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禾子解词 | 你我可曾“空空如也”?没有可就亏大发了

 金明书院 2022-07-20 发布于河南


汪峰演唱:空空如也

汪峰的一首《空空如也》成为热搜,火爆网络。歌曲,就是时代的象征,特别是流行的。《空空如也》歌词中的空洞感觉正是迎合了时代年轻人的心理,才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听起来就会被一种空虚无聊和迷茫的情绪所感染,有不得不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汪峰演唱具有的力度,似乎似又有要打破的力量存在,矛盾是相互干耗能量的来源,能突破吗?怎样突破?

真正的艺术,总会是某种文化的表现形式。能传播正能量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艺术,才会具有我们需要的文化。表现形式不能诠释清楚带有健康成长的内涵,就不应被社会所追捧,否则就是一次次流感的不期而至。

且不说全部歌词,但就“空空如也”四个字,该如何正向理解?

今天一般就是解释为“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通常还都是指向自己。这种解释显然是合今天时代的特点:浮躁。可,这种解释是多么的肤浅,和不负责任。

现在,已经很少再见到沉稳和稳重了,只是偶尔在沉浸书法艺术很久的老前辈身上还能见到。

一、真知的乐趣

最近认识了一位书法老前辈岳善因。

有一次前辈写了一幅对子,老人家的书法造诣没得说。他的文化功底更是沉稳端正,并且给我们分享了创作心得。

对子写到:“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松竹四季苍翠,生机盎然;松之高居,竹之静处;一质实在,一虚心存。有正直,有摇曳,神仙(长寿)常与轻松(闲逸)伴,食可无肉居不可无竹。长寿是真利益,谦卦最无忧。长寿无忧,还有何求。山鸟归林,自由自在,是谓大观(观,自在)也;山花烂漫,美不胜收。真、善、美,再加上一个智慧的我,就是整个宇宙的最美主旋律。

一幅对子,就是对真善美慧的解读。所以,解读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好的解读(包括人事物等),是指路的明灯,之后才能谈及如何行动,才能看到结果,才能论其价值。

二、“空空如也”古褒今贬

万事万物,皆有根源,寻根究源,方得清明。"空空如也"是谁说的呐?出自哪里?这四个字(后来算成了一个词),其实是孔夫子说的。据《论语》载:"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是关于夫子的小故事:春秋时期人们非常钦佩孔子,一次到乡下有农民称赞他博学多识,才华横溢。孔子回答:"有很多知识吗?对你们的农活我却一点也不懂,可以说一无所知。"农民又问了孔子一个问题,孔子思量了好久,才开始论证,尽量使农民了解详尽。可见夫子所说“空空如也”是自谦的褒义词,空空:诚恳,虚心,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正表现了其对待学问谦虚谨慎的态度。

现在引用"空空如也"偏贬义,现形容一无所有,有家徒四壁、一无所知、一无所有、空洞无物等意思。

而事实上,这褒贬两种完全不同的解读,也只是两端之说。如执此两种解释,又是一种极端的做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所处的位置,所不同的人生经历,所持的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解读。学习,贵在思考,没有思考的学习不易于鹦鹉学舌。真正的进步全在于思考后的改变,所以读书学习就是在于不同的智者对话,放空自己的杯子,才能接受不一样味道的水源。

三、冰山一角之外

深味,后味,才是真味。

琴,有弦外之音;棋,走一步看三步;书,最讲究形外之韵味;画,神大于形;诗,在于抒情言志;酒,在于醉翁之意也;茶,二八佳人的生气在于会品。

字词,都是有品味的。会么?

一品:“空空如也”,“空”意为“无,没有”,“如”者“像”,“也”是“这样”,词语解释为:跟这一样,啥都没有。

二品:词语倒装,实际为“如空空也”,“也”是语气助词,词语解释:像空的。还是啥都没有。

三品:理解了“也”,也就知道了“空”。天地之间的万物都有阴阳二性,天为阳,地为阴。阳以男性生殖器来代表,阴以女性生殖器来代表。在八卦中,阳用一根阳爻表示“—”,阴用用一根阴爻来表示“- -”。

汉朝许慎《说文》在“人”部里有“也”字,说:“也,女阴也。” 就是说“也”字是女人阴部的象形字(甲骨文,篆体)。所以,字开始有了一阴“也”一样“且”,这是从字形上讲,还有字义上每个字都是分阴阳的。

单说女阴即是“空”,空才能承载万物。

地字右边为“也”,厚德载物是大地的一个特性。作为一个女人,要如大地一样宽厚,不仅能承受丈夫带给你的金钱、荣耀,还要分担他的痛苦。当然,男人就要像天体运行一样,自强不息,辛勤工作。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这个意思。

池字右边为“也”。女人如水,随方就圆,柔顺谦下无争,善于自净更能净他。

四品:“也”,就像一个赤裸正坐的女体,也是最为纯真。老子有“绝欲弃智”,有“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无为”的空(kòng)空(kōng),放下身心世界成为空(kōng),再接下来把kōng也kòng掉,终归会是道如婴儿,大道似水,道如同女人(最为直接的空空如也)。

五品:“空空如也”,同“空空如野”。旷野,“野”者是一种内在的给予。田野,就是大地的无私给予,来自于本自的空旷,空则自有。

天空,天行健,自会有上位者出现,只是少而已。

虚空,本来是因谦虚而空杯学习,才有了广博厚重。今天很多人却是做反了,因为价值观出了差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心里的空白而使人生变得虚弱,成了空虚。词语的重心都是落在最后,也是听话听后音儿,虚了自然不好,可见如此“空”的不对。

六品:“如”的异议不大,就是“像”的意思。那么怎样可以做到空空呢?不要胡思乱想,夫子他老人家又是怎么做的呢?学习他老人家就行。

看原句: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有任何人(不只是鄙夫)请教问题,夫子的对策都是“空空如也”。具体做法就是“叩其两端而竭”。两端,指的是两个极端,夫子指导人总会是诚恳地告诉别人不能走极端,任何事都是过犹不及。今人受西方愚昧文化影响颇深,都是非一即二,总会凡事要辩个是非,争个高下,熟不知一是一根筋,二是二百五,这样的人遇到一起也是十分恐怖的,如驴似牛。

不走极端,也就是夫子的中庸之道,后来成了孟夫子文化的中心所在。中庸之道,就在中原大地,就是一个字“中”,河南人好简,也就是好道(大道至简),当然就会合道,就会说出最合道的语言。

得中原者得天下,可不只是土地,而是要得到做到土地上的文化。真正的土地爷不是泥塑木雕,而是一方土地的灵魂,也就是当地文化。

河南人,凡事都问一个:“中不中?”中,就办,不中,就要放弃。中正不阿,不偏不倚,帝王心也。可,电视台节目之浅薄只是会用一个“中”字调笑河南,或是显露一下自己懂点儿河南方言,其实这样的人连河南的皮毛都不是,不过随风而去的皮屑罢了,还自鸣得意,小丑而已。

七品:中,乃本分。素位而行,不旁逸斜出,则社会就会真正的和谐。“中”的延伸,就是一个“和”字:宇宙的主题是和合与发展,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家的主题是和谐与发展,学校的主题是和衷与发展,家庭的主题是和睦与发展,个人的主题是和气与发展,心灵的主题是和美与发展。我们是中国,“中”就是我们国家的文化核心,“中”是国之灵魂,得“中”“原”来才是得天下的关键之所在。

欲对祖国做更深了解,请您点击下面蓝字阅读:

禾子解词 | 中国:世界上最好的风水宝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