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盐铁论力耕篇,市场与国企社会责任论,以及掀桌子的汉朝左派

 莫为天下先 2022-07-14 发布于湖南

大家好,我是热带榕树,本视频我们共同探讨《盐铁论》第二章,《力耕》篇的内容。

上个视频,也就是《本议》篇,桑弘羊在辩论中事实上是吃了亏的。

文章图片1

贤良文学提出资本和权力不能相结合,而官办垄断企业等于将两者融合在了一块。

因此不管是平准法、均输法等等都存在很大问题,大大加重了民间的负担。

一、社会责任

以上指责确有其事,贤良文学还举例实证,因此桑弘羊也没法正面反驳。

于是《力耕》篇中,他从另一个角度抛出了全新的观点,用比较时髦的话表述。

官办企业的职能不仅仅考虑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承担社会责任。

具体来说,统治者想要行王道,应该怎么做呢?曰:

“王者塞天财,禁关市,执准守时,以轻重御民。”

天财指自然资源,关市即关卡集市,这些东西必须全盘国有化。

文章图片2

做到了这点,就能守候时机,用轻重术也就是宏观调控的财政手段来统治民众了。

例如丰年的时候储备物资,灾年的时候发放物资,然后可以:

“赈困乏而备水旱之灾也。”

为了证明理论的可行性,桑弘羊还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夏禹、商汤曾在灾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黄金和铜的开采量铸造货币,用其救济民众。

这个案例出自《管子》,现在可能有很多人觉得说服力不足。

毕竟中国信史开端于西周共和元年,越往前记载越少,越有自相矛盾之处。

以夏、商某个帝王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来论证某个的观点,总觉得少了一些可靠性。

不过这里也不能苛责古人,疑古派起源于宋明,至少在汉朝大家是没有这方面怀疑的。

文章图片3

三代之治

相比之下,桑弘羊的第二个案例就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了。

汉武帝元狩、元鼎年间,齐、赵两地曾发生过两次重大自然灾害,民间出现饥荒。

朝廷用来赈灾的粮食物资全部仰仗“均输之畜,仓廪之积”,即官办企业积累的财富。

对于这种说法贤良文学表示不能认同,他们的论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首先,桑弘羊不是拿夏禹、商汤举例吗?

那么自古以来官府备荒救灾的方法是什么?

“十一而税,泽梁以时入而无禁。”

翻译过来就是轻徭薄赋,减少朝廷对市场的禁令和管制。

这里引用的是《荀子》中的典故,荀子认为百姓是官府根基,延伸到财富方面:

“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如果百姓很穷,朝廷很富,这是舍本逐末,是不可持续的。

文章图片4

只有减轻税收,减少管制,民间生产力才能迅速发展,从而积累大量财富。

也就是《礼记》中描述的:

“故三年耕而余一年之蓄,九年耕有三年之蓄。”

总而言之,只有正常年份里积累了足够的物质,朝廷才能在灾年保障民众基本生活。

现在像桑弘羊这种全盘国有化的做法,本身就是本末倒置,严重损害生产的。即:

“虽擅山海之财,通百末之利,犹不能赡也。”

对于这种说法,桑弘羊表示认同,其实这个也确实没法反驳。

不说汉朝文景之治,从西周开始,《周礼》中就有了成体系的,救灾备荒的12条指导理论。

文章图片5

相关内容除了救济灾民、稳定治安、节省开支外,还有很重要的四条:

“薄征、弛力、舍禁、去几。”

薄征和弛力很容易理解,即减轻税负徭役,舍禁、去几则是放松对山泽、关市的管制。

当然认同不代表认可,桑弘羊表示,你们这些人格局还是低了。

经济发达只是一个方面,如果光有钱又守不住,有什么用?

他随后引用了《管子》中纪国的案例,纪国强本节用,经济一度非常发达。

但是最终因为自由放任,财富大量外流,以至于亡国。

这里要说明一下,纪国现存的文献记载非常稀少,所以其亡国前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可考了。

文章图片6

管子像

管子只是在举例子的时候提了几句,没有细说,然后直接得出结论:

“可以为益愈,而未足以为存也。”

也就是说朝廷不干涉市场的模式,可以发展经济,但不能保证不亡国。

既然有纪国的先例,桑弘羊就继续阐述了,我现在是用官办企业积累的财富打经济战。曰:

“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钓胡、羌之宝也。”

至少在这一点上,桑弘羊已经认识到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黄金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价值,其只是衡量各种货物的价值尺度罢了。

既然如此,那么通过贸易管控,让汉朝只出口黄金、丝绸等高价值的货币。

文章图片7

丝绸之路与对外贸易

换回各个国家牲口、皮衣、珊瑚珠宝等物资,相当于只要印钱就能换回真实的财富,不是很好吗?

