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原董有田《中华董氏渊源探究》

 荷香月暖 2022-07-18 发布于广西
姓氏研究

     本文历经修改十七稿,采用大量古籍史料,成为专业性极强的一篇董姓源流考证文章。文章考证新颖:对早于舜帝时期董父之前就有参胡董姓,佐证董姓的源流更早就已存在;且唯独“蕫”姓与祝融八姓的各姓有交集;又“童”即“蕫”,“老童”即“老董”,解开“童蕫”的历史源流关系;董狐属于董姓参氏,“参氏(一作莘)”,“莘氏,僮也”,也就是董狐并非源于董督典籍;对一度误解的“少数民族”改姓予以史料澄清;对董姓图腾与董姓源流有机结合进行阐述,对董姓为何在古代属于“天文观测”从史籍记载予以确定,对祝融与炎帝、蚩尤、黄帝的关系予以厘清。等等考证,为我们理解董氏源流,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考证。
 
 

  
 

 

2022年7月18日多次修改后定稿版本

 

  
 

中 华 董 氏 渊 源 探 究

太原董有田

【摘要】姓部落,火正祝融之后裔。祝融部落在伏羲、女娲时期就已存在了,并成为炎帝、黄帝、蚩尤之一。(黄帝、炎帝、蚩尤是原始部落首领的名称)

姓部落的职责起初为管理火种,制造陶器。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逐渐演进成为负责天文观测敬授民时、管理祭祀、冶炼、记载历史的部落。《尔雅释诂》云:董,督、正也图腾是一个天文观测重仪的符号。董部落在帝喾高辛氏时,主要活动在参星、胡星的分野区域内,为参胡古国。舜帝时,祝融八姓的己姓之别受氏的后裔,因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董父主源,遂汇纳百川,瓜瓞绵延,生生不息,形成了如今八百多万人的族群。    

【关键词】 帝喾、参胡、 祝融八姓  董父   鬷川  

一、董氏是炎帝部落祝融八姓之一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氏专指姓,他是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在中国古代,姓,起源于母系;氏,起源于父系。姓,标志着某个贵族族群出自于五帝中那一血缘群落;氏,则是标志某个贵族族群的祖、父功德、地位、封邑(采邑)的。姓与氏两者,有严格区别。因同姓不同氏易造成混乱,到了战国后期,姓、氏二者被统一为

史传,董为祝融八姓之一。所谓祝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说:火正曰祝融。火正火官。即火正。《汉书.五行志》“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以顺天时救民疾。”;“民赖其德,死则以为火祖配祭火星”;“祝”,《说文解字》:“祝,祭,主赞词者。从人口,从示。一曰从兑,省。”;《易》曰:“兑为口,为巫”。是古代祭祀时主持祭告的人(即神职人员)。《左传·昭公二十年》:“其祝史祭祀,陈信不愧”。史,史官也。“融”,通朗,明朗的意思。(见《文选·木华<海赋>》 《旧唐书·玄宗纪下》)。何晏:《景福殿赋》说:“品物咸融”;《诗经·大雅》云:“昭明有融”;《左传·昭公五年》:“注融,朗也。孔疏融是大明,故为朗也杜预、孔颖达:《左传正义·卷五十三. 昭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说:“火正曰祝融,祝融,明貌,其祀犁焉。○犁,力兮反。[]正义曰:杜不解祝,则谓祝融二字,共为明貌也。贾逵云:夏,阳气明朗。祝,甚也。融,明也。亦以夏气为之名耳”。祝融氏,传火人间,教民熟食,开启华夏人文之光。被冠以帝、神、巫、叔、火正等不同的官职名称,并有重、和(或该或娥);羲(或熙或仪)、黎、羲和、缙云、庸光等诸多名字。

古代史书对祝融的记载真可谓是众说纷纭。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将祝融氏与伏羲氏、神农氏并列为三皇。

而有的史书说:祝融为黄帝、炎帝、蚩尤。《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六、《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解》曰:“迎夏南郊,祭炎帝祝融也”;《路史.卷八》则对祝融有“顺火开祥,肇称炎帝”之赞誉。山东济宁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碑有云:“祝融氏,此古之王者也”。《路史.卷八》说:祝融“以火施化,号赤帝”以上史书记载,皆谓祝融是炎帝。

有些人据此认为祝融部落氏出多元,其实是错误的。古代部落是相对固定的群体。她是由在一定地域内,操同一语言并具有相同文化生活习俗,且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群体。

在历史上,祝融部落,从炎帝到帝喾高辛氏时,都一直存在。炎帝、黄帝、蚩尤也不是专指某一个人。他是上古时期人们对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称呼。

当祝融部落的某一位首领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炎帝或黄帝、蚩尤时,就被称为“炎帝祝融”、“赤帝祝融”、“赤帝蚩尤”、“黄帝祝融”、“缙云黄帝”等。这诸多称呼,不是在表示历史上有多个不同祝融部落存在。而是人们对祝融部落首领在某个时间段内任职部落联盟首领时的称号。这个概念绝不能混淆。[((汉)郑玄注《周礼.卷五》、(宋)罗泌《路史.卷八》等皆有祝融为炎帝、黄帝、蚩尤之说。(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一曰缙云黄帝,炼丹于此”;(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十》:“黄帝祝融之后,周武王封黄帝之允于祝,因氏焉”;《礼记·月令》:“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陈注〉迎夏南郊,祭炎帝祝融也。”;《祭祀志》:“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周礼.春官》:“礼南方,以立夏谓赤精之帝,炎帝祝融食焉。”(汉)刘安《淮南鸿烈解.卷五》:“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群书治要.卷四十六》:“黄帝之时,外有赤帝蚩尤之难,内设舟车、门卫、甲兵之备,六兴大役,再行天诛,居无安处。”;(宋)罗泌《路史.卷十三》:“兴封禅,号炎帝。蚩尤炎帝之后,恃亲强,而自立,恣逐帝,篡号炎帝”;(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十》:“黄帝祝融之后,周武王封黄帝之允于祝,因氏焉。”《春秋左传注疏》:“缙云黄帝,时官名。字书缙,赤绘也。服虔云:“夏官为缙云氏。”《晋书.宣帝本纪》:“其先出自高阳帝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管子.五行》篇则说祝融是黄帝六相之一;《尚书大传》 《吕氏春秋.孟夏纪》说祝融是夏神,为炎帝之辅佐神。“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史记.本纪.五帝》则直接把祝融定义为黄帝之后。说:“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五下·郊祀志 第五》:“南方炎帝赤灵祝融畤及荧惑星、南宿南宫于南郊兆

另见,《山海经.海内经》 《山海经.大荒西经》的相关记载]

所谓祝融八姓,《路史·卷十七·后纪八》如是说:“陆终,取鬼方氏,曰嬇。孕三年,生子六人,曰樊,曰惠连,曰籛,曰求言,曰晏安,曰季连”。 《国语·卷第十六·郑语》:“[]八姓,祝融之后。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也。”;《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废》曰:“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末有侯伯”。

作为祝融之后的”蕫”姓部落,初始职责,为管理火种,制造陶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进成了负责天文观测敬授民时、管理祭祀、冶炼、记载历史的部落。

谱牒文化研究的传统观点认为,董姓出于黄帝己姓(也有说姬姓),其后颛顼(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与吴回、吴回生陆终 ,陆终生了六个儿子,第六个儿子叫惠(季)连。惠(季)连生飂叔安,飂叔安裔子为父,父因豢龙而得姓董,这似乎已成为定论。(董金荣:《源流篇》)【1

但在我国南方各地的董氏宗谱里(如温州、苍南一带)却有董姓源于炎帝族系的记载。

广西《贺州钟山董氏家谱序言》引《浙江董氏家谱》说:“吾董氏自舜帝赐姓以来,始居陇西(此说不确,祝融为炎帝之一的时期,董姓居地在陕西一带,(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六十八》:董,陇西。角音。舜帝时期的董父应居山西临汾或闻喜一带。),公讳父,炎帝之裔生……”。

