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清题目,让写作随风自由奔跑(命题作文部分)

 兰勇讲语文 2022-07-08 发布于重庆

我们想漫游世界

看奇迹就在眼前

等待夕阳染红了天

(编者与读者)肩并着肩许下心愿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审题)

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技巧)

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素材)

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角度与突破)

随风飞翔有梦作翅膀(想象与联想)

敢爱敢做勇敢闯一闯(创新与立意)

哪怕遇见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浪

也会有默契的目光

一次写作就是一次奔跑,开跑之前,须审清题目把握风的方向,唯如此,才能随风自由奔跑。中考对作文审题能力的考查要求是符合题意,题目一旦给定,就明确划定了作文奔跑的路线,同时也明确了禁行的路段,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准确地、创造性的理解题意。

近年来,作文命题趋势:话题作文在淡出,半命题作文的戏份略有减少,命题、材料作文的出镜率最高。

总的审题步骤:

第一步是定位写作的出发点。

定位就是确定关键词,即定位题目材料中的关键词。

这里关键词包括普通修饰限制词与中心词。一个简单的题目只有一个中心词,却可以有多个修饰限制词,而一个复杂的题目则可能有多个中心词、多组修饰限制词,甚至有众多的干扰信息,所以需要定位。

第二步是明确目的地。

这一步至关重要,它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与主旨,这一过程就叫立意,当然人们也习惯就把中心与主旨称为立意。即依据题目或材料中的中心词、关键句及与之相关的修饰限制词的关系来初步确定奔跑的目的地。

题目或材料中存在哪些关系呢?陈述、支配、修饰、限制、补充、并列、对立、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等。有些题目没有明确的关联词语,于是就存在多种关系可能性的,就像道路网交叉点太多,就有了多种路径选择的可能性一样。这多种可能性就能产生不同的中心与主旨(立意),所以,这内部关系是我们应该仔细审读的关键。比如“绊·伴”:可以是绊与伴相克;可以是磕绊与伙伴相伴而生;也可以是因为有磕绊,我们才更需要伙伴;还可以是患难见真情……

第三步是选择道路,即材料选择、角度选取、结构安排(线索、过渡、顺序等)。

写作是需要综合考虑,立体实施。道理很简单:有高大上的立意,无材料可用能成不?有了立意、也有材料了却没有称手的写作技巧(选择角度、安排结构)同样无法抵达。这好比确定了奔跑目的地,没有腿,那是寸步难行啊!

以上可视为奔跑总规程,三种类型作文的审题都适用。

考试时间有限,我们要争取在三分钟以内撕掉作文的名牌,完成审题。

下面按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三种常规奔跑形式来分别讲解。

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该如何审题呢?

【撕破考点】

命题作文是最基本的作文命题形式,在统一评分标准、避免虚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它仍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奔跑形式,需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近年,命题作文由以前的单纯给题目增加了引导语或提示部分,意在引导、规范考生奔跑的方向。它担负着让题目走向开放的重任:一是多方列举可写内容,拓展题目外延,让考生在更广阔的空间来选材构思;二是跳出常规思维多角度解说文题,激活奔跑者的思维,鼓励奔跑者有所创新。

题目类型

1.全命题。

如:(2020·天水)请以“感动在心中荡漾”为题作文。

这种没有引导也无提示语的全命题作文,一方面给了奔跑者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自由奔跑;另一方面,对那些奔跑能力不强的人来说,面对密布如蛛网的道路,就只能望歧路而返或望歧路而哭了。

2.提示引导语+命题。

引导语在前,如:

 (2020·北京)2020年,不同寻常的年份,不同寻常的改变,你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备考:学习方式的转变,居家的自我管理,中考时间的调整,短暂而珍贵的返校……此刻,你已在考场。考场外,家人、老师正牵挂着你;医务人员、警察以及众多行业的工作者们坚守岗位。他们默默付出,为考试保驾护航。

关于这次中考,你有哪些难忘的人或事?有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2020,我的中考”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在后,如:

2020·重庆)题目:绊·伴

提示:绊,磕绊;伴,陪伴。从小到大,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磕绊,但是总有亲人、朋友、老师……的陪伴,他们给予我们呵护和鼓励。在绊与伴中我们逐渐成长,走向远方……

