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贡眉小白的真相是啥?

 雾霭霾 2022-06-27 发布于江西

贡眉这个词在白茶领域被滥用了,当然这个也没人管,时间久了就约定俗成了。当代,贡眉多数情况下被用于指芽叶嫩度等级比寿眉高,比白牡丹低的白茶统称。

实际上,贡眉完全是另一个概念。本文简单聊一聊贡眉的真相图片

图片

贡眉白茶

在整个闽北山区,经过有性繁殖,即由茶籽发芽成长起来的茶树,统称菜茶。菜茶这个词的风格,一看就是历史约定俗成的称谓。菜茶是土生土长的茶树统称,菜茶不是任何一种具体的茶树品种。

大家知道在闽北山区哪个地方的菜茶做出来的茶最有名吗?答案是金骏眉。必须是桐木关地理范围内的菜茶茶树做出来的金骏眉。

在江南地区,遵循历史约定俗成,不使用菜茶这个词,而是称作群体种。其实,植物学角度,菜茶=群体种,只要是有性繁殖的茶树。

所谓有性繁殖,指茶树要能开花,而且经过蜜蜂蝴蝶等小昆虫们的授粉,在某朵花的雌蕊上,沾上其他茶树的花粉(所有茶树都不能自己给自己授粉,必须不同茶树之间),然后孕育出茶籽,也就是成熟的种子,然后掉落土壤里再生长出新的茶树。

图片

 必须由茶籽诞生新茶树才叫有性繁殖

而无性繁殖技术在清朝就有,当代变得很成熟了,当代我们喝的茶,99%以上来自无性繁殖茶树。无性繁殖采用的主要技术是扦插,本文不展开。

有些名茶因为出名了,不想简单地用菜茶、群体种的统称,而是命名了专门的。譬如龙井群体种(也称作老茶蓬)以区别于龙井43号。譬如太平猴魁里的柿大种、碧螺春里的小叶种、岩茶里的奇种。其实以前全是有性繁殖的,当代农业技术的发达,把事情搞得特别复杂化了。

图片

有性繁殖茶树的根系会长,根部粗

对于白茶而言,最早只有菜茶茶树,后来诞生了无性繁殖的好多茶树品种,最有名的是福鼎大白茶树、福鼎大毫茶树、政和大白茶树,以及其实产量巨大但躲在背后的追求单位亩产量高却陈化能力弱、风味也不咋地的福云六号茶树,等等。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态势下,菜茶茶树做的白茶称作贡眉,俗称小白,以区别于主流白茶。

以上内容我写的还算条理清晰吧?上述内容并不稀奇,属于茶学基础科普知识,百度一下都有。接下来,我聊一聊关于贡眉的非常冷门的内容,网上就搜不到了图片

图片

这涉及到白茶隐秘的起源。连当代进行时都有迷雾,何况历史的尘埃。今年看不懂的社会事情何其多也图片

白茶起源的主流说法是在福鼎,而且最初的形态就是白毫银针。

由于白茶这十多年火热至今,以及制茶工艺的简单程度居所有茶类之首,许多爱茶人士拿任何茶树的茶叶自己随便晒晒就可以号称白茶了,所以认为全世界最早的茶叶就是白茶的说法还挺风行。

对于泛化论,我没兴趣解读。对于起源的主流观点,可能是真实的,大量白茶入门文章都这么说,我也没啥可补刀的。我简介一下冷门的另一个起源论,即起源地在建阳。

图片

建阳所处的地理位置

去年夏天我们的武夷山亲子茶旅,其中有一部分家庭和我一起当天往返去了建阳,去看建盏起源地的古窑遗址和朱熹故里。

图片

朱熹故里很美

建阳也是水仙茶树的起源地,清末移植到武夷山做成岩茶后发扬光大了。而在起源地建阳,水仙做出来的闽北乌龙则风味一般,价格低廉,是许多大宗水仙岩茶和拼配大红袍的原料基地。

白茶起源地在建阳这个冷门说法,有一个产量数据支撑,即改革开放之前,建阳的白茶产量占50%以上,超过福鼎政和的总和。当然,产量哪里最高并不意味着就是起源地,两者之间缺乏逻辑必然性。

图片

建阳白茶曾经辉煌的原因在于无性繁殖的白茶技术还未大规模普及。

白茶的权威文本,历史并不久远,几年前去世的最后一个民国时就出名的茶学泰斗张天福在1963年做福建白茶研究时写的报告。他指出了建阳白茶的重要性,也开启了后世对于“先有小白后有大白”还是“先有大白后有小白”的争议。

