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6.复元活血汤详解研讨

 学中医书馆 2022-07-01 发布于山东

206.复元活血汤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复元活血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组成;柴胡5克 瓜蒌根3克 当归3克 红花2克 甘草2克 炮穿山甲2克 酒大黄10克 酒桃仁泥5克   
加减;
1.若气滞较甚者,酌加木香、香附、青皮、枳壳、郁金以助气止痛之力;
2.血瘀较重者,可加三七粉。或酌加乳香、没药等以增强化瘀止痛之力。
主治; 趺打损伤,以胁瘀肿疼痛,痛处固定不移,痛不可忍。   
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卷3)
  [异名]  伤原活血汤(《奇效良方》卷56)、再生活血止痛散(《跌损妙方》)、复元汤
(《寿世保元》卷9)、复元通气汤(《证治宝鉴》卷9)、复元羌活汤(《医方集解.理血之
剂》)、当归复元汤(《医略六书》卷20)。
  [组成]  柴胡半两(15g)  瓜蒌根  当归各三钱(各9g)  红花  甘草  穿山甲炮
各二钱(各6g)  大黄酒浸一两(30g)  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个(15g)
  [用法]  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30g),水一盏半,酒半盏,同煎至七
分,去滓,大温服之,食前。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
  [功用]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  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病机分析]  跌打损伤之后,必有经伤络损。血离脉道,流溢脉外,或滞于肌肤,
或郁于营卫,或积于胸胁,或结于脏腑。本方主治瘀血停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盖胁
为肝脏所在部位,又是肝胆经络循行之处.肝为藏血之脏,若有瘀血内阻,必致肝气郁
结;血瘀气滞,故见胁肋疼痛,甚至痛不可忍。
  [配伍意义]  瘀积胁痛,治当活血祛瘀为主,兼以疏肝理气通络。方中重用酒制大
黄荡涤留瘀败血,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兼引诸药直达病所。两药
合用,一升一降,以攻散胁下瘀滞,共为君药。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
痛,共为臣药。穿山甲破瘀通络;瓜蒌根即天花粉,既能人血分消扑损瘀血而续绝伤,
又能合当归清郁热而润血燥,正合血气郁久化热化燥之治,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为使药。方中大黄酒制,且加酒煎药,均为借酒行散之功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力。
    本方配伍特点:一是大剂量攻逐药配以行气药,治以破血祛瘀为主,疏肝理气
为辅;二是升降并用,大黄与柴胡,同为君药,一升一降,条畅气机,消散积滞。
以酒、水为1:3的比例为溶剂煎药,促进血行,使药力速达病所,增强祛瘀之力。
    [类方比较]  本方与血府逐瘀汤均为治疗胸胁瘀积疼痛要方,二者共同点:均为气
血同治之方,活血化瘀配疏肝理气,以祛瘀为主,理气为辅。但本方祛瘀止痛之力较
大,以治跌打损伤,瘀留胁下为主,亦用于各种外伤、软组织损伤所致的积瘀疼痛;血
府逐瘀汤则以活血化瘀为主,主治血瘀气滞,留结胸中之胸中血瘀证,亦用于其他神经
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瘀血证。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常用于跌打损伤,以胁肋瘀肿疼痛,痛处固定不移,痛不可忍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若气滞较甚者,酌加木香、香附、青皮、枳壳、郁金以助行气止痛之
