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胃热津伤经典方,竟然能降糖?奇妙而又简单的原理

 xinxw 2022-07-17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文/喜乐心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糖尿病是当今社会最为普遍的疾病,近年来,中医药也不断切入该疾病的研究中。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莫过于伤寒论经方“白虎加人参汤”,今天我们就以该方用于糖尿病的机理尝试性地加以剖析。

图片

该方在伤寒论中的应用是阳明里热盛、耗气伤津所致的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等四大经典症状。

应用于四大证的白虎加人参汤,如何变成降糖药了呢?

我们来看看这个药方的病机:阳明里热盛,耗气伤津。

阳明里热就是胃热,耗气伤津就是气阴两伤。

所谓胃热的含义,现代理解就是胃与肠道血管扩张,血液充盈,消化道血液充盈,消化能力就比较强。

中医有说“胃热则消谷善饥”,就是说胃热的情况下,能加快消化速度,并且很容易饥饿。

实际上就是代谢能力强大,代谢速度加快。

食物快速消化,自然会导致血液中血糖快速升高,代谢能力加快,则导致高的血糖又能快速消耗掉,从而饭后不久就会发生低血糖。

血糖在高低之间震荡,幅度很大,就是如今的糖尿病人的基本现状。

图片

阳明经热在中焦,胃热弥散,全身发热,内外充斥,此时的里热是很盛的。

倘若遇到此“敌”,治以白虎。如果双方僵持不下,也就是说病并不能除,即大烦渴等诸症不解,怎么办?

须加一味人参三两也。这一味人参,就类似于“奇兵”,作用是益津补气,在用石膏、知母大剂量清热之同时,补益因热盛而损耗的津气,从而使病证除。

石膏性大寒,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现代医学研究其可以抑制胃肠道血管扩张,这跟红肿热痛用冰敷是一样的道理。

胃肠道血液分布的减少,自然会抑制消化功能,从而食欲下降,摄入的食物总量下降。

消化功能的相对下降,使食物消化速度降低,从而在进食后血糖形成一个缓缓上升与下降的态势。

血糖维持在一个小幅震荡的范围,就达到了控制糖尿病的目标。

图片

但白虎加人参汤,也并不是对所有糖尿病都管用。

不是胃热津伤所致的糖尿病,用这个药方就很难起到什么效果。

白虎加人参汤也并不是应用于糖尿病的专方,而是胃热津伤的专方。

胃热津伤还可能导致别的疾病,该方一样可以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