引导语就相当于导航仪给奔跑者规划的多条线路,可以选,也可以自己另行规划。一定要注意有无省略号,如果有,说明题目是开放的。引导只是示范,并非强制要求。提示语相当于奔跑过程中的路标和警示牌,它的作用:一是解说题目,二是引导写作方向。

3.问题+命题。如:

2020·北京)如果你得到一个神奇的控制器,可以让时间放缓、快进、后退和暂停,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使用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以“此刻,我按下时间控制器”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用问题来引导的命题作文,甚是特殊,是任务驱动,奔跑者必须在相应的问题节点打卡。

以上是就命题的外在形式来分类的。对于命题作文而言,审题更须关注标题本身。从标题的内部结构关系来分析:

一个中心词一重修饰限制语的命题作文就是简单至极的加减法,如:“前行的脚步”,“脚步”是中心,“前行”是修饰语也是关键词;“一件小事”,中心是“事”,修饰语则是“一件+小”,“小”是关键词。

两个中心词的则是乘除运算,如“绊·伴”,“绊”可解为“磕绊”,还可解为“牵绊”“羁绊”;“伴”可解为“陪伴”,还可解为“搭伴”,“伴奏”呢?所以,选择“多多”,只要愿意去“拼”。

如果还有多重修饰限制语的就需要乘方或开方了,如“我为你做点什么”,“我”“你”“做”“什么”都很关键,且每一个关键词都能叠加,难度系数直线上升。

【突破跑法】

对于命题作文来说,题目中的每一词语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甚至标点符号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忽略或理解不准,都会导致作文不合题意。就像开车要注意路标一样。

如: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学校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张山同学学习优秀,同时酷爱足球,非常想参加学校的足球社团。但张山的爸爸坚决反对,他想让张山专心学习,升入重点高中。张山不想牺牲自己的爱好,还是坚持参加足球社团的想法。请以“给张山爸爸的一封信”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看法。

1.撕牌步骤

首先,审清限制性要求,变限制为灵活。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不能越“雷池”半步。它的作用就划定了奔跑路线,并设立了禁行标志。

“给张山爸爸的一封信”,“信”是格式限制,“一封”是数量限制,“张山爸爸”是对象限制,“谈谈你的看法”,则是文体、内容限制。张山是有条件参加足球社团的:一是酷爱,二是学习优秀,不过它是隐形的。命题人意欲让你当“说客”,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属交际写作的范畴,这是立意方向的限制。

其次,掌控题目重心

就是高度关注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它是奔跑时必须打卡的地方。“给张山爸爸的一封信”一题的真正问题是:学习与爱好、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它的重心当在:如何才能让张山爸爸接受你的意见呢?因为他是“坚决反对”的,困难很大,有挑战性,很可能是马拉松。又如:《温暖的旅程》,其表意的重心在“温暖”两个字上, “旅程”一词仅是取材范围的罢了。再如:“难忘那张笑脸”一题,重心就在“难忘”,如何那张笑脸不能令人难忘就写作失败了。

第三,突破提示引导语,创新立意。

审题不仅要审明言部分,还要揭示那些与明言概念或判断相关联的隐含信息,要竭力变笼统为准确。即无论命题限制多么严,总有预留的“路口”,穿越了就天地无限宽。如“给张山爸爸的一封信”,它突破口在表述的意见的方式、角度以及材料的选取上。

建议:奔跑时不到万不得已不选用命题人提供的题材和方向。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强,多数考生会趋同,所以,谨慎选择命题人提供的、现成的备选路线,因为即使是高速路也会堵成“狗”的。

第四,充分联想和想象,化虚为实或变实为虚。

思维当以题目为轴心,向周边辐射,相似的、相关的、有因果关系的、相反的都可以,然后比较选择,唯如此才能让作文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不过,联想要自然恰切,想象要合情合理有创造性。如“那一抹暖阳”,“暖阳”就既要有真正让人温暖的太阳还要有让人温暖的人或事。又如“给张山爸爸的一封信”,学习与爱好,不能有所偏废:学习决定的升学,爱好却能决定职业热情的高低与成就的大小。可举埃隆·马斯克的因执着于自己的爱好而最终成功的事例来解说。