力;血瘀较重者,可加三七粉,或酌加乳香、没药等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
    3.本方现代常用于各种外伤、软组织损伤、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属于血瘀气滞者。
    [使用注意]
    1.服药后以利为度,不必尽剂,因瘀血已下,免伤正气。若下后痛减,但病未痊
愈,需要继续服药者,必须更换方剂或调整原方剂量。
    2.孕妇忌服。
    3.损伤过重,有筋断骨折、内脏破裂或严重开放性损伤者,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源流发展]  本方始载于《医学发明》卷3,为治疗跌打损伤之常用方剂。就方源
而论,可上溯到《伤寒论》桃核承气汤,为桃核承气汤去桂枝、芒硝,加柴胡、天花
粉、红花、当归、穿山甲而成。其治法“活血祛瘀,疏肝通络”的立论根据,则源于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其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
积于胁下,则伤肝”。因其主治“瘀血留于胁下”,现代常用于治疗肋软骨炎(泰齐病)、肋间神经痛而获良效。
    [疑难阐释]
    1.方名阐释  本方配伍虽以活血祛瘀为主,然方中天花粉一味,既消扑损瘀血,
尤善“续绝伤”(《神农本草经》卷2),生肌消肿,与当归、甘草共奏生养新血之功,
使瘀去新生,元气自复,正如《成方便读》卷2所说:“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
复矣。”故方名复元活血汤。
    2.关于本方君药  原书谓以柴胡为君,后世有主张以柴胡、当归为君(山东中医
学院《中药方剂学》)者,有以大黄、桃仁为君(《中医治法与方剂》)者,众说纷纭。细
考诸药配伍关系,不难发现:第一,本方主治血瘀之证无疑。柴胡虽能引经,使药达病
所,但无活血祛瘀之功;且其量小多用于引经,量大则为疏肝理气,本方柴胡用量较
大,决非引经所能完全解释,故有疏肝理气兼引经的双重作用。第二,本方用药以活血
祛瘀为主,尤其大黄用量独重,且用酒制,意在突出活血之功,理应为君。第三,考虑
到活血祛瘀药配伍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亦行,兼以柴胡为引领,更能发挥其定向的活
血祛瘀作用,故以大黄、柴胡共为君药更为妥当。
    3.关于柴胡的作用  柴胡在方中的作用,历代医家认识尚不统一。李杲方后自释
“以柴胡为引,用为君”(《医学发明》卷3),秦伯未从其说,认为“方内柴胡系引经
药,不以疏肝为目的”(《临证备要》)。而费伯雄则强调“治跌扑损伤之法,破瘀第一,
行气次之”(《医方论》卷2)。我们认为,复元活血汤用柴胡有疏肝理气和引经的双重
作用。首先,因其病位在胁下,务使胁下瘀血悉除,确需引经药直达病所;而柴胡为厥
阴肝经最佳引经药,自不待言。其次,倘若仅言其归经,则较大用量的柴胡(仅决于大
黄)决非引经所能完全解释。因而柴胡在方中还应发挥疏肝行气的作用。然而外伤所致
瘀血证,何需柴胡疏肝?其理在于: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气畅;气郁每致血滞,血涩亦
会影响气运。因肝的经脉布于胁下,跌打损伤致瘀留胁下,必然影响肝主疏泄之功能。
故本方虽有瘀血无疑,也不能排除肝气郁滞之病机,治当活血化瘀配合疏肝行气。正如
张秉成所说:“夫跌打损伤一证,必有瘀血积于两胁间,以肝为藏血之脏,其经行于两
胁,故无论何经之伤,治法皆不离于肝。且跌仆一证,其痛皆在腰胁间,尤为明证。故
此方以柴胡之专人肝胆者,宣其气道,行其郁结”(《成方便读》卷2)。退一步而论,
即使瘀血证不伴气郁,据“气行则血行”之理,亦应于活血之中伍以行气之品,以利瘀血之消散。
    [方论选录]
    1.李杲:“《黄帝针经》云: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行,下于
胁,则伤肝。肝胆之经,俱行于胁下,经属厥阴、少阳,宜以柴胡为引,用为君。以当
归和血脉,又急者痛也,甘草缓其急,亦能生新血。甘生血,阳生阴长故也,为臣。穿
山甲、瓜蒌根、桃仁、红花,破血润血,为之佐。大黄酒制,以荡涤败血,为之使。气
