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建设路上的大厂情怀,而今回忆起来宛若尘封的故事铭心难忘!

 勒马听风 2022-07-29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洛轴鸟瞰

作为户籍洛阳市老城区、祖籍江苏江阴的我来说,我与涧西区、大厂的交集是从1988年8月中旬开始的。我考进了洛阳轴承厂,成为大厂的一名工人。每天早上骑着“金狮”牌自行车从老城区同化街出发,一路向西,过了中州西路的谷水亭,往前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建设路。

故事就从建设路拉开了序幕。

图片

洛阳市涧西区建设路

1

我爹曾经好多年都把我视如叛徒——我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著名的明星企业、小巨人企业洛阳轴承保持器厂的子弟,居然报考了建设路上的洛阳轴承厂去当工人。我爹在20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某制造局调往洛阳支援建设。

1988年8月中旬,我考进洛阳轴承厂当工人时,我爹是洛阳轴承保持器厂劳动服务公司经理。那一年夏天,厂劳动服务公司副经理带着我和其它待业青年,开着卡车到洛阳轴承厂拉汽水。卡车在厂里行驶,我感觉厂内的每一条道路,都比老城的街道宽阔,一排排厂房里机声隆隆。

图片

洛轴现在的厂房

我被震撼了,这么大的工厂真是闻所未闻啊。一个多月后,我考到了洛阳轴承厂,在洛轴职工医院参加体检,记得一个男医生戴着白手套摸我的阴囊,检查睾丸是否正常,体检很严格,不久后我被分配到小型分厂车一车间,分给了车间唯一一个个姓胡的师傅。

从此我师父有了和他一样姓胡的徒弟,车间有了2个姓胡的六轴车工。

C21506D,就是我操作的机床,车削加工滚动球轴承(精密轴承)201—204轴承内外套。这个经过国产第六次改造的车床,机械化程度还不错。后来我知道,一个洛阳城,只有中国一拖标零分厂有六轴车床,这个分厂加工螺丝等标准件,我操作的六轴车床加工轴承内套、外套。

图片

洛轴现在的厂房

在洛阳轴承厂,一车削分厂、二车削分厂都有六轴车床。他们的车间环境没有我们好,机床也没有我们的新。在我的心里,小型分厂同样是干六轴车床的,我们值得有一些骄傲。

在车一车间中门外,我参加过公捕大会,有工人触犯法律了,被当众公开宣判。

当然,车一车间也出了个名人,雅号“老黑”,屡次被评为总厂先进工作者,直到成为机械工业部首批劳动模范。我写了新闻稿件,刊登在《洛阳晚报》头版显著位置。

记得是1990年,洛轴总厂厂长李德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厂职工为之激情满怀。但是好像不久后,厂长去世了,广大职工自发聚集在厂大门口毛主席前,纪念职工心目中的好厂长。

图片

洛轴厂内职工浴池现况

洛轴厂内的职工浴池,是我们一线工人常去的地方。凌晨一点半下了夜班,就飞奔浴池洗澡,不要钱,只要亮亮工作证就可以了。

那个时候年轻,厂外的职工医院总院我只去过一次。有一次,我在磨刀间磨刀,机床大概是漏电,被我姓来的班长一脚踹开。然后,我去厂外的洛轴职工医院总院,大夫听了描述后说,回去吧,你要是被电打死了,就来不了职工医院了。

那个时候没有双休日,甚至没有星期天,小型分厂生产繁忙,所有轴承产品出口国外,为国家赚取外汇,到了年底大干一百天,春节的时候,总厂发一份年货、分厂发一份年货、车间发一份年货,我在洛轴的年货,超过了父母和三个哥哥的年货总和,真的很骄傲。

图片

洛轴中门现况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洛轴小型分厂开始实施计件工资制,我轻描淡写地完成了一个月的生产任务,工资222元,还是我最低的月工资。

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得过小型分厂六轴车工技术比武冠军;除了获得过机械工业部首批劳动模范的工友“老黑”,我也是小型分厂的名人。

我写的稿子时常发表到《洛阳轴承报》、洛轴电视台、《安全环保报》等等,我特别爱洛轴,无与伦比地爱,厂里发工作服、皮鞋、手套,厂里洗工作服不要钱,看病不要钱,洗澡不要钱,让我有一种自豪感。

