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司他韦与阿比多尔的区别及应用

 笑对人生8888 2022-07-25 发布于江苏

徐卫臣

2020年1月6日

今年,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流感防控指南的推荐药品中,多了一个新面孔----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它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一起,成为口服抗流感化学药品的两朵金花。

关于阿比多尔,大家比较陌生,在历年的推荐方案中,阿比多尔也是第一次出现。

那阿比多尔有何特点,和奥司他韦又有何区别,在具体应用时又该注意哪些?

下面就来说说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

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的身世

奥司他韦,2000年在美国获准用于预防流感病毒感染,2001年罗氏公司的奥司他韦胶囊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称为达菲。

国内仿制药奥司他韦是在2006年批准上市。

阿比多尔最早为前苏联研制开发的新药,2006年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在我国上市。

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作为两款用于防治流感的口服化学药品,各自都有哪些特点,具体该如何使用?

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而阿比多尔为血凝素抑制剂。

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是流感病毒的表面的两种蛋白质。

为了便于理解,先了解一下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

文章图片2

这是流感病毒模型图。

流感病毒由外膜和核衣壳组成,外膜外表面长着许多像触角一样的糖蛋白突起,这些触角有着强大的功能。

触角看起来很多,但只有两种,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A),另一种是血凝素(HA)。

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变异,目前,确定的神经氨酸酶(NA)有11种,血凝素(HA)有18种。

流感病毒就是根据神经氨酸酶(NA)和血凝素(HA)的不同组合来命名的。并以H+N+表示。

流感病毒中的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两者有着不同的分工。

简单讲,神经氨酸酶负责病毒在感染者体内的进一步传播(术语称为播散)。

血凝素负责病毒在被感染者体内复制。

当流感病毒通过飞沫等传播途径进入人体鼻腔后,在湿润的鼻粘膜上,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这对搭档马上行动起来,一个负责制造新的病毒,一个负责传播,把新的病毒融合到另一个宿主细胞上,这样不停的复制和传播,流感病毒便在感染者体内快速繁殖。

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现这帮外来入侵者后,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抵抗入侵者,于是,就会出现发热、全身酸痛等感冒症状,这是免疫系统工作的表现。

当自身免疫系统不能足以抵抗外来入侵者时,就需要借助药物的力量来对付入侵的流感病毒。

采用药物对付流感病毒,如同打仗,不能狂轰乱炸,得选准靶点,一击毙命,不然就成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流感病毒表面的这些张牙舞爪的触角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就是药物攻击病毒的靶点。

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如何PK流感病毒

奥司他韦的作用靶点就是神经氨酸酶,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使其不能传播新的病毒。

因此称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而盐酸阿比多尔的作用靶点是血凝素,通过抑制血凝素的活性,使其不能制造新病毒,阻断了流感病毒在感染者体内的复制。

因此,阿比多尔称为血凝素抑制剂。

通过上述解析,可以知道,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是作用靶点不同的两种药物,尽管靶点不同,但均可歼灭病毒。

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的应用

两种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① 奥司他韦

 适用证: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用于成人和13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

 注意事项:奥司他韦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以外的疾病无效。

对1岁以下儿童治疗流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对3岁以下儿童预防流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 服用方法:治疗用量,成人,每次75mg,每日2次,连服用5日。

预防用量,每次75mg,每日1次,至少7天。

② 阿比多尔

 适应证:用于治疗由A、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 注意事项:阿比多尔在俄联邦用于2岁以上儿童流感的治疗,但在我国尚无临床研究数据,因此,不建议儿童使用。

65岁以上老人安全性尚不明确。也不建议使用。

 服用方法:口服,一次0.2g,每日3次,服用5天。

关于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联合用药的疑问

好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可以分别作用于流感病毒的两个最为关键的部位,是否可以联合用药,一举歼灭流感病毒,这样不是更彻底,更果断?

尽管奥司他韦和阿比多尔差不多是同时在我国上市,但奥司他韦在临床使用较为广泛,而阿比多尔临床使用较少,可供参考的临床联合用药数据较少。

阿比多尔也是今年刚刚才被推荐用于防治流感的。

因此,为了用药安全,还是建议两种药物不要联合使用。

使用一种药物,发挥好药物各自对流感病毒不同靶点一击毙命的作用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