味和合,气血各有所归,痛自去矣。”(《医学发明》。卷3)
  2.徐大椿:“血瘀内蓄,经络不能通畅,故胁痛,环脐腹胀,便闭焉。大黄荡涤瘀
热以通肠,桃仁消破瘀血以润肠,柴胡散清阳之抑遏,蒌根清浊火之内蕴,甲片通经络
破结,当归养血脉荣经,红花活血破血,.甘草泻火缓中。水煎温服,使瘀行热化,则肠
胃廓清而经络通畅,腹胀自退,何胁痛便闭之不瘳哉?此破瘀通闭之剂,为瘀热胁痛胀
闭之专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卷23)
  3.费伯雄:“治跌仆损伤之法,破瘀第一,行气次之,活血生新又次之。此方再加
一、二味行气之药更佳。”(《医方论》卷2)
  4.张秉成:“夫跌打损伤一证,必有瘀血积于两胁间,以肝为藏血之脏,其经行于
两胁,故无论何经之伤,治法皆不离于肝。且跌仆一证,其痛皆在腰胁间,尤为明证。
故此方以柴胡之专人肝胆者,宣其气道,行其郁结;而以酒浸大黄,使其性不致直下,
随柴胡之出表人里,以成搜剔之功0当归能行血中之气,使血各归其经。甲片可逐络中
之瘀,使血各从其散。血瘀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花粉清之。痛盛之时,气脉必急,故
以甘草缓之。桃仁之破瘀,红花之活血。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复矣。”(《成方便读》卷2)
  5.秦伯未:“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按之更剧,脉象弦涩或沉涩,多由跌仆殴斗损
伤,瘀积胁下,痛处皮肤有青紫伤痕,宜逐瘀为主,用复元活血汤。方内柴胡系引经
药,不以疏肝为目的。”(《临证备要》)
    6.上海中医学院:“本方是伤科常用的内服方剂,主治瘀血停滞,胸胁疼痛之症。
方中当归、红花、桃仁、山甲、大黄活血破瘀,是主要组成部分。因为胸胁是肝经循行
的部位,故用柴胡以疏肝。方中使用天花粉并不是取其润燥生津的作用,而主要是取其
能除跌仆瘀血(见《本草经》及《景岳全书》)的功效,甘草用以缓急止痛。瘀血去则
新血生,故有'复元’之名。”(《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评议]  李氏析方,只以柴胡为君,而以大黄为使,忽视了方中大黄的主导地位,
何以解释大黄用量特重,且用酒制。徐氏柴胡散清阳抑遏之说,也埋没了其在方中引
经、疏肝的主要作用。费氏“破瘀第一,行气次之,活血生新又次之”之论颇合本方立
法宗旨,“此方再加一、二味行气之药”之主张较符合临床实际,应予重视。张氏对本
方配伍意义进行了较全面论述,尤其对方名的阐释,条理清晰。众论之中,唯秦氏对本
证脉象作了描述,并补充了其临床表现,但认为柴胡只引经不疏肝,则失之偏颇。上海
中医学院则指出了天花粉在本方中的独特作用。
    [验案举例]
    1.脑挫伤、脑震荡  《江西中医药》(1987,4:20):某男,30岁。从5米高处跌坠
落地,当即昏迷不省人事,片刻后苏醒;吐鲜血数口,.呕吐4次,头顶巨痛,目胀;右
额挫裂伤口3.4cm,深达骨膜,前额青紫肿胀,左目眶青肿。舌质暗红,脉弦涩。摄片
检查:颅骨及颅内无异常。诊断:脑挫伤、脑震荡。处理:清创缝合,西药镇痛、镇静
对症处理。但巅顶疼痛仍巨剧,卧而不敢动,动则头痛如裂,目欲暴。邀中医会诊,辨
证为脑震络瘀,气血遏阻。处方:柴胡、天花粉、廑虫、刘寄奴、当归尾、桃仁各
lOg,穿山甲6g,川芎、红花各8g,酒大黄12g,甘草4g。水煎温服。二诊:3剂后,
头痛顿减,青紫肿胀消散。急势已遏,乘胜搜逐,杜防残留不尽之邪。守方再进6剂,
诸症消失,脑健目明,随访2年无后患。
    按语:肝脉循目达额上巅入络脑,头部损伤,脑震络脉瘀滞。拟复元活血汤疏肝通
络,逐瘀散结。络脉畅通,气机斡旋,郁结溃散,升降无阻,邪去正复,诸症自愈。
    2.眼球内出血、视网膜震荡  《江西中医药》(1987,4:20):某男,50岁。因民事
纠纷,被人用拳击伤左眼,致目眶青紫,眼睑肿胀,瞳仁浑浊,血布白睛,眼球剧痛,
视物不清。舌质暗红,脉弦涩。眼科检查:左眼底1.5cm血块,视神经乳头及黄斑部
水肿。诊断:左眼球内出血,视网膜震荡。经用抗生素、激素疗效不显,邀中医会诊,
辨证为目伤络损,瘀血灌瞳。处方:柴胡、天花粉、当归、桃仁、丹皮各lOg,红花
6g,大黄8g,炒栀子8g,茜草log,甘草4g。水煎温服4剂。二诊:目眶、眼睑肿胀
已消,青紫渐散,疼痛缓解。药已中病,恐邪留恋,守原方加木贼草lOg,服12剂。