广西董全吉氏认为:少昊“继黄帝以金德王天下,故号金天氏,都曲阜(今兖州) (宋)司马光《稽古录·卷一》),“惟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见(汉)孔安国《尚书注疏·御制诗》、(汉)《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尚书·卷首》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以五行官。有火正均应说的是祝融部落首领一级的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祝融是高辛氏帝喾时期火正((清)胡渭《禹贡锥指·卷十九》),从事四方天文观测。少昊是帝喾祖((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卷一》),故祝融八姓的“己姓”源于此。

(郑玄:《周礼注疏》)说:“'蔡墨对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脩,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gou)芒,该为蓐收,脩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汉)扬雄撰(晋)李轨注《扬子法言 》:“<汉书迁传>张晏注云:'南方阳也,火、水配也,水为阴,故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兼地职。……,陈氏乔枞<今文尚书经说考>云:'以五行官有火正,祝融则火官之号。若天地之官,据阴阳之位,对南正为文,则为北正。是黎一人居二官也。……<左传疏>引之,以南正为木正,明司天之重,即句芒之重;司地之黎,即祝融之黎,无二人也。……左传云:'五官世不失职,以济穷桑。明木、火二正皆是世掌)。

还有一些从事董氏谱牒文化研究的学者认为:“董氏是炎帝部落联盟的一员,炎帝是祝融的先祖,而董氏出于祝融…… ”;“董姓是炎帝第十世,祝融八姓之一,董姓是风姓分支”。因《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yao )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祝融为炎帝的后裔,故“有理由认为祝融部落当属神农炎帝系统。”(网络文献:《新郑黄帝故里:黄帝与黄帝世系》)

《史记·楚世家》记载:“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

 对于祝融八姓的分化情况,史书多有记载。《路史卷十七·后纪八》:樊为己姓,封昆吾。昆吾为夏伯,其后裔自臧,而无譐,与桀同灭,……昆吾自臧,意穷高而不衰,是以当时而亏,久而愈恶,损益之道也。后有昆氏、吾氏、昆吾氏。顾、温、苏、扈、廖、董、诸、斟、祝、产,皆己分也;(汉)王符《潜夫论·卷九》及《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卷四》说:“己姓之班,昆吾、籍、扈、温、董、秃姓。”;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氏族源流》(明伦汇编·氏族典·卷十一):“扈、顾、温、苏、飂、董、诸斟,皆己姓也”。

史书记载,参胡为董姓。(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说:“董出自祝融氏。陆终氏次子名参胡,董姓,封韩墟”;(宋)郑樵著、(明)陈宗校 《通志卷二十六氏族略第二·周异姓国》及(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四》等载:“长曰昆吾,名樊,为己姓,封于卫墟;次曰参胡,董姓,封于韩墟,周时为胡国。楚灭之”。《通志卷二十八·氏族略第四》:也说“参氏。董姓。陆终第二子参胡后”。《世本》:“祝融氏陆终第二子名参胡,其后有参姓”;

(汉)宋衷注、(清)张澍稡集补注:《世本·卷第三》说:“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胤。以融夷为氏”。张澍稡《急就章》注:“澍桉,(按)融夷一作鬷夷。盖融夷,董姓也。蔡墨云:舜封豢龙于鬷川,鬷夷氏其后。……参氏:董姓。陆终第二子参胡之后;《路史》,澍稡引:“参氏。陆终第三子参胡之后。参姓祝融之后。”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氏族源流》(明伦汇编·氏族典·卷十一):“扈、顾、温、苏、飂、董、诸斟,皆己姓也”。

“融,通鬷”,“鬷,董姓”,故,祝融部落当为蕫姓。昆吾国(樊)属己姓;参胡国(惠连)为董姓。

近代有些学者,认为,惠连氏族是从己姓昆吾分出来的,这是对昆吾部落与参胡部落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混淆。

二“参胡”既是董姓部落之名,也是对其活动地域及天文方位的标定。

有史料把参胡当成国名。学者陈槃也认为:人名即以为国名,自古有之。(见《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二百二昆吾》)其实,参胡应是“古董国”(董邑、侯伯、方国 。《周礼.地官》、( 汉)刘熙《释名》:“九夫为井,四井为邑。”)部落之名。“参胡”一词,其实也是对其部落活动区域所处的天文方位、地域分野的标定。

中国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划分了二十八个星区。西方白虎七宿为奎、娄、胃、昴mao、毕、觜觽(zixi)、参(shen)。(西方天文学称之为“猎户座”。)

《史记·天官书》说:“昴曰髦头,胡星也,……,其大星旁小星为附耳。附耳摇动,有谗乱臣在侧。昴、毕间为天街。……,参为白虎。……房、心,豫州。……,昴、毕,冀州。觜觿、参,益州”;

《新唐书·志第二十一·天文一》:说“觜觿、参、伐,实沈也。初,毕十度,余八百四十一,秒四之一。中,参七度。终,东井十一度。自汉之河东及上党、太原,尽西河之地,古晋、魏、虞、唐、耿、杨、霍、冀、黎、郇与西河戎狄之国。西河之滨,所以设险限秦、晋,故其地上应天阙。其南曲之阴,在晋地,众山之阳;南曲之阳,在秦地,众山之阴。阴阳之气并,故与东井通。河东永乐、芮城、河北县及河曲丰、胜、夏州,皆东井之分。参、伐间,(伐也称罚星,在参星三星中)为戎索,为武政,当河东,尽大夏之墟。”;

《新唐书·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地理三· 河东道》:“盖古冀州之域,汉河东、太原、上党、西河、雁门、代郡及钜鹿、常山、赵国、广平国之地。河中、绛、晋、慈、隰、石、太原、汾、忻、潞、泽、沁、辽为实沈分”。“实沈,参神”。则“实沈分”是对“参宿”分野范围内一个小区域范围的称呼。

崔恒昇:《简明甲骨文词典》曰:“河东,地名。在今山西省西南部夏县一带”。若结合《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两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后帝不臧,......,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及成王灭唐,而封太叔焉,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的记载,参星分野当在今之山西西南部。平陆、夏县、韩原(其地有三说。一为河津、万荣间,一为陕西韩城南,一为陕西芮城北)、河津、万荣、翼城、闻喜、曲沃、绛县、垣曲、襄汾、侯马都属于参星、胡星的分野区域。(即广西董全吉氏所称的董邑)。

平陆是陆终时期董部落的居住中心,而夏县及韩原,则是参胡时期董部落主要居住的区域。《通志·氏族略》云:“次曰参胡。董姓。封于韩墟。周时为胡国”(侯伯方国),其后裔有董姓韩氏。

“参胡,董姓”部落,以星宿命名,体现了其在“管火、用火,陶器制造、天文观测(“敬授民时”)、管理祭祀、金属冶炼、记载历史”等方面对中华文明演进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她是一个具有先进文化的部落。(有关董姓敬授民时职能的记载见《春秋正义》;(唐)孔颖达《春秋正义.卷三十一》;晋杜氏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起昭公二十一年尽二十三年)》;(清)惠栋《惠氏春秋左传补注.卷五》等记载。)

