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会质疑谢肇华宗长谢源论述

 海地007 2022-07-26 发布于澳大利亚

2017-10-02  谢家宝树道扬

曾几何时,道扬特别用心去学习肈华宗长以及汉清、五八等诸多宗长关于谢氏源流的论述,现在想来确实也是泛泛之多。2014年第三季度,因为本支系《谢氏贵州政公支系续谱》的编纂,笔者深入对谢氏源流深入探讨,才发现我们老谢家源流叙述颇多值得进一步清洁之处。也是这个时候起,道扬深深植入谢氏源流的研究;也是这个时候,道扬发现,我们谢氏源流现代的研究被一种力量深深的裹挟;也是这个时候,道扬猛然发现,原来我们老谢家的源流不是搞不清楚,而是有人有意识的不让搞清楚。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在于下面这段话连稍微学过文言文的初中学生都可以准确解释的一段欧阳修1040年《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谢公墓志铭》:

“其先出于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其国在南阳宛。三代之际,以微不见,至《诗·嵩高》,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先以失国,其子孙散亡,以国为姓,历秦、汉、魏,益不显,至晋、宋间,谢氏出陈郡者始为盛族。”

咱们肈华宗长却是这样的解释:

任姓的谢氏,早在三代时已“不见”了。直到西周宣王时封申伯于谢地,“始”又出现个以申伯为始祖的谢国。这个谢国“先”前又被楚国灭了,其子孙散亡各地,仍以国为氏,可是大伤元气,很长时期都不是“显”族,直到晋、宋之间,才又形成为“盛族”。这样解释既合本段文字的逻辑,更合古代的姓氏制度。周代,国灭氏亦亡,奴隶和平民皆有名无氏。从春秋后期开始,姓氏逐渐合一,而且即使亡国,平民和奴隶都可享有姓氏。所以,这段话中“以国为氏”所指者,只能是申伯的谢国和申伯的子孙,而非指三代时消亡之谢国子孙。

道扬不想多讲作为专家级别的肈华宗长是怎么的怎么解读,但是道扬不由得不为老谢家的源流捏一把汗,谢家的专家都这样继续解释下去啦?又何况缺少高速传播信息的我们的老辈人?

让我们一起学习学习肈华宗长的论断:

1、肇华宗长称:汉代,王符所著《潜夫论·志氏姓》,已经包含了炎帝说。他一方面说谢氏出于任姓,为黄帝后;一方面又详述:“炎帝苗胄,四岳伯夷,为尧典礼,折民惟刑,以封申、吕。……申城在南阳宛北序山之下。”并引述《诗经·大雅·嵩高》,讲申伯于邑于谢。炎帝系之谢,已跃然纸上。▼

咱们不妨对比一下《潜夫论·志氏姓》原文怎么叙述:▼

▲各位宗亲,你看了清楚了吗?炎·申和黄·谢——两个完完全全不同的的系列!

第四条介绍炎申时,谈到申伯“于邑于谢”(就是申伯“在谢建筑了城邑”)的辉煌业绩。

第五条论述的是谢氏源流,和上一条毫无交点。

大家都清楚,“凡古城邑故址的今地,旧籍有几种说法者,在一般情况下,理应以见于较早记载为准”是史地研究者的一条原则。《世本》的年代是战国时期,正是所谓“宗法制度”晚期,姓、氏合二为一或者已经有了。难道说“周官小史”不知道这个宗法制度?

其实,这样质疑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如清代郝懿行说:“谢氏之先,盖鼻祖于黄帝。谢原在洛西,商末,周西伯向纣王献洛西之地,才把洛西六个小国迫迁到周之南楚之的北的淮河流域。所以被称为淮夷。申伯在谢地筑申国的新都城不是筑谢城,楚灭申后仍称楚属申地。

宗长提到——唐代,林宝于宪宗元和七年(812年)撰成的《元和姓纂》,已明确记述:“谢,姜姓,炎帝之胤。”这比前引谢肇的序早六十八年。

这个倒是不错的。可惜……▲看到的上面这条图文正是来自宗长在文中提到的“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一书。书里说“林宝作元和姓纂,而自姓不知所由来”,你说说,他编的书靠谱吗?

