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针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

 虚竹怀远 2022-07-04 发布于湖北

针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

刘继章(北京市宣武区中医医院 邮编

100050)。

主治

高泌乳素血症。

方法

主穴

百会、气海、天枢、大赫、足三里。配穴不孕加子宫,闭经加血海,泌乳加膻中,面部痤疮加行间。用30号1.5寸长毫针,隔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12次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止治疗,手法为平补平泻,捻转补泄方法。

疗效

8例高泌乳素血症,年龄25~37岁,平均29.4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84年。其中闭经1例,闭经泌乳1例,不孕症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例,泌乳面部痤疮1例。

8例泌乳素均增高,最低27.5ng/ml,最高141ng/ml,平均58.9ng/me。我们还测定了其它几种内分泌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LH)最低11.4MIU/ml,最高>200MIU/ml,平均为86.3MIU/me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最低6.1MIU/ml,最高47.2MIU/ml,平均为35.8MIU/ml;雌二醇(E2)最低21.0pg/ml.最高108pg/ml,平均83.5pg/ml;孕酮(pO),最低0.8ng/ml,最高15.0ng/ml平均为6.73ng/ml。治疗结果

8例患者经针刺2~3个疗程,个别患者针刺5个疗程后,PRL均有显著性下降。8例治疗前PRL平均为58.94ng/ml,治疗后平均为23.18ng/ml(PRL正常值为<25ng/ml),平均降低4.47±117.82~3.

32ng/ml,针刺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经分析,2例闭经患者针刺治疗后,虽PRL未完全恢复正常,但月经来潮。经半年观察,月经周期在30~45天之间,4例不孕症患者,经治疗后3例PRL降至正常范围,其中2例怀孕;1例针刺后PRL未明显下降,亦未怀孕。功能性子宫出血1例,经5个疗程针刺治疗PRL已降至正常范围,已建立正常月经周期。泌乳兼面部痤疮1例,针刺治疗3个疗程痤疮消失,PLR降至正常,观察一年未复发。

按语

高泌乳素血症是由于诸多因素引发垂体前叶分泌过高(多)泌乳素而发生的。为了排除垂体肿瘤,我们对PRL80.9ng/ml以上的2例高泌乳素患者做了CT检查,结果未发现垂体泌乳细胞瘤,证明本组8例高泌乳素患者已排除垂体肿瘤的可能性。

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表现是多方面的,在8例中,即可见到四种不同的病症,治疗过程中随着泌乳素的降低,临床症状相应改善,或治愈。我们用针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疗效是肯定的,全部患者PRL均明显下降,5例降至正常范围。

我们在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同时,发现针刺不仅能降低PRL,而且可以降低过高的促黄体生成激素,8例中有2例LH>200MIU/ml经针刺治疗,在PRL降低的同时LH也降低,针刺一个疗程后,分别降至48.2MIU/ml和22.2MIU/ml。

针刺高泌乳素血症的机理,祖国医学缺乏此方面的记载,但从所见病症情况,多反映为肝、胃、肾、冲、任等脏腑经络所主证候,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脑为上丹田,肾气通于脑。不孕、闭经和崩漏,均属胞宫病位,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脉皆起于胞中,调理冲任二脉为治疗月经病之根本。“诸经满,则流入奇经”(《十四经发挥》),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难经》)。我们在用针刺治疗脑垂体分泌紊乱(高泌乳素血症)时,所选穴位均以胃、肝、肾、冲、任、督脉穴位为主。

为什么通过针刺治疗可以降低泌乳素,我们认为针刺冲任督脉及胃、肝、肾经的俞穴可以对垂体内分泌机能起调整作用。其作用可能启动了多巴胺分泌系统机能,起到了多巴胺增强剂的作用,从而抑制了泌乳细胞的过度分泌,达到了降低PRL的治疗目的。根据临床实践观察,针刺后皮肤温度明显增高,手心温度增高显著,这些反应可能是针刺通过交感神经中枢而起到的调节作用。总之,针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疗效肯定,但其作用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