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13【辉光日新1566】(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碰到对的人,做对的事

 新文艺 2022-06-28 发布于山东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前人智慧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

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

公明贾:卫国人,姓公明,名贾。

以:此。

过:过错。

义:礼仪、威仪,也指合乎正义的、合理、合宜的。

【翻译】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是真的吗?他老先生不言语、不笑、不取钱财?”

公明贾回答说:“那是告诉你的人说错了。他老人家是到该说话时再说话,别人不讨厌他的话;高兴了才笑,别人不厌烦他的笑;应该取的时候才取,别人不厌恶他的取。”

孔子说道:“是这样的吗?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

这一章比较好理解,就是告诉我们凡事要尽可能地做得恰到好处,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对的人,做对的事。

孔子最后的疑问:“是这样的吗?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或许不是表明他对这事持怀疑态度,而是表明要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

先说一下我对本章的一点小分歧:

“不取乎”,参考资料解释为“不取钱财”,我觉得有点牵强。据查:

取:本义是割取敌人的耳朵,有所获取。后引申指得到、拿、挑选、采用、选择等义。

不取:汉语词语,指不赞成、不采取。

由此可见,不管是作为词组还是单个字,解释为“不取钱财”都不太恰当。

我在想,公叔文子为什么会给人们留下“不言、不笑、不取”的印象呢?

这或许是因为他总能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对的人,说对的话、做对的事,不太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吧!所以,不太熟悉他的人几乎不会留意到他的言、笑和取。这确实是个本事。用在为政上,应该就是“无为而治”,用在日常生活中,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这就叫“共情”吧?!

大家都在讨论的时候,他也跟着讨论;大家都很高兴的时候,他也跟着高兴;合理合宜的拿、挑选、赞成等,都能很好地融入到现场环境氛围中,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更不会令人反感、厌恶。

说白了,就是不做现场气氛的破坏者。

这有什么难的吗?看上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做到。

但是孔子却很怀疑:“是这样的吗?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他不相信能这样。

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要做到这样确实不容易。

比如父母,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幸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很好地跟孩子共情。

例如孩子考了双百,高高兴兴地回来报喜,有的家长可能会问:“还有多少人考了双百?”

如果只有自己的孩子,他们可能会“提醒”、“鼓励”孩子:“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啊!骄傲使人落后!如果下次考砸了,多丢人啊!”

如果还有其它孩子也考了双百,家长可能会说:“这也什么好炫耀的?还有好几个都考了双百呢!要继续努力啊!”,这就是不能与孩子共情,成了孩子欢乐情绪的破坏者。

所以,要做到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碰到对的人,说对的话、做对的事,还需要长期坚持、继续努力啊!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