图片

 其实我不看重起源的真相,只要不是核酸大白就行

发芽晚是有性繁殖茶树的共性。建阳的贡眉5月底才冒芽,政和、福鼎的贡眉也差不多时间

作为有性繁殖的茶树,还有一个共性是出现紫色的比例明显高。陆羽的茶经中就强调了“紫者上”,现代科学则证明了紫色茶芽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花青素。所以在这个特点上,似乎又和古老的唐朝贡茶顾渚紫笋有了隐秘的联系,虽然对方位于江南,相距600公里。

图片

贡眉白茶茶树中的紫色 

不妨再看下建阳地图。建阳与政和是接壤的,它的隔壁邻居建瓯和松溪也产白茶。所以起源于那一带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

如果地理范围缩小去锁定,那就是考据领域了,可以把玩,别太顶真。

譬如建阳内部有个地方叫漳墩,古称“紫溪里”,制茶历史可上朔至五代时期的北苑贡茶时期。正史记载那时的紫溪里属于北苑贡茶的“北区”。

图片

进入清朝中叶,整个闽北的茶叶生产和出口都进入旺盛期。建阳的乌龙茶红茶绿茶都大量生产,据说为贡眉白茶的诞生奠定了工艺条件。

据地方志性质的《水吉志》记载,最早的白茶于1772年乾隆年间在紫溪里南坑(现在建阳的漳墩镇的南坑村),由肖氏家族采用当地菜茶茶树制成“南坑白”。

图片

任何一种茶类和工艺的诞生,都不会是凭空而来,横空出世,一定有它的历史传承和它当时所在年代的创新,即社会达尔文主义。

这一脉的逻辑,白茶的制作工艺是脱胎于闽北乌龙茶的制作工艺,简化到只剩萎凋和烘干两道环节。

当然,工序简化了,并不意味着随便做做就行,那样的话确实原始人在云南一带最早做出白茶的说法就真相了。

图片

从萎凋角度,菜茶茶树因为是有性繁殖的,芽叶状态会多元化,芽叶的含水量和厚薄很不一致,这样的茶青如果用日晒方式萎凋,很容易发生红变,即晒过头了,人工来不及做调整。所以在制作贡眉时,应该在通风良好的室内进行自然萎凋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是非常冷门的知识点。

图片

在萎凋的过程中,要时时关注茶青的变化。传统的萎凋,一定要做足72个小时,在这三天的萎凋环节中也不是任由茶青放在那儿就行,要做灵活调整。当代许多白茶普货为了节约制茶时间和成本,都萎凋不足72小时,这会影响风味和后续转化的效果。

在烘干这个环节,传统的做法当然是炭焙而不是电焙。而且贡眉不怕高温焙,焙茶温度达到100度都吃得消,因为有性繁殖的内质经得起高温,于是在高温下更加激发茶内质的转化。如果是主流的无性繁殖茶树,则高温焙火时操作不当的话会钝化酶的活性让后期转化变慢,转化效果打折。

图片

 贡眉老白茶

风味角度,贡眉的茶汤,在新茶状态时醇厚度就明显好于主流无性繁殖的,而且青气即所谓的生味也会少些。贡眉也比较耐泡,在茶汤尾水阶段,类似老丛水仙能透出木质香。

图片

贡眉老白茶

当然,除了茶树有性繁殖以外,还要看山场,最佳的当然是荒野(详见我写的上一篇),不是荒野的话也要土壤疏松肥沃的茶园为宜。闽北是不缺红壤土为主的绿意青山滴,竹林与松树喜阴喜酸,与茶树相互共生的茶园在闽北比较常见。

图片

看到这里,茶友们不要觉得我试图在引导大家去购买尝试建阳白茶。当代建阳的贡眉也很少了,大多数茶园种植的是大白品种。以及种植大量水仙茶树,可以同时做成闽北乌龙和水仙白茶(简称水仙白)。毕竟要考虑经济效益,有性繁殖的单位亩产量肯定低的。

总的来说,贡眉这种有性繁殖的菜茶茶树所制成的白茶,外观颜值肯定不如主流无性繁殖的肤白貌美,风味上也不一致不稳定,它呈现出天然的复合型的香型,口感会更加丰富、有层次。 

图片

贡眉新茶  

如果建阳真的是白茶起源地,而非福鼎,那么就说明当代福鼎的整体营销非常出色,沿海地区的贸易思维和经商水平超过内麓的闽北山区。

建阳白茶的“困境”其实和安徽很多地方相似。古徽州大量的绿茶的名称一看就是古代文人取的,很有腔调和文化内涵,徽商曾经发达时把家乡的名茶带了出去,但随着后来的没落那些茶也沦为地方土特产,离开安徽就没啥人买了。

图片

2018年建阳贡眉斗茶赛的茶王照片

本文就写到这里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