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固寺、杨博墓、杨瞻墓、普救寺塔 【山西永济】

 宜宾客 2022-06-29 发布于山西

    从东姚温牌坊出来坐永济302路公交,张留庄万固寺牌坊下,步行2.5公里,经古新庄村、胜利庄村,即到万固寺,再步行2公里到孟桐墓,孟桐墓东边500米,平风公路边就是杨博墓,步行1.7公里,经王庄村到襄毅庄村,杨博爹地杨瞻的墓就在村里。这样2国保3省保就串联了起来,要不包车要不省钱步行,多种选择多种快乐吧。

    万固寺在胜利庄村边的山丘上,这一带为中条山,四周山势蜿蜒,涧深树幽,天然图画也。这庙已免费开放,相比普救寺明显有看点优势。整个寺院依山形而建,牌坊过后为山门,再右行进入禅院,中轴线层层递上,有大雄宝殿、前殿、前无量殿、药师洞、卧佛殿、多宝佛塔和后无量殿。

    前无量殿清光绪年一把火给烧成了遗址,残存敦厚的墙体,演示着它曾经的宏阔高大。背后的药师洞也为砖砌的无梁建筑,琉璃瓦覆盖,外表置一拱券门,殿内左右开门,形成三间。

    沿台级而上进入塔院,南为倒坐卧佛殿,中是多宝佛塔,北为后无量殿。砖塔嘉靖年地震让它伤痕累累,万历年张四维和王崇古这俩甥舅赞助重修,张王两家都是不差钱的盐商。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归仙,张四维即为内阁大学士首辅,结果一年后丁忧,接替的就是申时行同学。塔就是张阁老回乡丁忧时修的,还没修好,他也亲自驾鹤西去了。

    塔高54米,八角十三级楼阁式,青砖叠涩出檐,檐下为仿木斗栱、阑额和普柏枋,转角垂花装饰,每层每面开真门或假门,塔四周树木围绕,难收完整的影像。过来一大和尚,问能不能登塔,他毅然而然拒绝。

    后无量殿是二层漂亮的砖砌无梁殿,蓝黄琉璃瓦覆盖。底层面阔三间,门上各有“极乐世界”等三款砖雕匾额。二层两翼开有八字墙,并置双龙砖雕,开间之间为砖雕圆柱,束腰砖雕柱础与太原双塔寺的精致不分伯仲。

    殿内每个开间内,斗栱次第向上,如花盛开。砖制无梁建构始于元终于清,尤以大明最为流行,明后式微。这殿建于万历年,是佛门“鲁班”妙峰同学的作品,五台显通寺、太原双塔寺、宁武万佛洞等都是他的杰作,万佛洞还留有他的诗和书法,一个不会写诗的和尚不是好书法家。

宁武万佛洞

太原双塔寺

五台显通寺

    前殿正在维修,和一工友瞎聊了几句,他捡起地上残破的琉璃瓦当给我,说留个纪念吧,我嫌背的重,但还是接住了。自将磨洗认前朝,一擦有“昭明”两字,“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里是这么说的,就都信吧。

    到了省保孟桐墓,大门紧闭,但上面留有电话,结果庙头说,他刚到城里办医保呢,让我等2个小时。算了,只争朝夕,向东去看杨博墓。孟桐、孟时芳父子墓,父留子残,杨瞻、杨博父子墓也是一模一样的。

    杨博墓省保碑就在马路边,地面遗存就半块残碑,神道物件、坟冢等消失在树林麦田里无踪无影。杨博是明嘉靖至隆庆时的重臣,死于万历二年(1574年)。碑上还留下了他的职称“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赠太傅”,然后是颂祠“□德茂勋 宏才伟识”“褒封皆居极品”等等,这块地表痕迹早该收到文管所保护了,就怕有不规矩的人惦记。

    杨博爹地杨瞻的坟在襄毅庄村东,其实两墓之间直线距离很近,只不过有农田和村庄相隔。杨博谥号“襄毅”,村名也是这么来的。这一片全是柿子林,适逢暮秋,霜叶红于二月花。

    穿过树林就是一堆七倒八歪的谕碑祭碑,据说有8块,但立碑只有2块,其余碑身和碑座骨肉分离,根本分不清彼此归属,碑的年款有嘉靖三十三年、四十年等。曾经壮观的碑林,如今惨不忍睹,零落一片。

