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机的智慧

 皮皮中尉 2022-07-19 发布于河南

本文导读:

我承认这世界上有时机存在,而且正在学习把握时机的智慧。


有关1815年拿破仑皇帝在滑铁卢战败的原因,很多军事史学家和传记作者都有过考证分析。有人说皇帝陛下兵力不足,导致主要阵地缺乏军队镇守,有人说皇帝太倚重内伊元帅,任由他挥霍兵力狂攻不止以至浪费了太多时间,也有人说皇帝那几天着凉感冒得了鼻炎,结果情绪低沉影响了决断。不过伟大作家茨威格在著名散文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也提及一个关键败因,就是错失良机的格鲁希。


作为拿破仑皇帝最后提拔的一位法兰西帝国元帅,格鲁希本是一位骁勇的骑兵将领,因为绝对的忠诚和勇气被复辟的皇帝委以重任,在战役打响前派他统领一支人数众多的机动部队游弋在敌军侧后方。也就是说,当战局胶着、皇帝咬牙把最精锐的“老近卫军”也投入战场之际,格鲁希的数万生力军一直在十公里外听着枪炮声徘徊。按照茨威格的描写,当电光火石稍纵即逝的战机闪过时,这位以果敢闻名的元帅居然在犹豫,因为他在等待陛下的手令。

格鲁希既没有在关键时刻投入部队扭转战局,也没有去抵挡对方赶来增援的普鲁士军队,而他苦苦等待的那道手令据说早就由皇帝签发,只不过传令兵在纷乱的战场上根本送不出去!读到这个段落,我仿佛能看到格鲁希元帅瑟瑟发抖、肝肠寸断的可怜相,那是错过人生最佳机遇才会有的仓皇和失落。

相比之下,皇帝当年看重的达武元帅就是个善于把握时机的将领。在1807年击破普鲁士的耶拿会战中,带领一支偏师的他敏锐意识到皇帝倾力打击的并非普鲁士主力部队,于是昼夜急进,硬是带着弱旅缠住了数倍的敌人,最终坚持到大部队赶来扭转战局。可惜,滑铁卢会战时达武元帅早已厌倦了戎马生涯,选择了远离皇帝的隐居生活。如果是达武而不是格鲁希站在皇帝身边,说不定历史就会改写。

我们都说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像格鲁希这样初出茅庐缺乏统军经验的将领很难把握其中的关窍,只能坐失良机。对于如今把商场看作战场的企业家而言,对时机的把握依旧高深莫测而又至关重要,因为他们中间流传着这一样一句话,“创业往往要遵守三大法则,第一是时机,第二是时机,第三还是时机!”

说到创业法则,如今但凡提起电商购物平台,某东某宝自然称得上是如雷贯耳,但我要说在他们之前还有一家平台也曾气势如虹,想必了解的朋友就不会太多,那就是世纪之交崛起于上海的8848网站。

之所以把网站冠以8848的名号,在于创始人王俊涛的雄心壮志,希望平台的业绩迟早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那样引人注目。要知道,在刚刚步入21世纪、传统零售方兴未艾之际,电商购物概念绝对不俗,也的确引来了不少风投。不过8848网站的春天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很快就黯然谢幕,反倒是当时默默无闻,还打着“中国黄页”旗号的某宝后来居上。

至于8848网站昙花一现的原因,也正是后来某宝某东能够兴盛的原因。本世纪初很多偏远三线城市的交道路运输网不够发达,而中国网民的数量还处于缓慢上升期,一方面购买欲望不强没有强大的市场,另一方面送货极不便利制约购买欲望,才造成了8848的后天乏力、资金链断裂。

从这两个战场和商场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到,人纵然有奇思妙想勇气耐力,赶不到准确的时间点上照旧没用。唯有准确抓住时机,才能跻身成功行列,所谓时也命也,盖莫如是。

