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先慈:谈如何运用语文课对小学生开展情感教育

 昵称15221501 2022-07-23 发布于湖北

知网:《中小学教育》227月刊 

谈如何运用语文课对小学生开展情感教育

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中心小学   王先慈    邮编:4443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适当的优化课堂教学形式,转变学科教育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进而班级学生可以在阅读语文教材内容的时候学习到他人优秀的思想品质以及积极的价值观念,进而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也会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对于外界的认知也不够清晰,而积极的价值观念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的,语文教师应当通过设计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方式来进行具体的情感教育,确保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之中有更深的体会,这样一来不仅语文课堂教育效果得到了提升,对于班级学生的未来发展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于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展开分析,并总结得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运用方案。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运用策略;新课程改革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没有情感 的支持,人的其他心理活动,如感知、记忆、 思维等都将变得软弱无力。情感是一个人从 事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强大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务必要优化当前阶段的教育目标,在课堂中引入新的教育形式。情感教学的应用是最近创新的教师教学活动新模式,其不仅为小学语文课堂增添了更多活力,也促进了小学生素质培养方案的有效开展。 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 种有效的手段实施情感教学,从而丰富、培 养、发展学生的情感。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际运用价值分析
       1.
情感教育可以推动班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形成学习态度的转变
       
很多时候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状态都比较被动,语文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跟着听什么,对于所学内容没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且课堂进度全部凭借语文教师来推动,学生并没有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在情感教育的影响之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情感情绪方面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无疑是积极的,情感教育勾起了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参与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位置,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够大大提升,学习态度发生了良好的转变。
        2.
情感教育可以促使班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并将语文知识应用在生活中
       
当前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只是考虑到如何提升班级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于学生价值观念、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塑造,实际上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打好基础,这样学生的未来发展才会更好。而情感教育可以促使班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语文教师借助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述,鼓励班级学生学习其中蕴含的积极思想品质以及行为习惯。且教师应该鼓励班级学生学以致用,将自己在课堂中接受到的积极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等运用在生活之中,促使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语文学科的实际应用性也得到了更好的彰显。
        3.
情感教育使得语文教学模式更具完善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语文学科十分注重情感层面的共鸣,且语文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使得语文教学模式更具完善性,为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运用形式
       1.
采用情景再现的教学形式,完成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取情景再现的课堂教学形式,来帮助班级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认为课文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有多少的关联性,而采取情景再现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重新步入到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置身处地般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课文的情境中带入自己的生活,融入个人情感来理解文章内容。例如,当语文教师带领班级学生学习到《静夜思》一课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首先介绍与之有关的历史背景,为同学们打造情景基础。再在音乐的配合下,为同学们描绘诗中的情境,并让同学们思考如果在像春节、中秋等特殊的日子里,自己一个人在别人的家乡,所有人都和亲近的人在一起,而你的爸爸妈妈却都不在身边,只有一轮明月孤孤单单的挂在天上,会是什么见会是什么样的感觉,从而完成情景再现。最后邀请学生配着音乐为同学们吟咏《静夜思》,完成情境体验。且语文教师可以为班级学生提供与之相关的诗词,进行拓展教育,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可见这种情景再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引导同学们更好的把握作品中的情景,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能够更好达到教学效果。

      2.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篇文章离开了情和境,知识只能是处 于游离状态的散沙,能力训练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抓住情境这根主 线将所有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 练串成一体,让学生进入艺术境界中去,达 物我同一,才能使学生接受情感教学, 从而引起共鸣。因此,教师要借助生活活动 和情感经历,创设情境,虚拟和亲临结合,课 内和课外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 机会。并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机会,指导学生 随机观察体验,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 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如激动一词是一种极 平常的情感,但到底是何种感受,许多学生 都说不清楚。表达只能借助于十分 特别等类词语来强调。教学中,若能 借助某次竞赛获奖时的情境体验,学生就会 说出高兴得连话都说不出忘记了一 总是坐不住笑个不停等感受来。 又比如教学《静夜思》,可以引导学生恍如旅 店宿夜,顿时月光泻到床前,感受到秋月的 清冷,产生以比月光和明月照耀四海也 照耀家乡的情感体验。由此,把深沉、缠绵的 思乡之情投射到眼前的景物中去。这时, 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现象,而是渗透了 情感的物象。有的课文可以抓住人物的语 言、动作、神态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丰满 起来;有的课文可以通过对比加深印象;有 的课文可以抓住景物的特点,使学生产生喜 爱之情……教师要依据教材,从具体的语言 环境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识人物的 形象,写景状物的意义,使学生的情感体验 不断深化,向理情认识发展,逐步形成正确 的思想道德观念。
       3.
借助故事作为情感教育模式的基础,拓展情感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还是孩子,都保留着活泼好动的少年天性,而以故事为基础的情感教育模式不仅可以给予学生新鲜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可以给予其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当语文教师带领班级学生学习到一则寓言故事的时候,为了更好的表现寓言故事中表达的思想品质,形成良好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可以让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经历过寓言故事中提到的事情,且教师可以为班级学生讲述一些与之相关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语文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中,有助于接下来情感教育的顺利开展。且语文教师需要注意掌握故事的讲述时间,并在恰当的时机上引入本节课需要重点讲述的课文内容上,这样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情感教育效果。由此可见,以故事为基础来拓展情感理解不仅可以为同学们扩展文化知识,引发同学们思考,还能让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和精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4.
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创新型教育方案,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
       
信息技术具备着优良的教学辅助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创新型的教育方案,加深班级学生的情感认知。信息技术能够为语文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料,确保学生可以拓展语文学习视野,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且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也会更加丰富精彩,语文教师能够采用音视频等方式渲染特定情感,为学生带来听觉和视觉的冲击,让学生快速投入学习并与之形成情感共鸣,这样一来情感教育的开展效率也会更高一些。
      5.
语文教师需要通过自身情绪调动课堂氛围,调动班级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之中一定需要注意对于自身情绪的调控,使得班级学生可以受到语文教师情绪的感染,这样一来情感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加的明显。在日常授课中,语文教师应该让班级学生时刻感受到亲切而热情的教学状态,并注重班级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进而班级学生会愿意更加配合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且班级学生与语文教师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便于师生沟通。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得知,如果语文教师的授课状态十分冷淡,或是对于学生采取过于严苛的教育形式,那么班级学生在课堂中所表达的状态往往是拘谨或是抵触的,甚至部分学生会害怕上这门课,自然更加无法很好的将自身情感融入到课堂中,那么情感教育的开展便很难进行下去。而如果语文教师的情绪状态十分积极向上,与班级学生之间的互动流畅自然,那么学生也会相应的产生积极的情绪,愿意参与到语文课堂之中,进而有助于情感教育的开展。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因而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举一动都需要注意,不要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当学生处在情绪的最佳状态时,也会更加顺利的投入到情感教育活动之中。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作为教师应 不断提高情感水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 学中,努力营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挖掘 语文教学中潜在的情感教育因素,并加以合 理运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做 人的道理。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全面、更 和谐,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才能真 正达到我们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语文教师可以采取情景再现、讲述故事、现代教育设备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高效率的情感教育,进而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语文课堂学习初步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与思想品质,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璐璐.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内容的情感教育价值取向分析——以人教版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2):12-16.
        [2]
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32):96-97.
        [3]
钟玉卿.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1):134-1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