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改革历史上著名的三篇奇文,每一篇都如同绕口令

 ptzhangyh 2022-07-21 发布于福建

近代,一大批仁人志士感慨于中国各方面均落后于西方,其中就认为中国繁复的汉字影响到了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故急于改革汉字。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更激进的主张——废除汉字,改用罗马字母的拼音文字。但是这种主张毕竟只是少数人的狂热,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为了驳斥这种完全废除汉字而全盘拉丁化的论调,著名的学者赵元任在他的著作《语言问题》中,运用了其强大的文字功底,创作三篇绕口令式的奇文借以向公众展示汉字的博大内涵。这三篇奇文分别是“石室诗士施氏”、“漪姨倚椅”和“季姬击鸡记”,下面几张图就分别是三篇奇文的原文和翻译。用拼音来念的话,三篇文章通篇就只有一个音,念的人自己别扭,听的人更是不知所云。

文章图片1

赵元任奇文“石室诗士施氏”

文章图片2

赵元任奇文“漪姨倚椅”

文章图片3

赵元任奇文“季姬击鸡记”

当然,赵元任写这三篇奇文主要是强调汉字运用方面的一些极端例子,其本人对于中国文字的改革态度还是致力于汉字拼音化,他认为“在多数文字用处的场合,比方说是自然科学啊、工啊、农啊、商啊、军事啊、普及教育啊,可以用国语罗马字拼音文字”。赵元任在出版《语言问题》这本书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其人已随败退的国民党一起到了台湾,后来两岸三地,甚至包括华人占主导的新加坡,汉字始终都没有全面改组成拉丁字母(只有中国大陆和新加坡改用了简化汉字,台湾和港澳甚至仍沿用繁体字),仅仅是使用拼音来辅助学习汉字。汉字的保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免于毁灭性的打击。当年如果将汉字完全拼音化,华人世界也必然会像当今的越南一样,出现严重的文化断层的问题。

文章图片4

台湾地区的汉语拼音,跟大陆相比稍有不同

文章图片5

越南古庙中的汉字对于年轻越南人来说完全就是火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