三诊:眼球内瘀血消散,疼痛已止,视力恢复至工.2,随访数年无后遗症。
    按语:肝开窍于目,其经脉连目系,目伤则络损于内,瘀血凝滞瞳仁。方用复元活
血汤去山甲,虑其走窜之性猛,增炒栀子清血分郁热,丹皮、茜草散营分瘀留之结而止
血,木贼草退翳行血滞。诸药相辅,共奏疏肝通络,活血祛瘀,凉血止血之效。
    3.粘连性肠梗阻  《新中医》(1991,5:44):某男,43岁,农民。主诉:腹痛、呕
吐、腹胀、不大便7日。患者因粘连性肠梗阻,在某医院行肠道分离术,1月后出院。
近2年来上症反复发作4次,均经保守疗法及对症处理而缓解。本次发作已住院4日,
采取胃肠减压、支持疗法、对症处理、大承气汤灌肠等,症状不减,决定手术。因患者
恐惧开刀,邀中医诊治。诊见:痛苦面容,胃脘刺痛,连及两胁,右下腹痛甚拒按,腹
胀、叩之如鼓,呕吐,便秘。舌质暗,脉弦。X线检查:可见肠梗阻征象。证属血瘀腑
闭,治宜活血祛瘀,疏肝通腑。方用复元活血汤加味:柴胡、当归、天花粉、穿山甲各
15g,红花45g,甘草lOg,桃仁、大黄(后下)、芒硝(冲)各30g。1剂,水煎至
1000ml,深部灌肠。约3小时后,腹痛剧烈,泻下臭秽黑色软便2次,并有燥屎3—4
枚,矢气频,呕吐止,腹胀减,腹痛缓,舌质暗,脉细。后以桃红四物汤调理半月,痛
除,X线腹透未见异常。随访未复发。
  按语:粘连性肠梗阻属中医腹痛范畴。本案以“胃脘刺痛,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质
暗,脉细涩”为主症。乃瘀血阻于肠道,燥屎结于肠中,腑气不利,传导受阻。用复元
活血汤灌肠而便通痛止,后以桃红四物汤调理而愈。
  [临床报道]
  一、内科
  1.胆囊炎、胆结石  用本方加减治疗胆囊炎、胆结石20例。处方:桃仁、红花、
广郁金、青皮、泽泻、炒白芍各lOg,柴胡、枳壳、车前草各15g,当归20g,酒制大
黄30g,炙甘草4g。伴呕吐者加姜半夏15g,竹茹、陈皮各lOg;发热重者加黄芩lOg,
连翘12g,焦山栀15g;胁痛甚者加川栋子、延胡索各lOg;伴黄疸加茵陈30g、虎杖
20g;伴结石者加海金沙20g、金钱草60g;同时结合西医抗感染:静滴青霉素、氨苄青
霉素。对照组用西药抗感染:静滴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并予解痉对症处理。结果:治
疗组20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15例,显效6
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L1j。
  2.眩晕  复元活血汤加减:栝楼根、当归各15g,甘草、柴胡、炮山甲、桃仁、红
花各log,葛根20g,威灵仙30g。呕吐重者加姜半夏lOg,白术20g,每151 l剂,水煎
服。治疗眩晕(梅尼埃病、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8例。结果治愈26例,好
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84%L2j。
  3.肝脓肿  应用本方加减:柴胡、当归、红花、炮山甲、大黄(后下)桃仁各
lOg,栝楼根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肝脓肿38例中,男性35例,女
性3例;年龄16—64岁;病程6天一5年。其中阿米巴性肝脓肿8例,细菌性肝脓肿
13例,混合性肝脓肿17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的诊断标准。疗效标准:
痊愈:超声波复查脓腔液平消失,体温、白细胞恢复正常,右上腹(肝区)及右下胸胁
刺痛或胀痛、肝肿大、恶寒发热、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消失。基本痊愈:超声波复查
脓腔液平明显缩小,体温、白细胞恢复正常,上述症状基本恢复正常。好转:超声波复
查脓腔液平缩小(有2例未缩小),体温正常,白细胞下降,上述临床主要症状好转。
结果:痊愈工4例(37%),基本痊愈17例(45%),好转7例(18%)。治疗时间为13—145天,平均34.7天L3j。
  4.冠心病  涂氏等从脏腑相关的理论推理,认为冠心病可从肝论治;并结合临床
实践,用本方加制乳香、制没药、田七、沉香末、麝香,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取得较好疗效(4j。