2.撕牌攻略 

(1)扩缩法:就是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语,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如“陪伴”一题,与谁有关?谁陪谁呢?怎样陪?如何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扩充就是在增加奔跑沿途中的风景,这就是“奔跑吧,兄弟”比在体育场中的马跑步更受欢迎的缘由。

将字数较多的作文标题压缩,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这种情况出现的机率较小。但却是处理有材料命题作文的必要手段。
    (2)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与表达方式。如题目中标有“记”“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出现“谈、说、议、辨、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要写成议论文;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要写成说明文;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

但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具有迷惑性,增加了审题难度,用以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审题时要特别小心在意。

(3)寻“睛”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的“题眼”,题目中关键字眼。是偏正型结构的题目,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幸福账单”,“幸福”是题眼;并列结构的,通常连词是题眼,如“痛并快乐着”,“并”是题眼;是一个句子的题目,谓语多为题眼,如“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有”就是题眼;用独词作题目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如“门”,其比喻、象征义即题眼。

(4)配方法:一些带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题目,则可以采用数学配方的方法。如果题目出的是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本体去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本体,就配上象征性的意义去写。如《春》一题,“春”可以是季节,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或感受。朱自清的《春》的字里行间,尤其是结尾三个比喻,将春的本体意义升华为了象征意义。

【真题开撕】

(2020·重庆A卷)作文:

历练,就是经历世事,得到锻炼,炼就意志与品质。历经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杜小康经历了放鸭的孤独,让自己走向成熟;莫顿·亨特经历悬崖历险,领悟了人生哲理……亲爱的你,经受过哪些历练,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呢?请完成下面的作文。

题目:历练

撕牌急先锋

历练

她和我,每时每刻都在一起,缺了谁也不行。同上学,同放学,同吃饭,同做作业,同玩游戏,甚至连上厕所都是一道的。

一起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最后一学期了。我们无话不谈,总憧憬着将来一起上高中,上大学,上班……我们比彼此的父母还了解对方。真希望时光就此伫足,让我们永远能在一起。我这样想,相信她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那天,我又如往常一样去她家里玩。敲了门。门开了,不是她,是她爸。我疑惑地问:“她呢?”“在里面。”

走进她家的书房,看到我进来,她微低着头,脸没有掀起一丝波澜。她妈还在一旁数落,生气的样子让我感到害怕。她不说话,也不动。她瞄了我一眼,眼神冷得像银针,扎得我生疼。我不由得一惊:怎么这么陌生?

  “跟别人混,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货色?”她妈指了指我。我尴尬地笑了笑,其实我想哭。我去看她,正对着她抬起的眼神。我的心彻底地被冻住了。她的眼噙满了泪水,还有哀怨。我方才明白:此时此刻,此处不欢迎来访。

我不知是怎样从她家里逃离的。心中还在懊悔,怎么没跟她说声再见。只听“嘭”的一声,门关了。在她家门口呆立了许久,我才转身离开。其间,我听到了她悲痛欲绝的哭与歇斯底里的喊:“我再也不和她玩了!”

我们这对连体婴儿被这样被强行拆分了。与她相遇,我再热情地招呼,她也只是淡淡地“嗯”一声,眼神中没有任何色彩。

在食堂进餐,我偶然坐在她的侧后方,她正与外人在一起。我竟然听到她在说我的坏话。如被五雷击中,我顿时傻了。

从此,再无交集。也不知她现在如何?但我总情不自禁要去回忆:我毕竟走过,毕竟我们一起走过……

此文写的是2020年重庆中考作文题目“历练”。记叙了一段已失去却仍刻骨铭心的友情。真实、真情是它的优点。

缺点:一是缺少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二是缺乏点睛升华之笔。究其原因:缺乏对题目的精准审查。

【速撕名牌】

 对于《历练》这个题目要综合运用可以采用标志法、点睛法、扩缩法来审。

“你”是写作对象、选材范围的限制——必须写你自己的历练;“感悟”一词标识了一个必须打卡的地方及方式(议论或抒情);“怎样的”说明感悟必须言说清楚。

 “历练,就是经历世事,得到锻炼,炼就意志与品质”,这是在解说并提示标题。“历练”这个词语,通常我们会把理解为困难、挫折,就像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奔跑最容易与他人撞车,就只能在描写能力上一较高下了。