广西董全吉氏认为:“董姓从其形成,直到帝喾高辛氏时,被分化形成惠连(参胡)部落,主要居住地均在参胡国(董邑)地域”。

(汉)王符《潜夫论·卷九》把“秃”作“董”,“姜”作“秃”,“斯”作“斟”,“姜”作“妘”(郐人,以“姜姓会人”),宋罗泌《路史·卷十七》:“董”作“妘”,则姜姓亦作董姓。又,清华简《楚居》篇说,季连的出生地与楚祖“老童”(老董)居住地同一。则说明祝融八姓全部与董姓相关,这是祝融八姓之中除了董姓之外,其余七姓无法与“蕫”姓比拟的!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载:“《郑樵·通志》:以国为氏(周异姓国)黄氏嬴姓,陆终之后,封于黄。南朝王俭《姓谱》:“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见《江夏黄氏大宗祠(峭山公宗族)总谱》,以陆终的次子惠连作为黄氏受姓始祖。《诸暨孝义黄氏族谱序》:“前人黄为嬴姓,十四氏之一出,于陆终氏后受封于黄”;典籍记载为:黄姓,出于嬴姓。赢姓源自柏翳舜赐姓嬴氏。又伯翳即秦、赵之祖,秦赵属于参胡地域。(汉)蔡邕《蔡中郎集·卷六》:“夫人江陵黄氏之季女字曰列嬴,其先出自伯翳,别封于黄以国氏焉”;(明)程敏政《篁墩文集·卷三十四·五城黄氏会通谱序》:“黄之先,本嬴姓出自陆终,受封于黄”。《史记三家注·卷一·五帝本纪第一》“”益,伯翳也,即秦、赵之祖。”;(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卷二》:“秦赵之祖嬴姓,之先一名伯翳尚书为之伯益,系本汉书谓之伯益是也,寻检史记上下诸文,伯翳与伯益是一人不疑”。 《史记·秦本纪》:“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吴)韦昭注《国语·卷十六》:“姜、嬴、荆芈,实与诸姬代相干也(姜齐姓,嬴秦姓,芈楚姓,代更也,干犯也,言其代强,更相犯间也)姜,伯夷之后也(伯夷,尧秩宗,炎帝之后,四岳之族也),嬴,伯翳之后也(伯翳,舜虞官,少皞之后伯益也)伯夷能礼于神,以佐尧者也(秩宗之官于周为宗伯,汉为太常,掌国祭祀,《书》曰:典朕三礼,谓天神人鬼地祇之礼)伯翳能议百物,以佐舜者也(百物草木鸟兽也,议使各得其宜)其后皆不失祀,而未有兴者(兴谓为侯伯也)周衰其将至矣(至于伯也)”。)

《史记.韩世家》: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而韩姓起源明确记载:第一支源出董姓。高阳氏颛顼之后。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董姓。……韩流当出自董姓韩氏族(见网络文献《韩氏淮阴侯名高位三杰》)。

从参、韩、黄等氏都崛起于董姓参胡最主要的居住区域来看,“己姓之别受氏”的董父部落所受封的鬷川,明显要小于“参胡国(董邑)”的疆域范围。

当然,春秋时期,董姓也不仅仅只分布在山西、陕西一带。(宋)罗泌《路史卷二十五》:“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者,非秦川董”的记载,可证明在古之秦川有董姓群落存在,他绝对不是被封为“泽、川”侯的“鬷、水上夷,董姓”。(臧励龢《地名大辞典》:即甘肃清水县之清水。《水经注》:清水上下。咸谓之秦川。《方舆纪要》:陕西谓之秦川亦曰关中。按秦川,谓今陕西甘肃二省》)

三、帝喾时之董部落与舜帝时之董父部落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台骀……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这说明当时有很多“氏”,特别是在西周时被分封的参氏、韩氏、黄氏等部落,都是在董姓“参胡国”的“疆域”上崛起的。

同时,史料表明,祝融之后的董姓之“董氏”、“豢龙氏”等,也曾有过不断繁衍、分化、迁徙的过程。故可以认定,“董氏豢龙”、“豢龙氏豢龙”等的居住地应有多处。

《左传·昭二十九年》记载:“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韦昭注《国语·卷十六》:“以扰龙服事帝舜,赐姓曰董,氏曰豢龙,封之鬷川,当夏之兴,别封鬷夷。”;

《史记·夏本记》、(宋)郑樵《通志》也有关于董父“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的记载;

另外,(清)储大文《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一》:也记载董父因“以服事帝舜,帝赐姓董氏,使豢龙封诸鬷川”。而罗泌《路史·卷二十》则曰:“鬷,(昭二十九)董姓鬷夷也,今济阴东北四十九有龙池、鬷亭。(即三鬷亭在定陶东北二十,蔡墨云:舜封豢龙子于鬷川,鬷夷氏其后。《九州要记》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

(清)岳浚《山东通志·卷九》:“鬷,在县西南十里,《九州要记》云:董父好龙,帝遣豢龙于陶邱”。

《国语·卷第十六·郑语》:“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注:己姓昆吾、苏、顾、温、董,五国皆昆吾之后别封者,莒其后。董姓,己姓之别受氏为国者也。有飂叔安之(裔)子曰董父,以扰龙服事帝舜,赐姓曰董,氏曰豢龙,封之鬷川,当夏之兴,别封鬷夷,于孔甲前而灭矣。)

(宋)郑樵著、(明)陈宗校 《通志卷三十·氏族畧第六·同名异实第一》说:“董氏有二:董父之后,以字为氏;又有陆终之子参胡姓董,以姓为氏。”

“参胡,董姓”。《大戴礼记》及杜预《左传注疏》如是记载:“祝融为帝喾火正,至夏禹时应有十二世也”,但此说有悖常情。“历唐、虞、夏、殷,千余年,止十二世,非理也。”(见(清)雷学淇:《介庵经说》卷三《荆楚之系旧说多误篇》)但它可实证“此董部落,非彼董部落”。 己姓之别受氏”,(见(三国吴)韦昭注之《国语》)从“飂国”迁徙到闻喜“董泽”的董父之董国,系因“豢龙有功”,被舜帝赐姓董,封为豢龙氏的。它与参胡之董国,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参胡之董国”是帝喾高辛氏之时的董部落,它早于舜帝之时的董父之董国(方国)

所以,《国语》里所描述的董父部落,不是祝融八姓划分时期的“董”部落。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四、董姓图腾与天文观测有关,董姓有祭天权

远古时期,因部落之间血缘关系不同,且都有各自的崇拜对象与管理对象,为了相互区别,他们会有各自的名称,这就是姓的雏形。

大约在五千年前的伏羲时期,姓氏的象形文字,就伴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而产生了。

先秦时期,各部落的文字有着差异。“姓”的原始文字主要依据陶文、甲骨文、金文、“鸟虫书”、陶器或玉器上的“族徽”以及神话传说创作而成。而这就是就是各部族、部落姓氏,最早、最原始的“图腾”。

 

 

有关董姓图腾,《中华姓氏图腾大全》说,“董姓是炎帝第五世祝融(烛龙)八姓之一。董姓是风姓分支,祖先名飂叔安,其裔子继承太昊氏(风姓)驯养扬子鳄(古称龙)的本领,服侍于舜,被赐董姓,为侯伯,因而,可以在居邑设立天文仪器“重”,有了祭天权。故,“董”由天文仪“重”(中)和四游表构成。“重”为主表居中,四隅方置四游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重 从东,从壬( tǐng),东亦声”;。又,古“童、董通假或通用” :而且“童”字被《敦煌汉简》[2](P259)、《敦煌汉简释文》[3](p107)、《中国简牍集成》[4](p133)、《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1](p637)直接释为“董”。“童”古音在定纽冬部。“董”古音在端纽东部。二字声为旁纽,韵为旁转,声韵皆近(见《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刊载雷黎明《敦煌马圈湾汉简通假字系统量化研究》一文),(宋)处观《绍兴重雕大藏音》说,“蕫:童、蕫二音”,“童”即“蕫”,“董”为姓。《山海经·西山经》说:“(三危之山)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晋郭璞说:“耆童”即楚祖“老童”;《山海经·大荒西经》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那么,“耆童”、“老童”即为“老蕫”。《韩非子·说疑》曰:东,作“蕫不识”。董,《说文》但作“蕫(原字为花的上部下加童)。 