谢肇公的谱序是不是受到“元和姓纂”的直接影响。

道扬注:谢肇公(838-899),字景初,娴武技,多谋略。江西兴国樟木乡人,出身武勇之家,自幼练武,娴武技,多谋略。官至安抚江岭(安南)都护。曾奉诏率军平定闽、粤容营隶卒之乱。官授一等检校,户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封爵会稽子。

3、宗长对上述欧阳修《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谢公墓志铭》解读为:任姓的谢氏,早在三代时已“不见”了。直到西周宣王时封申伯于谢地,“始”又出现个以申伯为始祖的谢国。这个谢国“先”前又被楚国灭了,其子孙散亡各地,仍以国为氏,可是大伤元气,很长时期都不是“显”族,直到晋、宋之间,才又形成为“盛族”。这样解释既合本段文字的逻辑,更合古代的姓氏制度。周代,国灭氏亦亡,奴隶和平民皆有名无氏。从春秋后期开始,姓氏逐渐合一,而且即使亡国,平民和奴隶都可享有姓氏。所以,这段话中“以国为氏”所指者,只能是申伯的谢国和申伯的子孙,而非指三代时消亡之谢国子孙。

得请教宗长,申伯建的是谢国还是申国?既是谢国,为什么不称“谢伯”而称“申伯”?莫非于“伯”级的诸侯国君的申伯还改姓附庸的谢姓?即便如宗长所言,那么申伯的“谢”何来?难道不是沿承黄帝传存下来的“谢”?

偏偏有人为了强化自己的某些观点而做一些扭曲的事情,把申伯的申国等同于谢国,把“亡国”等同于“亡姓”或者“亡氏”。

不见”就是“不显”或者“不见文字记载”,参见上文范仲淹、王安石之叙述。但是宗长却把“因为微小不现文字”的“以微不见”的“不见”等同于“不见了”,甚至于“三代时之谢国子孙消亡了”,怎么可以这样理解呢?难道这不是强扭吗?强扭的瓜可不甜的哟!

又,与谢有血缘关系的范仲淹在1035年《宋故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神道碑》写到,“谢氏之先出黄帝。后始为十姓,谢居一焉,三代以还,不显其大。至晋宋,乃为盛族。”其言辞与欧阳修、王安石如出一辙,一样印证了肇华宗长解读的牵强附会。

为谢民宗长一行2017年二月十九拜祭范母谢太夫人的图片。

再则,咱们一厢情愿的拉申伯来贴金,而申氏是怎么说的呢?拜访“申伯的申氏后人”,拜读申家的谱书,可没有其上祖“改姓谢”这一说。倒是申光亚先生(前唐河县图书馆长、副教授)1987年的《古谢邑今址考》一文写到,“申伯是世代勋戚,迁封之后也不再改谢了。相反,原谢氏族人与谢邑就作为申伯的奴隶与附庸了。”

4、彭龟年为谢氏谱序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氏族之学难稽者久矣,君子必质诸《世本》者,以其原于周官小史著姓之说,理当可信不诬。谢氏之裔出于炎帝,则《世本》果安在哉?盖自申伯受封于谢,其地即今汝南谢城是也,子孙遂以国为氏,宗支蕃衍蔓延藤茂于天下。”▼

这一段话,道扬理解——“姓氏之学难以考究很久了,君子必追查于《世本》的记载,因为它来源于周官小史,应当可信不错。而谢氏出自炎帝的说法,《世本》的记载在哪?自申伯受封到谢(即今汝南谢城),谢人子孙遂以国为氏,宗族支系枝繁叶茂散布天下。

以什么国为姓呢?难道是申伯的申国不成?“申伯”自然而然是“申国”的首领,谢人自然而然是以“谢”怀“国”!

