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在那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桥峪工地,在拉土的众多的架子车的人流中,每天都能看到一位年过半百拉着装满土块的架子车来回飞跑的最显眼的人,他——就是工程指挥部广播里天天表扬的,我们柳枝营南关工程连的老红军樊治国。 樊治国原籍宁夏,出身贫苦家庭,很小就参加了红军队伍。他跟随部队转战南北,参加过许多次的战斗。有一次在战斗中肠子都打坏了,后来换了截狗肠子,至死他头部都留着战争年代的弹片。因在解放华山的战斗中光荣负伤,致使最终留在了华阴荣誉军人疗养院。 樊治国老人是一九五四年经人介绍,成家后落脚于咱们华州的柳枝镇南关村当时的南一生产队里。 成家后,他手脚勤快,吃苦耐劳,事无俱细。那时侯每每生产队有劳力外派任务,修河筑坝,农田基建,他总是以最初的军人铁汉模样,踊跃冲峰在前;特别是桥峪水库工程的工地上,他这位个子不高、脸庞黄黄、围着坎肩,穿着打着补丁的朴素着装的不大年轻的人,一点都不输别的毛头小伙。他拉着装满土块的架子车,风驰电掣般地一路飞飙,完成的土方量最终名列前茅,使得县工程指挥部的高音大喇叭一开口就是柳技营的樊治国又拔了个头筹,并号召全工地所有劳力向他学习,他的名子和事迹一下子传遍了整个桥峪工地。人们都知道了柳技营有一个干活拼命的老红军。他也成了我们柳枝营甚至全工地中的标杆和旗帜。 樊治国老人终因年轻时战争中的伤病困扰,加之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家庭生活的艰辛,在一九七九年的十月病逝了,终年六十有五。当时的大队公社及县上有关部门都送了花圈,并派人对这位老红军人民功臣进行了悼念。 如今樊治国老人己离世四十余年了。纵观他的一生,与其说是苦难和平凡陪伴着,但也无疑昭示着他的伟大! 他的默默奉献,不图回报,居功不自傲,给我们及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谨以此文致敬樊治国老人及所有默默无名的红军老英雄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