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独立思考,要避免这8个思维谬误

 新用户49272060 2022-07-05 发布于广东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跟别人争论时,总是喜欢用“大家都这么说”“XX专家就是这么说的”这样的理由来反驳别人的观点或支持自己的观点;

做完一个选择或决策后,经常感到后悔,心想“我之前怎么没想到这些呢?”“要是我刚开始的时候那样做就好了。”;

在知乎、头条、抖音等平台浏览信息时,看到符合自己观点的内容就收藏,不符合自己观点的内容就飘过。

这些都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典型“症状”。

大脑“趋易避难”的特性让我们天生喜欢逃避思考,而互联网快速提供答案的便利,让更多的人不经过思考也能生存下去。

我们渐渐活成了“工具人”,网络上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说过:“有的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在内卷越来越厉害、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们缺乏的不是技能,不是经验,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要掌握独立思考能力,我们不妨先从避免以下8种思维谬误做起。

01

确认偏误谬误

我就是倾向看见想看见的,相信愿意相信的

英国著名作家赫胥黎说过:“事实不会因为被忽视而消失。”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

他开始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怎么看怎么像贼。

不久,他在刨土坑的时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自己遗忘在土坑里了。

从此以后,他再看这个孩子,却觉得怎么看怎么不像贼了。

这就是“疑人偷斧”的故事,也是对确认偏误谬误的贴切描写。

确认偏误是说,当我们认定了一个观点后,大脑会持续、有选择地去寻找证据来证明我们的观点是对的。同时,对那些证明我们的观点是错误的证据,则有选择地忽略和曲解。

简单来说就是,确认偏误让我们倾向于看见我们想看见的,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

前几天,“辽宁丹东父女黄码看病被拦后袭警”的事件上了知乎热榜。在评论区,形成了两极分化:一方支持这对父女,一方支持警察。

支持父女的一方从“疫情封控带来的生活不便、老人看病难、老人根本没有打到警察、女儿非常孝顺”等角度寻找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而支持警察的一方则从“防疫规定就要遵守、警察按章办事、女子是假摔、警察被老人打”等角度寻找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确认偏误让我们“感性”地认准一件事或一个观点,再由“理性”去搜索支持我们决策或观点的理由。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曾说过:“人类最擅长过滤新信息,使现有解释仍然成立”。

巴菲特之所以这么成功,就是因为他了解确认偏误的危险,于是强迫自己独立思考。

02

幸存者偏差谬误

忽视沉默数据,忘记了“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幸存者偏差”的故事来源。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沃德教授针对联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返回营地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

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

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

但是沃德教授却认为应该加强机尾的防护,他说并非机尾不容易被击中,而是因为机尾被击中的飞机早已无法返航。

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看不见的弹痕是最致命的。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总是倾向于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却不去关注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有两则笑话,深刻揭示了幸存者偏差的内涵:

一直做饭的老妈从不挑食,这是因为她买菜的时候已经挑选过了;

记者说春运的火车票不难买,每个人都买到票了,这是因为他在候车室里采访乘客。

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我们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概率。

最近这几年直播特别火,有不少“草根”逆袭,赚了大钱,买了豪车豪房。很多人看到做直播这么容易成功,便开始蜂拥进入直播行业,开账号、买设备、参加培训....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整个直播行业大部分的主播月收入在几千元左右,月收入过万的也只有不到10%,而那些月入几十万上百万的,连0.1%都不到。

他们忘记了,成功者的背后隐藏着一群被我们忽视的失败者。

独立思考的前提是要尽可能获取全面的信息,而“幸存者偏误”可能让我们漏掉关键性的信息,造成决策或判断的失误。

03

可得性偏差谬误

信息越容易获得,事件就越容易发生

“他终生吸烟,却活到了100多岁,因此吸烟的危险不可能有多大。”

“有些人没有好好上学却仍然当老板,读书学习的用处没有那么大。”

