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笔记——五谷与社稷

 梦泽赤子 2022-06-29 发布于湖北
图片

       “五谷”,是我国古代五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一般是指:稷、黍、麦、菽、麻。古代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也即中原,所以“五谷”都是中原地区的作物,而稻的主要种植区在江南,中原地区种植相对较晚较少,所以“五谷”中无稻,“六谷”中才加上了稻。

       谷,原指有壳的粮食作物,谷字的音,就是从壳字的音来的。“五谷”后来也被用作粮食类作物的泛指,五谷丰登就是粮食丰收。“五谷”中的每一种,既指这种植物的植株,也指它的果实。这是汉字的特点。下面分别说说: 

       稷jì,其植物即如今北方所称的谷子,其果实即民间所称的小米。稷是古代中原先民们最重要的粮食,被封为百谷之长,古代主管农事的官叫稷官,管农耕的神叫稷神。

       黍shǔ,即民间所称的黄米、大黄米。黍的地位仅次于稷,黍稷连用代表庄稼、庄稼地、农田、农业。《诗经》中多有“黍稷方华”“黍稷薿薿nǐ”“黍稷彧彧yù”之类的语句。建安七子之王粲《登楼赋》有“华实蔽野,黍稷盈畴”句。

       麦,有大麦、小麦之分,大约商末(前3000年)从西亚两河流域传来。

       菽shū,即民间所称的大豆,后泛指豆类。菽与麦在东汉以前都是粗砺之粮,是野人(农夫)之食。石磨发明后,它们才焕发了光彩。

       麻,麻列入五谷是因为麻籽可食。

图片

       除了上面的“五谷”,古代文献中常见的作物名字还有:粟、粱、禾、稻等。

       粟sù,就是黍的籽粒,也即黄米。《诗经·小雅·黄鸟》中有“交交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后来粟也常被用作粮食的统称。杜甫《黄河二首》“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无粟就是没粮。

       粱,稷中的精品,优质小米。而黄粱又是粱中的上品。黄粱一梦中的黄粱,就是高档小米饭。粱与稻都属于细粮,二者连用代表精食,以区别于“麦饭豆羹”等“野人之食”。常说的“谋稻粱”就是挣口体面饭的意思。如辛弃疾“平生丘壑,岁晚也作稻梁谋。”表达了他壮志难酬、归隐田园的心情。

       禾,原专指稷的植株,即谷子。后来,禾字单独用或者与黍连用,也可作粮食作物的统称。如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聂夷中的“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李白的“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其中的禾和禾黍都泛指农作物。再往后,禾又成为稻的专称,如今南方很多地方仍称稻为禾。黄庭坚“橘摘金苞随驿使,禾舂玉粒送官仓”中的禾,就是未脱粒的稻。

       稻,有黏与不黏两种,稻原专指黏者,不黏的称为秔jīng,秔同稉、粳,又叫稴liàn、秫shú。后来稻也作两者的统称。稻去壳就是大米,黄庭坚“橘摘金苞随驿使,禾舂玉粒送官仓”中的玉粒,就是大米。

图片

      此外,稷(谷子、小米)作为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文化上还另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古代统治者认为,土地和粮食是天下之根本,所以也把天下称为“社稷”,社是土地之神,稷是五谷之神。

      班固在《白虎通义·社稷》中说:“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这就是社稷的由来。

       如今北京故宫紫禁城右侧(西侧),仍有明清留下的社稷坛,坛中有五色土,代表东西南北中,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每年春秋之仲月(即二月和八月)的上戊日(此月第一个含'戊'字的日子)清晨,都会来此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