中州西路上,洛轴医院隔壁,有一个洛轴游泳池,我在这里考了一个深水证,浪漫了好几年。

那个时候,《洛阳日报》的“鹊桥”《征婚启事》上,登着“涧西大厂工人”都是一个资本。

建设路上的洛轴大职工食堂,容纳数百人用餐,我是其中一员。骄傲啊。

那个时候,建设路上的洛轴几个大门,早上上班的人群人山人海,蔚为壮观。现在,再也看不到如此的盛景了。

2

厂里生产任务太忙了,白班倒二班(前夜班),到了年底上三班(后夜班),我在老城住,实在是路途遥远,于是,我申请了单身宿舍住,分到了涧西区11号街坊8栋。

11号街坊8栋位于天津路西一百米的样子,在中州西路北,一栋主体四层的楼房,二个单元之间,有个天津路派出所,这里出过一个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与派出所为邻而居,让我在心理上颇有安全的优越感。

住进单身宿舍后,工资上4块钱的交通补贴随之取消。从此再也不用每天起大早,骑个“金狮”牌26型自行车,风风火火半个小时往厂里赶了。

图片

11号街坊8栋现况

从宿舍楼到洛阳轴承厂东大门,步行不到10分钟。20世纪80年代后期,洛轴很出名很红火。早上,潮流般的上班人,骑自行车去上班。到门岗要下车,步行过厂大门后,再跨上车到各自的分厂、车间上班。

厂大门口两边,站立着几个“经警”。不下车的人被逮住,“经警”查看工作证,记录下姓名和单位。到了第二月,工资上立见分晓,被扣了几块钱罚款。

那时候,感觉宿舍楼楼道很长的样子。楼道天花板上,悬挂着若干个长明的白炽灯泡。楼道中间有水管房,两排,有十多个水龙头。水管房的两边,设置着两个公共卫生间。如果有人挡在厕所门口不让人进,就是里面有女性在男宿舍楼如厕。

没有住过大厂单身宿舍楼的人,根本不晓得宿舍楼的窍道。比如去电视房看电视,青工要让年龄大的师傅坐前排。假若敢在电视房大声喧哗,会被赶出电视房,失去看电视的资格。

被赶出电视房的人,不巧被人认出来的话,某分厂某车间某某被撵出电视房,就成为单位的笑柄,车间党支部书记还会找其谈话,教育其住单身宿舍楼要守规矩,不要在宿舍房间用电炉做饭,用“热得快”烧水,用电磁炉做饭,确保安全等等。

图片

洛轴原女工宿舍现况

11号街坊8栋的斜对面,中州西路路南、陕北一路交叉口,有一个“回”字型的建筑群,全部是苏式建筑,原先里面住着洛轴的单身女工们。女单身宿舍楼里面,专门建了开水房。几乎每天,我都拎着暖水壶去女单身楼打开水。回到男单身楼,认识不认识的都会问一句:咋样?水开不开?我回答:赶紧去吧,小心一会儿排长队就麻烦了。

图片

洛轴原女工宿舍现况(苏式建筑)

11号街坊8栋楼前是中州西路,有一个由东向西的101路、102路电车车站,站名叫天津路站。由西向东的公交车站,设在天津路东几十米。

那个时候的洛阳101路、102路电车,凌晨一点许还有末班车。我有时候下夜班想家了,就坐东行的101路电车,到终点站西关,下车后再步行几十分钟,回到位于老城区同化街的家。

住在单身楼,我每天去建设路上、洛轴厂大门向东不远的“大食堂”吃饭。这个“大食堂”里面的规模气势让人震撼,几十个档口,卖卤面、捞面、汤面、饺子、米饭和各种大锅菜。

图片

建设路上原洛轴大食堂(资料照片)

开饭时间,“大食堂”一排排的水泥桌面、连体凳圆形饭桌上,坐满了身穿工装的洛轴工人,吃饭人至少有几百个之多。那时候,吃饭用洛轴的专用饭票,不是洛轴工人用钱买不到饭菜。

我干的工种是六轴车工,每天都和切削油打交道,上一天班下来弄得头发很油,一天体力活下来,出好几身汗,不洗澡根本难以入睡。

于是,下班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毛巾、肥皂、香皂还有换洗的干净衣服,往洛轴厂外的大澡堂跑。大澡堂设有男工、女工澡堂,厂内职工只要出示工作证就可以洗澡,不用买澡票。

男澡堂有好几个热水池子可以泡澡,淋浴间也有很多个,一个个热水淋浴水管下,站满了洗澡的人,热气腾腾,水雾弥漫。

图片

洛轴游泳场现况

洛轴大澡堂位于中州西路、天津路东百余米,相邻的有洛轴职工医院和游泳场,职工用工作证挂号,记得挂号费是5分钱。洛轴游泳场分有浅水区与深水区。

去深水区游泳要有“深水证”,需要在教练的眼皮子下考试合格发证,“深水证”封在游泳裤的正面。我去游泳场玩水,就是在深水区游泳。我在江南上小学时,就学会了游泳,泳技比普通人还是高不少。

