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观近鉴宋朝人•229·宋英宗的亲生父亲:赵允让

 文石斋 2022-07-15 发布于河北

远观近鉴宋朝人·229·宋英宗的亲生父亲:赵允让

赵允让(995-1059),字益之,宋太宗四子赵元份三子,《宋史·列传第四·宗室二·赵元份传》后有附传。

附传记,允让天资淳朴实在,虽然表现得很庄重,内心却很宽容,喜怒不见于色,最初被任为“右千牛卫将军”名义官职。

宋真宗的次子、于咸平初年(998)被封为“信国公”的赵祐在9岁的时候夭亡,宋真宗以亲王乘坐的“绿车”、带着镇守一方的大臣才能使用的“旄节”将4岁允让迎到到宫中抚养。

但在允让入宫的第13年即大中祥符三年(1010)四月十四,皇子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出生,宋真宗用“箫韶部乐”将已经16岁的允让送还家中,升他的名义官职为“卫州(治今河南卫辉)刺史”。

此后直至宋真宗于乾兴元年(1022)二月去世,史籍对允让的事迹失载。

宋真宗去世,太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宋仁宗即位,升允让的名义官职为“汝州(治今河南汝南)防御使”,经累次升迁,为“宁江军(治夔州,今重庆奉节)节度使”。

宋仁宗当上皇帝之后,因为皇族散处于京城开封各地,很多人都不能见面,就在宋真宗在大内西北部的玉清昭应宫旧址兴建了“睦亲宅”,让皇族居住在一起。天圣三年(1025)七月,又设置了“大宗正寺”官署,负责管理皇族,任命允让为其首任长官“知大宗正寺”。允让任职期间,宗室之子有好学的,就勉励其向善,有不听从教诲的,就加以劝戒,经劝诫还不改变,才予以定罪处罚,所以人们莫不敬服、害怕他。

而允让最大的特长,是生殖能力超强,允让有谯国夫人王氏、襄国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三位夫人,却生了28个儿子、18个女儿。大约正是因此,一直没有儿子的宋仁宗在景祐二年(1035)将允让的第13个儿子、4岁的赵宗实接入宫中,交由皇后曹氏抚养。但3年多后,宝元二年(1039),宋仁宗的儿子赵昕出生,赵宗实被送出宫。宗实与父亲允让有了一样的入宫、出宫经历。

庆历四年(1044),允让受封“汝南郡王”,任“同平章事”,有了宰相的名义官职。嘉佑四年(1059),允让去世,享年65岁,朝廷赠予他“太尉、中书令”荣誉职衔,追封“濮王”,谥号“安懿”。

嘉祐八年(1063)三月二十九,宋仁宗去世,第二天,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的赵宗实继位,是为宋英宗。

宋英宗继位的第二年即治平元年(1064),宰相韩琦、副宰相欧阳修等向宋英宗提议“尊崇濮安懿王”,即宋英宗的亲生父亲赵允让,宋英宗下诏,等宋仁宗“大祥”即去世满24个月以后“议之”。

治平二年四月初九,韩琦等向宋英宗重提“尊崇濮王”,宋英宗下诏太常寺负责研究、制定“礼制”的官员“礼官”与“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的“待制”以上官员讨论应该给父亲一个什么样的名分。

按照宋英宗、韩琦等人的意图,是想称允让为“皇考”,“考”是旧时人们对去世的父亲的尊称,也就是称允让为“皇帝的父亲”。但这就涉及一个很严肃、很严重的问题:在宋仁宗去世之前的嘉祐七年八月初四,赵宗实被为皇子,在宋仁宗去世后,又以宋仁宗之子的身份继承了皇位,宋仁宗成为宋英宗的养父,依照礼法,宋英宗就不应在成允让为父亲,而应称岁数比宋仁宗大的允让为伯父;现在宋英宗要称允让为“皇考”,那么,将宋仁宗摆在哪里?或者一个人要有两个父亲吗?又或者宋英宗称允让为“皇考”,人们对待允让,是尊他为皇帝,还是依然将他作为爵位并不很高的郡王对待?

宋英宗“尊崇”亲生父亲的做法,引起了朝中大批官员的反对,宋英宗、韩琦、欧阳修等于反对的官员展开了长达18个月的论战,直至宋英宗在治平四年(1067)正月初八去世才结束。这一论战史称“濮议之争”或“濮议事件”,是宋朝历史中很著名的一个事件。

但论战归论战,宋英宗毕竟是当朝皇帝,又有宰相韩琦、副宰相欧阳修等实力派支持,虽然没有实现称允让为“皇考”,却仍然下诏:“避濮安懿王名下一字”,从此以后,天下官民在起名字、写文章的时候,要象对待皇帝一样,避讳即避去“允让”中的一个字;“置濮安懿王园令一人,以大使臣为之,募兵二百人,以奉园为额”,“令河南置栢子户五十人”守护“懿王园”,最终,还是让去世多年的允让过了一把皇帝瘾。

《宋史》撰者对允让照例没有做出评论,我们则可以从附传所记允让事迹看出,允让是一位庄重严肃,又宽容大度的人,做事也有一定能力,他的生殖能力,更令人吃惊。而他在去世多年之后,因为儿子做了皇帝,“尊崇”自己也过了一把当皇帝的虚瘾,也许是他自己没有想到的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