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练功须知
(一)练功步骤
排打硬气功,是峨嵋功法内功、外功的有机结合。内功练到相当“火候”以后,硬气功会自然地因内气充实而功成。内功通过形体、呼吸、意念的运作,可使内气运聚,形成动力核心,并借此以气运力,发动体内真气产生爆发力,从而提高人体承受力和抗打力。
排打硬气功共有四步功法:一是“丹田功”,亦称气功散;二是“腹背功”;三是“胸肋功”;四是“浑元功”。排打硬气功要经过三层功夫的磨练:一层功夫是练其形似,使动作协调、连贯、准确。即反复地练习体验,形成正确的动作动力定型。二层功夫是练气自然畅达,每一个动作与呼吸配合协调、准确,使呼吸与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以气摧力、以力助势,形、气、力、势合一的功效。三层功夫是用意领气,是前二层功夫的升华,练功者能够承受外力打击而安然无恙。
应当注意:练习以早晚各一次为宜。心情要舒畅、放松、顺应自然。要头正、身正、目视前方,神情专一。切忌在大风、暴雨、雷电的环境里练功。
(二)功法作用
1.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本功法具有调整阴阳、畅通气血、疏通经络、培益真气、内脏坚固的作用。可使生命力得以旺盛。有病者可依法调治,无疾者则使内脏康健、气沛精充。
2.增大力量,提高速度、耐力、灵巧和柔韧等身体素质:本功法可促进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机能的应激能力和稳定性,使手、眼、身、法、步敏捷,配合协调;调节和改善人体机能,从而使身体各系统都可以得到健康均衡的发展。
3.锻炼顽强的意志:练习功法必须主动自觉地调节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干扰,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愉快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因此,本功法对磨练顽强的意志品质大有裨益。
(三)功法特点
1.以内气的瞬间爆发力来抗击外部力量的打击,是一种可用于自由搏击的实战功法。
2.功法简单易学,动静结合、刚柔相兼,得气快。
3.练习功法时,在意念的支配下,用不同的发音助力于不同的部位,使之产生瞬间的内气爆发力来抗击外部的打击力量。
二、功法动作
(一)预备势
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眼正视远方(如在室内则想远方);用鼻吸气、呼气。(图1)

【要求】呼吸时,要深、细、长、匀。
(二)静息调整
接上势。两脚开立,以前脚掌为轴,脚跟外旋成内八字,两脚间距与肩同宽;腿微屈。自然呼吸,全身依次自头部、颈部、两肩、两臂、两手逐步放松,接着放松胸背、腹腰、腿部。身体自然站立,神内敛,眼平视;用鼻呼气,气沿任脉经膻中穴入丹田,意守丹田片刻,静息数分钟。(图2)

【要求】松静自然,静中思动;导引行气,均匀细长;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境松畅,使心意安定,杂念消失,加强“内气”的聚集和运行。
(三)气贯丹田
1.接.上势。两手臂抬起,腕关节屈折,手心向上,手指相对,掌轮置于丹田处;用鼻吸气进小腹,随即用鼻快速有力地将气喷出,使丹田处鼓荡。(图3)

2.两臂屈肘稍抬,两掌置于膻中与丹田之间,用鼻吸气入小腹。随即将气从鼻中迅速喷出。(图4)

【要求】身正、头直、提肛,将气从会阴沿督脉、命门提到百会穴,有气感冲头顶的感觉。
(四)浑元托气
接上势。两手掌十指成交叉手(图5),

两手臂内旋向体前斜上方45度伸臂托掌,掌心向上。翻手掌时吸气;向上托掌瞬间,气流到头顶时,用鼻快速有力地喷气。(图6)

【要求】向上托双掌时,气流到劳宫,气鼓丹田,加强小周天运气法,达到内气充盈。
(五)金龟弯弓
1.接上势。两手臂往上方托天,拉开肋部肌肉,身体往上拔,吸气到胸部。(图7)

