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痰定眩汤.椎

 鉴益堂 2022-07-24 发布于福建

黄连6g、瓜蒌15g、半夏9g、陈皮12g、泽泻20g、葛根12g、天麻15g。

脘腹痞满加枳实12g、厚朴12g;

恶心呕吐加竹茹12g、生姜12g、旋覆花l O g、生赭石20g;耳鸣、听力减退加菖蒲15g、远志9g;便秘加大黄6~9g、枳实15g;肢体麻木加桑枝30g、丝瓜络20g,心悸、失眠加炒枣仁30g、夜交藤30g;颈部疼痛不适加威灵仙15g、地鳖虫10g;阴伤者加天花粉15g、竹茹15g。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表现复杂,但以眩晕为主要表现,因此属中医学“ 眩晕” 范畴。眩晕是指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乘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甚则昏仆等症状。

一、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论述颇多。《素问· 至真要大论》日:“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曰:“ 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认为眩晕的病机与肝肾关系密切,多为肝肾虚损、上气不足、肝阳化风。继《内经》之后,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各种原因导致的痰饮眩晕进行了详细论述,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基本原因之一,为后世“ 无痰不作眩” 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开了“ 因痰致眩” 理论及其治疗的先河。痰饮水湿停聚体内,一方面使气机运行受阻,津不上承:另一方面痰湿本身也可上犯,导致眩晕。《伤寒杂病论》有多条相关记述,25条:“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34条:“ 久咳数岁……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 等等。而其对痰饮致病提出了总的治疗法则:“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具体方药的选择上,运用了以苓桂术甘汤为代表的一系列方剂。《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16条云:“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被张仲景作为化痰驱饮、消除眩晕的第一要方,至今仍广为应用。因痰致眩,眩晕治痰,由来已久。

至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认为眩晕产生的原因多由“ 热病患愈后,食牛羊肉及肥腻,或酒或房,触犯而成此疾。” 提示热病后饮食不节,如再吃牛羊肉及肥腻等生痰助湿化热之品,势必会导致痰热内蒸,上熏头窍,眩晕发作;而在《诸病源候论· 痰结实候》中则云:“ 痰水积聚,在于胸腑,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心腹痞满,气息不安,头眩目暗。” 详细地阐明了痰水内结导致眩晕发作的病机。对眩晕的施治,除汤药和针灸外,并有熏洗、导引等,尤其对导引之术,有较多的记载。南宋时期严用和在《重订严氏济生方· 眩晕》中说:“ 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所致。” 明确提出七情内伤可以致眩。对于内伤七情所致的眩晕,严氏将其 一概归纳为脏气郁而生涎,结而为饮,随气上逆,令人眩晕,为后世朱丹溪“ 无痰不作眩” 理论的提出埋下了伏笔。严氏治病善于调气,其认为“ 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 在这种学术思想的指导下,治病重视理气调气。对于痰饮,主张“ 顺气

为先,分导次之,气顺则津液流通,痰饮运下自小便中出。” 如所用玉液汤于化痰药中,配合沉香理气之品。值得提出的是严氏所用理气调气药,大多是芳香之品,如丁香、木香、沉香、檀香等。此类药物味辛性温,既能通达气机,又能醒胃悦脾,是其长处。至此,对眩晕治痰,治痰当调气的基本观点已经确立。