《说文解字》说:“东,从木”。官溥說:“从日,在木中。木,榑木也”。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东,移动。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官溥认为,字形采用'日、木会义,表示日在树丛中。”;中间“東”重仪,日见一(“地”,地平面。)上,为“旦”。日伸(升)起,重也为“申”,太阳入內为“中”,日已下沉为“昏”,太阳落到草丛中为“暮”,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昏暗为“杳”,日被天覆盖,且云覆其上则窈“冥”。……“蕫、重、暮”,基本都有太阳与观测重仪的影子重合的部分。“東”中间部分“申”,当太阳的影子落在建木天干时,落在中间为两影子与“中”重合。四游表也是标刻太阳影子的,用以测天圆地方(一天、一年当中的日出点在地平线或水平线不同方位的变化称为地方。四周的水点是契刻在扶桑树上的日月运行的度数)

(汉)东方朔之《海内十洲记·带洲》说:“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上古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后泛指神木、树木、观测风向,亦以称观测风向的仪器。 晋潘岳《相风赋》“立成器,以相风,栖灵乌,於帝庭”。《晋书·舆服志》“次相风,中道”,上有表示风相辛刀,以及目测观测的“目”。

广西董全吉氏依据古籍记载,对董图腾的六个组成结构做了详细分析、解读。他通过研究董图腾之天文重仪,对照“童”、“陳的金文字样,在了解了他们各自的图腾含义后,发现甲骨文的“邑”字,其上部为“囗(wéi)表示被城墙包围的聚居部落,也表示观测天文的场所。下跪坐着的人形表示人口,二者合起来则表示城邑。早期金文的董字,是一个左边为(古通假),加上右边的字而形成的组合字。董字的金文大篆体,则是用天文观测日表的扶桑神木“草”,代替了金文董字右面的“邑”字。

他说:完整的天文重仪,由六部分组成:

1、测量方向的徽标(或神器)称“相风”;2、方向标下是用眼睛目测观察辨别方位的“目”,表示璇玑盘;以此为基准观测日、月、星辰。并通过璇玑盘四个方向天地维准绳的时间和度数来确定历法。3、观测太阳影子重合的仪器叫“重”;当太阳的影子落在建木天干时,落在中间为两,为白天中午的时间。4、底部的“土”,表示观测仪器璇玑盘所立的地方。5、扶桑“日表”(即艹字头)观测太阳一年运转变化,并测量一天及一年当中日出点在地平线或水平线不同方位的变化称之谓“地方”,董图腾四周的刻点是契刻在扶桑树上的日月运行的度数,表示一个姓氏部落城邑。后被演化为四游表。6、是人的观察与活动情况。后来,人们把董图腾上部的四游表扶桑日表)移至四隅,遂将董姓图腾演变成今之模样。

所以,他认为:“董”图腾,其实就是董部落先民们在进行天文观测活动时,所使用的仪器----“重仪”的象形文字(符号)

另有资料说:的本义就是一种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長苞香蒲似蒲而细,即蘱草。他们说,《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尔雅注疏》对字释义说:有草名,有姓称呼。蓈,禾粟之余生,而不成者,谓之蕫蓈;《尔雅注疏》:蘱,薡蕫。似蒲而细。《疏》蘱,薡蕫,释曰:蘱,一名薡蕫。状似蒲而细,可为屩,亦可綯以为索;又,《说文》杜林曰:蕅根也。藕当从后文作蕅。蕅根犹荷根也。郭朴曰:北方人以藕为荷,用根为母号也。然则,杜林谓蕅为蕫。同样,鬷,《康熙字典》:音摠。草名。《尔雅·释草》:素华轨鬷,而《說文解字.鬲部》,释为鬷,釜属即陶器。这样,他们就把的含义从一种薡蕫,蘱之別名 似蒲而细藕根荷花之名,转化为姓氏、氏族之称,並赋于了管理、督正、御正之意。

《六书正讹》对此有不同见解。它说:又姓,别作董。考,古文重、童虽可通用,然董字,经典从无从蕫者。蕫,古童、重通用。或用为蕫蓈字,误

所以,有些学者认为,由于祝融部落长期承担保护火种的重任,采用火绳法存火,即把草编成绳子干燥后点燃,并不断续燃,以保存火种。因此,惠连氏族(参胡)是一个擅长制草绳的氏族;他们因为以'董草制绳,所以把'董草作为部落图腾祝融部落,因存火用草绳,草绳象己、己又象蛇,作为祝融八姓氏族的母族,自然以己为姓,以蛇为图腾;董姓又出于该氏族的分化,这就是炎帝系统的董姓源于己姓一说的缘故。黄帝系统中也有己姓,也是蛇图腾。后人常常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渊源不同(见网络文献:《八闽董氏汇谱》)

还有人持是一种菜之说。《大戴礼记·夏小正第四十七》曰:荣菫、采蘩。菫,菜也。蘩,由胡。由胡者,蘩母也;蘩母者,旁勃也。皆豆实也,故记之。此书,把作为一种菜来解释。而山西运城、闻喜一带的人们至今仍把藕根称为董菜

这些董氏谱牒研究者依据《尔雅注疏》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蘱,薡蕫,似蒲而细之说,把自己的研究思路死死地局限在似蒲而细的草上,并由此联想到搓制草绳、保存火种,联想到藕根董菜之说。

上述不同的字说,均撇开了远古时期董姓天文观测、敬授民时的职能,其实是没有考虑到字字形的象形来历。

《尚书正义》卷第二《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孔颖达疏:重黎之后......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故尧命之,......敬记天时,以授人也(注:祝融名重黎,《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三》(起僖公十五年,尽二十一年)大皞伏羲四国,伏羲之后,故主其祀;《楚帛书》甲篇释文说: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妇,生了四子。这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四神;《楚帛书》: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孔子家语·五帝》载: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 以五行官有火正;(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注疏·卷十八:《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位,是谓绝地天通 ;(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曰:“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卷一》: 《吕刑传》云:重即羲,黎即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黎也。)

鉴于史书有关于帝喾高辛氏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而参胡部落是世代负责天文观测,世治星历,以授民时之部族的记载,故,有田认为应是先有了姓后,才有了以字称呼草名之说。

“董”之所以被后人以现代汉字的组合说成是千里草或被称为某种,是人们对远古董姓部落是最早从事管理火种,制造陶器、观测天文历象敬授民时)、记载历史、管理祭祀,兼有金属冶炼铸造技能,具有先进文化部族历史的忽略与掩盖。

五、以字为氏的董姓后裔,因豢(huan)【2】龙有功为董姓

《通志·氏族略序》说:氏之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的本义为别其子孙所自分。在舜帝时,在祝融八姓己姓之别受氏董部落里出了一个叫的首领,因其舜命佐禹治水有功(《毛诗正义·卷六 》)舜帝便把如今山西闻喜或万荣这个原本惠连(参胡)----董氏族活动的地域,确认为董父董部落的封地——董国(方国、侯伯)被封为豢龙氏 (董金荣:《源流篇》),他就是董姓的第一代父系始祖。其后,父生甲,甲生九子,其后分支散处,蔓延天下,皆为名宗……(《萧山董氏谱系源流》)

西晋·杜预曰:豢龙,官名。3官有世功,则以官氏是谓五官4 ,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明人贺复徵也认为:上古所谓的豢龙氏可能是指负责祭祀龙神的官员。其在《文章辨体汇选》里说:豢龙氏之于龙,安知其非如伊耆氏之于腊,实掌其祭者也?所谓豢龙者,其无乃馐饮食,以祀龙之谓,而好怪者遂以豢龙为畜龙也。可见,此时之受,乃为官职之称。

关于董氏发祥地问题,古籍记载,几说并存。譬如有:河东、陆乡(今永济)、山东定陶、河南唐河、临颍、宝丰等地。佚名:《董姓研讨》 可见,因生存、战乱、自然灾害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古代董氏先民的频繁迁徙。故很难断定其祖籍所在;更不适用于三代论祖籍的原则。