2.上动不停。两臂屈肘、两手掌经面部、胸部、丹田向下伸臂,掌心向下。同时身体向前弯屈,两手掌触地瞬间,用鼻往下喷气。(图8)

3.两手臂随身体抬起(图9),还原成浑元托天势。随即接做“金龟弯弓”反复演练3次。

4.接.上势。两臂屈肘收至胸前,同时吸气;然后再向体前斜上方托起,用鼻喷气。(图10)

【要求】当往下喷气时,两腿要伸直后崩,内气要充实;身体下俯后,用力猛然喷气。
(六)二郎担山
接上势。两臂下落于胸前,成交叉势,左手在内,右手在外,两掌心向内,同时吸气(图11);

随即两臂向体侧猛然平伸展开,用鼻快速有力喷气。(图12)

反复做3遍。
【要求】两臂将伸开时,用鼻猛然喷气,动作与吸气、喷气协调配合。
(七)排打腹部
1.接上势。两手掌用力缓慢按下,掌心向下,意想手似按压两座山、气往上顶之感觉。(图13)

2..上动不停。两手握拳屈臂经体前向上举至头顶;然后两手臂内旋下落,从体侧向后伸手臂,拳心向后,同时以腹式吸气至丹田,内气有充实之感;随即用鼻往外喷气。(图14)

3.右拳上举至头部上方,随即以拳心击打丹田;同时,用鼻快速有力地往外喷气。(图15)

反复做3遍。
【要求】加强吸气、喷气的训练,使内气充盈。击打腹部要由轻到重,由拳逐渐过渡到用竹把、沙袋、木棒、铁棒等较硬的物体排打。排打后用右拳在小腹按顺时针方向慢慢揉动数次。(图16)

八、马步插掌
接上势。右脚向右跨一步,成马步式;两手掌置于裆前,手指相对(图17);

随后两手背相对经体前正中往上走至面部,同时吸气(图18、19);


随即两臂抬高过肩,两手臂内旋,翻掌往下,手背相对,同时吞气、提阳,气往上顶(图20)。

随后两手掌快速有力往下插掌;同时用鼻猛然喷气。(图21)

反复做3遍。
【要求】马步要稳固;两手掌上行、下插动作要连贯、自然,配合协调;上行吸气,下插喷气。
九、金刚举鼎
1.接上势。身体升起,右脚向内侧收腿成自然开立步;两脚尖内扣,两手慢慢往上用力托举至头顶。随即两臂内旋,掌心相对,同时吸气。(图22)

2.两手握拳,两肘猛然往下;同时将气从鼻孔喷出。(图23)

【要求】两手缓慢向头顶上方托举,意想举千斤鼎,同时丹田之气达于头顶百会穴。喷气后,气贯周身,内气更加充实。
十、双手抱月
1.接上势。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拳变掌;再慢慢经体前往上运行至头前上方,似抱球,手心相对;同时缓慢吸气,吸足气后,将气沉于丹田。(图24)

2.两手掌缓慢经面部、胸部至丹田,手指相对,手心向下,运丹田气至会阴,提肛收阳,气沿督脉到百会,再从百会下行,沿任脉、经印堂、人中、天突、膻中下沉到丹田,随后意守丹田。
【要求】气沉丹田后,两掌压于腹部。
十一、收功势
1.身体自然站立;两手掌徐徐下垂于身体两侧;眼似闭非闭,舌抵上腭,津液下咽。同时用鼻深呼气,气沉并意守丹田,全身放松。(图25)

2.用鼻匀、深、细、长呼吸数次后,搓手发热,擦脸;五指散开从发际往后脑梳头、搓耳和脖颈。然后轻轻扣打四肢,使之放松,收功。
(三)练功秘诀“增加法”
亦称十四法。凡喷气三口之动作,每隔十日增加喷气次数,其效果好、长功快。现公诸于世:“由三口加五口;再过十日,由五口加七口;由七口加九口;再过十日,由九口加十一口;再过十日,由十一口加十三口;再过十日,由十三口加十五口。”至此,第一步功成。然后结合各种排打练习,丹田即可承受较大的打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