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 五运主病》言:“ 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 将眩晕的发生归之于风火,强调风热在眩晕发病中的重要性,治以清火驱风逐痰,为后世诸家重视治疗“ 痰火致晕” 开创了先导。张子和在《儒门事亲· 头风眩》中说:“ 夫妇人头风眩运,登车乘船,亦眩晕眼涩……皆胸中有宿痰之使然也,可用瓜蒂散吐之。” 认为眩晕系由痰实而致,故而运用吐法治疗眩晕,可谓独具慧眼。李东垣虽然亦从虚痰论治本病,但其特色在于对眩晕之成因证治的认识均从脾胃入手,认为脾胃气虚,运化失司,使痰饮形成,浊痰上犯清阳之位,即见眩晕发生。故而用药方面多以健脾益胃、理气除湿之品为主,与其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一脉相承。朱丹溪宗仲景痰饮致眩之观点,首倡痰火致眩,在发病学上主张“ 无痰不作眩。” 而治疗应“ 治痰为先。” 他在《丹溪心法· 头眩》中说:“ 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动其痰也。” 又说:“ 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 湿痰者用二陈汤治之,火痰者用二陈汤加酒黄芩治之。当是之时,对痰火导致眩晕的病机已有明确论述,而治痰清火之基本方药也已成形。

至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日:“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能眩晕。然无不因痰火而作。” 并引谚语云:“ 无火不动痰,无痰不作晕。须以清火豁痰为主,而兼治六淫之邪,无不愈肯。” 可见,张氏将眩晕的发病全部定位在了“ 痰火” 。清代治疗痰饮所致眩晕的方法也得到发展,在治痰上除燥湿化痰,理气祛痰等多种方式外,怀远在《古今医彻》中又提出“ 痰之所发,由于水之上泛。” 痰之所发者,益火之源,以仲景肾气丸补而逐之,此为“ 益火消痰” 新法。《验方新编》上还提出了以白矾、茶叶、蜜结丸驱痰从大便出的方法。

清代医家,进一步完善了论治痰热、痰火眩晕的理论和方药。至此。中医对痰热、 痰火眩晕的病机、证治体系已经渐趋完善。 

痰热导致眩晕的病机分析

“ 痰” 应当是痰与饮之总称。痰饮是由于津液代谢失常、停滞结聚而成的病理产物。痰饮阻滞,气机不畅,郁而化热,热盛即可动风,气血随之逆乱,阻络蒙窍,导致眩晕。

( 一) 痰热的形成因素

1.体质因素:多见于痰湿型体质。而痰湿型体质主要缘于先天禀赋差异、后天失于调摄,导致它的形成与发病,故处于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人群具有普遍性。痰湿素盛,日久郁而化热,则痰热上扰,发为眩晕。如《时病论》云:“ 今忽中者,必因脾胃素亏之体,宿有痰饮内留,偶被湿气所侵,与痰相搏而上 冲,令人涎潮壅塞,忽然昏倒,神识昏迷。” 或因素体阳旺,热邪内盛,灼津为痰,痰热内扰而发病。体质是痰热证产生的基本因素。

2.饮食因素:饮食失常是形成痰热的最常见、最重要的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医学知识与保健意识的不足,因此,平时易多食肥甘厚味,聚湿生痰,日久生热,痰热互结,上扰清窍,而成眩晕;或过食辛辣,灼烁津液,上扰脑神,发为眩晕;或暴饮暴食,蕴结日 久,化热痰,痰热相并,上扰神明而为患。按照中医理论,味厚则发热,辛辣更能助火;过用过饮甘甜食物或饮料,则痰浊内生,“ 滋味过多,则里易招热。” 五味的偏嗜,尤其是偏嗜肥甘辛辣是痰热证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过食肥甘厚腻、辛辣炙爝之品的结果,首当其冲的是痰热( 湿热) 的产生,继而作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产生新的病证。总之,饮食不节,易生痰湿痰热。

3.情志因素:情志失调,因气生痰。肝脏内寄相火,体阴用阳,体弱用强,则肝火偏亢而上炎,风自火升,血随气道,横窜络道,情志因素致病的关键在于逆乱气机,扰乱脑神。脑为元神之府,与五脏精气密切相关,并统摄五脏气机。情志过激,脏腑气机逆乱,化火生痰,扰乱神明。五志过激皆可化火。如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郁滞,郁而化火,灼津成痰,则痰热互结;或气机郁滞,气不布津,痰浊内生,复受火邪煎熬,痰热胶结,扰乱脑神或闭阻清窍,导致眩晕。

