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只有葱爆牛肉、山東烧鸡,鲁菜工艺细致、博大精深

 阿铎1 2022-07-11 发布于辽宁
文章图片1

被譽為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來頭可不小。

蔥爆牛肉、九轉肥腸、鍋塌豆腐、韭菜盒子、山東燒雞⋯⋯大家其實對鲁菜並不陌生,隨著文化遷徙和時代演變,這個源自中國北方的菜系,已經開枝散葉到各地,深入台港民眾的日常飲食,然而以高級餐館樣貌出現的例子並不多,較常見的是山東餃子館那樣尋常的庶民美食。

事實上,魯菜的來頭不小,被譽為八大菜系之首,對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深遠。魯菜源自山東,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齊魯之地,到唐宋兩代時,便已發展成一大菜系的規模,更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成為宮廷御膳的主體。

文章图片2

源於鲁菜的北京烤鴨。

香港毕竟是粵菜重鎮,因此著名的魯菜(京菜)館少見。最老牌的是位於尖沙咀的鹿鳴春,開業逾 50 年,已故武俠小說家金庸、美食家蔡瀾都是常客。金庸曾在《射雕英雄傳》中透過黃蓉之手創造了一道「八寶肥鴨」的菜式,現實中,他則是最欣賞鹿鳴春的北京烤鴨。

台北的烤鴨店賣的多半也是廣式片皮鴨,而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宋廚菜館,則是少數的地道京菜館,提供正宗的北京烤鴨,其餘的京魯菜色也都做得精巧。

魯菜的旁支

由於歷史悠久的演變,魯菜對中國其他菜系,尤其是北京、天津、河北和東北等地的飲食影響很大。而在菜系歸納上,鲁菜特指山東及附近地區的齊魯風味,主要包含濟南菜、膠東菜和孔府菜,後续又形成別具特色的京派魯菜。

文章图片3

濟南菜:醬燜鱖魚。

濟南菜擅於制湯和用湯,講究以鹽提鮮,並用湯來增強鮮度。主要分為清湯和奶湯,「清湯」清澈見底,味道鮮美,既能用於湯菜,又可當作調味料;「奶湯」顏色乳白,滋味香醇。除了湯菜要求清鮮爽口,對於雞鴨菜餚則很注重用醬調味,以鹹、甜、醬香濃郁為特色,技法又分為醬香、醬汁、蔥醬、糖醬、醬焖等,代表菜有「糖醬鴨塊」、「醬燜鱖魚」等。

胶東菜起源於山東省的福山,福山有「烹饪之乡」的美名。這個支系擅於將海鮮與其他食材巧妙結合,刀工精細,口味清鮮,口感脆嫩,多半採取保持原汁原味的烹調方法,如清蒸、清煮、扒、燒、炒等,著名菜色有「蔥燒海參」、「紅燒大蝦」等。

文章图片4

孔府菜:神仙鴨子。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是孔子的飲食之道,作為名言歷代相傳。孔府菜是孔子的嫡系後裔在接待達官顯要時,孔府名廚精心創作並逐漸形成獨具一格的「官府菜」。孔府菜餚,主要分為宴會飲食和日常菜色,食材的選用廣泛,講求「粗料細做,細料精製」。代表菜色包含「當朝一品鍋」、「陽關三疊」、「神仙鴨子」等。

北京地區的飲食文化汲取魯菜精華,後又結合滿蒙菜、宮廷菜、廣東菜等風味,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京派魯菜,或叫京味魯菜,代表菜有「乾炸丸子」、「糖醋鯽魚」、「芫爆散丹」等。

文章图片5

鲁菜的重要食材與佐料

鲁菜所選用的食材多元,而且講求品質精良,這與地理環境、經濟條件、飲食习俗密不可分。山東依山傍海,肉類、禽類、海產、山珍、蔬果一应俱全,尤其蔬菜的種類和品質又多又好,甚至被列為「世界三大菜園」之一,例如膠州大白菜、章丘大蔥、蒼山大蒜、萊蕪生薑等都是知名農產。

此外,鲁菜經常使用蔥、薑、蒜來增添風味,炒、熘、爆、扒、燒等重要技法都要用蔥,尤其是蔥燒類的菜色,如蔥燒海參、蔥燒蹄筋等,因此「蔥」可說是魯菜中無比重要的辛香料。