11号街坊8栋单身宿舍楼,出过一个有名的“文青”,他是洛轴的工人,却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导演了洛阳第一部数字高清电影《处青春》。

图片

《处青春》电影海报

这部电影,讲诉了农村青年毛改革到城里打工,纯真的他第一天进城就摔在少了井盖的井边。从此他没事就找这些没井盖的井,并给井盖上或用树枝挡上。

可被误会为偷井盖的,联防队员抓住他,并罚款。后经说明,给了7天期限让抓到真正偷盗井盖的。他终于抓到了一个,是个下岗工人,说孩子要上大学,俩口都没工作。善良的他和偷井盖的人一起把井盖放回原地,让其回家了。

这部电影展现“无根一代”或“漂一代”的内心失落,挣扎中又不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成为青年人的“一声叹息”。整个影片片长84分钟。

图片

洛阳轴承厂原大门(资料照片)

《处青春》的含义就像电影中的“青春就像处女膜,一碰就破”。这话来自他原女友。他女友早他一年到城里打工,和一个有妇之夫好上了。影片中还有一个卖保险的小胡,整天卖保险,却连自己工作都不保险的城市青年,和毛改革形成一个鲜明对比。

我和《处青春》的韩导是文友,他比我在追求文学的道路上更加疯狂。后来,他到北京的鲁迅文学院作家班进修,之后,失联。

这个单身楼里,住在我楼上的文杰兄弟,后来应聘到洛阳日报社工作;另一个哥们走出去后,如今是洛阳市高端平面设计师。和我一个宿舍的永甫兄弟,家是洛轴汝州工装分厂的,好喝酒、画画,后来娶了老家的小学老师为妻。可惜,后来听说他患了股骨头坏死症,走路都一瘸一瘸。我的宿舍邻居道军兄弟,是我的师弟,从这个楼里走出去,勇创南方,成为小型企业主发达了,后来再也没有他的音讯。

图片

洛轴13号街坊西陕西路上的花店

1996年7月,我在当时风靡全国的《女友》杂志姐妹刊《文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1500余字的散文《站在鹊桥两边相望》。我失恋了,感到一辈子在洛轴当个工人很难有出头之日。于是,向厂人事处提交《辞职报告》。1997年1月,辞职报告获得批准,我搬离了11号街坊8栋楼,从此告别了洛轴这个大厂。

图片

洛轴女工宿舍旧址

11号街坊8栋这座楼如今安然,在天津路派出所原址,新开了一家苏舍精品酒店。洛轴女单身宿舍现在改建为河泉文化酒店。一晃儿几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我的内心,有时还怀念起住单身宿舍的往事。谁能想到,一别20多年,仿佛相隔了一个世纪。

3

图片

当我一路辗转打工,几十年来干过市属内部杂志编辑、企业报编辑、广告公司文案,及市属国企公文秘书等等职业之后,我又回到了洛阳轴承厂的家属区。

洛轴已今非昔比,从原部属国企沦为市属国企,厂里的我的工友们已然50多岁,在生产一线干不动了,头发都白了,经常上7点至7点的大班,最低一个月工资不到1500元,我无言以对,不知道如何安慰。

最近两年认识的洛轴的焦哥,依然还在洛轴上班。我们回忆起洛轴东大门,有一家小饭店的卤面特别好吃,20世纪80年代末期,这家卤面店生意火爆。我回想起了凌晨一点半下班后,去广州市场饮食街(现在叫豫通新街)吃瘸子砂锅面、炒面;有时候去索记吃牛肉烩面,大碗1.1元,小碗0.9元。我还记得,去天津路向南的洛轴家属院班长家所在的鸳鸯楼喝酒、吃饭。还记得,下夜班后,在洛轴厂前树林里的小摊吃饺子或者馄饨。

焦哥说,你还记得厂内的洗衣房吗?我说记得啊,那个时候我们油腻的工作服,就是送到洗衣房洗的。我还记得厂内的开水间和蒸箱呢,自己淘米加水后,我把铝饭盒放进蒸箱,开饭的时候去取,从来都没有丢失过。

图片

洛轴17号生活区现况

而今,隔三差五,在洛轴家属区的院子里遇见老人们,我听见他(她)们用江、浙、沪口音聊天,我会去搭个腔,作为江苏支援建设洛阳的工人第二代人,我一直记得家乡的话语。我爹也老了,即将88岁,他再也不提我27岁从洛阳轴承厂辞职的事情,当时爹说我辞职后离开了组织、没有了单位,也许一辈子就完蛋了。

我不服。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干到了洛阳一家国企主任科员,后来还成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那些青春的往事再也不复返,新中国工业长子之一的洛轴,成为我刻骨铭心的记忆,一辈子都忘不掉了。

(摄影  焦天宇  胡跃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