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气势

 tjboyue 2022-07-06 发布于四川
河北邯郸,太极之乡,杨氏太极拳发源地。
传统杨氏太极拳班侯直系后人,做最好的太极拳艺及文化推广。

气势也是衡量一个人太极拳功夫深浅的重要标志,气势越饱满浑厚就功夫越深,即练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 也就是不重在外形招式,而是重在内气、内劲、内功。

“气势”这个词,通常指表现出来的力量、威势。气势是练拳到一定阶段必须研究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太极拳的气势不上身,拳之精要还没得到。无论习练何种拳法,都要求具备气势。

太极拳的气势是由人的精、气、神和内在功夫决定的。张才斌先生教导弟子们:拳打的怎样关键在拳的气势,气势有了,劲道对了,神韵也就有了。

太极拳是讲究气势,重在内在功夫的修炼,但也不可忽略外形招式的技术规范。外形招式是内在功夫的延伸,内外相合则成架势。拳的气势,是从收放、开合、虚实、刚柔中练出来的。

气势如何产生呢?

说道太极拳的气势,自然要先从太极拳的“形”说起。打太极拳对身法的总体要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涵胸拔背、松胯圆裆等,这都是在行拳走架中日积月累逐渐形成。拳论有“功夫架中求”、“拳打千遍,神理现;拳打万遍,不动自转”。我们在初学拳时一定要学规矩、学理法。在规矩的约束下,做到动作无断续、无凸凹、无丢顶、无摇摆、无起伏,在此基础上,架子盘熟之后,再去探求其中的劲道,并相互推手试验,验证拳架的正误,再回到架子中默识揣摩。从拳架到推手,从推手再回到拳架,以此反复循环,日久天长,自能使拳势精益求精,浑厚饱满、支撑八面。然而,这种浑厚饱满、支撑八面的太极拳势动作,绝对离不开太极拳节节贯穿的劲路。所以外形和劲路总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这就是对太极拳的另一个要求:以形催劲,以劲领形。

练习太极拳,做到 “八面支撑”和“八面转换”,就能产生气势。太极拳之拳架包含了内气、内劲、内功,尤其要按要领练习,深刻体会其中奥妙,知己功夫会在拳架之中练出。

“气势”的质量是怎样体现?

具体表现为太极拳浑圆整体劲,是周身八面支撑而形成的,是充满内气、内劲、内功的太极拳。

太极拳浑圆整体劲就是在日积月累的行拳盘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其中,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求做到八面支撑。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之八面,即是太极拳修炼中所求的内外相融、完整一气之整体。所以在盘架过程中,注意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全面松开撑圆,久而久之,能使拳势浑圆,进而锻炼和增强周身一家的整体劲。“支撑八面”不能单纯从外观上求,以意领形是训练“支撑八面”的根本。

行拳时,上要有虚领顶劲,下要有松腰塌胯沉劲,沉肩坠肘,胸虚腋松,气沉丹田,开胯圆裆,可为“支撑八面”奠定基础。练习中在全身肢体放松的基础上,要有肌肉、骨骼向外松展掤势的意识,要注重随动作的开合,在用意不用力的前提下,让肌肉和骨骼贯穿平衡、对称、中定、稳静的内涵技术向外放松撑开。 

按这样方法长期训练,就能不断提高“支撑八面”浑圆整体劲的功夫。“八面转换”是其中的虚实变化和刚柔相济,这也要讲究转换和相济的功夫。

如果内劲内功不充盈,神就难聚,意就难引到位,也就打不出像样的气势。

太极拳的气势还要体现神态安然,从容不迫,情绪安逸,充满自信。

有太极前辈提及气势说:“所谓神者,周身虚灵之气势,莫测之动作,轻快变化之谓也。非咬牙瞪眼,努力使气之说。所谓气者,呼吸沉着之气,非青筋暴露,鼓包起块,强行呼吸之谓。所谓体者,稳静安舒,动作轻灵之谓。”

明确指出太极拳气势的神威不是咬牙瞪眼、努力使气、青筋暴露、鼓包起块,对“气势”的表述是够清楚的了。

在初练功时,一定要按规矩,每练必须顶起头来,拔起背来,蹋下肩去,垂下肘去,周身布满意识,五指贯上意识,气势充满布匀,日子久了,就可打下基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