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检验项目 | EB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

 洞天禅悟 2022-07-04 发布于云南

检验项目 | EB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2-07-01来源:感染多学科会诊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基因组为DNA。EB病毒具有在体内外专一性地感染人类及某些灵长类B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无症状感染多发生在幼儿,3~5岁幼儿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体。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此外EB病毒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目前所测EB病毒抗体,主要有针对病毒的衣壳抗原(CA)、早期抗原(EA)和核抗原(EBNA)。

EB病毒与疾病

  •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初次感染EBV后发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炎、淋巴结炎、脾大、肝功能异常、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大量增多。急性期后,低热、疲劳可持续6个月之久,正常人预后良好,免疫缺陷患者可出现死亡。

    2.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又称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lymphoma)。多见于5~12岁儿童,发生在中非等温热带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好发部位为颜面、腭部。儿童在发病前已受到EB病毒重度感染,在伯基特淋巴瘤的活检组织中可检出EB病毒的DNA及核抗原。

    3.鼻咽癌

    鼻咽癌是与EBV密切相关的一种常见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我国南方(广东、广西、福建等)及东南亚是鼻咽癌高发区。鼻咽癌的活检组织可检出EB病毒的DNA及核抗原;其血清中亦含有较高滴度的EB病毒特异的VCA-IgA或EAIgA抗体。

    图片

    图片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