    5.慢性肾炎  周氏以本方治疗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2例,均获满意疗效。例1为
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有瘀血证候;以本方加厚朴、麦冬、黄芪、益母草,
水煎服;并用大黄、牡蛎、当归、黄芪浓煎保留灌肠。3个月后,自觉症状消除,血肌
酐、尿素氮恢复到正常范围,1年后随访,身体一直健康。例2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
全,证属脾虚不运,兼夹湿热;以本方去甘草加厚朴、黄芪、麦芽,水煎服,保留灌肠
同上;服1O剂左右四肢水肿已消,诸症好转;继服上方,并加用丹参lOml配人10%
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个月后,患者血、尿检查均转正常;以后3个月中,多次化验小便均未见异常L5j。
    二、外科
    1.外伤性胸胁痛  以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外伤性胸胁痛56例。方药组成:
柴胡12g,天花粉lOg,当归lOg,红花lOg,炮穿山甲6g,制大黄15g,桃仁
lOg,甘草6g。病程短加土鳖虫6g,病程长加夏枯草15g,水煎服,日1剂。结
果:痊愈50例,占89。3%;好转6例,占10.7%;总有效率100%。服药6剂痊
愈者12例,服12剂痊愈31例,服15剂以上痊愈7例;病程愈短服药愈少,病程
愈长服药时间愈长L6j。
    2.肋软骨炎  应用本方加减:柴胡15g,天花粉、当归、桃仁各9g,红花、甘草、
炮山甲各6g,酒大黄30g。水煎服,日1剂。治疗肋软骨炎100例,病程15天一3.5
年,平均65天。结果:治愈(局部疼痛、压痛及隆起均消失)72例,有效(疼痛缓
解,无压痛,隆起缩小1/2以上)28例,总有效率为100%L7j。
    3.血栓性静脉炎  陈氏以本方为主,兼胸痛、肝气郁滞较重者,加枳壳、青皮、
香附;湿热夹杂,加龙胆草、黄芩、丝瓜络;索条坚硬、结节明显、疼痛剧烈、舌质紫
暗或瘀斑重者,加夏枯草、乳香、水蛭、地龙;伴下腹、腿部引痛,腋下及腹股沟淋巴
结肿大,或白细胞增高者,加连翘、川栋子、延胡索。水煎每次滤汁400rrd,日2次,
早晚服。结果:38例全部治愈(痛止,索条消失或有残迹)c83。
    4,乳腺增生症  刘氏以本方为基础,治疗乳腺增生92例。结果:治愈51例,显
效18例(肿块缩小1/2以上),好转14例,无效9例L9j。张氏用本方加味治疗女性乳
腺增生80例。方药组成:醋柴胡、炙山甲、肉苁蓉、制首乌、丝瓜络各15g,全栝楼、
当归各20g,桃仁12g,香附、酒大黄、红花、甘草各lOg。每日l剂,水煎服。结果:
痊愈44例,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5%Ct03。
    [附方]  七厘散(《同寿录》卷尾)  上朱砂水飞净一钱二分(3。6g)  真麝香一分二
厘(0.36g)  梅花冰片一分二厘(0.36g)  净乳香一钱五分(4.5g)  红花一钱五分
(4.5g)  明没药一钱五分(4.5g)  瓜儿血竭一两(30g)  粉口儿茶二钱四分(7.2g)
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黄蜡封VI,贮久更妙。治外伤,先以药七厘(o.5—1g),烧酒
冲服,复用药以烧酒调敷伤处。如金刃伤重,急用此药干掺。功用:散瘀消肿,定痛止
血。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
    复元活血汤与七厘散均有活血行气,消肿止痛之功,俱治跌打损伤,血瘀气滞之肿
痛。但前者长于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主治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而后者长于活
血散瘀,止血生肌,故善治外伤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为既可外敷,又可内服之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