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城文物大数据|元代通惠河 京杭运河的最后50里

 新用户8926AVU2 2022-06-29 发布于北京

前脚刚从大雨里挺过来,后脚歇了一天,黑云又压在头顶,大雨又要倾盆而下,可以说,北京现在终于成了不缺水的城市了。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三天前北京的大雨 图源网络

这就让我想起,历史上北京也曾是水网纵横、湖泊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

直到元定都大都(北京),以琼华岛、太液池为中心修建城池,绿水绕城,商业繁荣,人口众多,所需的物资大多需要从南方运来,但是当时的海运和漕运系统(即京杭运河)最终只能运到通州,剩下的50里漕运一般是靠坝河,但其水源较少不能够满足元朝日益发展的需要,所以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劳民伤财的陆路运输

都水监郭守敬奉诏兴修水利,经过不断研究和数次尝试,他最终引北京西北的白浮泉水,开凿了通惠河,补上了大运河最后的50里,使从江南驶来的漕运船可以直抵大都城内的积水潭,才有了《元史·河渠志》中描写的“先时通州至大都五十里,陆挽官粮,岁若干万,民不胜其悴,至是皆罢之”,才有了积水潭“舳舻敝水”的盛况。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大运河在北京西城段的几处古迹,也就是元代通惠河的几处古迹。


文章图片3

▲大运河

大运河位于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地安门外大街大运河北京市西城段的什刹海、玉河故道上的万宁桥澄清闸上闸与北京大运河沿岸的文物保护单位合称为大运河。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什刹海

什刹海旧称积水潭或海子,是都城规划、营建的依托和标尺,对古都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至深。在元代,此地曾为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终点码头,一时舳舻蔽水、货物山积、商贾如织,堪称繁华之枢。明代以后,什刹海以其地接宫苑、景色旖旎而成为官宦燕集、平民优游的一方胜地。寺观楼台、府署别业等也次第依湖而建,市井百业杂陈其间。

元代时积水潭也曾是皇家的洗象池。自元代起,来自暹罗、缅甸的大象就作为运输工具和宫廷仪仗队使用,在夏伏之日,驯养员会带领大象到积水潭洗浴。

文章图片4

经过近千年的历史积淀,什刹海地区渐成古都自然与人文的集萃之地。如今的什刹海已成为集传统生活居住、特色商业服务和文化风景旅游于一体的人文生态保护区。

通惠河及水闸

在郭守敬开凿通惠河之前,永定河、萧太后(运粮)河、金口河、闸河等水源含沙量极大,时断时续,逐渐淤塞,不足以作为漕运要道。

郭守敬重开的“坝河”的水源来自玉泉水系,虽无泥沙之扰,却也水量不足,维护艰难,运量远远不能满足漕运的需求,同样也不足为靠。

在巡察了大都的水资源状况和周围地形特点后,郭守敬提出了修建通惠河的规划,总体建议是扩大上源,引白浮瓮山河入积水潭,经玉河南折,接闸河,打通大都城海子和通州白河的水路交通

文章图片5

▲元代京杭运河进入大都的三条路线示意图

忽必烈极为重视,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八月,命丞相以下的朝臣全体“亲操畚锸( běn chā,意为挖运泥土的用具)”到开河工地,举行了盛大的典礼。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秋,工程全线竣工,漕船可以从三千里之外的杭州直达“海子”(现积水潭)码头。那时的“海子”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千帆竞泊”,“舳舻蔽水”,岸上商贾云集,百业兴旺,其情形宛然一幅元代版的《清明上河图》。从上都归来的忽必烈,看到如此空前的盛况,大喜过望,将这条人工河道命名为“通惠河”。

文章图片6

▲卢沟筏运图(元) 描绘元初营建大都城时通过金水河运输建筑木料过卢沟桥时的场景

元代通惠河自瓮山泊(今昆明湖)以下,沿今长河高梁河,入积水潭(今什刹海)。然后从今鼓楼南面的万宁桥(俗称后门桥)下流出,经过东不压桥北河沿南河沿、过正义路东南行,经船板胡同北京站,出东便门,接闸河至通州入白河(今北运河)。由于北京地面坡降过陡,水流无法缓流,容易走泄。为了“节水行舟”,元代郭守敬在沿河上下,每10 里设船闸一处,每处设上下闸门两座,上下闸门相距一里多。建船闸11 处共24 座。

《元史·列传第五十一》记载:“凡为闸七,距闸里许,上重置斗门,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即水闸以两个为一组,每一组上下闸相距许里,船行至下闸时,下闸打开,船闸中水位与下游相平,船进入船闸;关下闸,开上闸,水库水位升至与上游相平,船进入上游。如此往复,船就可以自通惠河下游行驶到积水潭码头,此项船闸技术在当时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先进的科学技术。

文章图片7

▲元代通惠河24闸位置推定示意图

从上游至北运河口的顺序是:

广源闸2 座(修建通惠河前即有此闸)。上闸在今万寿寺东的广源闸遗址,有闸墙保存;下闸在今白石桥下,使用到清代才废弃。

西城闸2 座。上闸即在今高粱桥前的石闸;下闸在护城河边,元末时废弃。

朝宗闸2 座。都在德胜门水关至西护城河之间,明初废弃。

澄清闸3座。又名海子闸,上闸在后门桥下;中、下闸在东不压桥胡同和北河沿胡同,明初不再使用。

文明闸2 座。上闸在正义路北口;下闸在今台基厂二条胡同中间,明初不再使用。

魏村闸2 座。上闸在今船板胡同东口;下闸在今北京站东南,明宣德年间废弃。

庆丰闸2 座,又名籍东闸。上闸在今东便门外庆丰闸(该村2009年撤销),一直使用到了1965年才拆除闸墙;下闸在深沟村附近,明代中期废弃。

平津闸3 座。又名郊亭闸,上闸即今高碑店闸,有闸墙保存;下闸约在花园闸村,于1969年拆除,中闸准确位置不详。

普济闸2 座,又名杨尹闸。上闸在下闸以东四里老龙背村附近,明中期即已废弃;下闸在今普济闸村,1987年拆除。

通州闸2 座,又名通流闸。上闸在今通州新华大街与人民路交叉口;下闸在通县南门外明代称南浦闸的位置。

河门闸2 座,又名广利闸。在张家湾上下游,亦早已废弃。上述二十四闸,都设有闸官、闸夫管理。

通惠河初建,均为木闸,运行十几年后木多朽坏,漏水严重,影响节水行舟。元至大四年(1311年)开始将木闸改建为砖石闸,泰定四年(1327 年)基本改建完成。

澄清上闸 万宁桥

为调节水位,郭守敬在积水潭东岸万宁桥、通惠河起点处建造了木结构的水闸,即海子闸。据《元史·河渠志》记载,1295年,皇帝批准将海子闸更名为“澄清闸”。1330年,又用石材重建了与石桥连为一体的澄清闸

文章图片8

▲元代积水潭码头水系示意图

这里的石桥就是“万宁桥”,但人们总是习惯称之为“海子桥”。明代因地近北安门(俗称后门),亦称后门桥

文章图片9

万宁桥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又名“海子桥”、“洪济桥”,最初为木质结构,后改用石砌筑,单孔拱券,两侧设有简洁古朴的护栏,两端戗抱鼓石,拱券上雕刻有石兽头,经过时间的打磨,现在已经看不清兽头的原貌了。河堤两岸雕有镇水兽,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是珍贵的石刻艺术品。

文章图片10

▲万宁桥拱券的镇水兽头

文章图片11

▲万宁桥下螭状镇水兽

万宁桥位于什刹海东,与什刹海唇齿相依,直到后来建澄清闸,万宁桥成为“桥闸”,具备双重功能,即作为桥可通行,作为闸可制水。澄清闸就是积水潭水流的第一道关卡,积水潭是大运河的终端。江南的粮船一路溯流而上,降帆穿过万宁桥的桥洞,就进入可抛锚卸货的避风港了。

万宁桥位于大都城中心(现北京中轴线北部),桥上地安门大街南北贯穿,桥下通惠河东西流过,水陆交汇,成为京城的交通枢纽,“擅舟济、陆运之利”,很快就成为商贾云集之地。桥旁酒楼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从南方沿大运河北上进京,不少人在万宁桥畔下船登陆;离京南下的客人,也多在此登舟,顺通惠河转大运河南下。

万宁桥是为元大都城内通惠河上的重要通水孔道,是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元代时,所有进入积水潭的船只,都要从万宁桥下通过。它在保证元大都粮食供应上发挥过巨大作用,也是北京漕运历史的实物见证。

元代时在通惠河的主要干线上修建了11处控水设施,共24座水闸。“澄清上闸”便是其中之一。

万宁桥下的河堤南岸有两个石段的残留,这应该是当时澄清上闸残留的绞关石,完整的绞关石,石头顶端有粗圆孔,是为了穿过圆木、绳索等来启闭船闸的。

绞关石前的堤岸条石上有一个石槽,这应该是嵌入闸板用的闸门槽

同样,在河堤北岸的相对位置上也有闸门槽,闸门槽后仅有一块较长的绞关石,没有另一块绞关石的踪迹。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河堤南、北岸闸门槽和绞关石

这三块绞关石,当年不知放行过多少从江南远道而来的粮船,如今他像一个残臂,早已没有了举起船闸的力量,但残破的石面留下了历史沧桑的印迹,粗壮的石臂彰显着澄清闸曾经的恢弘壮观。

明朝建立后,由于扩建城墙,通惠河上游玉河段被圈入皇城内,漕运船只不能再驶入积水潭,只能到达东便门外的大通桥,大通桥成了通惠河新的终点,取代了万宁桥的地位。一直到民国时期,通惠河作为京杭运河的一部分还发挥着漕运的功能。

文章图片14

▲通惠河漕运图局部 沈喻(清)

文章图片15

▲东便门外大通桥

2006年,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整体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源闸、高梁闸、澄清上闸(含万宁桥)、澄清中闸(含东不压桥)等位列其中。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的总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章图片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