史料记载:古诸侯以国为姓《史记·三代世表》;在秦之前,河东有两个董氏封国。田建文、宋建忠、吉琨璋先生之《横水墓地的发现与晋文化研究》称:绛山之南有倗peng国,倗国之西有董国;史书记载:还有一个董国在汾阴(今之山西万荣)。见(《左传·晋文公上》:六年春,晋蒐(sou)于夷,……改蒐于董;杜预注:夷,晋地 (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认为:杜注:河东汾阴县有董亭,闻喜县东北有董池陂,实为二地,然《后汉志》临汾有董亭,与杜不合。今荣河县董亭无考,疑为一地。)

周初,天子建德,因生而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隐公八年》)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分其弟唐叔以大路(车)、密须之鼓、阙巩(甲) 、沽冼(钟),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左传·定公四年》、《新唐书·天文志》)【5;令其怀柔、节制屏立其四周的杨(洪洞)、贾(临汾)、耿、(河津)、韩(万荣)、郇(xun)(临猗)、(芮城)、(平陆境)、guo)(平陆境)、董(闻喜境)九个同姓宗族小国(或土著的九个异姓诸侯国)。乔兆坤、王明亮:《禹凿晋水在鬷川---鲧禹治水的史学思考》;(一说十七个。霍、虢、虞、冀、黎、郇、董、韩、芮、魏、耿、贾、杨、沈、姒、蓐、黄)。

《左传·定公四年》杜预注:怀姓,唐之余民。九宗,一姓为九族。职官五正,五官之长还有资料说:怀姓九宗是戎人的一支,为媿姓。夏时称河伯族,商时称鬼方,周时方称怀姓九宗。(张海:《怀姓九宗研究》)

广西钟山董全吉氏依据(宋)罗泌路《路史·卷十七》:飂有叔安裔封于董。董甫(父)以豢龙事虞,封于鬷川,别为鬷夷,更为关龙。廖董、关龙,则夏灭之;鬷,则商灭之及《国语·卷第十六·郑语》: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的记载,认为:在舜帝时有董父之董国,及至夏孔甲时,豢龙氏被御龙氏所取代,董国被夏所灭。自此以后,董已不是侯伯,迨至商灭夏时,董国已不存在了。(有田认为,若如此,则三鬷国被商汤所灭之事不好解释)。

考虑到史书里记载,武王克商,成王桐叶封唐叔,赐怀姓九宗,为其藩属的情况,以及《史记·晋世家》: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卒,子称立,是为曲沃武公。三年,荀人、董伯皆叛曲沃。;郦道元《水经注·卷四·河水》:汲冢《竹书纪年》曰:晋武公元年,尚一军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的记载,有田认为,因史书记载,商之后有董伯侯伯。所以,董国在历史上或有可能是间断存在的。因董姓自上古以来,一直是侯伯,建有董国,夏朝时,山东定陶鬷夷兴盛,继为豢龙氏,其在夏孔甲时被御龙氏取代,遂使董氏侯伯国暂时被中断。古称为国灭。商代,可能因董姓掌握着先进的天文观测技术或冶炼铸造技能,而受到商王朝重用,被重新复国;抑或因姻亲关系,重新崛起,再度复兴。(吴)韦昭注《国语·卷十六》:“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八姓祝融之后八姓:已、董、彭、秃、妘、曹、斟、芈也,侯伯诸侯之伯)”。此条史料说明董氏在西周末期仍有侯伯(方国)存在。虽然史料没有明载,但在西周时期,董姓有侯国,却是无争的事实,其为唐叔虞之藩属国,因参与反对曲沃代翼的战争,而被晋献公或晋武公所灭。(有闻喜上郭村公元一九七八年出土的董矩方甗为证)

所以,按古代胙土命氏的原则,把董父的封邑—“董国,作为董姓的发祥地,比较符合惯例。

----------------

1】、《史记·楚世家》:颛顼(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与吴回、吴回生陆终

朱起凤《辞通·八齐·黎》注:《国语·郑语》曰:'夫,黎为高辛氏火正。,韦注:'黎,颛(zhuan)(xu)之后,吴回也’”

《汉书·五行志上》: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潜夫论·志氏姓三十五》曰:夫黎,颛顼氏裔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淳耀天明地德,光四海也,故名'祝融’”。高诱注《淮南子·.时则训》云:祝融,颛顼之孙,老童之子吴回也。一名黎,为高辛氏火正,号为祝融。据此,有田疑吴回与重黎为同一人。

另据董承荣:《董字考释》称:董父族系专职为舜帝管理、驾御龙车的官员,当系舜帝之亲族。舜为昌意系后裔,舜有虞氏称虞舜,名重华。重华父为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帝父曰颛顼,颛顼父曰昌意,昌意父黄帝。《史记·五帝本纪》颛顼高阳,高阳生称……而董父出自黄帝

又,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即出土楚简中的老童),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帝喾命曰祝融….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人……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尝为侯伯…….,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史记·三代世表》、《史记·楚世家》。

又,《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董出自姬姓。黄帝裔孙有叔安,生董父,舜赐董氏颛顼--老童(卷章)-吴回-陆终-惠连-叔安-董父

2】、(明)张自烈.:《正字通》:凡蓄养禽兽,皆曰豢。作为姓氏的,起源于豢龙氏。豢龙者,董龙也。

3】、《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昔有飂(liu)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huan)龙。封诸鬷(ZONG)川,......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灪(yu)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 '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献之曰:'社稷五祀,谁氏之五官也?对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ru)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从帝舜时代到夏代都专门设有为帝王豢龙和御龙的官职。

(晋)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以降露成池,蓄龙为圃。及乎夏代,世载绵绝,时有豢龙之官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杜预注:“'豢龙,官名。官有世功,则以官氏。《潜夫论校注》云:'豢龙原为董氏所任官职,后成为氏族名

4】、五官,《礼记·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五行之官。古代传说里的五神。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分管天地幽明之官。见《国语.楚语》。

5】、《新唐书·天文志》:戎索,参、伐。伐,也称罚星。(在参星三星中间)为戎索,为武政。当河东,尽大夏之墟 《简明甲骨文词典》:河东,地名。今山西省西南部夏县一带 《春秋三传·列国兴废说》曰:晋,姬姓侯爵,周武王之少子,唐叔虞之后也,成王封叔虞于唐,始都于翼,今平阳府翼城县是也……

《今本竹书纪年》:(成王)十年,王命唐叔虞为侯……,(康王)九年,唐迁于晋,作宫而美,王使人让之。有资料说:(唐)李泰:《括地志》记载,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有一条古河叫平水。其上古时又名晋水。燮父所迁之地,当离此晋水(平水)不远。故唐因晋水而改晋

班固:《汉书·地理志下》:至成王灭唐,而封叔虞,唐有晋水,及叔虞子燮为晋侯云;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一《唐》云:案,晋之始见于《春秋》。其都在翼。《括地志》云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尧裔子所封,成王灭之,而封太叔也,北距晋阳七百里,即后世迁都亦远不相及。况霍山之北,自悼公以后始开县邑,而前此不见于《传》。又《史记·晋世家》:'成王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翼城正在二水之东,而晋阳在汾水之西,又不相合。窃疑唐叔之封以至侯缗之灭并在于翼。 (晋悼公:公元前572-公元前558

李元庆:《晋国文化---法治文化的摇篮,多民族文化的熔炉》之《叔虞封唐与晋国文化的形成》说:古唐国曾是商王朝的重要诸侯国,位于山西南部翼城、曲沃、绛县之间'方百里之地

但也有史料,对周成王封叔虞之地,另有说辞:

《左传·定公四年》杜预注:《唐诰》,诰命篇名也。夏墟,大夏。今太原晋阳也

郑玄:《诗谱》云:唐者,唐尧旧都之地,今日太原晋阳是也。尧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