“哪些”一词是引导你回忆选择那些印象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历练来写。必须要写一次挫折或失败?能不能是一次成功或喜悦呢?可以。如果一个人永久失败,从来不成功,除了“我是一个倒霉蛋”外,他还能得到什么别的感悟吗?在成功或喜悦之后,可能有一个不良的后果,这样的经历了同样可以历练我们的品质。

“历经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这句话的“成长”是立意重心,成长类的作文话题是中考作文永恒的主题,是学生的年龄阶段相匹配的。“过程”是写作的重点,以记叙、描写为主;“感悟”是最后的定格,以抒情、议论来点睛写作。奔跑是过程,最后的造型定格亮相也很重要。

引导语中的杜小康、莫顿·亨特都是学过的课文的人物,你与他们有什么类似或迥然不同的经历?这是此题目的突破口。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在这里应该得到最充分的运用。

其思维结构大体是:经历了什么事?与谁有关?过程是怎样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启示与感悟?

【撕牌真先锋】

历练

她和我,每时每刻都在一起,缺了谁也不行。同上学,同放学,同吃饭,同做作业,同玩游戏,甚至连上厕所也是同道的。用四川话来说:我们是一对连体女婴穿的是“连裆裤”,太俗了!说得有文化些,我们是孟良与焦赞,孟不离焦,焦不离孟,心是长在一起的。

一起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最后一学期了。我们总憧憬着将来一起上高中,上大学,上班,连结婚也考虑对方是不是同胞兄弟。我们无话不谈,我们什么也不用谈,是现代女版的“俞伯牙与钟子期”——心有灵犀,心意相通,心领神会,我们比彼此的父母还了解对方。真希望时光就此伫足,能让我们永远能在一起。我这样想,相信她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那天,我又如往常一样去她家里玩。敲了门,我便带着几分雀跃的心情等待着她那熟悉的如花笑靥了。门开了,不是她,是她爸。也不是笑靥,而是冷若冰霜。我疑惑地问:“她呢?”“在里面。”每一个字都像一枚冰弹,击穿了我的心。破了一个大洞,呼呼地冒凉气。我的情绪一下子跌到谷底。

她家的书房,气氛严肃得像法庭。她正在接受她妈的审判。看到我进来,她低着头,脸没有一丝波澜。她妈还在一旁数落,生气的样子让我感到害怕。她瞄了我一眼,眼神冷得像银针,扎得我生疼。我不由得一惊:怎么这么陌生?“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心中涌起了这句歌词。

 “跟别人混,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货色?”她妈指了指我。我尴尬地笑了笑,其实我想哭。我去看她,正对着她抬起的眼神。我的心彻底地被冻住了。她的眼噙满了泪水,还有哀怨。我方才明白: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欢迎来访。

我不知是怎样从她家里逃离的。心中还在懊悔,怎么没跟她说声再见。只听“嘭”的一声,门关了。感觉那门把我的心轧成了两瓣。在她家门口呆立了许久,我才转身离开。其间,我听到了她悲痛欲绝的哭与歇斯底里的喊:“我再也不和她玩了!”

我们这对连体婴儿被这样被强行切分了。与她相遇,我再热情地招呼,她也只是淡淡地“嗯”一声,眼神中没有任何色彩。

在食堂进餐。我偶然坐在她的侧后方,她正与外人在一起。我竟然听到她在说我的坏话。如被五个雷同时击中,我顿时变成了焦炭。

从此,再无交集。也不知她现在如何?但我总情不自禁要去回忆:毕竟走过,毕竟我们一起走过。

不过,现在,我已经释然:人生道路上所有的经历,皆为历练,包括失去,唯有经历才能长大。

总之,命题作文是规定了奔跑路线的,有时连目的地——中心也给你确定了,辗转腾挪的空间较小。不过,不要觉得拘束,闻一多认为写诗是“戴着镣铐跳舞”,那你就戴着镣铐奔跑着写作文,并努力使你的文章建筑(形式与结构)、音乐(韵律)、绘画(画面)三美皆备吧。

原文载《学语文之友》2021年第4期)

其他科学的语言训练方法,可参看《兰勇讲作文——素材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