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脆弱育儿法:为什么生活变好了,孩子却变得脆弱了?

 优家教育 2022-07-06 发布于北京

文丨 优宝

在美国富人圈中,有位著名的临床心理医生Madeline Levine(玛德琳·莱文)。 

图源:头条新闻 她是离Berkeley一桥之隔的Marin county的一位青少年心理治疗师。 这是一个富人聚集的城市,按理说,家庭富裕,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投入,不论在时间、精力还是资源上都远超一般家庭。 这些富人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完美无缺才对,然而Levine医生的生意却好得出奇。 近些年的研究也发现,“富裕家庭的孩子”这个群体经常在青少年以后爆发出令人惊奇高的心理问题。 那些私立高中,乃至藤校里迷惘的、空虚的、嗑药酗酒的青年越来越多。 Levine医生通过自己30多年的临床经验,在评估了一百多项有关孩童发展的研究,访谈了十几位医生和研究学者后,得出了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场源自父母本身、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的成长悲剧。 

金钱买不来心理健康 Levine医生将她的所见、所感凝聚到了一本书中——《反脆弱养育》。 

图源:《反脆弱养育》 书中罗列了不少她曾接手过的病例,就比如这个名叫尚恩的14岁男孩。 他的父母收入不菲,他的童年也度过得非常顺利且愉快。 然而升入高中后,尚恩的心里开始感觉有些不对劲,他越来越难以让自己快乐起来了。 但他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也尝试做了许多调整,比如和朋友一起玩,去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然而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有些兴趣匮乏,不仅没有为他带来快乐,反而让他更加烦躁、抑郁。 但这种程度还到不了抑郁症那么严重,尚恩只是觉得生活变得十分无聊,经常处于不快乐的情绪当中。 他曾尝试向父母求助,不以为然的父母告诉尚恩:“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忧郁、退缩和眼泪无法打动父母时,他便开始滥用药物,并与学校里的坏孩子一起鬼混。. 可即便如此,他的父母仍不愿承认他有任何严重的不对劲。 终于有一天,尚恩带枪回家,他的父母才决定带他来心理诊所。 在治疗中,尚恩曾说道:“我非得拿把枪指着他们的头,才能让他们'意识到’我有问题。” Levine医生遗憾地发现,此时的尚恩已经不只是轻微抑郁的程度了,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反社会人格。 这是Levine医生接手过较为棘手的病例之一,其实任何心理疾病的初发阶段都是很好治疗的。 在她看来,对于这些“天之骄子”来说,父母丰富的经济资源和关心,加之学校和社区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通常不用费什么力气就能解决。 一些安慰的话语或拥抱,适当的引导与常规的建议便能解开孩子们的心结。 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相较于其他社会阶层,家境富裕的父母并不喜欢寻求专业的协助。 “他们强烈地想保护隐私,并且担心一旦寻求协助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记录。” 这就造成了许多像尚恩一样的孩子,他们在父母眼中只是看起来“不太阳光”。 哪怕有些胆怯、畏缩,但这些无伤大雅的表现加上父母的防备心理,使得问题被掩饰和淡化。 等到事实浮上台面,通常已经变得更加严重且难以治疗了。 

图源:《反脆弱养育》 Levine医生曾做过详细的社会调查,她发现: “尽管父母的收入和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但美国私立高中学生焦虑、忧郁、身体不适、注意力问题以及违规犯纪等征候的普遍性,要比全美高中学生的平均值高2到5倍。” 为什么这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会比其他社会经济阶层的小孩内心更为脆弱,体验着最高比率的沮丧、焦虑失常、身体不适以及不快乐的情绪呢? 随着Levine医生相关研究的积累,另一个“反常识”的结论渐渐清晰了起来—— 孩子过了十一二岁,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情绪健康方面的优势,反倒有可能转换成不利因素。 在一次演讲时,Levine医生说道:“孩子只看到我们是成功人士,而不了解我们一路遭遇的曲折、坎坷和挫折,并且还将继续经历这一切。” 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就是所谓的“成就的压力”,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感是他们无法快乐的根源所在。 但在别人眼中,那些孩子是完美的,成绩优异,品行无缺。 只是隐藏在这“完美主义”表象之下的,通常是父母对孩子成绩的过分在意,这让孩子的压力与焦虑被泛化。 他们会去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不断追求更加完美的自己,可一旦达不到便会认定是失败的,渐渐催生出了各种裹足不前的行为表现。 许多美国富人家庭的爱是相对功利的,以外部成就为条件时,孩子因为想获得父母的爱和接纳。 