郦道元:《水经注》说:(晋阳)县,故唐国也。李泰:《括地志》云:故唐城,在晋阳县北二里。朱熹:《诗集传》曰:唐,国名。本帝尧旧都。在《禹贡》冀州之域,太行、恒山以西,太原、太岳之野。周成王以封弟叔虞为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乃国号曰晋。后徙曲沃,又徙居绛,……其诗不谓之晋,而谓之唐。盖仍其始封之旧号耳。唐叔虞所部,在今太原府。曲沃及绛皆在今绛州

六、豢龙氏董国的迁徙

有资料称,在陆终六子的封国中:昆吾、参胡、会人、大彭、曹、荆楚最初都活动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此后他们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迁徙。而作为惠连(参胡)后裔的飂国(叔安) 、董国(豢龙氏董甫)也应有迁徙史。(网络文献:《八闽董氏汇谱·董姓研讨》)

乾隆《曲阜县志》卷之四《图考第二》载:《史记正义》曰,《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都陈,徙曲阜;黄帝自穷桑徙曲阜;少皞,都曲阜;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穷桑在鲁北。或云穷桑即曲阜也,又为大庭氏之故国。孔疏:黄帝,一曰大庭氏。《世纪》又云,黄帝生于寿丘

《孔府档案》卷0792称:轩辕有熊国之君,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遂名轩辕

·司马贞《史记索引》引晋人皇甫谧(mi)《帝王世纪》 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

 ·张守节《史记正义》载:寿丘在鲁门之北,今在兖州县东北六里,其地即今之曲阜。

由此可知,寿丘是古代传说中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地点和轩辕黄帝的出生地。这说明,在三皇、五帝时期,从曲阜到菏泽、定陶的鲁西南一带,即古东夷族居住之地,是当时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骆承烈、.骆明:《孔里论孔》、 李继生:《三皇五帝及三代之祖探源》

史书称,因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书经·虞书·益稷》对华夏族人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威胁,诸侯共工,受尧之命治水,他采用壅防百川,堕高堙庳的方法治理水患,而失败以害天下

随后,惠连(参胡)与鲧(gun)一起领导治理了许多河流,如海河、術河、汾水、洮水等《八闽董氏汇谱·董姓研讨》。由于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继续沿用共工的方法治水,最终也没能治水成功,被尧殛之于羽山《国语.周语下

祝融之裔董甫(父)作为舜臣,受舜命佐伯禹治水伯禹念前之非度,汲取共工、鲧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采用(堕)山浚川《遂公盨(xu)铭文》《尚书序》;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导江疏河,百川蠲修的方法治水,遂合通四海皇天嘉之,祚以天下《史记·夏本纪》《华阳国志·巴志》《国语.周语下》

祝融之裔向来依附夏后氏,......,董甫(父)可能是与夏禹族一起巡视、疏浚四方河道'董族沿河迁徙为主线,可将史籍中有关董族地望的记载贯穿起来。黄河一线:河东陆乡--定陶 汾水一线:万荣——闻喜。董族最终可能随夏后氏定居在河东之地 《八闽董氏汇谱·董姓研讨》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曰:……秋,龙见于绛郊。……,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音zong川……

学者乔兆坤、王明亮氏认为:“''之转音《闻喜县志》鬷:(原文为)董姓,夷也(《路史·卷二十六·国名·纪三》)。 鬷川应是原惠(季)连氏族董部落活动区域。它就在古之河、汾之东方百里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戎、狄之民实环之《国语·晋语二》居深山,戎、狄之与邻《左传·昭公十五年》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左传·定公四年》;翼,……都邑也《史记·晋世家》的晋国(古唐国),今之闻喜-夏县-运城的姚暹渠流域 一带。乔兆坤.王明亮:《尧舜时代的盐池水利-鲧禹治水神话的史学思考》【6

光绪《山西通志·卷八六》记载:……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78年),闻喜豢龙池水溢,中有鳞甲大如桐叶,水有血痕……张杰:《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亦可佐证闻喜一带为董父豢龙之所。(有田注董父在闻喜为豢龙董泽,非豢龙鬷川。)

而《后汉书·东夷列传》说: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鬷夷, 虞夏时国 郭璞《尔雅注》:九夷在东

根据古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叫法,这一支人,故被称为鬷夷氏。西晋·杜预曰:鬷,水上夷,皆董姓。《潜夫论》作朡夷氏,盖朡、鬷、融古音通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胤,以融夷为氏飂叔安之裔子董父之说,见《左传》;祝融后,见《郑语》

《路史·卷十七·后纪八》:说廖有叔安异(裔),封于董。董甫(父)以豢龙事虞,封于鬷川,别为鬷夷,更为关龙。廖、董、关龙则夏灭之,鬷则商灭之。后有廖氏、飀氏、飂氏、飂叔氏、董氏、董甫氏、侯叟氏、青史氏、鬷氏族、鬷夷氏、融夷氏、豢氏、关韵氏、李氏。关之转又为关氏。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三 昭二十九年》记载: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鬷,水上夷,皆董姓。(宋)罗泌《路史·卷二十》飂董之后。既迁于鲁

 ,是古人对东夷人的称呼。古代山东(齐、鲁)属东夷地。《兖州府部汇考四.兖州府山川考三》:“曹州鬷川,在州东南定陶境内。舜封豢龙氏于此。龙池,《路史》云:济阴东北有龙池,即舜帝命董父豢龙处”。(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十三》:“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杜注:鬷,水上夷,皆董姓”。《国语.郑语》:董姓鬷夷,则夏灭之矣。《商书》:“遂伐三鬷,俘厥宝玉,盖即所谓水上鬷夷”。还有资料称:董父的封邑在今之河南临颖县境。因《太平寰宇记 ·许州》记载:旧许州临颖县有豢龙城,相传即董父之封邑。

另有资料云:董族得姓于惠连,惠连封国参胡。参胡,即今之山西运城永济韩阳,也处河东之地。夏、商之世,还有昆吾氏董国,可能在今之山东定陶境内。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董振民:《董氏始祖源头在闻喜》

若单纯的从董姓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鬷,水上夷,皆董姓这句话来分析,有田认为,董姓为舜所赐,其滥觞、发祥之地当在河东闻喜的董泽,而山东菏泽定陶之鬷夷,当从山西闻喜董泽(或称董氏陂、董池陂,豢龙池、董泊)迁徙而来。被舜帝封为泽侯、川侯。并兴盛于定陶鬷川。(史料见杜预、孔颖达《左传注疏》):[],'明其布侯{正义}曰:'贾、服、王、董皆作五侯。贾、服云:五侯,五方之侯也。敬授民时,四方中央之侯。王云:'五侯,山侯、林侯、泽侯、川侯、平地侯也’”)其后,成为夏之三朡国。

记载董父在闻喜、曲沃一带为舜帝豢龙的史书比较多。但是没有记载古曲沃有鬷或鬷川。最早的记载是《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见于绛郊之说。即古曲沃,今闻喜。记载董父在曲沃董泽豢龙的史书还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宋) 黄震《古今纪要·卷一》、(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六十八》、(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二百八·嘉礼八十一》、(清)儲大文《钦定四库全书·山西通志》、(清)《天下郡国利病书·解盐池上》等。

记载董父在山东济阴定陶豢龙的史书,最早的是(晋)陶渊明《笺注陶渊明集·卷一》。(宋)陈仁子《文选补遗·卷三十六》引用了陶渊明之说。引用(唐)《九州要记》记载的史书有:《九州志》、(宋)罗泌《路史卷二十》、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十三》、(清)杜詔《钦定四库全书·山东通志 ·卷九》、(清)王士禛《居易录·卷二十八》、(清)张玉书《御定佩文韵府·卷四之三》等。

记载董父在闻喜、定陶两地豢龙的仅有:(清)王士禛《居易录·卷二十八》一书。

关于鬷川董泽在何地,《左传》没有明确记载。而《九域志》记载:于兖州。云:龙池。《九州要记》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邱,为豢龙氏。陶丘,在今天的山东定陶境内。

可见,史书对董父豢龙之鬷川,众说纷纭,且均有依据。但除了陶渊明以外,多数人对此问题的论证,几乎均采用《九州要记》的这则史料作为论据。但它不属于孤证。《兖州府部汇考四.兖州府山川考三》就明确记载鬷川在山东定陶境内;(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十三》和《商书》也说:三鬷,即是水上鬷夷。他们都把定陶某地作为鬷川。

广西董全吉氏认为:若结合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等记载,董泽,在闻喜;鬷川,在菏泽比较可信。有田高度认同此观点。)

夏之三嵕国,盖即所谓水上鬷夷之余种;它是夏朝最后的一支残余势力。《北堂书钞》说:当是时,汤革车三万,伐桀于鸣条。《今本竹书纪年.帝癸》记载:三十一年,夏师败绩,桀出奔三嵕,商师征三嵕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南巢。《史记.夏本纪第二》:桀走鸣条,逐放而死.()吴乘权等辑:《纲鉴易知录》卷二.《商纪》:王誓师伐夏桀,放之于南巢伊尹相汤,费昌为御,与桀战于鸣条......