    父以子贵,杨瞻生前就是扶风知县、贵州道监察御史等七品小官,死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这时候他儿子杨博已是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了,给老爹弄个豪墓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顺便获赠了一堆头衔: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可谓生荣死哀,无限风光。

    碑上很多文字都能通读,大都是歌功颂德的,一碑有“怀才抱艺展采奋庸”,另一碑有“其威名载敷峻极”等,有些名副其实,杨瞻也是诗人,怀才是真,有些是虚夸,人已升天,不再吝啬褒词而已。

    树上还挂着一些早已熟透的火晶柿,表面荡满了灰尘,但依旧有着诱惑。最喜这种迷你型的火晶柿,它种于晋南、渭南黄河两岸,临潼、澄城、新绛都品尝过这黄浆流淌的甘露,那味道足以让魂府逍遥。

 

    永济的第一个国保是国5蒲津渡,国8时一下激增7个,俨然山西所申报县市里的暴发户,普救寺、东姚温牌坊、万固寺等就是。普救寺平时旺季时收60,好在疫情免费,单纯看塔,这钱很肉疼。如果张生同学回来重访,也会说“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

    普救寺外表光鲜亮丽的,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山下一面写着“南无阿弥陀佛”,一面是一对大红的“喜字”。佛寺沾上了爱情,就有了入世的别样味道,一如镇江的甘露寺。这庙主打的就是《西厢记》的缠绵故事,爱就一个字,让你幸福我愿意试,见证就在普救寺。

    山上更是,密密麻麻的连心锁似乎要打造天长地久,有情人未必终成眷属,关键还得看双方家属,当然愿望有时也得走下过场的。庙里张生旧居、跳的墙及小姐旧居,都有模有样的还原出,更娱乐的是“莺莺小道”也给考古出来了。

    塔院格局逼仄,为寺院的核心区,也在最高处。方形砖塔高约40米,13层,收分自如,有唐风,一层面南开主门,以上各层四面开有真门或假门。青砖叠涩出檐,檐下置砖雕仿木斗栱,塔面间或砌有花卉、琉璃力士及碑碣。

    其中有4块明碑,王八十四翁记事碑、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的知州张准胤维修碑及王元峰维修碑、嘉靖四十四(1565年)年邓宗□维修碑。由此来看,普救寺塔维修于明嘉靖年,工期整整为一年。

    维修的原因则在王八十四翁碑里,它记述了“皇明嘉靖乙卯冬 地维告变 于是普救寺塔亦在倾颓”。这是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的“声如万雷川原坼裂”华县大地震,很多国保的都和这场地震有关联,如永济万固寺、运城关王庙、运城太平兴国寺塔、绛县乔沟头玉皇庙、澄城精进寺塔、合阳罗山寺塔、铜川重兴寺塔、涉县成汤庙山门、鄢陵乾明寺塔……

    普救寺虽然是新建的,但也有亮点,大殿在塔院后,里面竟然有三尊早期的石佛,有唐代遗风。西边的菩萨洞为砖构无梁建筑,概为明代建筑,里面则有三尊菩萨造像,斑驳沧桑,有似宋元所塑。

    走到西轩,这里是所谓的“张生旧居”,里面清雅无人,独坐硬椅,翻看一下今天拍的照片,没想到竟然睡着了。普救寺是永济一日行的最后一个景点,那日步行了18.4公里,有点累。不知过了多久,被一群游客吵醒,黄粱美梦戛然而止。一看手机时间,欣然,八楼的二路汽车还能赶上。

检票小哥给的一张免费票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与同好同行

东姚温牌坊、蒲津渡及蒲州故城 【山西永济】

运城关王庙、池神庙及盐池禁墙 【山西运城】

泛舟禅师塔、舜帝陵庙  【山西运城】

泉掌关帝庙、净梵寺大殿 【山西新绛】

白台寺、冯古庄墓地、乔沟头玉皇庙 【山西新绛】

福胜寺、寿圣寺大殿 【山西新绛】

古魏城遗址、永乐宫、广仁王庙  【山西芮城】

巷口寿圣寺砖塔、芮城城隍庙 【山西芮城】

马村砖雕墓  【山西稷山】

薛瑄家庙及墓地  【山西万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