这样就能:

“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

这个模式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白头鹰,可以说非常先进了。

二、汉朝左派

双方论战到了这一步,《力耕》篇内容已经过半,到此为止辩论还是环环相扣,比较容易理解的。

不过接下来的内容就必须结合一些汉朝时代背景,否则很容易看得一头雾水。

首先,我们要知道,和桑弘羊辩论的贤良文学不是一个人,而是几十个人。

几十个人可能都反对桑弘羊,但各自的立场、论据很可能完全不同。

文章图片8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个人怀疑,《力耕》篇接下来的内容,贤良文学阵营换人了。

左派、右派是近代西方舶来的思想,简单分类,左为激进,右为保守。

从这个角度讲,接下来与桑弘羊辩论的很可能是一个汉朝左派。

那么什么是汉朝左派?其思想源流和主张又是什么?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里先说说汉左存在的现实基础。

自刘邦开国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土地兼并愈发严重,贫富差距迅速拉大。

种种社会问题需要解决,于是有人开始提出各种思想理论与解决方案。

当时非常主流的思潮是从《孟子》中衍生出来的,主张恢复西周的井田制。

理由是,你看,井田制下没有贫富、没有兼并,不是最理想的社会吗?

文章图片9

正是秦国、鲁国等诸侯国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才打开了罪恶之门,导致的今天的情况。

所以要怎么做呢?汉左内部分化出了很多派系。

比较原教旨的,如王莽,百分百执行古籍上记载的西周制度。

还有搞修正理论的,如班固,结合现实情况把轮耕制度融合到了井田制中。

还有走机会主义道路的,坐等天下大乱人口减少再实行井田制的。

以上思想零散见于《汉书》、《史记》等文献中,以后有机会细讲,这里不多赘述。

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简单对比一下《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食货志》。

前者是司马迁写的,属于汉朝右派,非常典型的市场经济思维。

文章图片10

后者是班固写的,几乎否定了井田制瓦解后一切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总之,汉左不承认商业的合理性,不承认商鞅变法的合法性。

在他们眼里,不管是地方豪强的民营产业还是官办企业统统都要消灭掉。

至于对外交往,丝绸之路什么的更是有害无益,甚至某种程度上技术进步都是有害的。

因为只要有这些东西存在就会有剥削,有剥削就一定造成贫富分化。

言归正传,正因为如此,当桑弘羊提出可以用黄金、丝绸等货币收拢各国财富后。

左派贤良文学的立刻反驳,现在的风气真是太坏了,商人奸诈,工匠制作华而不实的物品。

每天追求这些奢华、浮夸的东西,会像夏桀一样亡国的!

文章图片11

现在汉朝和胡人之间的贸易完全是不划算的,驴骡不如牛马好用,皮衣不如绸布好用。

至于那些美玉、珠宝,从万里之外运过来,用种田养蚕的价格计算一下,简直太亏了。所谓:

“贵远方之物,则财货外充。”

只有统治者拒绝国外的商品,国家才能富起来。总而言之,治理国家的根本就是:

“节用尚本,分土井田。”

接下来,你甚至明显可以感觉到桑弘羊血压上来了。

三、商业

此前的争论,不管国营好还是民营好的问题,大家基本上都是认同商业的重要性的。

左派贤良文学这番言论一出,其实是抛出了好几个论点。

比如进口奢侈品损坏社会风气,对外贸易不划算等等。

但桑弘羊都没有反驳,而是揪着最后一句“节用尚本,分土井田”发动了攻击。

文章图片12

他用大量篇幅强调了商业的重要性,同时承认了富豪赚取巨额利润的合理性。曰:

“圣人因天时,智者因地财,上士取诸人,中士劳其形。”

这里引用了儒家理论,人是有等级的,具体就是劳心和劳力两个阶层。

聪明人靠脑力赚钱,普通人才靠体力劳动赚钱。靠智慧比靠体力高效多了,所以:

“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

左派贤良文学不同意,于是又反驳,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好社会?像上古那样:

“道路罕行,市朝生草。”

这种社会自己不种田就没饭吃,自己不织布就没衣服穿,做生意本领再强也没地方施展。

文章图片13

言下之意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有商业就等于有剥削,因为商业是不劳而获的。所谓:

“不施而得报,不劳而有功。”

从古至今都没有这样的道理。

到此为止《盐铁论》力耕篇正式结束,这一篇中贤良文学的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总体仍是桑弘羊占上风。

尤其是后面的汉左部分,实践证明社会是不可能倒退回井田制时代的,乌托邦不可能实现。

那么接下来,双方还将就什么问题展开讨论呢?我们下一篇再讲。


参考资料:

《管子》

《荀子》

《礼记》

《周礼》

《盐铁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