但史书里对鸣条、三嵕国究竟在何处记载不一。

郦道元《水经注.卷七·济水》“定陶,......县,故三鬷国也。汤追桀,伐三鬷,即此。周武王封弟叔振铎之邑,故曹国也”。

陈槃先生《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鬷夷》也持此说。

《太平御览.皇王部七.帝桀》注云:鸣条,今陈州平丘也。平丘在今之河南省封丘县。

 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孔安国语:三鬷,国名,桀走保之,今定陶是也。

嵕、鬷通假。(汉)王符《潜夫论》把。《康熙字典.嵕释》说:《杨雄.校猎赋》:虎路三嵕。注,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今醴泉、屯留二县有三嵕山,言三峰聚也

是釜的一种,为三足陶器,表明董姓部落善于制造陶器。故推测三朡国是因其“国民”擅长制作鬷形状三足陶而得名。                  


(上图引自《百度百科.三鬷》)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载:三嵕山,一名灵山,一名麟山,在屯留县西北三十五里。据此,有人认为,今之山西屯留县即夏之三嵕国。

《史记·殷本纪》曰:夏桀为疟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桀败于有娀(song)之墟。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鬷(注:有娀之墟,在今之山西永济境内,《史记.殷本纪》》张守节《正义》:有娀当在蒲州也。)

《帝王世纪第三》引《后汉书.郡国志注》说:河东安邑县西有鸣条陌,汤伐桀,战昆吾亭

《尚书.汤誓序》》记载: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孔传:地在安邑之西

《太平御览.百九十四》记载:......今有鸣条亭在安邑之西,它也说鸣条在今之夏县西(系山西运城境内,中条山北,柏王山之南,东起夏县西延临猗的一脊黄土岗丘)。故有人说,商汤伐三嵕,当发生在今之山西晋南、晋东南境内。

《尚书.汤誓》: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嵕,俘厥宝玉盖鬷夷自是遂亡矣。《国语.郑语》记载: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

有资料说: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为统治夏后氏余孽,商汤遂将亲信曹氏族人迁来定陶,建立曹国。此曹国即商时的诸侯国之一。

《汉书》地理志济阴郡:定陶,故曹国,周武王弟叔振铎所封。禹贡陶丘在西南,陶丘亭

《后汉书》济阴郡:定陶本曹国,古陶。尧所居。有三鬷亭;《曹州府志》记之曰汤伐三鬷,更其国曰曹

《纲鉴易知录·周纪》云: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班赐宗彝大封建诸侯于天下封叔振铎于曹

《春秋三传·列国兴废说》曰:曹,姬姓伯爵,武王同母弟叔振铎所封也。;《水经注.济水》也说,周武王封弟叔铎之邑,故曹国也(也即商时之曹国旧地)

综上所述,曹乃商、周时之诸侯国(方国)。定陶乃曹氏族的发祥地。而在定陶的飂叔安之裔,陈槃先生引《潜夫论》 《姓纂》 《路史》之说,认为:山东定陶之飂与今河南唐河县之蓼并己姓,则是蓼之初国在定陶,后乃迁唐河也以下又有飂国,是复出也。(古飂国:《汉书·地理志·第八上》南阳郡:湖阳,故廖国也。(清)赵一清《水经注释》:故蓼国也。(卷二十九十五页十二行)一清按:《汉书地理志》湖阳县下,云:故廖国也 (清)库勒纳《日讲春秋解义·卷五十六》:飂,杜注:古国也。《汉志》南阳湖阳县,故廖国。师古曰:《左传》作飂,有以湖阳故城在河南唐县南,叔安,飂君名” 。古蓼国都邑,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四十公里湖阳镇,东北依蓼山。)

但也有人认为飂国于定陶,继处其地者为蓼。则似谓飂与蓼非一姓也见《地名考略卷十三、叶十四上》

总之,对于董姓的源头在何处,历代专家、学者们真可谓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然而,最具说服力、让人可信服的,当是公元一九七八年在山西闻喜上郭村考古出土的董国(方国)礼器董矩方甗(yan )了。古诸侯以国为姓,此物件证明董国(方国)就在山西闻喜一带,此处才是董姓滥觞之地。

除董姓主源外,历史上还有多个氏、国及个人融入了董姓族群。

《史记集解·五帝本纪》记载: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高诱云:帝鸿氏(共工部落)之裔子浑敦,少昊氏之裔子穷奇,缙云氏之裔子饕餮,三族之苗裔,故谓之三苗。;《尚书·舜典》说:分北三苗,亦读背。就是三苗所在的地区。其即是《诗经·国风》中邶、鄘、衛的邺,即今河南淇县(一说汲县)、汤阴一带。由于《尚书·大禹谟》说:三旬,苗民逆命,部分祝融部落,如祝融缙云黄帝后裔,因不归附,被贬损征伐,以致迁徙外地。这就不能排除原属于祝融董姓部落的某些族群被转化为三苗的可能性。

《春秋经传集解.昭公十五年》: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大史孙伯黡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董狐其后也。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曰:至周太史辛有之二子适晋,与孙伯黡共司晋典籍,以其董督晋史,又()为董氏。还有文献说:辛有之后……,因官为氏,加入董姓

[董全吉氏认为:董狐是参胡参氏之后,回归董姓。他说因:参氏(一作莘)”莘氏,僮也蕫作童,(宋)处观《绍兴重雕大藏音》说,蕫:童、蕫二音,故董狐开姓、氏统一之先河]7】。

另外,有研究认为:汉匈奴董金吾、宋吐番董毡;南方山越、北方氐、羌等,西南夷首董暠(gao)大理白族董姓;近代满族董鄂氏、佟佳氏、珠赫勒氏均有改姓董的。清代四川成绵龙茂道松潘镇土司为董姓,……青海土族思董氏,汉姓为董等。谢钧祥:《中华姓氏大辞典》他们的融入,为董姓族群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族属。

其实这样考证董姓来源是不全面的。董姓源出董姓部落,祝融八姓在帝喾时期分化,分布在山西、山东等地,以山西为主要聚居地。

匈奴,史书记载说,其在唐虞时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魏曰突厥。鬼方在鬼星宿区域,与参胡星宿的董姓分野为紧邻。三朡国国灭后,不排除会有部分三鬷董姓国人,随夏桀后裔迁徙鬼方。

《新唐书.南蛮下》记载:赵、杨、李、董等贵族“颇知阴阳历数”,从安邑“逐王蛮中”。白蛮王董姓,即源于山西董姓部落。(见《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匈奴传》 《春秋正义》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下》 欧阳修《新唐书卷三十一》 等。)

且董姓参胡国分野所对应的“参星宿”在中央,三小星曰“伐”星,紧靠“参星宿”(其在参宿区界内),在“胡星”之东(昴曰髦头,胡星也。)。东胡部落,因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后被称为“鲜卑”。其“董佳氏”、“董鄂氏”等被“鲜卑、乌桓部掳”,迁徙地名出现“董佳城”、“董鄂”、“乌喇”之称呼。故,其满族改姓为“董”之说,疑有牵强附会之嫌,故不可信。