4.年高劳损:年高体虚,脏腑功能失调,气化失职,易于生痰。高年之体,阴气自半,气血亏虚,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气耗伤,脏腑阴阳失调,津液代谢紊乱,痰浊内生,痹阻气机,清窍失养。

5.烟酒毒:嗜酒嗜烟是痰热证患者常有的不良习性。酒性辛温,易动血耗精,若狂喝暴饮,毒气犯脑,扰乱神明,则发为眩晕。烟亦辛温之品,易耗津伤阴,毒气蒙窍则为眩晕。中医学认为,酒为熟谷之液,《证治准绳· 伤饮食》日:“ 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 《罗氏会约医镜》载“ 酒者,水谷之精,其性热,其气悍,无所不至……助火乱性,诸病萌焉。” 过量饮酒或长期嗜酒,则痰湿与火热交相蕴蒸;《顾松园医镜.症方发明》强调“ 烟为辛热之魁,酒为湿热之最。” 《本草汇言》记载烟草“ 味苦辛,气热,有毒。” 现代学者也认为“ 香烟燥热,极易损伤肺阴,肺为水上之源,肺气受损,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水液代谢火调,所以痰湿内生。” 烟为辛热之物,燥热则易助阳,且烟为浊物,易生痰浊,长期吸烟则可酿成痰热并胶结不去。因此,烟酒也是痰热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6.体位不当,外伤跌打:体位不当,易于劳伤筋骨,损伤气血,气血不畅,孳生痰浊,郁而化热。眩晕每因体位变化而诱发或加重。跌打外伤,损伤筋骨、肌肉、经脉,从而引起脏腑,气血失和,津液运化失常而生痰,痰瘀阻络,气血不能上荣脑窍,而致眩晕。 

总之,痰热的形成是多因素、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其发生的机理,总是因气而生湿,因湿而生痰,蕴郁而成痰热内结之证。

痰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眩晕病因复杂,虽有风、火、痰、瘀之分,而痰热为眩晕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痰热致眩古代医家早有论述。张仲景辨治眩晕,以痰饮立论为多,在《伤寒杂病论》中多处详尽地论述了痰饮眩晕的病机。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阐明了痰饮内结致眩的病因病机。至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 风眩》云:“ 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瞀,故谓之风眩。” 首倡痰热致眩的观点;元代名医朱丹溪对眩晕、中风、头痛等多种脑病,皆主张从痰论治,提出了“ 无痰不作眩” 、“ 痰火生异证” 、“ 痰热生风” 等理论。《丹溪心法· 痰》认为“ 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所以可以导致多种疾病,“ 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中指出“ 水升火降,脾胃调和,痰从何生?” 又说:“ 热痰因厚昧积热,或外感误温所致。火痰因饮食衣褥过厚,火蒸津液成痰稠浊。清代叶天士承《内经》之意,临证每深有所悟,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日:“ 平昔酒肉,助热动风为病。

清代费伯雄《医方论》日:“ 人非脾胃无以养生。饮食不节,病即随之。多食辛辣则火生,多食生冷则寒生,多食浓厚则痰湿俱生。” 元代医家朱丹溪所说的“ 无痰不作眩。” 可谓是对因痰致眩,痰湿、痰热作眩的高度概括。

当代,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以及不良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也是痰热证候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痰热一旦产生,由于年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体质因素,其将持续存在,痰热互结,善与“ 风” 相应,热邪燔灼肝经,耗劫津液,经脉失养失润,则肝风内动,肝风携痰流窜全身,或外风与内痰相合,或痰邪壅盛,引动内风,风善行数变,每因外感六淫、情志不畅、烟酒暴饮暴食以及劳倦内伤、跌打外伤、均可诱发痰热,阻滞脏腑、阻碍气机、壅阻扰乱神明。总之,痰热是导致眩晕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

