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泰渡口

 陈龙辉01 2022-07-21 发布于广东

和泰渡口

鸡鸦水道在1993年就划为中山市水资源保护区,而在中山市民间钓鱼爱好者中,鸡鸦水道被视为仅次于小引水库的第二个最佳钓鱼点。

南头与东凤隔河相望,以前未有桥之前两地交通全靠渡轮,待各种大桥飞架两岸后,为方便单车摩托车甚至行人通过,仍有渡口存在,而和泰渡口,就是这么一处所在。看到这里,我还在尽量回忆,是否小时候坐船去黄圃,经历过这么一个地方呢,可惜确实回忆不起来,是为遗憾。(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横档渡口,详情请参阅《辉哥茶炉》之“衣食住行之行”)

 一艘长约二十米,宽约五米渡船渐渐靠近,慢慢地船头往后摆,船尾往岸靠,整个船身横着往趸船边上靠近,像极了小孩手中随意摆弄得玩具。

渡口靠边处,一艘木艇自横,两个闲人垂杆。

上了和泰渡口渡船。船头舱是载人载车的,中间一个驾驶楼,驾驶楼上驾驶员一名,在船舱里也戴着草帽,眼睛紧盯河面,认真之态简直让人发指,一天跑八十来回,应该闭着眼也能驶过去的吧。后舱空无一人,柴油味极浓,该是往来客人放重物之所在,船工两人,皆五六十岁样子,黑脸矬身粗壮,头带草帽,身手敏捷。过渡的有十几二十人,大都牵着摩托车电动车,船一开动,船工拿一铁箱,挨个收钱,单程一元,不支持电子支付。河面约五六百米,明净如镜,水泛微波,清风怡人。

 东面河边的吊脚楼,就是以前南头镇上下货物的主要地方,也就是码头所在,外来五金器具,生活百货大都经过水路进来南头,而南头的田里所产,塘里所获,亦大多从这里送出去,而远方来客,本地人出行,莫不从这里经客货船上行下达,所以这里附近渐渐就成了南头的经济文化中心。社区内居民多为教师,供销社,镇政府公职人员等,文化素质较其他地方高,而又聚集着经商做生意的,看医寻药的,跑公务的,串亲戚的,甚至坑蒙拐骗的,各式人等莫不集中在此,在整个南头一时风头无两。

 这趟渡船转来靠岸,一前一后两个船工,待渡船离趸船约有二尺之遥,纵身一跃,手上缆索极其麻利地在趸船上铁桩处打个结,把渡船紧紧缚在趸船上,这一切行动,只在霎时完成,让你看得目瞪口呆。船上渡客车子鱼贯而下。这一切的光景,动静皆宜,让人觉得美丽可爱无比。

走到那旧码头处附近,错落的民居夹着一条五米左右的水泥路作为河堤,河堤内外有七八尺高差,河堤内外房屋随坡度次第而建,房屋皆有庭院,庭院皆种花草。近河的一边即是旧时码头所在,又是一条三米左右小路,近河处是水泥柱撑起的一层吊脚楼,村民大都做厨房餐厅用处,靠河一边皆用明亮玻璃做墙,想必劳累一天,面对碧波江景,晚霞泛红,微风爽面,一家围桌吃饭,倒一盏自酿米酒,蒸几味鱼虾河鲜,酒酣处,数前辈辛劳与后辈细说,莫免长吁短叹,得意处,又细摆自家如何叱咤一方,意气风发,多少劳累尽洗,多少欣慰丛生,却也融融。

小路上几个本地大娘在门口聊天,莫非是东家娶媳妇西家猪生崽之类话题,几个外地人在抱着小孩玩耍,双方都笑着带上手势用各自方言沟通,似乎并无多少障碍。一六七十老妇说以前日子,门口小路只有三尺泥路,路边一坡到河,涨水就进屋,水退屋里却常有尺许肥鱼留下,凄苦中却有乐趣。然故土难舍,反复思量,虽政府反复劝说,并不想搬迁。

 近水台级上,一外地中年妇女在河水中清洗两只杀好的鸡,白水清洗着白鸡,脸上含笑,虽不俊俏,也别有风味。

近岸水浅处,一个螃蟹吐着沫子,举着两只红红的硕大钳子,在泥洞口往来巡梭,洞口处,漂浮着两片落叶,几株水草,一半在水里一半在凤中,仿佛间,竟不知到底在水里还是在空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