姓氏所出,后世茫不可考,不过证以史传。然要为难晓…………千载之下,遥遥世祚,将安所质究乎? 《容斋随笔》卷六《姓氏不可考》

董姓究竟是出自黄帝族系还是炎帝族系?董父的封邑究竟在何处?其上古世系是怎样传承下来的?董氏古代先民是如何迁徙的?其世系应作何排列等问题,至今仍困扰着董氏谱牒研究者们。

本文仅能依史料及一些董氏谱牒研究文献,作大致探讨,其间错讹,俟识者指正。(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自序》中尖锐指出: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还有许多学者、专家也高度赞同此点。所以,本文所述观点最终能否站住脚,尚待我后裔校正。)

本文承蒙广西贺州市钟山县董全吉先生审阅、指导,并给与资料上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完成,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

----------------

6】、《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杜预集解:鬷,古国也。鬷川、鬷水夷皆董姓。鲁县,今鲁阳也。穷桑地在鲁北。即少皞之墟也 《周礼·考工记·匠人》: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大川之上必有涂焉吕梁、太行间为汾川,峨眉、鸣条间为涑川,中条、鸣条间当为鬷川……,故可推知,虞舜时豢龙氏的封地鬷川就是今天的姚暹(xian)渠流域……(今山西运城境) 乔兆坤.王明亮:《禹凿晋水在鬷川---鲧禹治水的史学思考》但此说有待商榷。在查阅了大量史书记载后有田倾向鬷川当在今之山东定陶境内。

7】、根据《左传·昭公十五年》杜预注: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大史,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董狐其后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的记载,可知辛有生活在周幽王至周平王时期。(公元前781-公元前720年)。

史料记载,商代末年有莘国的国君,叫辛甲,兼商朝太史,后成为周朝太史。辛有为有莘国国君,周平王东迁,废有莘国,并入晋国。称莘地、或羁马。(胡新生:(《异姓史官与周代文化》))

还有古人称:辛有,姒姓,辛氏,夏后启之季子武观,被封于莘,称有莘国,商代因之。莘国。莘,仲城西有莘地,合阳南有古莘国,孟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宋) 欧阳德《增修校正押韵释疑·卷一上》;

(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一》载:阳平。侯国,有莘亭

(宋 李昉《太平御览·卷二百九十四》);晋侯登有莘之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卷六上》:......(陕)州硖石镇西十五里有莘,原为虢之莘地。庄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即此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伊尹,故有莘氏,僮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六》)。莘、辛相近,遂为辛氏。

(汉)伏胜《尚书大传·卷二》:......取怪兽尾倍其身,名曰:'虞之有参氏(一作莘),取美女之江淮之浦,......

(清)张澍稡:按,童,作僮。参氏作莘。《路史》云:汉之童恢碑作董,盖董姓也

(宋)处观《绍兴重雕大藏音》:(童、蕫二音)

(汉)王符《潜夫论·卷九》载:凡因祝融之子孙,己姓之班,昆吾,籍、扈、温、董、秃姓。朡夷豢龙;。

综合上述史料,可得出:莘氏、辛氏与参氏、董姓有关联;氏与昆吾、董姓有关联,他们都属于董姓范畴的结论。所以,晋国史官董狐,作为辛有之后,不应该另有别的祖先渊源。

故,《左传·昭公十五年》杜预注: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大史孙伯黡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与(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至周太史辛有之二子适晋,与孙伯黡共司晋典籍,以其董督晋史,又()为董氏因官为氏,加入董姓之说,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网络文献:《八闽董氏汇谱》之董金荣:《源流篇》

2、网络文献:董振民:《董氏始祖源头在闻喜》

3、网络文献:《华夏董氏通谱》

4、《史记·楚世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9月第1

5、(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中华书局20094月第1

6、(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出版19877月北京第9次印刷

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10月第1

8、黄节厚:《百家姓探秘》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1

9、乾隆甲午《曲阜县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7

10、(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出版20078月第1

11、王宝明 :《中国姓氏与人名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3

12、史式:《中华祭祖圣地.万荣后土祠》《五千年还是一万年·中华文明史新探》银河出版社20044

13、《山海经》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1

14、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52

15、郝岳才:《晋与商贾鼻祖陶朱公小考·上》《太原晚报·天龙副刊》

16、柏原:《说百姓》《太原晚报·天龙副刊》

17、网络文献:《萧山党耆董氏宗谱序言》

18、网络文献:《萧山董氏谱系源流》

19、骆承烈、.骆明:《孔里论孔》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20、张杰:《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山西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19881月第1

21、网络文献:董孝忠:《江都归来1400年释》·广川董氏后裔渊源研究会

22、《四书五经》 中国书店 198511月第2

23、(宋)范晔:《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华书局20078月第1

24、谢钧祥:《中华姓氏大辞典》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11

25、《左传(春秋经传集解)·昭公十五年、二十九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2月第1

26、《纵论晋商与西口文化论坛论文集》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12

27、《千古之迷·中国文化史500疑案》p583p693【注2021】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10

28(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六《姓氏不可考》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10

29、网络文献: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30、网络文献:董全吉:《从炎帝到赐董姓的宗谱·浙江族谱抄录(一)

31(东汉)王符:《潜夫论》·张觉校注《五德志·志氏姓》岳麓书社出版20085月第1

32、《华夏董氏通讯》2008年第2p20 2010年第2

33、《国语》陈桐生译注 中华书局20134月北京第1

34、《史记·晋世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9月第1

35、(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览部》、【审应览·重言】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71月第1

36、乔兆坤、王明亮:《禹凿晋水在鬷川---鲧禹治水的史学思考》·《运城学院学报》2011年第3

37、网络文献:乔兆坤、王明亮:《尧舜时代的盐池水利-鲧禹治水神话的史学思考》

38、网络文献:李继生:《三皇五帝及三代之祖探源》

39、网络文献:(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

40、《晋阳诗踪》主编:霍润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8月第1

41、网络文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田建文、宋建忠、吉琨璋:《横水墓地的发现与晋文化研究》

42、李元庆:《晋国文化---法治文化的摇篮,多民族文化的熔炉》·《黄河文化论坛》第1辑·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12

43、方诗铭、方小芬《中国历史年表·新修订本》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34

44、《帝王世纪 世本 逸周书 古本竹书纪年》齐鲁书社 20101月第1

45、 网络文献唐封叶:《覐(jue)公簋:见证晋国早期历史,颠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

46、顾颉刚:《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12月第1

47、(晋)常璩原著.汪启明、赵静译注:《华阳国志译注》.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5月第1

48、网络文献:王伟东、郭柏林:《探秘晋水之源,追寻早期晋国》

49、网络文献:易刀卜:《夏桀之居地望考》

50、网络文献  魏文城:《三嵕考证》

51、网络文献:佚名:《鸣条之战在那里?夏商鸣条之战的鸣条是什么地方?》

52、网络文献:佚名:《夏朝古国---三嵕国,夏王朝倾覆的关键,商汤取代夏朝的最后一战》

53、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中研院史语所授权印行【大陆版】.1966年春月增订本

54、(宋)李昉等撰 :《太平御览》中华书局 199510 北京第5次印刷。

55、(清)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4月第1

56、网络文献:胡新生:《异姓史官与周代文化》.《历史研究》199403

57、网络文献:《董全吉:董部落古董国的考证》

58、网络文献:《董全吉:董姓源流与董姓图腾的解说》

59、网络文献:董全吉《古籍记载的祝融八姓和“董姓”》

60、网络文献:董全吉:《“董”是一个观测天文符号》

61、网络文献:董全吉:《董氏族谱修谱的董姓源流与图腾正解》

62雷黎明《敦煌马圈湾汉简通假字系统量化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