痰热内蕴,气机逆乱,蒙蔽清阳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主要病机之一痰为有形之邪,与津液结聚而成;热为无形之气,因气机郁结而生。痰热互为因果,互相依附.痰因于热而弥结,热依于痰而不散。痰热一旦产生,可阻碍气机、阻滞气血、蒙蔽清阳、扰乱神明,这是眩晕痰热证的重要病机。曹炳章《重订通俗 伤寒论》按云:“ 脑为元神之府,神明出焉,灵机发焉,若为痰火所蒸,瘀热所闭,则心灵顿失,神明内乱。” 脑为至清之脏,纯阳之体,真气之所聚,元神之府,具有喜静恶动,喜凉恶热的特点,故痰热阻滞于脑,尤易蒙蔽清窍,扰乱脑神。痰热固结,阻塞脉道,易于成瘀,形成痰热瘀互结的病机变化,使痰热顽固难愈。“ 痰瘀同源” 是以“ 津血同源” 为生理基础的,因为痰乃津液停聚而生,瘀为体内血液停滞而成。津血同源,津血在生理上是相互转化的。病理状态下又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津液清稀,血液稠厚,虽血行脉中,津行脉外,若痰热内壅,壅滞气机,阻滞血脉,则影响血液正常运行,血液迟涩不畅,或停滞不行,则成血瘀。正如《医学正传》日:“ 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 盖津血同源于水谷且相辅而行,彼此密切相关。当气滞不运或气化不及,不唯津液成痰,血滞亦成瘀。痰瘀互为因果,痰涎凝滞,血运郁滞,蓄而成瘀;瘀血停积,脉道阻塞,津液聚而成痰。

痰瘀二者,同源而互衍,交互为患,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是谓由痰生瘀则痰挟瘀血,由瘀生痰则瘀挟痰浊,从而成为眩晕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由此,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反复发作,难以根除。痰、热、气、瘀互为影响,以气机逆乱,气血不畅,蒙蔽清阳为本病眩晕的主要病机。正如已故名医关幼波教授所说:“ 气属阳,痰与血同属阴,易于胶结凝固,气血流畅则津液并行,无痰以生,气滞和气虚均可导致痰和( 或) 瘀内生,出现痰瘀同病的病理现象。” 故日痰、热、气、瘀等均是由气机升降逆乱,气血津液运行失其常度所致。患者先天不足,或后天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损伤脏腑,以致体内阴平阳秘的状态被破坏,气机失和,气血运行失常,而致痰热停滞,阻滞气机,气机逆乱,上壅清窍,闭阻经脉,出现眩晕等症。因此,痰热内蕴,壅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逆乱,气血不畅,蒙蔽清阳是椎-基底性眩晕发病的基本病机所在。

痰热眩晕的论治

如上所述,眩晕关键在痰热郁结。热蕴痰中,外不得清解;痰得热势,内易成陷闭,从而阻滞气机,使气机逆乱,上壅清窍,闭阻经脉,以致眩晕。故以清热化痰、调理气机为治疗关键。

( 一) 清热化痰为先,此为治痰之标

痰热是导致眩晕的基本病因,故清热化痰可直接消除眩晕的要病理因素痰热, 而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张仲景主张从痰饮论治眩晕;刘完素主张以“ 清火逐痰” 为法;朱丹溪论治眩晕的总体思路是“ 治痰降火。”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膏粱厚味而致的痰积郁热证日趋增多,多由痰热引起,故抓住痰热这一本质问题,给予化痰清热法治疗,即可收到满意疗效。现代医家在临床上用清热化痰法治疗眩晕取得明显疗效。刘氏认为痰热内扰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机,用温胆汤加味治疗本病34例,总有效率97.1%;高氏以健脾除痰、补气化瘀为治则,用自拟之治眩饮治疗眩晕99例,药用茯苓、半夏、天麻、白术、泽泻、郁金、石菖蒲、丹参、车前子,结果只有2例无效,总有效率96.97%。清热化痰,用药有三类:一是清热燥湿药的应用,如黄连、黄芩之属;二是具有清化痰热双重作用的药物,如瓜蒌、胆南星之类;三是清热药与化痰药的配伍,如黄连、半夏、陈皮等等。

