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祖坛经启示录021:迷惑多年的大老粗怎样瞬间开悟

 新用户17779036 2023-01-11 发布于江苏

导读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往下精读《六祖坛经》。
我刚刚才发现,上一讲我们一起分析了五祖和六祖在船上的对话,可是却忘记了翻译五祖送六祖过江,两个人在船上对话的原文。
我们今天把这一段原文再补上,然后接着往下读。
01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
慧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
祖云:“合是吾渡汝。”
慧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慧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02
五祖送我,一直送到了九江驿,让我上了船以后,他抓起橹亲自摇了起来。
我对他老人家说:“师父啊,请您快坐下吧,应该由弟子摇橹才对呀!”
五祖回答说:“应当是我来度你到彼岸的。”
我对师父说:“弟子执迷不悟的时候,需要由师父来度化,现在弟子已经开悟,明心见性,就应该自己度自己了。虽然都是度,但由师父度化弟子和弟子自己度化自己,价值和意义是不一样的。
惠能我一直生活在边远的地区,口音太重,发音都不标准,承蒙师父不仅不嫌弃我,还把禅门的心法传授给我。
既然我现在已经开悟了,就只应该用真如的自性来度化自己了。”
五祖听了以后说道:“应该这样!应该这样!以后这禅门的心法就只能靠你去弘化,去传播,并且发扬光大了。
你离开这里三年以后我才会离开人世,你自己要保重,好走,而且尽最大的力量向南走。
现在时机是不对的,不适合过早地出来宣说佛法。最近这些年内,佛法要想大兴,难度实在是太大,需要静心地等待。”
03
慧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慧能我辞别了五祖以后,拼命向南方行走,没到两个月就到达了大庾岭,随后有数百人来追踪我,想要来抢夺衣钵。
04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慧能。慧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 
有一个僧人,俗家姓陈,法名惠明。出家前曾经做过四品的将军,性格非常的粗糙和急躁。
他一直极力参研佛法,想要找到禅宗的心要,一直跑在追赶我的这些人最前面,最先追上了我。
我于是把衣钵就扔在了石头上,并且说道:“这件袈裟只是表明明心见性的证物,是代表佛法传承的信物,难道能去靠武力来争夺吗?
05
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说完,我就隐身藏到旁边的草丛里,惠明追赶上来以后,想去取石头上的袈裟,却根本提不起来。
于是就开始大声喊话:”行者!行者!我是为了求取佛法而来,不是过来争夺衣钵的。“
06
慧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慧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于是,我从草丛中走了出来,盘起双腿,坐在石头上。慧明走上前并向我施礼说道:”希望行者能为我开示,告诉我佛法的心要。“
我就对他说:”你既然是为求取佛法而来,现在可以把一切外缘全部都放下,心里不要再向外攀缘,不要再生一丝一毫的杂念,我再来为你宣说佛法。“
07
明良久,慧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麽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自我静心沉默了很久,我才对他说:”当心里既没有善念,也没有恶念的那个时候,那个状态,那个境界,就是明上座你的本来面目啊!“
08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惠明听了这番话,立刻豁然开朗,当下省悟,他又接着问了我一个问题:”除了刚才您告诉我的密语和密意之外,还有没有更深的更多的密意呢?“
09
慧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我就对他说:”既然已经都讲给你了,那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如果你能够反观自心,明心见性,密语密意就全都在你那里了“
10
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
惠明说到:
惠明我呀!虽然一直身在黄梅修行,但却从来没有能够明心见性,能够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今天承蒙您的指教和开示,感觉到就像人喝水一样,喝的水是冷的还是热的,其实自己心里最清楚,感受最真切。
从今天开始,您就是惠明我的恩师啊!
11
慧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我就对他说:”如果你真的有了你刚才说的体悟,那我就还是和你一起做同门师兄弟,一起尊五祖为师,今后要善护本心,用心修持。
12
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慧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惠明又问我:“我今后应该去哪里呢?”
我告诉他,你碰到名字中带“袁”字的地方,就可以停下来。这里暗指江西袁州。
到了名字中有文字中有“蒙”字地方,就可以一直住下来了。这里暗指江西的蒙山。
然后惠明就行礼辞别,离我而去了。
13
我们一起精读了五祖和六祖在船上的对话,上一讲也一起剖析了两位的禅者之风。
今天我们要继续追问一下自己,那个在黄梅呆了很多年,在五祖身边修行了很多年的四品将军,一直不得佛法心要。
为什么见到惠能,短短的几句话,就让他言下大悟了呢?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又有哪些禅宗的密意呢?对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启发呢?
什么叫不思善也不思恶呢?这和我们儒家讲的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又有什么关系呢?咱们下一讲一起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