彭龟年的谱序本来就是质疑谢是炎裔申后,肯定《世本》可信不诬。

该序还指出“始宁谱为正本”,惟谢姓自受姓以来,历世相传,无所倚讬而乱之者。参考始宁旧谱,足以征之矣。始宁之间,则本于阳夏。今之会稽,则祖于始宁祭酒公。若上虞、余姚、山阴、剡溪、诸暨、台州、东阳、徽州、南康之支,则皆本于始宁。

该序另言▲——“昔者苏老泉作族谱引有一人之身分,而至于途人之叹?余味其言而悲之。”为什么呢?正是在批评苏老泉为谢氏谱序不靠谱。通读苏老泉序▼,导致“途人而叹”、导致作者“味其言而悲之”的“有一人的身分”指谁?不就不言自明了吗!

其实,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先后为谢氏作神道碑、墓志铭、行状。此谢氏即富阳的谢涛家族,谢涛祖孙三代与北宋范、欧、王三大名相交谊深厚。范仲淹与谢有血缘关系,以非常崇敬的心情为谢涛撰神道碑;欧阳修一代领袖人物,为谢涛及其儿女作墓志铭;王安石也是一代几起几落的名相。

客观说,文史谱牒方面,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在宋朝诸文豪中胜出一筹!

所以,在研究贵州通谱方案的时候,道扬反复倡议,现在做的东西一定要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5、至于宗长言“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不再重复黄谢与炎谢的演变历史,独言存世的谢氏源于炎帝。”一说,查该典籍:

“谢”是233个“以国为氏”之一,历史上谢“以国为氏”的国除“谢国”而何!

“谢邱”是160个“以邑为氏”之一,来源于“周宣王支子食釆谢邱”,可见“谢邱”为一个城邑。

注意:“谢邱”是复姓,和“谢”是两件事。后来的“谢邱”简化为“谢”,彼此分不开。

▼该典籍所有“谢”记录,确有歧义,主流看看“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

也正是该书还讲到:“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姓氏之学,最盛於唐,而国姓无定论。林宝作元和姓纂,而自姓不知所由来。”当然这也是说林宝不靠谱的原因所在。

三、其实谢氏与申伯关系,首现于《诗经》之《黍苗》和《崧高》,对其解读直接影响“谢氏源流”的表述。

《黍苗》再现了当年召伯率领“我师我旅”完成“肃肃谢功”班师回朝的场景。

《崧高》再现了宣王为将谢国封给其元舅申伯,派召伯征谢,“于邑于谢”、“定申伯之宅”、“彻申伯土田”、“彻申伯土疆”、“有俶其城,寝庙既成”,“王命傅御,迁其私人”,对申伯和召伯是“文武是宪”、“柔惠且直”。对谢国人,惟“以作尔庸”,“谢于诚归”。

上述文字表明“'谢’远远早于申伯,且申伯与谢氏没有血缘关系”。该论断已成为谢氏族人以及谢氏文化研究者的共识:

“实事求是的讲,当时谢地的百姓与申伯没有血缘关系”(谢少先《回顾探索与展望》);

“不管是西申、南申、东申,都与谢姓没有血缘关系”(任崇岳《论申国与谢姓的关系》)。

在2016年的《谢氏名人访谈》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论述,就不一一列举啦。

前文如司马迁、王符、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彭龟年、邓名世等这些文史谱牒大家对《诗经》和《世本》解读难道会经不住历史推敲和检验?这肯定是歪曲不了的!道扬还真不信,他们会不比我们现代人更了解周朝“宗法制度”!

正如任崇岳先生在《论申国与谢姓的关系》中进一步指出:“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周宣王封申伯于谢地前,谢邑就存在。既有谢邑,当然就有谢姓人存在。只因申伯被封到谢地,谢邑之地就成了申国的版图。既然申伯与谢姓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要尊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统治者为祖先呢?有人说,因为申伯仁慈,给谢邑的谢人带来了繁荣和福祉,因此得到谢人的拥戴,便尊他为始祖了。这种说法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拥戴就尊为始祖,这肯定是不恰当的。”

