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专家常用这几味药治肝胆脾胃病

 caimin133 2022-07-14 发布于福建

小编导读

肝胆脾胃病常常使人苦恼,中医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赵文霞教授在中医药治疗脾胃肝胆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中医药防治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囊炎、胆结石及黄疸、腹水等疑难肝胆疾病。并在诊治疑难胃肠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那么赵教授用哪几味药治疗肝胆脾胃病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

图片
图片

1.水红花子散结利水治鼓胀

水红花子在临床上应用较少,赵文霞常将其用于治疗鼓胀(肝硬化腹水)。取其化瘀、消癥、利水之功效,可使脉道通利,减轻肝脏瘀血,促进腹水消退。本品性寒,尤其适用于肝脾血瘀兼有水热蕴结之鼓胀患者。伴胁肋疼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理气止痛;湿热黄疸明显者,加茵陈、薏苡仁祛湿退黄;伴阴虚者,加玉竹、石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水红花子可有效扩张血管,改善肝脏血液循环,防止肝细胞坏死,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降低门脉高压,防止腹水的产生。

鉴于本药性寒,活血消癥作用较强,不适宜病久气血阴阳俱虚的患者,以防过度耗伤正气,影响预后。

图片

2.白矾化痰祛瘀疗黄疸

在治疗顽固性黄疸时,常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白矾内服以燥湿化痰、祛瘀利胆,达到退黄的目的。顽固性黄疸患者多为久病,湿热痰瘀交阻凝结,脉络瘀阻,胆道不通,黄疸缠绵难消。白矾入脾、膀胱经,可燥湿化痰,解毒祛瘀。

临证需掌握以下要点①阴虚胃弱,无痰热者忌服。②白矾大剂量内服可引起口腔灼伤、呕吐腹泻、虚脱等症,故用量要小,一般为1~3g,用中药汤剂或水溶解后服。③白矾食用后基本不能排出体外,其中含的铝不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分的吸收,因此应中病即止,不宜长期使用。

图片

3.灵芝补益肝气性最平

图片

慢性肝病与免疫失调具有密切关系,灵芝形如肝脏,补益肝气之效最佳,且灵芝性平,久用无生热之弊。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常加用灵芝6~12g以养肝护肝。灵芝可调节免疫,抗氧化,提高肝脏细胞的解毒功能,改善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

图片

4.半夏消痞通阳愈顽疾

图片

(1)痞满结胸证半夏可消阴而除痞,常以半夏泻心汤(半夏配黄连、黄芩、干姜等)苦辛通降、开痞散结,治寒热错杂之心下痞满者;以小陷胸汤(半夏配瓜蒌、黄连)化痰散结,治痰热结胸证;以半夏厚朴汤(半夏配紫苏、厚朴、茯苓等)行气解郁、化痰散结,治梅核气、气郁痰凝者。

(2)气逆呕吐证半夏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用之。对痰饮或胃寒所致的胃气上逆呕吐,治以小半夏汤(半夏配生姜);对于胃热呕吐,半夏配黄连以清热和胃降逆;胃阴虚呕吐者,半夏配石斛、玉竹、麦冬以养阴止呕;胃气虚而呕吐者,半夏配人参、白蜜以益气止呕。

(3)肝癖痰核证本品味辛性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内服能消痰散结,尤善治脏腑之湿痰。脂肪肝归属于中医学“肝癖”范畴,常用半夏组方治疗。如对于胁下痞块,胀闷不适之脂肪肝患者,常以半夏配昆布、海藻、贝母等治疗;对于形体肥胖、痰多质稀、乏力便溏者,治以健脾化湿之法,常以二陈汤加减治疗。

半夏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半夏入药一般宜制用。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半夏曲、竹沥半夏等,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临床应区别应用。二是半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三是半夏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者应慎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