国藩欲犒劳白银一万两,居然难以凑齐,不得不在私底下向曾国荃借钱。

在这种局面下,为了维系军心,湘军将领们只能纵容官兵,通过屠城的方式,掠夺财物“找平衡”。根据史料记载,安庆城破后,“城中凡可取之物,扫地而尽,不可取者皆毁之。……至剖棺以求财物”。

图片

电视剧《太平天国》中的曾国藩

3)主将泄愤

值得注意的是,湘军在攻打九江、安庆、天京等重镇时,采用的都是长期围困的方法。攻克九江,湘军前后用时十六个月;攻下安庆,湘军前后十八个月;攻克天京,更是与太平军拉锯了二年有余。

长时间的围城战,使得双方损失惨重、心神俱疲。作为湘军主将的李续宾、曾国荃等人,更是承担着巨大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高级将领们,对太平军充满了仇恨。正如曾国藩对曾国荃所说的那样,“屠城以泄其愤,迪庵(李续宾)在九江亦是如此办法”。

图片

电视剧《太平天国》剧照

3


1)湘军的军纪,是不是一直都很差?

由此可见,“以理学治军”的理念,大有“画饼之嫌”。不过,倘若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咸丰八年(1858)四月攻克九江之前,湘军还是“比较守规矩”的。

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经过近二十个月的拉锯战,湘军罗泽南部,终于第二次攻克了重镇武昌。这场攻城战,让湘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最高统帅罗泽南本人,也死在了武昌城下。

“主心骨”罗泽南的死,让众将士悲痛万分。再加上军队欠饷已达四个月之久,泄愤之心可想而知。不过,破城的湘军,一直没有发动屠城、掳掠充饷等报复行动。

由此可见,至少在湘军组建之初,“以理学治军”的理念,对维系军纪起到了一定的成效。换言之,将屠城等暴行归结于掠夺财物、主将泄愤等表面现象,显然“有点敷衍”了。

图片

《太平天国》中的太平军形象

2)湘军“气质”产生巨变的原因

对此,有学者认为,湘军“气质”的转变,与招募官兵的“个人属性”,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组建湘军之初,曾国藩一再强调,“油头滑面者,市井气者,衙门气者”概不录用。因此,早期的湘军士兵,一直以湖南本地的山农为主。对此,他如是解释道:“山僻之民多犷悍,水乡之民多浮滑,城市多游惰之习,乡村多朴拙之夫,故善用兵者尝好用山乡之卒,而不好用城市近水之人”。

由此可见,“较为淳朴的山农士兵+儒生将领”的组织构架,不仅给予了湘军“儒学教化”的基础,也让“以理学治军”有了更大的可能。

图片

《太平天国》的湘军形象

不过,自咸丰四年(1854)闰七月进入湖北开始,湘军无日不战,损耗严重,随时需要补充兵源。由于缺乏充足的训练时间,湘军不得不“舍弃山农”,转而招募具备较强即战力的“老勇(即老兵)”。

伴随着战争的日趋激烈,湘军的募兵方式更为简化,招募对象也更为拓宽,甚至连主动投降的太平军也被“编入其中”。等到了咸丰七年之后,湘军官兵的“基本盘”,已经从“山农”逐步演变成了“老勇”。

图片

电视剧《太平天国》中的湘军

4


1)不同时期湘军将领的出身变化

以罗泽南部为例。咸丰五年(1855)九月,该部刚进入湖北时,所部七名高级将官,都是读书人出身,其中有五人为其学生或学友。实际上,罗泽南本人就是湖南本地知名的大儒。由此可见,这支军队就是“用诸生讨训山农”的最好范例。

但到了咸丰九年(1859),这支部队的“属性”,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变。原因很简单,即“儒将”和“山农兵’的严重减员。

咸丰六年,主将罗泽南阵亡,部将李续宾,成为了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伴随着战事的深入和大规模的减员,“山农士兵+儒生军官”的结构已经很难维系下去了。换言之,一大批行伍出身的“老勇”被提拔为湘军将官,已经是大势所趋。

图片

电视剧《太平天国》中的湘军

2)“老勇”的两面性

以游民和兵痞为主的“老勇”具有两面性。首先,他们实战经验丰富,战斗力相对更强;其次,他们更难驾驭,蔑视军纪,破坏力巨大。一言概之,湘军军纪的败坏,就是拜这些人所赐。

根据史料记载,咸丰六年底(1856),李续宾率主力经过武昌县时,“秋毫无范,民甚德之”。次年初, 李部招收的老勇经过武昌县时,“顷又有军功张锦魁招集游勇数百,自葛店一带骚扰而来,上游往来游勇百十成群,冒张旗号,不服盘诘,偷抢之案,所在有多”。同一支军队的反差之巨大,可见一斑。

当“老勇”成为湘军的“基本盘”时,“以理学治军”的理念,自然就成为了镜花水月。换言之,这一时期的湘军,除了战斗力稍强之外,在其他方面已然与八旗军和绿营军没有了什么分别。因此在缺饷少食时,将领们“只能以利驱之”,致使屠城等暴行一再发生。

图片

电视剧《太平天国》中的湘军和太平军

5


大量使用老勇,纵容其劫掠乃至屠城,固然可以在短期内激发一定的战斗力。但是,这种残暴的行为所滋生的负面效应,同样是非常明显的——抢掠与放纵,使军纪荡然,严重的削弱了湘军的战斗意志。实际上,李续宾部在九江屠城后不久,即在三河被太平军全歼。

另外,分赃不均也加深了湘军将领内部的矛盾。如曾国荃为利益争夺,先后与彭玉麟等湘军将领产生了矛盾。以彭玉麟为例,他甚至要求曾国藩要“大义灭亲”,诛杀曾国荃。一言概之,曾国藩组建“仁义之师”的“理想”,彻底沦为了空谈。

因此,湘军在占领天京后,曾国藩立刻“奏撤湘军”的举措,除了有打消清廷猜忌的考量之外,也和湘军内部滋生的种种混乱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何况,此时的湘军,变得越来越难驾驭,已经成为了清廷眼中的“重大隐患”。由此可见,曾国藩的选择,是极为理性且明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