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后遗症之足内翻,针灸治疗剖析

 滚滚车轮y 2022-07-20 发布于广西
 剖析 | 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

▪中风后痉挛性足内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软瘫逐步转为硬瘫,患侧肌张力由低转为亢进。

▪如偏瘫已成痉挛性,而活动恢复不全者,治疗很困难。通过学习文洪教授临床学术经验,笔者采用针刺肩髃、肩髎穴、内关穴(均为健侧)效果明显;辅穴申脉,照海。

▪操作:患者仰卧位,针刺上述穴位,平补平泻,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1疗程,间隔3~5天后继续第2疗程。

▪中风后足内翻是由气血瘀阻日久或风痰挟湿导致经脉闭塞所致。一般来说,长期的经脉瘀阻,气血不通,必然会导致痉挛。痉挛出现的早晚和轻重程度是由气血瘀阻的程度决定的;瘀阻越甚则症状出现得越早越重。

▪患侧下肢的足内翻是内强外弱,阴强阳弱,所谓阴急阳缓,从而造成左右的肌力不平衡。但这种强,不是正常生理性的增强,而是由于气血瘀阻日久,筋脉得不到濡养造成的,属于病理性的痉挛。所以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经脉瘀阻,使气血流通。

▪在手法应用上,对初发病软瘫病人应根据《灵枢经·热病》之意“偏枯……巨针取之”的法则,给以强刺激,使之产生感觉,增强肌张力。但随着感觉的增强,肌张力增高,当逐渐减弱刺激量。尤其是在患侧局部取穴时应注意,以免发生挛缩。即局部取穴时根据病情的早中晚,手法相对应的是重平轻。针刺肩肩髃、肩髎穴可使足内踝气血流通,拘急缓解。针刺内关穴可加强外踝的力量,从而恢复踝关节的肌力平衡,纠正足内翻。
一些个人看法,欢迎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