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家最具特色的美食:「炒牛肉」

 村庄物语 2022-06-28 发布于安徽

我家最具特色的美食:「炒牛肉」

传统上,我家很少吃牛肉。我们家祖上贫寒,从前是吃不起,总以为那是富人的专场。我等贫苦人家,是无福消受的。

当然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心理上的。比如我很多年前,一到秋冬季节,两腿就发痒,㧟后就像牛皮癣。其实不是。春夏季来了,自然痊愈。

我原来不知道,是贴身的衬衣问题。那是一种过敏症。但那些年,我一直对美味的牛肉敬而远之。生怕真的患上了牛皮癣。

从前的很多人都说,牛皮癣就跟吃牛肉有关。

但我家里面,时不时地,也会有一盘「炒牛肉」。其做法是这样的:

吃剩下的粑粑子(一种不经发酵而手拍的小麦面食,也就是硬面馍),无论放在哪里保存,下一顿都不好吃。馏了,也还是太硬。牙口不好,吃不动,也无助于消化。

但扔了又实在可惜。于是下一顿做饭时,把它置于水中稍许浸泡。然后用菜刀切成细条状——这就是我家所谓的“牛肉”了。把它放锅里炒,加之以油盐,葱姜,青椒。盛在盘里,我家就叫它「炒牛肉」。

记忆中,从前这一盘菜,差不多是我母亲最拿手的手艺。我们那时候很小,听说「炒牛肉」,都很稀罕。吃在嘴里,又筋道,又满口留香。

成家后,我爱人也承袭了老妈妈的这个手艺。那些吃剩了的粑粑子,基本上都作为「炒牛肉」的原材料了。

听我们说这是「炒牛肉」,孩子们先是一阵笑。那意思无非是,这也是牛肉啊?当他们真的吃起来,表情立即起了变化:好吃,好吃。

有几回,我儿媳妇还向婆婆提建议,蒸粑粑子的时候,多和些面,多蒸几块,专门留着「炒牛肉」吃。

看来,作为一项颇具家庭特色的节约传统,「炒牛肉」还是后继有人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它的味道,好极了。

粑粑子要趁热吃。刚出锅就吃,最好。有一种焦香。凉了,口感就差多了。但用剩下的粑粑子来做「炒牛肉」,因为一些寻常佐料的添加,味道猛然一变,就成了一道堪比真实炒牛肉的美味。

美食的学问,真是摇曳多姿,气象万千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