既然说赶不到时间点就意味着失败,那是不是赶上了时间点就一定成功呢?其实也未必。咱们不妨举几个科学史上有名的例子说明一下。

如今一说起电灯,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其实不然。爱迪生并不是发明电灯,只能说是改良了电灯。在他之前十年间,已经有人发明了由电流点亮的白炽灯,只不过灯泡中的灯丝太过脆弱,十几分钟就被烧断了。而爱迪生最大的功绩就是调动麾下“门罗公园”的庞大人力,耗时多年不断试制各种材料的灯丝,直到确定碳化后的竹纤维为最佳原料并实施了量产。也就是说,电灯发明人默默无闻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完全是被后来居上的爱迪生抢了风头。我觉得他最大的悲哀就是赶的时间点太巧,恰恰和善钻研敢投入更善于自我宣传的爱迪生赶在了一起。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数学微积分的创造者,实际上英国的牛顿与德国的莱布尼茨几乎不分先后,但倒霉的莱布尼茨声望完全在牛顿爵士之下,所以只能耗费多年打笔仗搞辩论,最终也没能夺回创造者的名分;再比如美国的贝尔被誉为电话的发明者,其实在贝尔之前已经有人发明了电话,只不过聪明的贝尔在获得成功后飞速申请了专利,硬是把另一位天才给挤到了历史角落中不见天日;还有“进化论”,就在达尔文耗费十年整理《物种起源》初稿的日子里,碰巧看到后辈华莱士的研究论文居然与自己如出一辙,而且人家已经写出了论文!好在达尔文厚道华莱士谦逊,推让一番后还是由达尔文领受了“进化论”掌门人的大旗,坏事变好事,成就了一段佳话。

更有意思的例子有关著名小说《哈利·波特》。据说在J·K·罗琳女士酝酿写作这一魔幻题材故事之前,英国的流行文学界已经有好几位作家在尝试写作同一题材,诸如“通过火车站台进入魔法世界”“一个戴眼镜的少年魔法师”等桥段已经屡屡出现在了报刊杂志上,但最后写出鸿篇巨制的却是单亲妈妈罗琳。而那些才智构思不亚于她的作家们,只能屈居其次,扼腕叹息。

即便时间点赶对了,也只能证明你和很多聪明人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并不能保证你就一定能笑到最后。你取得了先决条件,或许会认为自己运气倍增胜算倍增,却不防山外青山楼外楼,别人比你更胜一筹。

当然,我不是什么神秘主义者,不打算散播什么“不可知论”,没必要把时机的问题说得那么玄幻,其实想把握时机并非高妙深奥的学问,我认为关键在于三点。一是历练,二是格局,三是尊重规律,三者广而有之,就有了时机的智慧。

首先说历练。格鲁希元帅与达武元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历练,一个刚刚得到重用诚惶诚恐,而另一位前辈则久经沙场富有经验。所以历练的最大成果就是经验,这就像老练的木匠看一眼木料就知道能打出什么样的家具,成功的前锋总能在队友传球之前就能准确跑位出现在恰好的位置,这都是长时间历练的结果。没有历练就想看出端倪把握时机,无异于妄想。

其次是格局。能容天下可容之事,能容天下可容之人,就是人的格局。格局小的人总觉得一切机会都应该是自己的,那样无形中就遮蔽了自己的眼睛,忘记了这个世界本是藏龙卧虎包罗万象。一旦格局足够大了,也就能够虚心接受信息、谦和接受不足,学会平视别人和世界。一旦眼睛能够平心静气地聚焦事物了,那么事物本来的缝隙、个中潜在的兆头才能显现出来,时机和时机背后的规律自然脱颖而出。

最后就是尊重规律。我们周遭的人和事,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其实都和宇宙一样由规律运行,有条不紊自有节律。大而化之地说就是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儿永远不都会脱离规律,很多看似复杂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比如说冬天经受寒冷夏天经受炎热就是规律,非要打破可能就忤逆了自然,比如说遵守作息时间安稳度日也是规律,起码保证自己不会出现在错误的时间地点遭遇妄人妄灾。总之,人一旦懂得安身立命顺其自然,就会发现规律,继而尊重规律。

我关于时机智慧的说法其实也没什么新东西,无非就是些老调重弹鹦鹉学舌。不过起码证明了一点,我承认这世界上有时机存在,而且正在学习把握时机的智慧。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