图源:《青春变形记》 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下会努力去追求“完美”,但人不可能一直成功,那些无可避免的失败注定将引发孩子强烈的羞愧感和绝望。 这道理父母不是不懂,只是更担心如果不持续干预和监督,孩子无法出人头地。 然而从遗传学上看,还有一个更加扎心的事实——孟德尔遗传定律,即一切总会回归到平庸的中间值。 父母自身的优秀基因并不能够全部遗传给子女,子女会具备一定的优良品质,但不见得能像父母一样,在某些方面天赋过人。 

无处不在的亲子疏离 在Levine医生众多的小患者中,有个名叫凯尔的孩子曾对她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好奇怪,我觉得我妈妈好像无处不在,又像是处处不在。” 他很喜欢文学,上了高中后也曾和父母讨论过想在大学选修文学系的专业。 然而妈妈觉得这个选择多少有点丢家族的脸,她更希望凯尔去读医学。 为此妈妈和他聊过许多人生道理、社会现实,这成功说服了凯尔,他也并不讨厌医学。 只是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大到选修科目,小到日常生活,这就是凯尔所言的“无处不在”,似乎他的每一项人生选择都会有妈妈参与的身影。 这让凯尔弄不清自己的想法和欲求,他的思想被妈妈影响的太深了,已经让他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会不自觉地去想:“妈妈会希望我怎么做?” 但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也越发厌恶这种想法在自己脑中产生。 

图源:《青春变形记》 Levine医生认为: “在物理距离上,严格管控或过度干预的父母与孩子格外近,但'无处不在’的举动,无疑使孩子自觉或不自觉地拉远了与父母的心理距离。” 在这种状态下,很难让孩子感受到关心,这也意味着在家庭中往往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亲子时间。 即便父母用心陪伴着孩子,但那种管控感也只会让孩子想要逃离,父母人虽在侧却始终难以亲近,这也就是所谓的“处处不在”。 富裕家庭的父母经常低估了自己的这种“缺席”对子女成长所造成的影响,并且高估了孩子感受到的与自己亲近的程度。 说了这么许多,并非想要指责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过失。 复杂且现实的社会环境会让成年人拥有更多的负面情绪,当我们无法及时消化时,必然会影响到我们对待孩子、家庭的每一项选择与态度。 而越是富裕的家庭对待教育也就越重视,因此才会将更多的时间投注到孩子身上,这往往让我们忽视了自身,正如Levine医生所言:  “社会在过度的鼓吹母性的同时却忽略或者说苛责母亲,总有人不断地批判,指责母亲这样那样的错误,任何孩子身上反应出来的一点问题,都是母亲没有做对。 母亲的情绪健康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有抑郁的母亲的孩子日后抑郁的几率会更高。所以母亲要满足自己的要求。” 反脆弱育儿法其实是在教那些富人父母如何抵抗“成功焦虑”,当父母允许孩子按自我意志成长时,孩子才能变得强大、乐观、自我。 

Let it go 然而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拥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因为我们知道只有不必担心金钱时,生活才会过得更轻松,或许也会更为满意。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更轻松、更有益的生活。 当我们拼命敦促孩子更卓越与更有成就时,那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么做,最后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过得更快乐。 这是所有父母的心声,也是所有父母焦虑的来源。 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父母们不约而同、不可不免地介入着孩子的人生,这便是孩子们大多心理问题的来源。 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取决于父母能否比孩子更早“独立”。 这包括父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养方式,要以身作则,要学会抛开完美的念头,也包括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克服对物质生活过分渴求的欲望。 每个妈妈都有着为了自己孩子献出生命的觉悟,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人会怀疑。 但母亲也是为孩子带来幸福的关键,为了孩子着想,我们都要对自己慈悲一点。 

图源:《反脆弱养育》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 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妈妈,不是脾气差,只是太累了。 当一个妈妈很累很疲倦的时候,她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回应孩子的需要,妈妈需要更多家人的支持和关爱。 同时妈妈需要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关爱,当妈妈这样做的时候,不是自私的表现。 因为只有妈妈先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才更有力量去支持孩子的成长。 这个社会的确是追名逐利的,但如果每个人都以成功、成才论英雄,孩子怎么会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豁达宽容的心态呢? 

我们不是,也不需要成为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是成长型的父母。 理性面对文化和社会挑战,积极面对并处理它们,让自己的教养更有效,让自己真正看见、真正欣赏、真正去爱自己的孩子。 也让自己的孩子自由自在地回归到他们的基本任务,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有足够的能力面对人生中无可避免的起伏波动。 找到自己的世界,世界就是自己的。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