可见,“谢”见于《诗经》之时,正是“以作尔庸”之时,子孙以国而姓谢。直至陈郡才成望族。

若以人文始祖而论,谢氏的人文始祖也应该是禹阳而非申伯。当今谢人有黄帝裔,有炎帝裔,甚至还有“三谢蛮”的前身而不排除蚩尤血统。

从建谢国的任姓禹阳开始,今千万人归于谢,“谢”更是“谢人”公认的图腾,只有“归于谢”的时间早晚的区别。但是“谢”的人文起点非“禹阳”不可。

正在编辑此文时,有幸与年轻而又博学的国学、谢谱研究者谢剑宗长会与贵阳。谢剑宗长认为,应根据《礼记·王制》以及体现当时时代背景的著作进一步理解“以作尔庸”和“谢于诚归”,乃至再解读《诗经》。

《王制》记载古代王者治理天下之制,有五处“庸”的记载▼。

备注:周公辅佐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

依照周公之礼及“兴灭继绝”的传统▲,以及处理商裔宋国继承的模式制度,因“国”不再足50里的“谢”成为“申”的附庸,谢并未灭,只因“不会于天子”而不显于文字。

谢仅仅是“微不显”,绝非“灭国灭姓”。“申”则是“谢”的“宗主国”,切勿把“宗主”当成“祖宗”。

期待结合宗法制度如《礼记·王制》等,进一步解读《诗经》的《崧高》和《黍苗》的成果早日与谢氏宗亲见面。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一定可以走出灭国灭姓的误区,走出把申等同于谢的误区,正本清源指日可待。

四、谱也罢,史也罢,都不是想当然的结果,应当去伪存真,要靠谱,都应当经得住历史检验。谢氏谱牒不例外

1、夷吾公以上的所谓世系表没有找到任何史志谱牒支持。

南朝人刘孝标注释的《世说新语》有《谢氏谱》的8处引文:

1/36 谢氏谱曰:“安娶沛国刘耽女”;

2/100 谢女谱曰:“重女月镜,适王恭子愔之”;【校文】注:“谢女谱” 当是“谢氏谱”之误;

4/39 谢氏谱曰:“朗父据,娶太康王韬女”;

5/25 谢氏谱曰:“裒子石,娶恢小女,名文熊”

6/33 谢氏谱曰:“奉祖端,散骑常侍。父凤,丞相主簿。奉历安南将军、广州刺史、礼部尚书”;

9/40 谢氏谱曰:“奉弟骋,字宏远。历侍中、廷尉卿”;

24/10 谢氏谱曰:“万娶太原王述女,名荃”;

26/27 谢氏谱曰:“尚长女僧要适庾龢”

其中有6处涉及陈郡阳夏谢氏,2处涉及会稽山阴人谢奉(有人以此说涉及两部《谢氏谱》,纯属臆想)。查阅《世说新语》,书中共出现谢氏男女老幼71人,辈分最高的谢鲲、谢裒。所引用的谢氏书目还有:《谢车骑家传》(《谢车骑传》)、《谢鲲别传》。

此外,《隋书·经籍志》著录《谢氏谱》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谢氏家谱》一卷,可惜均亡佚。

2、可靠想象去研究历史,不可以靠想象力做历史结论!

(1)肇华宗长这样想象《谢氏宗支避地会稽序》的作者谢肇公“应看到此书(《世本》)”,从而得出"一是表明了他(谢肇公)慎终追远,坚守祖训,尊重事实;二是也证明此时黄帝系谢氏一派早已消亡,而只有炎帝系谢氏一派,不需他多费笔墨来区分了。”▼

据宗长所言,记载谢肇公880年的《谢氏宗支避地会稽序》的谱书是河南省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保存的《谢氏族谱》,该族谱还收录有宋绍熙五年(1194年)、清咸丰元年(1851年)的序,该谱书应属清谱。▼姑且我们确认历代谱家在传抄的过程中都一字不错漏地传承了原件。

道扬不禁还是想问:怎么可以凭这本清谱而下“自唐代以后,谢氏族谱凡述说族源者,无不上溯炎帝;凡言得氏始祖者,皆以封谢之申伯公为始”这样的结论呢?