“最近,网络上关于唐山打人、实名举报的信息很多,唐山这座城市太不安全了。”

人们说这些话是想证明某种观点,但它们其实什么也证明不了。

这么讲话的人,都陷入了”可得性偏差“谬误。

可得性偏差是说,人们经常根据事件在大脑中被想起或提取的频繁与难易程度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经常根据容易获得的现成信息或案例来想象世界。

这当然是愚蠢的,现实世界的某种情况并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它而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比如某一段时间发生了飞机坠毁事件,通过媒体的频繁详细报道,就会让一些人觉得乘坐飞机很不安全。

但事实上,乘坐飞机的危险性很低。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说过:

“人们倾向于依据从记忆中提取问题的容易程度,来评估问题的相对重要性,而容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报道程度。”

可得性偏差使得我们倾向于依据最显而易见的信息快速做出判断与决策,而不愿意通过独立思考进行解析推理来得到准确的结果。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04

诉诸大众谬误

放弃思考,用大众的力量打败你

简单的所罗门·阿希试验第一次是在1950年进行的,试验显示了人们是如何变得从众而放弃独立思考的。

试验人员将线条拿给受试者看,要他说出比起参照线条是更长、一样长还是更短。

如果受试者是独自坐在房间里,他会正确估计所有线条,因为这任务确实很简单。

现在有7个“演员”走进房间,但受试者被蒙在鼓里。

7个人相继说出一个错误答案,虽然线条明显长于参照线条,却说它“更短”。

现在轮到受试者回答了。70%的试验者会说出与前面的人一样的错误答案。

诉诸大众谬误,也叫“乐队花车谬误”,是说人们在论证一个观点时,不是通过有效的论据及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大多数人都赞同”这一理由来支持观点。

诉诸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对的,所以它是对的。

陷入诉诸大众谬误的人,往往会借助于大众的意见、观点、信念或习惯行为等手段来使人接受自己的某种观点。

别人问你为什么买这款产品?你回答说:因为这款产品销量高;

别人问你为什么给孩子报那么多课外班?你回答说:大家都报这么多啊。

这不是逻辑推理,这是在“随大流”,是在逃避独立思考。

英国作家毛姆说:“就算有5000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05

人身攻击谬误

道理上说不过你,那就在其他方面打压你

孔夫子曾说:“不能因人废言,要做到就事论事。”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喜欢“对人不对事”,这就犯了人身攻击的谬误。

什么是人身攻击谬误?

人身攻击谬误就是说,人们讨论问题时,不对问题本身进行论述,而是针对对方的背景、道德、品质、动机、地位等进行攻击,并以此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否定他人的观点。

比如,

'我觉得冯小刚特能装,所以我不看他的电影。'

'这个人生活作风有问题,你怎么能支持他的观点呢?'

'这个人以前因偷盗坐过牢,雇佣他当保安你不怕他偷你东西啊。“

说这些话的人都犯了人身攻击的谬误。

在美国总统竞选中,也经常能看到人身攻击谬误的影子。

在特朗普和希拉里进行总统辩论赛的过程中:

希拉里攻击特朗普不尊重女性,而特朗普攻击希拉里是“骗子”。

人身攻击谬误也容易发生在网络社交平台的话题讨论中。“九年义务的漏网之鱼”“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你没有”等攻击语言层出不穷、新颖别致。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的观点正确与否,与他的道德、品质、地位等是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的。

如果一个人经常通过“人身攻击”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者否定别人的观点,那么他就会离独立思考越来越远了。

06

诉诸权威谬误

这是权威说的话,你竟然不同意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用到权威上,也是如此:尽信权威,不如无权威。

在欧洲中世纪,亚里士多德及其学说有着崇高的地位。

一位哲学家不相信人的神经在大脑里会合的结论。

于是一位解剖学家请他去参观人体解剖,他亲眼看到了这一事实,解剖学家问他:“这回你应该相信了吧?”

