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物致知的“知”的两个层面

 江夏心学 2022-07-31 发布于福建

2022-7-28摘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阅读经典中诚意正心修身养志》

格物致知的提法出自《礼记·大学》,其充分体现了历代先贤对于真理的不懈追寻。道德论层面是从人之良知角度去理解格物致知的,把知阐述为良知,所强调的是德性之知。

认识论层面则更倾向于把知理解为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分析。当前,我们倾向于把格物致知归于认识论层面,理解为人与万物通过交接获取知识。这里的物是需要我们不断辨识、分析和认识的对象,属于客观世界范畴。格的本意是彼此交接,格物也就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与万物的接触。知强调的是人的认知、知觉以及由此得到的知识。知与学密不可分,致知可以理解为获取知识。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的重要途径,也就是格物致知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格物致知与治学紧密关联,读书学习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

“知”的两个层面:

①从道德论的德性层面~良知(向内~心学);

②从认识论的认知层面~认知(向外~实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