其实从时间上看,谢肇公的谱序是受《元和姓纂》的影响。而资料已经显示,《元和姓纂》的作者连他林家的祖都没有弄清楚、都不靠谱,他叙述的“谢”能有多大的靠谱法?

那么谢肇公的谱序都说了些什么内容?我们具体看看:

除了说是申伯外,还有三句话说的再清楚不过:

1、其后或仕宦、或商贾,避迹远游,错处海内者,实繁盛矣!而究其本源,同归一派,昭然可据也。

2、其后有讳夷吾者,以明风角占候之术鸣于世,然其间世数不可考也。

3、至太傅安石、大元帅万石,诚江左望族矣。今及吾辈廿有余世,而昭穆无间

(2)怎么可以依据想象“他(灵运公)也是应该看到(《世本》)的”而下“灵运公写的诗与赋,是现在能见到的谢氏讲述自已族源的最早的文字表述”的结论?还十分地联想“他(灵运公)自豪地讲述谢氏的炎帝系诸远祖,而置黄帝系一说于不顾,自应有无庸置疑的根据。”▼

 关于谢灵运公的赋的解读,湖北黄石谢先松有一个具体的解读,是十分贴切的:

“《撰征赋》是中国文化史上难得的瑰宝,是以赋为体裁的文艺作品中的巨作名篇。作者灵运公以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备受后世景仰。由于《撰征赋》篇幅很长,这里只截取开篇的一段,也是被炎帝说拿来作为证据的那一段,我们来分析一下:

系烈山之洪绪,承火正之明光。立熙载于唐后,申赞事于周王。

畴庸命而顺位,锡宝圭以彻疆。历尚代而平显,降中叶以繁昌。

业服道而德徽,风行世而化扬。投前踪以永冀,省輶质以远伤。

暌谋始于蓍蔡,违用舍于行藏。这一段的关键在前四句,乍一看,似乎确实是点明祖先的出处。因此有人也认为,连灵运公这么一位伟人,都认为出自炎帝之后,难道不可信么?这也就是我认为林宝的说法是受《撰征赋》影响的原因。

从字面表象上看,系烈山之洪绪,承火正之明光,似乎是在说作者是炎帝的后裔。而紧接的两句似乎又是在说明得姓于申伯。如此一来,作为博学的林宝,肯定也会迅速联想到《诗经·嵩高》了。当然这些只是猜测,缺乏证据。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今天有些人依然以此为证的根本所在。

实际上,这样的解读文义是极端错误的。

首先,我们必须要弄明白《撰征赋》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目的,这些在《撰征赋》的序里就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

公元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正月,位极人臣的宋国公、相国刘裕,率师西征,直指长安。灵运公其时奉命劳军,于潼关为刘裕送行,对沿途的所见所感,在回朝以后撰写出这篇巨作。在序中,灵运公极力歌颂了刘裕的此番壮举及其丰功伟绩,同时也追忆了先祖淝水之战的功绩。一路所感所想,无不是忧国忧民希望一统中原,振兴晋室。通篇歌颂了历史上历代中兴名臣包括申伯等不世之功。阐发了他的济世情怀。

了解了写作背景及目的,我们再来理解这开篇四句的真正含义。

系烈山之洪绪——系,是;烈山,炎帝神农的别称;洪绪,世代相传的伟业,这里当指帝业,而非指后裔。这句的意思是:自炎帝以来世代相传的宏图帝业。

承火正之明光——承,继承;火正,传说中的火神,上古时代有火正官职,专管民事。古代的朝代更迭,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来印证传承的正统性。汉朝属火德,因此指代汉朝;明光,阳光,也作常明之光。这句的意思是:晋继承了汉朝的天下。