哲学家却这样答道:“你这样清楚明白地让我看到了一切。假如亚里士多德没有说'人的神经在心脏中会合’的话,那我一定会承认这是真理了。”

这个例子说明,人们对权威有一种盲目的服从。

但是我们要明白,出错是人的通病,权威也不例外。

如果对权威的话不加思考的接受,然后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那就犯了诉诸权威谬误。

诉诸权威谬误,严格地来说,是诉诸不适当的权威,它是说人们在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反驳别人的观点时,不是通过合理的推理和有效的证据,而是引用权威或名人的言语。

在万有引力问题上听一听牛顿怎么说,在法律问题上听一听罗翔教授怎么说当然是有必要的,并且是有说服力的。

但是,权威并非时时、处处、事事都是权威。如果在投资炒股问题的处理上也引用牛顿的某种观点,那就太愚蠢了。

要知道,牛顿本人是世界股票史上的一颗“特大韭菜”,在当时的英国股市中总计损失了两万英镑。

在面对权威或名人的言语时,我们往往会无意识地调低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07

滑坡谬误

不好好学习,你就只能扫大街了

上了初中的小明不好好学习,于是妈妈这样教育他:

'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只能扫大街。难道你想一辈子扫大街吗?'

这位妈妈说的话就犯了滑坡谬误。

滑坡谬误是什么?

滑坡谬误是说,人们经常会不合理地使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当成“必然性”,以达到自己说服他人的目的。

滑坡谬误典型的思维形式是“如果发生A,就会发生B,接着就会发生C,......,最后发生Z”。Z是比较严重的后果,不应该发生,所以不允许A发生。

滑坡谬误的关键错误就在于它将前一个事件的发生导致后一个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转化为了“必然性”。

在开始的“妈妈教育小明”例子中,现在不好好学习不代表考不上好高中,就算考不上好高中也未必考不上好大学,就算考不上好大学也未必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天气预报预测明天会下雨,这是可能性;每个人都会死,这是必然性。

能够区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是我们进行独立思考的基本前提。

08

事后诸葛亮偏误

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人们质疑为何有关部门就恐怖袭击前出现的显而易见的恐怖袭击信息视而不见——虽然在事件发生前6年,美国反恐情报机关已收到了68000条类似的信息。

评论员们事后发现罗纳德·里根在1980年总统选举中大败吉米·卡特是可以理解的,是必然的——虽然直到第二次投票选举日前几天他们还不分胜负。

经济记者们写道,谷歌的成功是不可逆转的——虽然如果有人在1998年预测这家网络企业将有如此辉煌的未来,一定会遭到他们的嘲笑。

这些事例都说明,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大多数都是事后诸葛亮,即当事件发生之后总觉得自己事先的判断很准确,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就是事后诸葛亮偏误。

事情发生前,人们根据已知的少量信息很难推测出未来的事情如何发生;

事情发生后,人们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并且知晓了这些信息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再也想象不出事先自己不知道这些情况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

他们的记忆会发生扭曲,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认为自己事先的判断是准确的。

比如,一个人以前对某个人的评价并非很贴切,但当这个人做出某些行为之后,他就会说:“看,我以前就知道他是这样的人。”

长期陷于“事后诸葛亮偏误”,会让我们高估自己对事件的预测和判断能力,导致我们过度自信,影响我们独立思考,误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和判断。

09

写在最后

避免思维谬误,学会独立思考

思维是人们用大脑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过程。是一种高级认知模式。思维中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是确保我们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重要思维模式。

犯了以上8种思维错误,会影响我们培养正确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而会影响我们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

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不能看透事物的底层逻辑,不能独立作出决策和判断,不能与不同意见的人展开深度的讨论。

在人生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们会活得“不明不白”、“浑浑噩噩”。

所以,我们要避免思维谬误,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独立思考,我们便能从一团乱麻中抽丝剥茧,深层次理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难题,看透事物的底层逻辑,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实现人生的进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