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远离六大心血管疾病?

 金鑫康复堂 2022-07-21 发布于河南

最近《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在京发布。新版报告显示,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刻不容缓!

六大心血管病包括哪些,如何远离?

1.高血压

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15岁居民高血压的粗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高血压调查(CHS)发现,2012~2015年中国≥18岁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7.9%,加权率为23.2%,估计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45亿。血压正常高值粗检出率为39.1%,加权率为41.3%,估计全国有血压正常高值人数4.35亿。

 CHS研究发现,中国≥18岁成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加权率)总体上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治疗控制率先升高后降低。

     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诊断高血压时,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之后每年1次,以评估是否进行了充分的高血压管理 ,以经确诊,要全面排查继发因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在立即启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仅收缩压<160mmHg且舒张压<100mmHg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医生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若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在血压管理的所有阶段,应定期进行基于722方案的HBPM。当症状出现时,应额外进行HBPM,以明确患者症状是否与血压过度下降相关

2.血脂异常

我国居民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2002年升高。

2014年儿童青少年TC、LDL-C、非HDL-C和TG水平与10年前相比均明显升高。

≥18岁人群血脂异常的总体患病率大幅上升,由2002年的18.6%上升为2012年的40.4%。

我中国居民血脂异常主要类型是低HDL-C血症和高TG血症。

 2012~2013年一项研究调查发现,在6~17岁儿童青少年中,血脂异常的总体检出率为28.5%。

2012~2015年CHS调查显示,中国≥35岁成人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为16.1%、治疗率为7.8%、控制率为4.0%。

我国的一项多省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在低、中、高风险人群中,低剂量他汀类药物干预可使10年ASCVD发病率分别降低4.1%、9.7%和15.5%。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治疗血脂异常可降低冠心病、脑卒中事件的发生。如果患者在检查当中,发现有甘油三酯升高的情况,需积极排查有无遗传基因方面的影响,或积极治疗诱发甘油三酯升高的病因,如控制血糖,治疗原发肝脏或胰腺疾病,治疗甲减等。因为饮食、运动因素引起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理饮食(少吃肥肉、炒菜少用油、少吃面食、控制主食、多吃蔬菜),这样就能减少甘油三酯(脂肪)的来源。另外,还要多运动,尽量多消耗一些甘油三酯(脂肪),让身体内的“能量银行”也就是甘油三酯的总量处于负平衡状态,这样体内的甘油三酯就会越来越少,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就能显著降下来了。生活方式干预和继发性病因控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管理的基础。

当严格控制饮食3个月后未收到明显疗效时,应启动药物治疗,启用调脂药物治疗或调整剂量后的4~12周,应对患者依从性以及对降脂药物的反应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进行评估,并检测血脂水平,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下一步治疗策略,之后每3~12个月重复1次。

3.糖尿病

 2015~2017年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基于WHO诊断标准,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采用ADA诊断标准糖尿病患病率为12.8%。据估计,目前中国大陆成人糖尿病人数达1.298亿(男0.704亿,女0.594亿)。

 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标化年发病率从2007年的164.85/10万人年上升到2017年的268.65/10万人年,年均增加4.01%,且在男性、年轻人和农村地区人群中增加更快。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还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的产生,如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所以一旦发现自己血糖异常,要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治疗。以免对身体其他组织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4.慢性肾脏病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的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CKD)的总患病率为10.8%,以此推算中国约有1.2亿例CKD患者。其中,肾功能异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²)]患病率为1.7%,白蛋白尿(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30 mg/g)患病率为9.4%。

 2015~2016 CHARLS研究显示,在≥60岁的受试者中,肾功能下降的总患病率是10.3%。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不断增高。

 2016年,CKD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为15405元,高于无CKD患者的11182元。血液透析患者平均花费89257元,腹膜透析患者为79653元。

 慢性肾脏病对身体健康危害较大: 1、导致代谢紊乱 :慢性肾脏病严重时,常会导致代谢紊乱,出现低钠血症、高钾血症、酸中毒等。 2、出现高血压:肾脏受损,肾功能下降,因调控紊乱,促使血容量增加,会有血压升高,严重时引起心血管疾病 3、诱发心衰: 导致肾功能受损,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严重时可诱发心衰,治疗不及时,有一定致命风险。4、引起贫血: 肾功能受损伤,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此时伴随贫血问题,而贫血又会加重心脏损伤。 5、出现尿毒症:尿毒症是肾衰竭终末阶段,当慢性肾脏病严重时,也可发展为尿毒症,不能做肾移植手术时,只能通过透析维持生命。

诱发慢性肾脏病因素很多,如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与免疫因素有关;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与感染因素有关;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等慢性肾脏病等与代谢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引起:薄基底膜肾病、多囊肾属于遗传性肾病,导致慢性肾脏病具有遗传性,常有遗传家族史。所以我们平时要经常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各种危险因素及早进行干预,以免发展为不可逆的损害。

 5.代谢综合征

 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在≥18岁调查对象中,依据修订的NCEP ATP Ⅲ标准,发现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4.2%。

 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提出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4%;依据Cook标准,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4.3%。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一个个体中同时存在的临床症候群。代谢综合征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腹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

一旦诊断必须积极干预治疗。干预的主要目标是三大主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对于非糖尿病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预防2型糖尿病也是一个重要目标;而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代谢综合征患者,为降低更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则需要强化的干预治疗。

6.空气污染

 环境大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是影响中国DALY的第3位和第13位危险因素。

 2000~2016年,中国归因于PM2.5长期暴露的超额死亡数逾3000万,年超额死亡人数为150万~220万。

 2000~2016年中国归因于PM2.5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达3008万,自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因PM2.5暴露导致的总死亡人数呈逐渐下降趋势。

我国系列研究发现,随着PM2.5、粗颗粒物(直径2.5~10.0μm)、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暴露浓度的增加,CVD死亡风险增加。此外,大气污染物暴露浓度升高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的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因此,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大气污染对身体的伤害。1、少去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尤其是空气流通较差的交通繁忙地段,在空气不好的环境中要带口罩。室内要多清洁和透风。2、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吃的健康吃的满足。可以增强体质,促进体力新城代谢等等。还要多喝水,水对人体很重要。3、多进行锻炼,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排出那些体内可能存在的脏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