这里要注意的是,肯定有很多人认为,晋朝不是继承曹魏的天下吗?实际上,晋朝是在灭了三国以后取得的政权,因此,晋室以传承汉祚为正统的说法,这在《晋书》中有所体现。

《晋书.帝纪三》载:咸熙二年十一月,太保郑冲奉策曰:“咨尔晋王:我皇祖有虞氏诞膺灵运,受终于陶唐,亦以命于有夏。惟三后陟配于天,而咸用光敷圣德。自兹厥后,天又辑大命于汉。火德既衰,乃眷命我高祖。方轨虞夏四代之明显,我不敢知。惟王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辅亮我皇家,勋德光于四海。格尔上下神祗,罔不克顺,地平天成,万邦以乂。应受上帝之命,协皇极之中。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于戏!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无替我二皇之弘烈。”这是一篇劝进之策,司马炎因此即皇帝位。

立熙载于唐后,申赞事于周王——立,存在;熙载,弘扬功业;唐后,唐虞之后。申,申伯;周王,周宣王。这两句连起来的意思是:能够在唐虞之后弘扬祖宗功业的,当属申伯辅佐周宣王。后面几句无非是歌颂了周宣王能够同众大臣一道,顺应天命,建树功勋,这里就不一一注解。

由此看来,灵运公在开篇并非是在说明自己的血统来源,而是在说明晋室传承的正统及合法性,以及对于中兴晋室的渴望。

这篇赋的目的是为了称颂刘裕北伐的壮举以及功绩,因此,灵运公不可能将申伯拿来自比。他肯定申伯辅佐周宣王的功绩,是为了颂扬刘裕。就如赋的篇末一样,希望刘裕北伐胜利,肃清故土余逆,使天下一统,人民安居乐业,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这篇赋所体现出了灵运公高度的济世情怀,以及在动荡的晋末内心的矛盾和悲苦。可就是这么一片伟大的艺术巨作,却被后人误读,成了争议的推手。”

3、靠想象力建立的谱系,能靠谱吗?

一位资深谱牒专家坦言,“太始祖炎帝63世,是先祖修谱时根据史料中的传说严格编辑的……她反映了谢氏家族美好的追求和融入中华大家庭的愿望。笔者阅读过诸多姓氏家谱,有炎帝说、黄帝说、蚩尤说,巧合的是,其间远古世祖与谢氏一样,尤其徐氏谱,他们认定是黄帝后裔,从若木以下十七世与谢氏炎帝十六世若木以下祖先名字一模一样。”

由此可见,有相当的编谱人随大流、曲意求全、人云亦云可不少。

由衷佩服讲真话的这位宗长。

4、道扬也摆摆所收集到的谢氏谱记的始祖

谢氏四修族谱(湖南益阳)1999年09月——“吾族老谱有会稽、金陵、吴西、楚南四大派系,会稽以夷吾为始祖,金陵以仲庸为始祖,吴西以宣远为始祖,楚南以惟兴为始祖”;

洪山谢氏五修族谱-民国18-19年[1929-1930]“会稽派衍,始祖智,一名夷吾”;

南江谢氏寿房续修支谱(9修)“金陵分派豫章迁居楚南,金陵鼻祖深甫—方叔—元升”;

谢氏族谱 民国27年[1938]湖南平江“太祖奕据安万石铁兄弟六人之子孙”;

古虞谢氏宗谱四卷 民国二十八年(1939)“第一世 缵”;

四门谢氏二房谱 光绪丁未年 黄帝序言 始祖 缵;

四门谢氏再续谱+民国四年(1915)余姚四门谢氏十二房 文靖公29世孙惠正之五世孙长二公。世系始祖缵公;

盖东谢氏族谱 民国十四年(1925) 海门公原谱(嘉靖乙亥1575)世系始祖衡公,前谱(道光乙酉1825)世系始祖衡公;

峒岐谢氏宗谱 民国三年(1914)为谢鲲立传,明始迁祖 峒岐;

东山谢氏四修支谱(民国18年)“东山始祖 智”;

上湘谢氏续修族谱 丙辰年(1916)始祖 夷吾;

谢氏五道续修族谱 光绪癸卯(1903) 世系始祖 夷吾公;

湖南沩宁谢氏五修族谱 咸丰十年1856,世系始祖 深甫公;

