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议上如何发言

 小双叨日常 2022-07-13 发布于上海

我又想开启唠叨模式了。得到上买一套课也就百来块钱,却有好几百节,每节课也就5-10分钟,你早晨起来刷牙,中午吃饭,开车上下班的间隙,就可以听上两三节。既不占什么时间,又可以化零为整,每天有一点新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呢?(捶胸顿足苦口婆心状)

今天的主题也源于今早听的宁向东的管理课里关于会议的几节课。他讲到不善言辞的人,在会议当中如何发言的问题,有个四维讲话技术。但我觉得他说的后面两点要求有点太高,我有我自己的三点建议给到大家:

1.紧扣主题

这点和宁教授观点一样。其实这和善不善言辞关系不大,无论是会议的主持人,还是参与者,发言都应该紧扣主题。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做到。我看到太多人,喜欢在各种会上侃侃而谈,说着说着就跑题了十万八千里。要知道,会议最重要的就是效率和产出,不能紧扣主题就是浪费所有人的时间。

假如你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会说话,会议上一旦发言,一定要经过充分思考,紧扣会议主题,不要漫无边际,言而不知所谓。不然,不如不说。

2.切中要害。

作为会议的参与者,你能列席,不是让你来围观或者冷眼旁观的。许多人不善言辞,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觉得只要平时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但久而久之,你的沉默就会让你在会议上被边缘化,透明化,直到消失,你就失去了关键决策权的门票。同理,假如你的发言总是不痛不痒,或者随波逐流,那你在会议上存在的意义也一样会消失。

假如在最一开始你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发言,你的观点如何能打破僵局,带来新的启示,那就多学习那些条理分明,逻辑清晰的参会者,听听他们都在说些什么。

日积月累下,你将逐渐也能看见问题的要害,看到会议的整个脉络,看到哪个节点卡住了,你自然就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发言,提出有建设性的观点,打破僵局,扭转局势。

3.保护好他人,才能更好的保护好自己

有些人在会议上发言是不管不顾的,主持人说,请大家畅所欲言。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开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是解决人。所以,请避免自己的发言给别人带来主观上的攻击,无意中的误伤。

有时候,私下里两个人说的话再重可能都没太大问题,而公开场合尤其是很多人在场的情况下甚至不是有意的一句抱怨,都会给他人带来很大的冲击,压力,负担,导致你根本不曾预料的反应和后果。

所以,多体谅他人,发言尽量避免误伤。能有意识的保护好他人,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

会议上的发言,不能因为怕错就不说,很多时候领导也会通过会议上的发言来考察你的能力,筛选有潜力的人。也不能一味为了表现不经过考虑就乱说,既要紧扣主题,又能切中要害,还要顾虑他人感受。

看似简单的会议上发言这件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不断成长和优化的一件重要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