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祖送六祖到渡口,五祖摇橹,六祖说应由弟子摇橹

 天下小粮仓 2022-07-09 发布于福建
五祖送六祖到渡口,五祖摇橹,六祖说应由弟子摇橹,五祖说:合是吾渡汝。六祖则说:迷时师渡,悟了自渡。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渡。五祖说: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五祖三更传法于六祖,人尽不知,五祖恐有人暗害六祖,所以连夜送其南去,行至渡口,有了上述的一幕。六祖做了一首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人见此偈十分惊讶,五祖恐有人暗害六祖,便用鞋子将偈擦掉,并说:亦未见性。第二天五祖见六祖,六祖正在舂米,五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碓则是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六祖明白了五祖的用意,三更鼓响时来到五祖的卧房。

一看到这个场景,我们最先想起的可能就是菩提祖师敲孙悟空三下,三更传其道法。而《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人,六祖是唐朝人,显然是吴承恩参考了此事。五祖用袈裟遮挡门窗,不让别人看见,然后为六祖说《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当下开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并说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五祖说道: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并留下传法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传法偈是传承过程中祖师留给弟子的最后法悟。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钵。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解自悟。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五祖告诉六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是指怀集县,会是指四会县。六祖一路南行,有数百人欲夺衣钵。

这其中有一位姓陈的僧人,名惠明,先他人一步追上了。六祖将衣钵放在石头上,说道:这袈裟是代表传法的信物,难道可以用暴力来争夺吗?说完就躲到了草莽中。惠明赶到后拿不动衣钵,于是喊道: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六祖为其说法,惠明言下大悟。六祖到了曹溪,又被人追赶,于是在四会避难,隐藏在猎人队中十五年。这也正是五祖所说的,不宜迅速传法。每次吃饭时,六祖放一把菜在肉锅里,只吃肉旁边的菜。

有一天六祖在想,是时候该弘扬佛法了。于是出山,来到法性寺。并留下了那句我们比较熟悉的话: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从此落发受戒,开始弘法。#两岸文化寻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