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使用紫杉(醇)类药物,需注意这些!

 松露q18d8ap4kx 2022-07-19 发布于内蒙古

来源:医学之声 作者:高丽丽

使用紫杉(醇)类药物,需注意这些!

图片

紫杉类药物是一种作用于微管的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二聚体的聚合并阻止其解聚达到稳定微管的作用,而抑制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细胞微管网的正常动态重组,并致微管束的排列异常而影响肿瘤细胞分裂,临床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及胃癌等的治疗。
一.紫杉类药物的分类
紫杉类药物可分为紫杉醇(溶剂型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和多烯紫杉醇(多西他赛)两类。
药物
注意事项
溶剂型紫杉醇(紫杉醇)
①紫杉醇是半化学合成药物,在体内代谢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静脉给药后其浓度在血浆中呈双相降低曲线,主要以非肾性清除。
②因紫杉醇分子结构的疏水性,在制备时使用聚氧乙烯蓖麻油(国产)或聚氧乙基-35-蓖麻油(进口)为溶媒。溶媒中存在某些非离子嵌段共聚物,可引起肥大细胞和/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而致超敏反应,临床使用前需预处理。
③聚氧乙烯蓖麻油也是环孢素、替尼泊苷、丙泮尼地等多种药物的溶剂,对上述任何一种药物发生过严重超敏反应者,尽量避免使用紫杉醇注射液。
④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肌肉关节疼痛、骨髓抑制、肝毒性、神经毒性反应(神经轴突变性和脱髓鞘反应)等。
⑤主要辅料为聚氟乙烯蓖麻油、乙醇;输液器为含0.22μm过滤器的输液器,不含聚氯乙烯;溶媒为5%GS/0.9%NS;稳定性:室温27h;滴注时间>3h。
紫杉醇脂质体
①紫杉醇脂质体是由磷脂、胆固醇、磷脂酸等材料构成的类似于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脂质体包载紫杉醇,可提高水溶性且无需添加聚氧乙烯蓖麻油。
②静脉给药后的药物血浆浓度呈双相曲线,血浆清除与剂量和静脉滴注时间相关。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9-98%,尿中仅有少量原型药排出。
③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注射液相比,疗效相似,但紫杉醇脂质体的严重超敏反应发生率较紫杉醇注射液明显较少,与其溶媒不含聚氧乙烯蓖麻油及不诱导补体激活或增加组胺积累相关。目前紫杉醇脂质体说明书仍要求在使用前30min进行预处理。
④紫杉醇脂质体是一种微米级至纳米级的微粒,注射进入血液后,易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富集于网状内皮系统较丰富的器官,如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中分布最高,在心脏、肾脏分布较少,说明紫杉醇脂质体较普通紫杉醇更易从血管渗透入肿瘤组织,有淋巴结和网状内皮系统组织器官被动靶向性,作用增强,心、肾毒性降低等。
⑤主要辅料为卵磷脂、胆固醇;输液器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液器;溶媒为5%GS;稳定性:室温24h;滴注时间3h。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①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是用纳米技术将疏水性紫杉醇与人血清白蛋白载体相结合,白蛋白可通过与gp60受体结合等途径增加紫杉醇在肿瘤中的摄取,而增强药物的跨内皮转运,提高肿瘤组织内紫杉醇的浓度。其在体内较溶剂型紫杉醇更易分解,可经胞吞作用将紫杉醇转运至肿瘤组织,有相对靶向性。
②其主要药物代谢特点为线性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后浓度呈双相下降曲线,肾脏不是其主要代谢途径,经粪便排泄占20%。与传统溶剂型紫杉醇相比,其临床剂量范围较大。
③其过敏反应少见,输注时间短,目前不推荐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给药前进行预处理,原因可能与其不含聚氧乙烯蓖麻油,同时血中游离的紫杉醇含量较低相关。但需注意,发生过紫杉醇注射液超敏反应者,使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替代治疗时,仍需密切观察其过敏反应的发生。
④主要辅料为人血白蛋白;输液器为聚氯乙烯或非聚氯乙烯输液袋,不建议在输液管中接过滤器;溶媒为0.9%NS;稳定性:室温8h;滴注时间30 min。
多西他赛
①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符合三室药代动力学模型。多西他赛及其代谢产物经粪和尿排出,分别占剂量的75%和6%。
②多西他赛溶于吐温80,溶剂为注射用乙醇水溶液。鉴于其有过敏反应、体液潴留、皮肤不良反应等,临床使用前需预处理。
二.紫杉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脱发,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有晕厥、高血压、心律失常、静脉血栓、胃肠道穿孔、胰腺炎、肝坏死、肠梗阻、致死性肝性脑病、肺栓塞、肺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和呼吸衰竭等。多西他赛罕见重度手足综合征、狼疮性皮炎、大疱状皮疹。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过敏反应
①紫杉醇及其溶媒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其所致过敏反应为1型过敏反应,多发生于前两个疗程开始输注的2-10min内,少数者的皮肤超敏反应不会立即出现,可能发生在输注后几天或1周内。多西他赛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紫杉醇,症状较轻,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很少发生过敏反应。
②临床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性潮红、呼吸困难、氧饱和度显著下降、低血压/高血压、全身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也有可能发生胸部不适、背部疼痛、骨盆及腹部压迫性疼痛。发生超敏反应者常伴随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骨髓抑制
紫杉类药物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其所致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毒性,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血小板减少、贫血。
神经毒性
①紫杉类药物抑制微管蛋白解聚所致的微管功能障碍可能是致神经毒性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急性暂时性神经毒性和慢性长期性神经毒性。通常以感觉神经病变为主要表现,包括运动和感觉神经病变,呈剂量依赖性和累积性特点,部分可逆转,如肢体麻木、触觉丧失、疼痛灼热、呈手套-袜套样改变、癫痫大发作、晕厥、共济失调等。
②神经毒性的发生主要与累积剂量和强度有关,还与种族、年龄、肿瘤大小、是否合并使用有神经毒性的药物及是否有其他基础神经疾病等有关。紫杉醇较多西他赛更具神经毒性。
③辅助治疗药物有谷胱甘肽(阻止药物在后跟神经节聚集)、钙镁合剂(螯合奥沙利铂的代谢产物草酸盐,降低其对神经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影响)、卡马西平、阿米斯汀(细胞保护剂)、度洛西汀(明显改善紫杉醇所致急性疼痛综合征)等。
参考文献:
1紫杉醇制剂超敏反应预处理指导意见[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8):1023-1025
2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9,28(10):4-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