古塘谢氏族谱 清道光16年[1836] 序云“自德芳祖以上槩无传焉”,一世系始祖 德芳;

毗陵谢氏宗谱(民国三十八年),始祖衡公(赵汝愚序),世系表为“谭-衍-缵-衡-鲲”;

江苏无锡谢氏宗谱二十二卷(同源于毗陵) 清光绪六年(1880)世系表为“谭-衍-缵-衡-鲲”;

毗陵谢氏宗谱+清光戊子年(1888)江苏毗陵,世系始祖“谭-衍-缵-衡-鲲”;

毗陵谢氏宗谱+清光绪二年(1877) 序云:出吴处士正言公,五传之文靖公,文靖公二十六传到彦成公。世系始祖“谭-衍-缵-衡-鲲”;

邵东界岭谢氏族谱 会稽派系,源流叙述为“任姓之别分属十族,吾谢其一”,始祖 智(一名夷吾)-景-居真-仲儒-景融……;金陵派系,始祖世系 光(一名仲庸)—隽—缵—衡—鲲、裒;吴西派系,世系:谢瞻(宣远)-珑、麟、骥-汝正、洪正-仕会、仕安;楚南派系:惟兴—汉一、汉二、汉三—政一、政二、正三。

以上谱书多有数修的历史,没有任何一个支系有夷吾公或者谭公(缵公祖)之上的世系表。以上就是我们讲“谢缵公是谢氏谱和历史典籍同记第一人”的根据。

有好事者将世系表延伸到申伯乃至炎帝为起点,且能按每二十余年一代。真的好厉害!“周召共和”元年,即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正是从共和行政开始,中国的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从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来才不曾间断,是中国历史得以保证延续性的重要开端。共和之前的国史尚且中断,大宗国、大诸侯都未必做得如此详细,竟然还有人信誓旦旦去维护这样的公然造假,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五、结语

1.谢得姓于黄帝少子禹阳所建十国之谢国,南迁至“南国”,南申国申伯“于邑于谢”,谢人“以作尔庸”,以国为姓;

2.谢氏与申伯关系,首现于《诗经》之《黍苗》和《崧高》,造成谢氏祖源之争的并非是对《世本》的理解不同,而是对《诗经》的《黍苗》和《崧高》的不同解读,直接影响“谢氏源流”的表述;

3.“谢氏谱申伯文化现象”是对《诗经》不同解读所造成,“申”是“谢”的宗主国,千万别再把“宗主”错位为“祖宗”。但不管怎样,“谢氏谱申伯文化现象”会与谢氏谱长期共存,无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4.谢缵公是谢氏谱和历史典籍同记第一人。现流传夷吾公以上至申伯乃至炎帝的所谓“世系表”,实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以之再误导广大谢氏族人。

六、道扬心声

还是那句老话,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尊重你对谢家文化研究的付出。谢氏文化研究者一定要走出“非此即彼”的误区,正如贞超宗长所言“我们都头顶一个谢字”。在“谢”这个旗帜下,又有什么是禁区而讨论不得呢?

从史书和谱牒的角度,史谱同记的第一人——缵公是没有争议的吧?作为炎黄子孙没有太大的争议吧!“我姓谢”没有争议吧!

凝聚谢人的前提就是要凝聚谢人的共识!在形成的共识的基础上开展谢氏活动自然而然会激发和团结更多的谢人!

所以道扬建议“尊重事实、理性交流、相互包容、存疑待考、凝聚共识,逐步正本清源”。我们要相信,凡是热衷于谢氏文化的研究者都是老谢家的好子孙,观点来源于各个不同的层面,有差异、有不同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凝聚共识。

最后,再次表达对肇华宗长给老谢家做出诸多贡献的敬佩之情,也感谢宗长给道扬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因为是讲肺腑之言,不免有冒犯之处,敬请宗长谅解。

相信热衷于谢氏文化研究、传播的宗亲们迟早都会走到一起。

在本文形成的过程中,得到好几位宗长的指导,感谢大家的指正,铭记于心,这里就不一一点名啦!

道扬于2017·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