( 二) 调理气机,以绝痰之源,此为治痰之本,痰生于气,故调气为治痰之关键。气机郁结,久郁必化火生痰;痰热内结,又可阻碍气机,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故调理气机,以绝痰之源,此为治痰之本。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具有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基本作用。脏腑通过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表达着各自的功能,通过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过程,完成精、血、气、津液等的化生和输布,同时,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还体现在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密切配合方面,是维持人体各脏腑之间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脏腑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是生命活动的根本,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无不赖其联系。故《素问· 六微旨大论篇》日:“ 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读医随笔》云:“ 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 病理状态下,脏腑气机的紊乱是脏腑功能失调,精、血、气、津液的化生和输布障碍及病理产物产生的根本原因。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产物的生成皆是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调的反映。其中,眩晕是由于痰热等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脏腑功能发生急剧变化,气血升降逆乱,气血运行不循常道,或滞留,或允溢于神明之府。其气机逆乱的特点是升之运动太过,降之运动不及,故临床用药时,应以降为主,降中有升,升中有降,使气机在动态之中保持着平衡协调关系,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正如《松崖医径》所论:“ 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利。” 在祛痰的同时,配合调理气机之法,既可绝痰之源,更能除痰之患。是以善治痰者,以气为先。调气,当用辛温开泄之品,如半夏、陈皮、厚朴、木香等等;而气病责之肝者,又疏肝理气,药如香附、乌药之属。 

( 三) 调理脾胃是调理气机的关键

脾胃失和是生痰之本。脾胃居中焦,通上联下,为气机升降枢纽。《医门棒喝》日:“ 升降之机者,在于脾土之健运。” 《四圣心源》云:“ 阴阳水火之枢纽,所谓土也。”《医学求是》认为脏腑之气机,五行之升降,“ 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土之右转也,故中气旺,则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轮旋。” 可见,脾胃转枢正常是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有序的可靠保证。《素问· 经脉别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提示津液代谢依赖三焦气化功能,其中中焦脾胃对津液的生化敷布产生作用。中焦气机失常,水谷不化精微,渐聚成痰。痰热之邪易化火伤阴;热虽为阳邪,但痰性重浊粘腻,易阻滞气机,使脏腑气血升降失常。痰从阳化热则痰火上扰,易与风邪上扰络脉,阻滞气机则清阳不升,气血瘀阻致痰瘀蒙闭清窍。故具体治疗时应调理脾胃,通畅气机,方可使浊气下行,清气上升,使“ 风火痰瘀” 等病理产物随之祛除。调理脾胃主要以健脾和胃,理中降逆和消食化湿为治则。人以脾胃为根本,容纳五谷,化为精微,营养脏腑。脾与胃,互为表里,脾主升清而恶湿,胃主通降而恶燥。凡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皆可伤及脾胃,影响脾胃纳化功能,升降不调,燥湿不济,水湿停聚,成痰成饮,痰饮互结,郁而化热,痰热阻滞气机,清窍失养而致晕。总之,善治痰者,当先调气;善调气者,先求之中焦。中焦升降出入调和,气机调畅,律液布达,何痰之有。

( 四) 治痰不忘活血

痰水乃津液停聚而生,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灵枢· 痈疽》说:“ 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且津液和血液均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有“ 津血同源” 之说。津血在生理上是相互转化的。病理状态下又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津液清稀,血液稠厚,虽血行脉中,津行脉外,若痰热内壅,壅滞气机,阻滞血脉,影响血液难常运行,以致血液迟涩不畅,或停滞不行,则成血瘀;或内热灼津血,成痰成瘀,终致痰瘀同病。因此,痰热论治,又当运用活血化瘀法,以求痰瘀同治,治痰不忘活血。

因此,清热化痰、理气和中是痰热型眩晕的基本治法。

本文转载自https://user.qzone.qq.com/17162021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