山東的海產也是遠近馳名,產量豐富、品質優秀,較無異腥味,在各種海味的烹調上,鲁菜有其獨到之處,特點是清香、鮮嫩、味純,「芙蓉干貝」、「扒原殼鮑魚」等都是知名菜色。

文章图片6

鲁菜的技法多半費時費工。

鲁菜技法關鍵詞

魯菜的烹調技法當然講究,而且相當費時費工,例如「燒菜」和「爆菜」就是要求不同功力的製作方式,一是慢火入味,另一則是急火快出。

蔥燒海參、九轉肥腸都是採用「燒」的技法,做好這些菜最需要的就是時間,而「燒」還有一個關鍵是离不開「湯」。鲁菜有句話說「無湯不成菜」,各種高湯就是調味的精華,因此製作高湯的食材也有句口訣是「無鸡不鮮、無骨不香、無肘不濃」,想要湯色醇白,少不了動物骨頭中油脂的助力。有時為了使高湯清澈,會加入剁碎的雞肉或牛肉來吸附杂质。

文章图片7

蔥燒海參。

製作燒海參時,炒好糖色,加料,放入海參,再把湯加到淹過海參,以小火慢煮 20 至 30 分鐘入味,這就是「燒」。「燒」還有一個特點是必須有顏色,如紅燒肉、乾燒魚,菜餚味道濃厚,盤底只有一點油,而沒有汁,湯汁皆已被食材所吸收。

利用熱油或熱水,使鍋中的小塊食物快速變熟的烹調方法,就是「爆」。有句話說:「燒菜」吃的是「味」,「爆菜」吃的是「脆」。「爆」還分為湯爆、油爆、醬爆、芫爆、蔥爆、蒜爆、火爆和宮爆等。最著名的「湯爆雙脆」,將雞胗去掉筋膜,把豬肚外層剔除,切成花刀,拿水一爆,剛剛斷生,迅速撈起,這道菜相當重視火候的掌握,力求口感爽脆。

其他重要技法

鲁菜的技法眾多,有些甚至是其他菜系较少使用或不曾使用的。例如鍋塌豆腐,「塌」是將食材經調味、沾取麵糊或麵粉後,放入油量少的鍋中,兩面煎上色,再加入湯汁和調味料燒透入味,最後則收汁到略微乾爽的狀態。

文章图片8

糖醋熘鯉魚。

「㸆」則是將主要食材先油炸或煸炒,接著用蔥、薑熗鍋,隨即放入調味料,並加入高湯㸆成濃稠的醬汁,成品色澤亮麗,著名菜色如「㸆大蝦」、「㸆雞塊」。以及「熘」會用勾芡的方式製作酸甜的醬汁,讓酥炸過的食物變得滑嫩可口,常見手法有焦熘、滑熘、軟熘、糟熘、醋熘、糖熘和水熘等,經典菜式包含「糟熘魚片」與「糖熘鯉魚」。

精選鲁菜作品

繁複的套腸與燒菜工藝

文章图片9

豬腸頭的肉質比大腸其他部位更厚實一些,非常適合用於烹調九轉大腸。腸子清洗好後須要層層套起,一般套 3-4 层,多的甚至可達 5 層,必須留意的是要套紧、不能松散,每個套腸的高度約為 2.5 公分。炒糖色則是關鍵步驟,需要控制好糖、油與火候,炒出棗紅的色澤,但不能產生苦味。燒好的大腸以深紅潤澤、泛出光亮為佳。

麥穗花刀與火候掌握

文章图片10

這是一道改良過的山東傳統名菜。將普通的豬腰子替換成較年幼的黑豬小腰子,口感更為鮮嫩,並用山藥代替甜椒、大蔥,與腰花結合,更加营養健康。這道菜的關鍵是,為了將腥羶味降到最低,需將腰子表層的薄膜剔除,再找到腺體,準確下刀,將其取出。此外,極為講究刀工,要把腰花切成麥穗花刀。油溫和火候也十分關鍵,七成油溫時加入食材大火爆炒,成品呈現打卷狀就成功了。

以西式食材大膽改良

文章图片11

這道菜在傳統的蔥燒海参基礎上,加入了陳年的義大利黑醋,黑醋經過加熱揮發後幾乎沒有酸味,卻留下了耐人寻味的香氣。铺在海參下的米形義大利麵也是一個亮點,用它代替傳統的大麥或藜麥,不僅配色形成對比,麵體吸饱了海參的濃稠醬汁,軟糯中帶些彈勁,口感極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